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苦逼的湘王殿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下官浙江提刑按察使龍鐔,攜浙江、杭州各級官員,恭迎欽使!”

因為徐欽是奉旨欽差,更帶著王命旗牌,因此龍鐔即使在正式品級上與他俱是正三品,但仍是正兒八經的要下跪迎接的,其他蝦兵蟹將就更不用說了。

等徐欽一行人在城門口勒馬停步,龍鐔便領著一大票土皇帝們,呼啦啦地跪下三拜。

“龍按察請起,諸位也都請起吧!”

徐欽也是泰然自若地受了這正常的規矩之後,才迅速翻身下馬,扶起了龍鐔,也與各級官員們打了個招呼,才繼續說到。

“此次本官奉旨入浙的原因,想必龍按察及諸位同仁都很清楚,本官其他的也不多說,只希望諸位盡職盡責,做好本分,穩定浙江局勢。同時積極配合本官,查清案情、剿滅逆賊!”徐欽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眾官員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的情況下,還是清晰地讓在場的每一個官員都聽了個清楚。

“下官定不負總督期望、朝廷期望,肝腦塗地、粉身碎骨、在所不辭!”也不知是不是事先排練過,在場的幾十上百官員,竟然異常整齊地回答到。

“看來諸位在齊心協力上做得不錯!”

徐欽這一句也不知是調侃還是誇獎的話,頓時讓龍鐔在內的眾多浙江官員都有些尷尬,好在徐欽也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率先打頭信步進城。

“徐總督,眾同僚本略備薄酒接風洗塵,但您這一路奔波,若是想先行歇息的話,布政使司衙門這邊已經安排妥當,您看…”

見徐欽也不多說直接進城,龍鐔帶著這一群地方官也亦步亦趨。

“諸位的心意本官心領了,只是本官還有皇命在身,需要先去探視湘王殿下。煩請布政使司衙門派人引導我們錦衣衛的兄弟先去安頓,至於接風之事,明日再說也不遲。徐欽也在此先行謝過諸位了!”

“是下官等人糊塗了!那下官這就為您引路,請!”

這一眾地方官也都不傻,見徐欽這樣說,於是馬上停步恭送,只有龍鐔帶著他直接往湘王駐地而去。剩下另有五百錦衣緹騎,則在吳千戶的帶領下,跟著布政使司的人直接前往駐地衙門去打前站了。

湘王朱柏,是朱元璋第十二子,雖然排名中游,和那個大位置幾乎可以說是沒什麼關係的。不過單論雙商、能力、心性等素質來說,卻可在二十餘位皇子中保五衝三,真是那種文可安邦賦詩,武可領兵作戰的全能型人才。

硬要說缺點的話,可能就是太年輕了些,也沒受過什麼挫折,脾氣有些衝,不像是朱棣這種能梟雄式的人物,幾乎什麼都能忍。這也正是後來歷史上,在朱允炆的逼迫下,其一怒全家**而死的根源。

當然,就這幾年來說,這位湘王殿下和他爹地之間也正在鬧彆扭,事情的起因是由於他外祖父胡美牽扯進李善長案件被賜死,最後還導致其生母胡順妃也因此自盡。這幾年開始各種修仙練道,甚至還給自己起了紫虛子的道號。

不過朱元璋對於這個各方面都很不錯的湘王還是寵愛有加的。否則也不會把原本早已就藩荊州的朱柏,臨時調到杭州來穩定局勢,這可是妥妥的膏腴之地,隨隨便便刮兩層地皮也是數不清的財富。

本來以朱柏的能力,這一趟不說輕鬆愉快,但僅僅是鎮撫,又不是全部剿滅,難度也應該不算太大才是,誰知道突然殺出來一個超級賽亞人,二話不說提刀就砍,這踏馬的就尷尬了。

來到西湖邊上,朱柏的別莊駐地,門口站崗的錦衣衛分外扎眼。而理論上,這些錦衣衛也是要受到徐欽這位指揮使管轄的,甚至其中還有不少監督藩王的明子,因此他們對應天本部的情況也是非常瞭解。

“參見指揮使大人!”

當徐欽一行人走到湘王別莊門口時,平時趾高氣昂,布政使、都指揮使來的時候都只能看見鼻孔的四個錦衣衛,二話不說哐呲一聲就跪下了。

這一幕讓其他幾個便裝門衛一下子就懵了,這些臨時工哪見過什麼世面?怎麼會知道這裡面的門門道道?一時就楞在那裡。

“去通報一聲,若是不打擾的話,就稟報湘王殿下,錦衣衛指揮使徐欽求見。”雖說自己許可權很高,但徐欽也不願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就得罪一個藩王,因此禮數還是非常周到的。

“指揮使請!殿下早有吩咐,指揮使大人來了直接進去便是。”門衛小隊長馬上回應到。

“那好,帶路吧!”

這王府別莊坐落於西湖湖畔,佔地面積極大,風景自然也不用多說。更讓徐欽驚訝的是,這莊園之中守備森嚴,不但有大量的錦衣衛,甚至還有更多只是簡單統一了一下服裝的臨時工。

在莊園中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行了差不多兩刻鐘,才到達了朱柏的居所。不過徐欽一看這此處小院的名字,不知為何心中一股惡寒陡升。

綠楊軒。不過其實這名字也沒什麼稀奇的,大概是取自宋祁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罷了。而且柏楊本一體,在綠色賦予的某種天賦屬性還沒有形成慣例的時代,松柏常綠好像也沒什麼奇怪的。

“臣,錦衣衛指揮使徐欽,參見湘王殿下!”

進入軒中主樓大廳,在幾個武官和純便衣人簇擁下,一位年紀不大的錦衣公子正斜倚在廳中凉榻之上,看面相也與朱元璋,以及朱棣、朱樉兄弟有四分相似之處,可見老朱家的基因確實強悍。

不過此時其左肩打滿了繃帶,臉色也極為蒼白,看來這次受傷雖不致命,但也不算輕就是了。

“徐指揮使請起!誒…”朱柏見徐欽進來就行禮,下意識就想起身相扶,不想卻牽動了傷口。

“殿下稍安。臣此次奉旨前來,一則是剿滅亂賊,二也是奉旨前來保護殿下,殿下安心靜養便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徐指揮使請坐,快上茶!”朱柏用右手示意了一番,然後才在侍女的幫助之下坐直了,並繼續說道。

“讓徐指揮使見笑了。誒,不想本王自詡文武兼備,卻叫一個毛賊給耍了,實在是有愧父皇,有愧諸位師尊、兄長的教誨啊!徐指揮使大名,本王亦早有耳聞,此次挾天威雷霆而至,必能勘定亂象,若有什麼需要本王效勞的,儘管吩咐便是。”

“殿下言重了,臣也不過是勉力奉旨行事而已,見殿下無恙,皇差便已完成了一半。剩下些草雞瓦狗,有殿下的支援定然也是手到擒來了。”

兩人先是趁著開始交底的檔口,互相吹捧了一番,這下雙方心裡也算是有點底了,接下來才開始真正的關於正事的交流。

“臣見殿下無礙,也就放心了。若是殿下現在方便,不知能否告知一些當時賊子行刺時的一些細節呢?畢竟早日將這大逆不道的賊子繩之以法,才能還浙江一個朗朗乾坤。”

“誒,事情是這樣的…”

於是朱柏就將故事的始末娓娓道來。

從洪武二十七年初,也就是大概藍玉案發左右,朱柏奉旨進入杭州,平定浙江的武林亂事。想來大概是朱元璋為了安撫這個極為疼愛的兒子,並且給他找點事情做,免得出現什麼誤會。

其實當時的浙江地面上,雖然也可以算作是水深王八多,不過大家都還是比較理智的。林林總總十幾個互不統屬的非法組織團體,時不時搞個火併什麼的也都是選的荒郊野外的地方,等出了事官府也就是出面挖個坑埋了了事。

同時朱柏還在朱元璋的支援下,正大光明地搞了個半官方的組織。真有誰不長眼的,先調集大軍把老巢抄了,再派人追著砍死就是。

朱柏剛到杭州的時候,連續這麼幹了兩票,大家也都不傻,自然就老實多了。

雖然後來冒出來個本地的地頭蛇社團,跟朱柏這邊一直頂著幹,但也只是小打小鬧,沒把臉給徹底撕破。於是朱柏也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一直在跟他們慢慢玩耍,但是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大家一起愉快玩耍的局面,在進入洪武二十八年之後開始慢慢變味了。

最開始是連續出了幾件規模很大的火併事件,甚至傷及無辜,性質非常惡劣。於是朱柏自然是下令嚴查。

結果這一查,就查出大問題來了。這些火併原因千奇百怪,但都隱隱顯示出後面有各種各樣的黑手推動,甚至這些黑手很多都不將他這位實權藩王放在眼裡,簡直是囂張至極。

正當他火冒三丈準備再殺幾隻雞儆猴的時候,這種火併開始迅速擴大化。

為了搶走私碼頭,為了搶武功秘籍,為了搶藏寶圖,為了搶絕世美女,總之這些非法社團就像是瘋了一樣,見什麼搶什麼,很快就打成了一鍋粥。

朱柏手上的一明一暗兩股勢力雖都不弱,專心對付某一路人馬手到擒來,但如何招架得住十幾撥人的你來我往?而且這些傢伙全是游擊隊性質的,跑起路來比香港記者還快,單人戰鬥力可比坦克裝甲車的高手簡直不計其數,這就沒法玩了。

看著朱柏苦著一張臉,徐欽大概也可以理解,後世的拖鞋軍都能幹得美帝欲仙欲死,更何況這些所謂的武林人士各個身手不凡,政府軍就算真的出動大部隊也很難搞,更何況他手上最多算是有一支特種部隊罷了。

“誒,本來就算是這樣,局面都還算可以控制。畢竟他們背後都有人,自己也不傻,大多還是知道輕重的,火併事件雖此起彼伏,但大多還是在荒郊野嶺,偶爾牽連一些百姓,數量也不算多。但在五月底,事情就徹底變味了…”

原來,在朱柏遇刺之前,江湖上就開始傳出訊息,朝廷準備用雷霆手段對付所有的武林人士。此謠言一出,馬上官府和武林的對立情緒就急劇攀升,就連之前和朱柏不太對付,但也只限於友好切磋,從來不越界的那個勢力都開始亂來了。

警民魚水情,一下子就變成了勢如水火。

然後就是浙江都指揮使王破虜在自己的府邸被人砍成了兩截。

然後朱柏以為是警民矛盾的進一步升級,於是親自前往現場調查的時候刺客伏擊。同時浙江布政使楊允也在前往王破虜府邸的時候被人伏擊。

徐欽聽到這裡,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尼瑪的有預謀地伏擊中央藩王特派員和省級一把手,不像是殺人洩憤這麼簡單啊!這尼瑪是什麼情況?

最近很多人吐槽本書的武俠元素,等下開個相關章節詳細說明一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