第66章 猴子和傻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位小哥,我問,你答,否則嘿嘿嘿,明白了麼?”

徐欽好整以暇的對掛在架子上的安南青年說道,雖然他的語氣很平和,但由於剛剛親眼見識過錦衣衛的愛和正義的小遊戲,這位國際友人面色鐵青,全身都微微顫抖著,汗水也已經將衣服溼透了。

回到錦衣衛之後,這幾個被抓的安南使團成員理所當然的享受到了最高級別的詔獄免費遊待遇。

那四個護主心切的傢伙,首先便受到了一輪狂風暴雨般的帝國主義關愛,沒等到一個時辰,就宣佈願意對帝國敞開心扉,於是就被帶下去單獨錄口供了。

而這位年紀輕輕,卻貌似地位最高的倒是暫時沒沒能領略到勞動人民數千年來的智慧結晶,不過在條理清晰的鐵證之下,再加上全程參觀了錦衣衛的花活之後,看樣子心理防線也基本上不存在了。聽到徐欽這句話,他稍稍一猶豫,不過很快還是點了點頭,選擇了坦白從寬的正確道路。

“很好,那麼本官問你,你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殺死你們的正使,還意圖嫁禍於我大明?”

“不敢欺瞞上使,小人乃是大,額不,安南國忠宣國上侯、同平章事黎季犛之子黎漢蒼。”大概是看剛剛的架勢,知道他的那幾個隨從肯定是要把他的身份招出來的了,於是他招得倒是挺乾脆的。

“嗯,那你為何殺人,又為何膽大包天,竟敢嫁禍於我大明?”

“上使有所不知,這安南王室妄自尊大,竟敢僭越而稱帝號,更是擅起邊釁,侵吞天朝邊土,身為藩屬此為不忠。而陳氏在國內更是倒行逆施、驕奢淫逸、濫行苛政,以致民不聊生,此為不仁。我父雖身為朝臣,亦不恥與之為伍,但無奈勢單力薄,於是此次特派小人秘隨使團入天朝,以求上國發兵,救我國人於水火之中啊!只是沒想到,被那陳日章獲悉,便要殺人滅口,小人不得已之下奮起反抗,不慎將其勒死,被迫出此下策,還望上使開恩吶!”

一口氣說完,這傢伙居然傷心地哭泣了起來,不過演技嘛,大概就和越版還珠差不多了。還“不慎勒死”,這臉皮倒是真夠厚的。

徐欽一聽他這麼說,這才想起來一點歷史的邊角料。

在洪武至永樂年間也正好是安南的一次改朝換代窗口期,把元兵打出翔的陳氏王朝逐步衰微,有個叫黎什麼鬼的權臣模仿了一把人妻曹,本來這事是他們的家事,只要他們繼續乖乖當好孫子,大明也懶得管。但千不該萬不該,這傢伙後來還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公然襲擊朱棣派過去裝逼的維和部隊。

而在朱棣試圖裝逼的時候公然打臉,後果自然是反被那啥了。雖然整個安南征討戰打了好幾十年,但後期大多數時候都是游擊戰,這位越版人妻曹幾乎是瞬間就被張玉之子張輔給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陣然後請來大明做終生遊。這大概也就是歷史上還算著名的永樂徵安南的前因後果了。

算算時間,估計現在猴子那邊恐怕正是君臣鬥得最歡快的時候,貌似稍微打個劫才是帝國主義的一貫作風嘛!於是徐欽懷揣這一重要情報,馬上就趕進宮去報告去了。

“陛下,從目前我們得到的訊息來看,如今安南國內已經是亂成一鍋粥了,只要我們大明稍施威嚇,預計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徹底解決南方邊患。”徐欽向朱元璋報告了目前安南的情況之後建議到。

“呃,這樣一來邊患倒是解決了,可會不會…那啥?”朱元璋倒是有些心動,但也有些擔憂這樣吃相會不會太難看了。這就是所謂的帝國主義的一貫尿性了,既要佔便宜,又還要面子。

“陛下多慮了,這安南行不忠順之事在前,又在上京鬧事在後,再加上有其國人請我天朝義兵!有理有據,何損威儀?更何況,恩威並施不僅在於內也在於外。我大明雖不好戰,但更不能忘戰,藩屬恭順者當仁義待之,而冥頑者亦當適時示以天威,方顯我大明天朝威儀啊!”

“這案子,就先這樣結了吧!至於這件事朕再思量思量。”看來朱元璋還是抹不開這個面子,或者確實擔心一旦擦槍走火,步元朝後塵。

雖說這個提議暫時沒有得到朱元璋的同意,但徐欽也沒多少懊惱的意思。畢竟自己現在也不急,更不可能一下子就從根本上改變大家的意識形態,未來的時間也還很多,有的是機會來收拾這些周圍的跳樑小醜。

於是,安南使臣身亡一案,當天下午就出了最終結果:使團內部衝突,誤殺!兇手暫時扣押於應天,責令其他人等即刻返回。

然而案情大白於天下,帶來的不僅僅是中山王府小公爺以“頃刻間破奇案”的故事,再次列入應天府說書人的素材中。還有一個他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導致這件事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般,向不可預測的方向狂奔而去。

數天之後的早朝,恰好輪到徐欽御前當值。正當早朝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個衛士卻突然從端門跑了進來,並將一份東西交給了值守禦門聽政儀仗的錦衣衛錦衣衛千戶官。錦衣衛千戶拿到東西,也不敢怠慢,飛快地繞著牆根將東西呈到了徐欽手上,並稟明了原委。

“啟奏陛下,剛剛接到府軍衛來報,有數百國子監教習、學子等叩於長安右門之外,並呈上萬言書一份,奏請朝廷嚴懲安南。”

“哦?這還真是新鮮!”朱元璋第一反應就是徐欽對安南動武的計劃不死心找來的託,但是再仔細一想又不像,畢竟徐欽跟國子監那邊可沒什麼交集,而且從時間上來說也不太對,那這發起者就有點意思了。

“這還真是熱血沸騰啊!諸卿以為何?”先是讓徐欽把萬言書的奏疏部分給當眾念了一遍,然後朱元璋再對百官們問道。

“臣以為不可,安南雖民心刁詐,但終無大錯,貿然興師征討,殊為不妥。另外,當年前元亦曾多番征討安南,但皆損兵折將,鎩羽而歸,可見地利人和之威。而我大明首重北疆之得失,萬不可怒而興師,陷南疆之泥沼啊!望陛下三思!”

群臣沉默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直接關係到此事的兵部尚書茹瑺首先出言反對。

“嗯,茹卿所言在理,眾卿以為否?”

既然朱元璋如此輕易就肯定了茹瑺的觀點,眾人哪裡還看不出來他的真正想法,而且這些真正有事務經驗的官員,包括軍方人士,其實心裡都不支援現在去打安南,當然是齊口稱是了。

“徐卿,你就去把那些學究、士子們打發了吧!圍在宮門之前成何體統?”

經這麼一打岔,朱元璋也沒什麼繼續朝會的興致了,於是草草結束了早朝之後,馬上安排徐欽去清場。

“臣遵旨。”雖然百般不願,但這本來也是徐欽的職責範圍,也由不得他推脫。

徐欽來到長安右門後發現,門外確實密密麻麻的坐了一大片人,估計得有好幾百,而且大多數都穿著國子監的制服,少數服裝不同的,也都是些老學究式的人物。

“諸位,陛下已經收下了萬言書,並對諸位的赤子之情盛讚有加,請吧!”雖說在內心來講徐欽是稍微有些看不起他們的,但這些人作起死來可真是一等一的好手,他生怕惹毛了這些傢伙釀成禍端,所以用詞已經算是非常客氣了。

“那陛下怎麼說?”誰知道一個國子監的學生,居然一點不給徐欽面子,劈頭蓋臉就是這麼一句,問得他當時就懵了。

“軍國大事,自然非頃刻而能定,爾等的心意陛下已經知道,不如諸位就回去,靜候佳音可好?”徐欽雖然有些不高興,但依然強行保持著冷靜。

“雖說今上英明神武,但怎奈朝中奸佞橫行,我堂堂天朝上國,已被番邦騎在頭上了,何須再議?”一個老學究的這番話,含沙射影之意已經非常明顯了。

“那聽這位老先生的意思,爾等是意欲逼宮咯?”

“徐小公爺一身是嘴,老朽自然不是對手,若小公爺硬要說我們是逼宮,大可將吾等投入詔獄之中治罪便是。正所謂‘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至少叫這天下看看,我大明讀書人的骨頭還是硬的!”

老學究顫顫巍巍的,還是在一個年輕學子的攙扶之下才順利的站起來說完了這番話,不過一副忠君愛國的氣勢倒是蠻足的。

而徐欽聽他這麼一說,簡直快被他氣笑了。他麼的好像這老東西說的“奸佞”就是老子啊!而且這也是表明了他們的態度,已經將徐欽逼到角落了。還重於泰山呢,你既然這麼胖,那小爺就給你減減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先生的意思,本官明白了,想必你們也是這意思咯?!”徐欽把心一橫,突然向全場發問。眾士子中有些人被他突然提升的氣勢所懾,稍微混亂了一下,但馬上就平靜下來了,並且用沉默告訴了徐欽他們的答案。

“好,很好,諸君忠肝赤膽,大明幸甚!既然如此,來人啊!將在場的所有人,登記造冊,編入先鋒營!儘快送往龍州,以備南征安南之用!這也算是圓了大家的一片赤誠之心!”徐欽一聲令下,一大群早就準備好的錦衣衛旗校便從門內呼啦啦的衝出來,如狼似虎地將這些學究、士子包圍了起來,現場更是一片騷動。

“奸臣!國賊!你這是草菅人命!”

“哦?”徐欽其實也只是想打他們的臉而已,於是先示意錦衣衛旗校們暫時停下來,然後才繼續說道。

“這位,呃,兄臺。本官暫且不論你汙衊朝廷命官之罪。你且說說,本官哪裡草菅人命了?”看著這位最先崩潰的年輕士子,徐欽根本不給他一絲機會,馬上乘勝追擊。

“那龍州地處荒僻,瘴癘橫行,吾等所犯何事?你不經審訊便意欲將吾等發配至斯,豈不是奸臣,豈不是國賊,又豈不是草菅人命?!”說著說著,這學子氣勢還起來了。

“呵呵,那本官倒是要問問了,爾等既然知道那嶺南荒僻。卻意圖將我大明將士推到那那更南更荒僻,瘴癘更加橫行的十死無生之地去征討安南,居心何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都不懂,你們的聖賢書讀到哪裡去了?!”

“徐小公爺好一張伶牙俐齒!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我等讀書人,自當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更何況吾等年老體衰。小公爺強逼吾等上戰場,無非是想要這一條性命而已,不如現在就拿去吧!”又是帶頭的那個老學究,腦子還挺快的,不過就是有些無恥,倚老賣老罷了。

“哼,本官身為朝廷命官,又豈能枉殺無辜?先生所言甚是,年紀大了確實昏聵力衰,做不得先鋒,那獻些資財出來充做軍資總是可以的吧?所以,本官最後給你們一個機會!一刻鍾之後,還留在此處的,五十以下者,徵入先鋒營,遣龍州待命!五十以上者,那便是自願獻出家財,以資南征之軍需!”說完,徐欽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厚顏祈求收藏和推薦~~~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