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五九節 特派衙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唐賽兒在山東人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有她幫著招呼,那些遷到夷洲的人會很容易管理。楊剛想的是,能把這些人一起帶到北海島去,成建制的過去更方便那邊搞開發。這批過來的主要都是農民,北海島那裡有的是田地,楊剛還是想著給漢人去種,而不是從日本島弄人或是從遼東那邊弄女真人過去。

回到北海島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中了,中間在對馬停了一下,那裡的馬場有一半的馬都是為夷洲養的,這已經得到了朝鮮國王的許可,因為來自西洋的種馬是陳家提供的。三月的北海島還是很冷,很多地方還能看到雪,楊剛已經是習慣了,跟船過來的山東人農民下船那會被凍的要死。可下船後的感覺馬上就不同了,先期從夷洲過來的人,已經在這裡修建房子,而且不是當地長毛人的那種木屋,而是成排的磚房。磚是島上的磚廠出的,而水泥等物資則是從夷洲運過來了。

三個月後,唐賽兒果然來到了北海島,與她一起過來的,還有兩萬多山東人,他們將在北海島安家,把這裡建設成他們的新家園。

北海島與夷洲之間頻繁的往來,終於讓日本本島不安了,開始他們想的只是唐人佔著北海島就算了,可現在這樣發展下去,不只是北海島的問題,唐人在北海島站住了腳,很可能會把腳伸到日本,這是日本公家和武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從軍勢實力上講日本不是夷洲的對手,可並不代表就不反抗。關東的勢力,幕府的勢力和京都天王的勢力這時團結到了一起。他們倒不敢去對北海島進行討伐,他們想要一個說法。

北海島的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夷洲已經過去了近三萬人,其中包括五千軍人,本地的長毛人也有兩三千之數,可還是不夠。最近的就是日本本島,事實上,引起日本人不安的就是因為日本島很多人偷偷跑去北海島討生活。這兩年,日本已經流失了不少人口,已經引起了日本上層的關注,但都是經過日本自己的手出去的,手法也高明,加上這幾年日本也是小打小鬧不斷,不容易發覺。北海島的開發,總能看到北上的日本人,問去哪,都是說去都北上找食。

“日本人可過來找過麻煩?”楊剛一回去,就開始關心這個問題。

“有過來遞過書狀,說是抗議。”

“抗議,呵呵,小日本開始掉書袋了,武不成,來文的。”

“倭人眼熱著呢,那鯨肉大蟹都是倭人的最愛,他們的船小,捉不到這些,如今漁業社捕獲的魚蟹已經大量賣給了倭人,都知道北海這邊不只是有差事做,而且所出頗豐,到這裡找食的吃的飽穿的暖。”

“怪不得,我還在想,是夷洲過來的漁民,原來都是倭國人。”

“倭人吃苦耐勞,這點倒強過夷洲野人。”

王動在端午的時候離了京城往寧波去,如今除了長樂和劉家港外,寧波和廣州是一個重要港口,在這裡已經聚焦了不少的番人,理藩院要在這裡設立特派衙門,王動作為理藩院實際上的一把手,一定要親自過來關心一下,他的這種辦事作風,與朝庭裡其他的官員顯然不同。

王動自然有他的想法,他下來不只是要籌建特派衙門,更重要的是,他不能一直長時間的在京城的衙門裡坐著,夷洲、龍城等大量他控制的地盤上的很多大事要他拍板作主。這年代沒有電話或是無線電報,很多資訊都是透過飛奴來傳遞,可還是太不安全。大量的人員出入王動的府地,影響也不是很好。那些所謂的“商人”已經引起了錦衣衛的注意,要不是在紀綱那裡還有幾分面子,可能已經有人打了報告遞上去了。

“日本那邊已經與楊剛說了,暫時不要挑起事端,不過要陳兵於境,這樣南邊的人動起手來,日本的武家官家要顧著兩頭,牽制一下即可。”

“夷洲的人丁不能再實多拉克島了,多拉克島和澳洲只要留下軍隊和商人就行,勞力就用地就近解決。”這下可能伊裡安島上會有抓奴的活動了。

“波斯灣的海軍還要加張,龍城的艦隊要重組,在馬達加斯加海峽和波斯灣都要有常備的海軍力量。跟陳澤說,暹羅和爪哇今年年內一定要有個說法,籌劃歐洲前要把西洋定下來。”

“野人女真聯絡的怎麼樣了,先把他們安排一部到北海島,然後再往澳洲運,那裡也可以漁獵。”

“東面的大洲讓北海島方面安排人手去探一下,那裡物產豐富。”

“今年皇上定然要遷都北京,諸事已畢,南京方面也會有一套人馬,下西洋之事,還是會以南京為主,以鄭和大人為主。”王動對他的幾位幕僚說道,“皇上去北京有好有壞,好的是,離的遠了些,可以放開些手腳。不過京師北移,在蒙古、朝鮮和遼東的動作就要慢點下來了。”

“女真諸總已經有了接觸,十分友好,朵顏三衛這些年一直受朝庭的打壓,也容易拉攏,鹽鐵方面的貿易先緩一下。陳強,你去安排一下。”陳貴的兒子本來是在琉球主事的,琉球收復之後,陳強便到了北海島,因為早先他也跟著父親去朝鮮做過生意,他對朝鮮和女真那邊還是很熟悉。

“大人,除了女真是我們直接做買賣的,朵顏衛可都是朝鮮人經手的。”陳強回話,“這些年可把他們減肥了,就是朝庭要割點肉放點血,他們也是承受的起的。”

“朝鮮的商家比大明朝的還不如,經不起李家的盤剝,若是大明朝下了上旨,那李家三小子刀子更快。”王動補充了一句。

“呵呵,大人,那李成桂也是苦極了。這些年大明朝可沒少跟他伸手,那幾位欽差大人更是手狠。”大明朝每年都會有太監領銜出使朝鮮,朝鮮方面主要進貢些馬、人參等貨品,永樂帝這些年又加了“白紙”這一貢,弄的朝鮮上下很緊張,過去的欽差太監可不是好對付的,他們親自驗貨,弄的年年朝鮮的官宦人家女兒早早就把親事定下,風聞天朝的欽差大人要入境,馬上把女兒嫁出門,省的被選走。

“那些欽差大人的考課可都是上等,而且個個清廉的很。”王動說道,不過這話他自己都不信,說完這話,他帶頭第一個哈哈大笑。

寧波,這裡是宋朝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蒙古人把這裡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可到了洪武皇帝的時候,因為禁海令,昔日江南第一大港口已經不再有往日的繁華。好在朝貢貿易一開,日本和琉球的船基本還會在這裡領先停靠。

知道王大人要過來,寧波的知府,同知,水師指揮使一干人早早就已經到城外迎接了。讓這幫官員鬱悶的是,浙江布政使司的同知大人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原來,知道理藩院要在下面設特派衙門,杭州方面也打主意了。雖說上面傳來訊息這個特派衙門要放在寧波,可放在杭州也可以呀。海船自錢塘灣入杭州,也沒有問題。

王動是什麼人呀,當初是個商人,現在是命官,他是財神爺呀。杭州府的人這麼想,不過他們又覺得自己的面子小了點,於是就走了,布政使的路子,寧波怎麼說離省會杭州還是遠了點,去寧波要翻山要走水路,真要是這個衙門放在了杭州,那布政使司也一定是有好處的。於是,同知大人也就陪著王動一起下來了,美其名曰,浙江行省很重視這個理藩院的建構,這次過來還牽扯到市舶司的改制問題。皇上已經有命令下來了,設理藩院特派衙門的地方,也要考慮市舶司的設立問題,下一部更名為海關之後,可能海關要從戶部劃到理藩院。

關於海關劃歸理藩院的事,戶部已經據理力爭了很久,但內府也在打小報告。畢竟現在朝貢貿易大頭是明龍商會在做,這個商會又是戶總插不上手的。外貿他們在做,相應的稅收卻被戶總管著,內府已經心裡很不順了,理藩院職能擴大之後,領銜的又楚王,內府馬上表示支援。

“諸位大人,杭州府為理藩院做的準備,本官也看到了,只不過皇上欽定的寧波,本官也很為難呀。”王動打太極。

“呵呵,王大人,寧波諸司也是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這位同知大人,還蠻有點上官的樣子,但明顯是在拉偏架。

兩位都是上官,寧波的知府不知怎麼應付,本來理藩院特派衙門地方上管不著,他雖然眼紅這塊肉,但又怕是塊骨頭,啃不了。市舶司已經明擺著在那裡了,看著年年收那麼多稅,寧波府可是眼紅的很,但又插不上手。可話說回來,有這麼兩個衙門在,給當地還是帶來極大的好處。

“杭州的四夷館先設起來,此次本官下來,皇上還有個意思,以後番人入我朝,必需要入住官府的驛館,先前的驛館只是為我朝官吏所用,所以這次要另建館所,此事已經由四夷館與理藩院共同承辦。”王動說道,“不過這特派衙門,呵呵,還是放在寧波。”

這事杭州方面也知道,而且已經開始劃了院子,本來杭州是想全盤吃下,所以劃了很多地方,看來,杭州的四夷館將會是大明朝規模最大的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寧波這裡本來三湘商行沒有設立特別的倉庫,但不代表這裡沒有商行的機構。這些天日本和琉球的開發,夷洲方面與寧波的往來很多,這裡負責的人是陳家的子弟。王動到寧波之後,這位陳老板自然要去進見這位老大,他給王動帶來了寧波方面最全面的資訊。

“早先還有倭人自寧波北上,如今已經絕了,琉球人也很少了。現在都是商會的人在做事,船上倒有些倭人和琉球人,不過都是雜役,水手。”陳老板說道。

“寧波此地最大的問題是胡商。這些胡商在官府裡也有援手,商會幾年在這裡主要是靠夷洲的支援,不然很難把重做開。”

“胡商?”王動沒聽明白。

“大多是色目人,自宋起,寧波便是個商業繁華之地,入元後,因浦家降元,保住了寧波城裡的大多數胡商。元蒙輕南人,寧波城裡的胡人於是把持了所有的生意。我明,胡商雖有些收斂,可還是老大。”

“那商會的生意怎麼做開的呢,海禁以後,那些胡商還有船隊出去販貨嗎?”

“大人,船隊是沒有了,可商行也只是個大批發商,胡商控制著寧波城裡九城的店輔,即使商會獨佔了這易貨的生意,到頭來,還是要把貨交給胡商們去賣。他們早就抱團想好了降價的法子,商會雖然有賺,可賺的要比蘇州和長樂少多了。”陳老板在說這話的時候,頭上倒有一層細細的汗了。

“呵呵,我可是聽寧波的知府大人都提過你的名號,沒曾想到你還這麼謙虛。知府大人可是你,寧波的生意,一大半都抓在你手上。”

“說大了,說大了,商會影響力還是有的,可談不上控制。”

被王動看的不好意思了。

“怎麼了,那些胡人的店輔有沒有轉讓的,可不可以收購的。”

“開過幾回價了,胡人很抱團。”

“寧波城裡的貨,批發這塊,商會佔了幾成。”

“約有四成。”

王動大體知道了寧波的情況,應該說,商會還是控制了寧波的經濟。

“貴叔還好吧?”王動問。

“父親年紀大了,呵呵,如今在夷洲也不動了。原先還想著他要回湖州,誰知,他竟是一點都不戀舊,還就喜歡上夷洲了。”

王動別的也沒多問,他已經慢慢的把商會與海外的生意分開了。他在商會內部的股分大多用來回購夷洲和龍城商會的資產,由於他目前的地位,別人也清楚他這麼做是什麼意思。

王動已經倒賣了大明朝國內的資產,一來是因為他當官了,二來商會內部還是清楚海外的生意的,一旦哪天王動離了大明朝,那些資產可能對那些不願意離開大明朝的人來說是禍事。而王動提出要回購那些股份,那些人聽了更是加重了這種擔心。王動想要,他們自然要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