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封建統治階級的鐵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軍以比較謹慎的準戰鬥隊形向前推進,而且不會再有完善而穩定的地方政府定點提供食宿,加之需要保證部隊的體能和狀態隨時處於能投入戰鬥的水平,所以前進速度自然不能和之前的狂飆相提並論。從漢中府到沔縣之間堪堪百里的路程,大軍足足花了兩天多的時間。

不過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一路上沒有發生任何的意外情況。對於這種敵弱我強的局勢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局面了。而其實要做到這一點,對於一個高階指揮官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你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要考慮的問題實在是不少。就算是你不屑於速勝的功勞,那時間拖久了消耗太大,會不會引起皇帝陛下的不滿,又或者是敵對勢力的攻訐?

由此可見,耿炳文確實是一員老成持重的大將。固然,他沒有衛霍之類的絕高天賦,但他其實是最適合打順風仗的穩妥型將領,也是真正最適合未來戰場形勢的型別。

想到這些,徐大少覺得他可能就是未來帝國陸軍大學的首席教官的最佳人選了,並為此而默默祈禱他能活得更久一些,特別是千萬不要因為某些憋屈的原因而死。

回過神來,徐欽在沔縣的城樓上仔細打量了一番前些日子的真實戰場。

雖說幾天的閒暇下來,戰場上的屍首都收拾乾淨了,損壞的器械和城牆設施也基本上修復完畢,不過不管是城牆上殘留的各種斑駁、城內靠近城牆處拆毀的房屋,還是城外空地上遺留的各種痕跡,都在向人們述說著前幾日大戰的點點滴滴。

當然了,與之相對應的是城中數千守衛官兵疲憊的表情。就算是戰力和裝備差異巨大,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在人數上都是處於一比五,甚至更大的劣勢之下,能夠堅守此城大半個月也確實是盡力了。

留守此處的漢中衛同知劉慈琅,一邊帶著耿炳文和徐欽這兩位京中來的巨佬於城牆上觀摩戰場,一邊結合現場形勢將此前的情況做了一個詳細的報告。

根據他的說法,雖說匪首蓄謀已久,在最開始的時候打了官府一個措手不及,迅速蠱惑了大量的百姓參與其中,號稱擁兵十萬。但其中大多數都只是毫無戰場經驗的普通百姓,這些人不但裝備奇差,更重要的是,毫無軍事素質,一旦遭遇到官軍的有組織、有針對性的攻擊,非常容易潰散。

唯有其核心部隊,具體來說就是四位“天王”麾下的“天王軍”經過了一年到數月的秘密訓練,裝備也相對較好,最麻煩的就是他們的作戰意志也不低。

漢中衛在沔縣和賊軍交戰的十幾天裡,傷亡了近兩千人,其中大約有六成都是這些所謂的“精銳”造成的。當然,裝備更好、訓練更有素的官軍也給予了其更慘重的傷亡,估計至少有近五千“天王軍”被消耗,以至於其中一個“天王”麾下的直屬部隊被徹底打殘,賊軍不得不暫停了一段時間的攻勢。

而等到他們再度組織起新的攻勢時,就已經傳來了大批官軍進剿的訊息,他們在進行了一波試探性的進攻後,便龜縮回了略陽。

聽了劉同知的介紹,耿炳文微微點了點頭。

結合這段時間收到的各種訊息來看,耿炳文和徐欽都對這夥賊軍的具體實力和大致素質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總而言之,就完全是一幫胡搞瞎搞的農民而已!

從戰略到戰術,簡直毫無章法,毫無可取之處。

客觀地從戰略上來講,在這種情況下,強行殺官造反成功的機率基本上是無限接近於零。雙方實際戰力差距極大,即使真如他們最開始可能計劃的那樣,在官軍主力到達之前,將整個漢中盆地納入掌控之中,也絕不可能擋得住官軍主力的強攻。無非區別就是事情鬧得更大,花費帝國朝廷更大的力氣,調動更多的軍隊前來鎮壓而已。

更何況就算是這個理想中的計劃,實施進度也嚴重拖沓。除了最開始趁官府不備,僅僅是派出少量當地駐守官兵及州縣衙役進剿被反殺,然後在毫無準備的情況奪取了三座州縣城池之外。賊軍非但沒能如期徹底擊敗漢中衛,拿下沔縣及漢中府,就連西面的階州,甚至是成縣都未能順利攻下。

由此,賊軍的實際戰力可見一斑。

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的選擇只能是鑽進山區跟帝國政府打游擊,而不是將自身大部分的力量都集中在一個並不算是特別險要的地方準備跟帝**來一場硬碰硬的大決戰。

不過這種戰略對領導人的要求可就高了,想來就算是徐大少給他們支招,他們也不一定搞得定。何況現在帝國政府軍已經將其團團包圍在了這一區域,就是想跑都跑不掉了。

至於戰術方面,就連徐欽這個缺乏實際戰爭經驗的“外行”都看出來了。縱觀整個沔縣縣城的地形地勢,其城北有山、城南有漢江,從大的形勢上來說的確是依山傍水,卡在了通往東側漢中平原的道路。

可畢竟守軍人數捉襟見肘,而且縣城的南北兩面並非完全不可以通行。尤其是南側城牆距離汗水河岸有上百米,以這個時代的武器攻擊範圍而言,只要蒐集一些船隻,順著漢江沿江而下,不管是迂迴攻擊沔縣東側城牆還是直接殺奔漢中,對兵力捉襟見肘的官軍而言都將會是災難性的。

可徐欽只在西側城牆外發現了還算激烈的戰鬥痕跡,其他地方根本就沒有任何交戰痕跡,可見他們根本沒想到除了強攻之外的其他戰術。而恰恰對一隻訓練不足的軍隊來說,強行攻堅絕對是最難完成的任務。

大概也是感覺到了中央軍抵達帶來的巨大壓力,又或者賊軍方面搞不清究竟有多少官軍抵達了沔縣,總之接下來的十來天略陽方面一直非常安靜,直到十天之後。

奉耿炳文之命,前往北路的趙驤雖不是什麼絕世天才,但也是一步一步從小兵拼殺到京衛指揮使的正規將領,統轄兩萬餘全副武裝的大軍,面對人數相差無幾,而裝備和訓練卻根本不在一個次元的對手,自然結果是毫無懸念的。

即使是賊軍據守城池,但在大量重型火器的配合下,北路軍迅速擊潰了徽州賊軍,包括趕路在內,前後僅用時八天就正式收復了徽州。

當大捷的訊息傳來,官軍士氣大漲。而且現在戰略形勢也變得對帝**極為有利,徽州收復之後,集結在略陽的賊軍主力就需要面對兩個方向的壓力,同時沔縣方面終於等來了姍姍來遲的湖廣軍主力部隊,總兵力達到三萬人。

耿炳文在得到後續支援之後,馬上揮師西進,除留下漢中衛的部隊和一千湖廣軍留守沔縣以備後勤之外,兩萬多大軍直接殺奔略陽城下。

至於賊軍方面,其實面臨的問題更大,一來是徽州失守的訊息已經由少數從徽州潰散下來的敗軍散播開了,本來就不高的士氣再度遭到重大打擊,已有軍心不穩之相;另一方面,雖然戰鬥力很差,但賊軍的人數是實打實的擺在那裡的,七八萬人人吃馬嚼,就算是天天喝粥消耗的後勤也絕對區區三個州縣能承擔得起的。更何況這三個州縣實際上他們並不能很好的控制,全靠前期繳獲的官倉糧和陸續打劫的一些富戶家資度日。可這些地方都是典型的山區,本就不怎麼富裕,因此他們的後勤也開始搖搖欲墜。

但耿炳文也很無奈,不管是出於將士們求戰心切,以及士氣的考量,還是出於帝國整體利益,他都不可能選擇圍而不攻靜待賊軍自潰。因此在條件成熟之後,他還是馬上選擇更具壓迫性的戰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軍直接進抵略陽東南十里處下寨,一路上並未遭到任何伏擊,甚至就連一點兒伏擊的跡象都沒有發現。看樣子賊軍是想仗著“兵力優勢”直接來一把梭哈了。

雙方共計近十萬人,在如此近的距離上對峙,正面決戰的意思就已經很明顯了。說白了,雙方各自將探馬細作撒出去之後,只要有一點兒風吹草動,對面很快就能得到訊息。尤其是這一帶地形也比較復雜,即使是官軍方面用的是精銳的騎兵小隊作為探哨,但面對少量熟知地形的賊軍細作,也是絕對不可能完全清理掉的。

扎好營寨有了立足之本,耿炳文二話不說,次日就對略陽縣城發起了第一波試探性的進攻。

不過這個年代的正規攻城戰,已經和秦漢、隋唐有了本質的區別。大型攻城器械自蒙古人引進回回炮之後,在某種程度上就已經大幅度地削弱了城牆的防守效能,而進入明朝之後,重型火器也出現了長足進步,即使是面對“十四世紀的土著火炮”乾巴巴的城牆也只是一盤菜。

除非防守方也有質量數量都不差太多的重型器械,在藉助城牆的居高臨下優勢對攻城方實施火力壓制,否則只能捱打不能還手,對任何軍隊來說都是極為致命的打擊。而且放任對方自由攻擊,再堅固的城牆也不可能長期堅持。

雖然從應天運來的新式火炮不能跟上騎兵的高強度強行軍,還在運輸途中,但深知火器威力的耿炳文還是直接下令從漢中府的城頭上拆了六門城防大炮帶到了戰場,用作攻堅武器。

六門大型火炮均是大口徑短身管的“洪武鐵炮”,看著嚇人實則威力、準頭和射程都相對有限,當然了,用來欺負一下根本就沒有重型裝備的賊軍還是輕鬆愉快的。

大軍列陣於略陽縣城東門外約四百米處,堪堪進入了“洪武鐵炮”的極限射程之後便停了下來。六門黑洞洞的大炮對準遠處的城牆,而伴隨前進的大軍則按陣勢站定,甚至前排的士卒還迅速在陣前架起了一排拒馬,前排士兵將長槍架在拒馬上,構成一排排鋼鐵刺蝟,後面一排中間是作為大軍最核心的是荷槍實彈的錦衣衛新軍,兩側是京衛中挑選的的重鎧步兵和湖廣軍的火銃兵,最後一排則是持弓搭箭的普通士卒,主體方陣的側後兩翼則由剩下的數千騎兵壓陣掩護。明明是進攻方卻搞成了一副防守派頭十足的架勢。

這一頓騷操作下來,早得到官軍要來攻城的訊息,在略陽縣城城頭上嚴陣以待的賊軍眾人都稍微有點兒懵。

這又是槍又是炮、有騎有步的多兵種合成部隊,顯然和他們之前見過的官軍差別很大,而且這些部隊都是挑選出來的精銳,更穿著滿身神裝。盔甲反光、鋒刃生寒、列隊整齊,還有各種不明覺厲的東西充斥其中,光是這個架勢一擺就已經把前兩個還是泥腿子的賊軍士兵給嚇得膽寒了。

至於那些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而帶頭造反的匪首們,相對來說則要好得多,畢竟如果膽子不夠大,肯定是幹不了這份工作的。他們見到官軍這副模樣,最主要的想法是:官軍想幹嘛?難道是等咱們出城,大家擺開陣勢打一場?

想到這裡,幾個賊軍將領都笑了。

傻子才會中計呢!雙方的戰力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一點其實在大多數賊軍高階人員心中還是有點兒譜的。別看官軍人少,自己這幾萬人裡面,能“打硬仗”的精銳其實也不多,更何況官軍先在城牆下面擺好了陣勢,留給己方佈陣的空間非常有限不說,誰知道官軍會不會趁大軍出城的混亂檔口突然發起進攻?

要想打,那就來攻城呀!自己這邊有城牆的防護,等把他們拖得精疲力盡了,再出城追擊豈不妙哉?

眾人之中唯有一個青布素袍的中年漢子微微皺眉。

他看了看城外官軍大陣中的那幾門黑洞洞的大鐵炮,臉上微微有些無奈的表情一閃而逝,顯然是對這種重型火器有一定的瞭解。

不過事已至此,他什麼也沒說,只是跟著為首的一位穿著一身明黃的,類似袈裟又類似披風的敞懷衣物的“壯碩”光頭大漢,默默地在城樓上看著城外列陣的真正帝**。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