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宋禮來了!漢王爺要不努力一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該說的說了。

該看的也都看了。

金大侍郎終於安分了下來。

不過他也沒急著走,還賴在北平四處遊蕩。

朱高煦對此也毫不在意,只要別煩自己,愛去哪兒涼快就去哪兒涼快。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一樁麻煩事情解決了,另外一樁事情就跟著來了。

這才剛剛消停了幾個月,過了一個安穩年。

朱高煦就見到了一個老熟人,赫然正是工部尚書宋禮。

“我說老宋頭啊,你堂堂工部尚書,沒事跑來北平做什麼?”

朱高煦看著風塵僕僕的宋大尚書,覺得納悶到了極點。

你說你一個尚書大人,中央工部的部門長官,咋還能跟個沒事人一樣,四處遊蕩瞎逛?

宋禮放下了茶杯,嘆了口氣。

“王爺,您在北平可是逍遙快活了,完全忘了我們這些人的死活啊!”

朱高煦:“???”

嗯?

怎麼事兒?

咋感覺宋禮一副怨婦的模樣?

朱高煦仔細思索了片刻,更加納悶了。

“老宋頭,你工部好像沒什麼事兒吧?”

“有事!天大的事兒了!王爺您真給忘了?咱那大明工會……”

宋禮急得都快哭了,恨不得對這廝抱以老拳!

當初可是你漢王殿下最先提出的組建大明工會。

為此宋禮可謂是上躥下跳,帶著工部那一票兄弟舌戰群儒,據理力爭。

畢竟這大明工會要是辦成了,他們也有青史留名乃至流芳百世的機會。

結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漢王這東風卻他娘地跑路了!

一溜煙兒直接跑來了北平,對應天帝都的事情不聞不問。

跑了就跑了吧,至少皇帝陛下回來了。

然而宋禮帶著工部那一票兄弟多次上奏陛下,請求組建大明工會。

皇帝陛下就跟沒看見一樣,所有奏報全都石沉大海!

見到皇上是這副態度,宋禮頓時就坐不住了,藉著巡查新都修建進度的名頭,著急忙慌地趕來了北平,想問漢王爺要一個說法。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啊!

褲子都脫了,結果你人跑了!

朱高煦聽見這話,這才總算是明白了過來。

“失誤失誤,這你也知道,本王自來到北平至今,一直都沒閒過,所以真把大明工會這事兒給耽擱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也算是有利有弊,至少皇家制造局在西山徹底站穩了腳跟,而且因為制造局匠師經常下山免費教授孩子,幫助百姓修路搭橋,所以西山附近的子民也對匠人改變了看法。”

“現如今,正值新春佳節,倒真是組建大明工會的最好時機!”

朱高煦來北平也有小半年了,這半年來北平在他的大力發展之下,已經完全變了一副模樣。

就拿皇家制造局而言,西山附近村子鎮子都建好了免費學校,制造局匠師輪流前往這些學校授課,給孩子們啟蒙。

皇家製造局局長胡元澄對此事極其重視,他很明白漢王殿下此舉的真正深意。

這不只是僅僅培養匠人子弟,而是為了培養真正的科學子弟,讓他們作為火種,將來走出去改變整個大明啊!

所以,在胡元澄的鼎力支持下,這項計劃進行得很是順利,甚至偶爾還能看到局長大人胡元澄親自在學校授課的身影。

平民老百姓都是樸實無華的,你對他們好,他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所以皇家制造局如今名聲很是不錯,走到哪裡都受到人尊敬愛戴。

這般良性循環之下,連帶著匠人的處境也改善了許多。

至少,人們對這群沉默做事的匠師多出了一分尊重!

“老宋,這就可以開始,本王先將工會總部設在北平,你覺得如何?”

宋禮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神情有些苦澀。

“王爺,老夫擔心的是,皇帝陛下的態度一直曖昧莫名,即便是在北平設立了大明工會,如果得不到皇上和朝廷的支援,這工會也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這話是真話。

按照他們二人原定的設想,大明工會將在各地州府開設分部,為天下匠人評級,保護天下匠人的利益。

光在北平開設一個總部,得不到朝廷的支援與允許,那是根本沒有什麼用的。

朱高煦聞言,託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朱棣的態度,曖昧不清,這很好理解。

畢竟士農工商的階級擺在那裡,工匠的地位遠不如士大夫。

大明工會一旦組建完成,行成一套匠人評級升遷的穩固體系,那就勢必會觸及到士紳縉紳的利益。

畢竟你給匠人評了級,就要相應地給他們一些福利待遇,比如免除部分徭役賦稅等,而這恰恰是讀書人的功名特權!

特權特權,何為特權?

專有的特殊權力!

大明工會,就類似於科舉制度。

科舉乃是文人入仕為官的途徑,源源不斷地為文臣集團提供新鮮血液,這樣他們才可以掌控朝堂。

而朱高煦要設的大明工會,正是基於這種性質,想要為匠人開闢一條入仕的道路。

匠人被大明工會評為頂尖大匠宗師,那就可入皇家制造局與工部為官,自此轉為官身。

而這同樣會觸及到士紳縉紳的利益。

說白了,朱棣也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當真與天下士紳縉紳撕破臉面。

他漢王朱高煦監國理政的時候可以這樣做,因為他只是一個監國王爺,不是皇帝陛下,甚至連太子都不是。

士紳縉紳可以暫時容忍他胡作非為,等到皇帝陛下回京,或者說太子殿下上位,一切都會撥亂反正,迴歸正常狀態。

然而一旦皇帝或者太子露出這種苗頭,那士紳縉紳是絕不會答應的!

而皇帝還需要他們替自己牧民,所以朱棣現在不敢輕舉妄動!

其實,永樂帝也在等,等漢王朱高煦的新學做出成績,培養出一批可用之材!

到時候,就是老朱家向天下士紳圖窮匕見的時候了!

“這樣吧,先投石問路,在北平把大明工會搞起來,試探一下各方反應。”

“至少本王對北平的掌控力尚在,那些人是翻不起什麼浪花來得。”

聽見朱高煦這個提議,宋禮也只能點了點頭。

工會總部設在北平,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皇上遷都之心朝野皆知,北平就是日後的大明帝都。

“老宋頭,你別心急。”

“本王說話一言九鼎,這工會肯定是會辦起來的。”

“至於我爹那個糟老頭子,你不用太在意他的看法,他腦袋不好使。”

宋禮:“!!!”

我尼瑪啊!

你真是有些飄了啊!

這話你敢當著皇上面兒說嗎?

“咳咳,王爺既然都這樣說了,那要不努力一把,奪個嫡什麼的……”

朱高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