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為君之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次日,徐欽去中軍都督府和左軍都督府抄好答案之後,馬上就給朱允炆送去了。他拿到答案自然是喜笑顏開,更重要的是徐欽這邊的態度終於開始鬆動,可把皇太孫殿下給樂得找不著北。

從東宮出來,又去戶部晃了一圈,解決了他們在籌辦央行時遇到的一些專業性的問題,直到下午才趕回錦衣衛去處理本衛的事務性工作。

對於錦衣衛這種關鍵性的機構來說,有個像徐欽這樣的懶散的負責人也真算得上是很奇葩的情況了。

不過好在其他堂官都是一心圍繞在他身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根本沒有任何內鬥或者其他什麼么蛾子。大家也都明白,這位小爺雖然現在連指揮使都不是,只是個“暫時署理”,但人家身份在那擺著,任何人都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和小動作,於是整個衙門的氛圍反而是異常的和諧。

但對徐欽來說,現在的狀態依然是有點不滿意,尤其是對錦衣衛的工作內容分類方面非常的不滿意。分工不明確,職權不清晰,甚至有些主次不分,特別是對於情報工作的重視程度徐欽非常的不滿。

目前錦衣衛負責情報這一塊的專門機構就只是一個經歷司,不僅品級僅有從七品,堂堂一國最高情報機構僅僅是一個副縣級機構;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個所謂的“經歷司”其實在正規編制中的職責是衙門的文書工作,也就是後勤行政部門。

面對這種混亂的嚴重的職權不匹配的局面,徐欽覺得必須要改變。

於是趁著這段時間,央行這邊的籌建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徐欽稍微有些空閒的機會,他又想搞事情了,弄一份計劃出來,把這個部分的工作變得更為專業一些。

再過了一日,新鈔繪版再改剁手版華麗出爐,同時戶部這邊也將此前發行的寶鈔數額進行了核對,並拿出了初步的兌換計劃,於是徐欽和鬱新再次進宮去恭請朱元璋聖裁。

“嗯,這版倒是勉強可行,但印製出來能否保證也能有這般?”看來朱元璋還挺懂行,知道樣品和最終的產品會有一定差別。

“臣已再三問詢過印製工坊那邊,如果是以目前這個繪版來做,工坊可以保證無誤。”對此鬱新當然是早有準備的,因此馬上拿出了答覆。

“嗯,那就暫定了吧!另外,這兌換章程大體無誤,不過第一批兌換的數量當再適當刪減,朕以為兩百萬錠太多,先放一百萬錠吧!”

這就體現出朱元璋的矛盾性了,一方面是對普通百姓好,比如在懲治貪官、奸商、地痞惡霸方面都非常嚴厲,但是實際上他自己在制定政策方面卻依然是各種坑百姓。

其他的暫時不說,就說之前這個寶鈔政策,其實就是典型的搜刮民脂民膏的行為,而這次發行新鈔,在明知道寶鈔會繼續貶值的情況下,卡著不放新鈔,自然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對此徐欽倒是沒什麼可說的,畢竟不管是叫朝廷,還是叫其他什麼玩意兒,其實說白了都是暴力統治機關,換的都是外衣,然而本質卻並沒有什麼不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治國不是過家家,都是必須基於現實的考量為第一標準,東南西北四方邊疆都要打仗,百官、貴族要“吃飯”,國內各地也要剿匪、要基建、要治水,樁樁件件都要花費海量的資源,不精打細算怎麼行?

“臣遵旨。”這種事情,鬱新當然也無從反對,只能按朱元璋的意思去辦。

又簡單的討論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朱元璋這邊才示意他們可以退下了,不過當徐欽和鬱新等人都快要退出殿門了,朱元璋卻突然將徐欽留了下來,讓他再陪自己去小花園裡面逛逛。

可以明顯看出,朱元璋的心情並不是很好,否則按徐欽對他的瞭解,這個時間他是絕對會在御書房處理政務的,而不是帶著自己在花園裡閒逛。

“前幾天,北平送來奏疏,說是燕王安排的兩千蒙人改牧為農的事情有了結果。在當地農戶的指導下,這些新農戶都收穫了第一季的莊稼,雖說比漢農的少,但也足以自給了。在嚴格的管束之下,也沒有發生預想中的兩族衝突之事,算是非常不錯了。另外,這個小部落剩下的這部分人,在邊軍的翼護之下安心放牧,各種牲畜的數量也是不減反增。總之,靖北之策的執行都很順利。”

沉默了半晌,朱元璋才憋出來這麼一件事。

“恭喜陛下,如此看來平靖草原的這第一步,算是順利的邁出去了。”徐欽是這個總戰略的提出者,對計劃第一步取得成功當然是很高興的。

“嗯,此事日後還要你多費些心思。”這雖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朱元璋的微笑卻顯得很勉強。

“臣,定當盡心竭力,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哈哈哈,犬馬之勞倒是不必了,以你這懶散的性子,真要把你累出個好歹來,朕如何向江都交代?”說到這裡,朱元璋也拿他開了個玩笑。

“臣有罪。”

“先不說這些了。朕問你,你前幾天是否替允炆去了工部和五軍都督府?”朱元璋突然話鋒一轉,馬上問起了這個問題。

“回陛下,是的。”聽他這麼一說,徐欽哪還不知道他的意思,以及這背後意味著什麼?

以目前的情況,他只需要順其自然,並表現出對朱元璋的最高忠誠就好了。其實他早就感覺到,朱元璋除了錦衣衛這邊,還有其他的情報來源渠道,一方面是以他的性格,情報這種事不可能真的完全依仗某一個機構,另一方面是諸如他和朱雨寧的初次見面之類的事情被他得知等事情的佐證。

這樣一來,有些事情徐欽根本不必去枉做小人了,反而是要以保持一切如常的樣子為第一考量。

“以你的腦子,想不到朕這麼做的用意麼?”突然朱元璋的語氣變得嚴厲了起來,並且停下來轉身看著徐欽。

“請陛下恕罪,臣雖然明白陛下的意思,但殿下畢竟是儲君,以這等小事交付與臣,臣也是不得不照辦吶!”他馬上拜到,並將自己的難處挑明了。

“好了,好了,起來吧!朕也知道你的難處,為臣難,為君亦難啊!”不知是想到了些什麼,朱元璋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面對這種情況,搞不清楚他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徐欽也不敢隨便搭話,只是繼續默默地跟著他。

“你說,這魚和熊掌為何往往不能兼得?”今天朱元璋的思維可以說是跳躍得有些厲害,徐欽就已經算是思維很跳躍的人了,竟然有些跟不上他的節奏的感覺。

“臣以為,凡事皆無十全十美之理,亞聖此言,貴不在於兩全,而重在抉擇。”

“道理是沒錯,但世間抉擇往往艱難。”

“陛下所慮,必是事關天下,其中艱難臣深以為是。但臣以為,以陛下之雄才,必然能夠權衡利弊,做出最好的選擇。想當年起兵反元之選擇;先陳後張之選擇;先南後北之選擇;這種關乎天下命運的選擇中陛下皆能信手而為之,相信未來也沒有什麼選擇是能夠難倒陛下的!”

雖然徐欽大致已經猜到了朱元璋在想些什麼,但這絕非是好的出手時機。燕王籌劃蒙人改牧為農的試點,做得可謂滴水不漏,可見在政務上也確實是有非常高的水平,而且敢想敢做,進一步在朱元璋這裡取得了更多的印象分。

作為對比,朱允炆居然在處理政務的初級測試上就偷奸耍滑,而且在朱元璋眼中簡直可以說是錯漏百出。兩廂一對比,朱元璋心中不由得再次對自己的抉擇產生了懷疑。

但這種事情,其實並不能夠說明他已經徹底動搖了態度,畢竟還有這持續了數千年的“嫡長子繼承制”這個最大的阻力在,這種程度的對比,並不能夠徹底改變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因此徐欽還要繼續以這種“中立”甚至是偏向於朱允炆的形象來搞事情。

“哈哈哈,就你會說話!”聽徐欽又不聲不響的拍了他的馬屁,朱元璋開懷大笑,剛剛鬱結的心情也稍微有些好轉。

“臣不過是實話實說,未能替陛下分憂,臣不甚惶恐!”

“好了,你下去吧!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不過你雖然聰慧,但切不可恃才傲物,還要多向鬱尚書和你父親學習才是。”

“臣遵旨,臣告退。”

從朱元璋那裡出來,徐欽雖然表面上不露聲色,但實際上心裡已經是樂開了花。在自己的連續小動作成功之後,沒想到這麼快就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可以說是遠超之前他的預期了。

按目前的這種進度來看,距離歷史上朱元璋駕崩的時間還有三年多,再來個幾次無聲的對比,這段時間應該就已經足以徹底改變朱元璋心中的天平了,再加上秦王、晉王這兩個絆腳石主動讓路。

那設想中最好的局面就會出現,於是徐欽就以這種像是抽了什麼違禁物品的狀態,回錦衣衛去籌劃他的真正的情報組織去了,甚至將這種情緒帶會了中山王府。

還是請諸位讀者順手收藏一個,另外,有什麼想法盡情留言,歡迎指正!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