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星火燎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章 星火燎原

石龍山八景宮內,太上、元始及李宅男三人,鬼鬼祟祟、嘀嘀咕咕地商量了整整三個月。www.tsxsw.com

具體商量了些什麼,外人便不得而知了。

即便是一直關注此事,並聯手窺視天機的西方教兩個光頭聖人,也沒能看出什麼名堂來。

唯一能夠知道的便是,這哥仨,貌似不歡而散。

因為,暗中偷瞧的接引、準提兩個光頭發現,那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自八景宮出來之際,似乎臉色都很難看,分手回山之際,甚至連個招呼都沒打,但只重重地冷哼了一聲,便架起遁光各自飛走。

而後,又過了近半日的功夫,那位太上老頭,方才同樣陰沉著臉出得八景宮,架起金光,直奔天外紫霄宮飛去。

來到紫霄宮內,當太上老頭把封神榜重新還給鴻鈞老蚯蚓後,老蚯蚓的臉色,便宛如七色彩虹一般,紅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交替而現,那可當真是精彩之極。

只不過,封神榜上的這些個名字,可都是太上三人以**力書寫上去的,而且,貌似還得到了這個所謂的封神榜的認可。所以,這名字一旦落定,即便是鴻鈞老蚯蚓這個偽天道,也是不能輕易更改的,要想再做點什麼手腳,那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可是,就為了這麼一個封神榜,要想讓鴻鈞老蚯蚓付出大代價,貌似,似乎有點,讓鴻鈞老蚯蚓心中糾結、進退兩難。

“悔不該啊!早知如此,當初,老孃我自己做主寫上去,不就得了?可如今麼,唉……”

心中反覆衡量了半晌,最終,鴻鈞老蚯蚓長嘆了一聲,還是什麼也沒說,但只抖手又把這封神榜扔還給了太上老頭。

“此刻,應運之人尚未出世,這封神榜便暫時交由你掌管吧!待到封神之人出現,你再來為師處取另一樁封神聖器,一併交給那應運之人。去吧!”

說完,鴻鈞老蚯蚓便已鳳目微合,做得道高人狀。

見鴻鈞老蚯蚓沒有當場發飆,太上老頭也是心底略松。又聽聞鴻鈞老蚯蚓把這個封神榜暫時交給自己保管,太上老頭知道,鴻鈞老蚯蚓也沒什麼意見,這事兒,基本上算是成了。

實際上,鴻鈞老蚯蚓是想反對來著。

可思量了半晌,貌似,那西方教,與自己的氣運關聯也並不算密切,此番要是能把西方教的人弄進封神榜,卻也能夠起到折損西方教氣運,來增強自己的運道的功效,遂沒再置可否。

而之所以把這封神榜再次交給太上老頭,卻是鴻鈞老蚯蚓一看到那封神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單,就感覺怒火升騰、頭大如鬥,唯恐再多看幾眼,便會有忍不住將之撕成粉碎的衝動。

可太上老頭卻沒有理會鴻鈞老蚯蚓那極度糾結的心情,眼見詭計得售,也不囉嗦,招手收起封神榜,對著鴻鈞老蚯蚓拱了拱手,便疾步而去。

另一廂,李宅男迴轉崑崙山後,便立即召開家庭會議,開始緊鑼密鼓地籌謀了起來。

放下李宅男與其它三教的四位聖人,以及鴻鈞老蚯蚓,昊天童工等人如何謀劃封神之役不提,單表下界人族。

話說,商侯子履(又名子湯,亦稱商湯)滅掉了第一個奴僕制王朝夏朝之後,便以西毫(今河南偃師)為國都,以原本的商部落為基礎,建立起了第二個奴僕制王朝,商朝。

子履以賢臣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輕徭薄役、鼓勵生產,在位的三十年中,商朝部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統治區域一再擴張,甚至,遠在極西的羌、氐等彼時桀驁野蠻的少數民族部落,也都紛紛進貢來投,向商王朝表示出了其臣服之意。

雖然子履將商朝打理得井井有條、蒸蒸日上,可奈何天年不假,這個子湯,當了十三年的帝王之後,便因病,一命嗚呼了。

子履死後,由於其長子太丁早逝,故由子履的次子外丙繼位。

外丙當了三年的皇帝,也就跟著步了子履的後塵,一病不起,死翹翹了。

然後,便是由外丙的弟弟仲壬繼位,這個仲壬,也同樣沒當多久皇帝,滿打滿算,也沒滿四年,就駕鶴西遊了。

似乎,秉承了子履家的遺傳,江湖傳聞,這個仲壬也是病死的。

仲壬死後,這時,太丁的兒子,也就是第一任商王子履的長孫,太甲終於長大成人,遂正式從其叔父手中接過帝位。

太甲繼位,輔政的是四朝元老,第一任商王子履時的丞相,伊尹。

提到伊尹,這裡要著重說幾句。

原本,商王子履還是商部諸侯之時,娶的是有莘氏部落的女子為妻。而這個伊尹,則是有莘氏陪嫁給商侯的奴僕,還是個廚子奴僕。

這伊尹,做廚子也是個人才,因為,這廝創立了“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時至今日,這兩套理論,仍舊被尊為烹飪界金科玉律。而伊尹本人,也被尊為“烹飪始祖”、“廚聖”。

此外,伊尹還由烹飪之法,延伸出了一套治國的理論,並由此得到了商侯子履的重用,一舉登上了丞相之位,並輔助子履,建立了商朝的五百年基業,也算是廚師界神話一級的人物了。

同時,伊尹也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個走“後宮路線”的政治明星。

伊尹的發跡,自然是靠著有莘氏這層裙帶關係,方才得以為商侯子履做羹,進而有機會獲得商侯的賞識的。

而輔助商侯滅夏朝的過程,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伊尹走通了夏王姒履癸最寵愛的妃子元妃妹喜的路子,透過交好妹喜,伊尹獲得了夏王朝大量的內部政治、經濟、軍事機密,並數次解救商部落於危難之間。

商王朝建立之後,伊尹因有大功,與仲虺同為左右丞相,輔佐商王。

包括子履在內,商朝的前三任帝王,在位時間都比較短,而這個伊尹,壽命又比較長,一直到了第四任商王,子履的孫子太甲繼位,伊尹都一直是商王朝的丞相。

為了加強商王朝的統治,伊尹為相期間,提出了一整套相對完備的治國理念。

伊尹言道,“天難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大意是說,老天爺信不過,命運女神那娘們也不大靠譜,只有常行德政,才有可能保住皇位,如果不能,那就算你能統治九州,早晚也會有下臺的一天!

因此,“漫神虐民,皇天弗保”,輕慢神靈、殘虐百姓,皇天也不會保佑你!

具體而言,要“居上克明,為下克忠”,當老大呢,就要“惟親厥德,終始維一,時乃日新”。

在這一理論體系之上,伊尹建立了一元神教,自封為聖教主,宣揚其“眷求一德”的神權理念。

做為一代神棍,四朝元老,伊尹常以天意的代言人自居,教育那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太甲,要如此這般、不可以那樣,云云。

天天被伊尹這老神棍忽悠,太甲只覺得每天似乎都有上萬只蒼蠅在耳邊飛舞一般。

容忍了伊尹兩年,太甲這叛逆叛逆少年終於再也忍耐不住。

“老子可是堂堂正正的皇帝,根正苗紅的天子,你伊尹算個什馬東西,以為活得久就了不起啊?難道沒聽說過,‘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麼?”

“再說了,就算你當上丞相,當了神棍,那有如何,究其本源,還不就是個奴僕?還真以為自己就是天意了咋地?還不是拆了茅房蓋大樓,臭底子!”

於是,叛逆小青年太甲,便發下宏願與伊尹這老神棍鬥爭到底,你說東,我就偏往西,你讓打狗,我偏要罵雞!

你伊尹不是說要搞什麼德政麼,老子我偏要隨便殺人了,你又能咋地?

於是,繼位第三年,伊尹便有了幾分姒履癸(夏桀)的姿態,肆意妄為、殘虐百姓,直把好端端的一個商王朝,搞了個烏煙瘴氣、沸反盈天、怨聲載道。

一元神教的第一任老教主,商王朝的首席大丞相伊尹,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便舌綻蓮花,打算以德服人,拯救太甲這個迷途的小羔羊。

奈何太甲這小子,可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要和老神棍伊尹做對,伊尹越是規勸,太甲反而愈發的變本加厲起來。

“小樣!還治不了你了呢!老子我一隻腳都邁進棺材的老妖精級人物了,要是再收拾不了你一個得了青春期綜合症的小青年,那老子我這些年的鹽,不是白吃了?”

被太甲的叛逆行為惹得出離了憤怒,老神棍伊尹,一怒之下,就把太甲廢掉,流放到桐宮去了。至於朝政,則由伊尹本人親自動手處理。

所謂的桐宮,就是商朝第一任君主,子履,也就是子湯、商湯,的墳墓所在地。當然了,子履之後的兩位商王朝國君,也都葬於此地。

雖然貴為一國之君,可子履的墳墓與普通人差別並不大,墓地的前面,也只有一座低矮的宮殿,用做祭祀之用,而看守墳墓的,也只有一個老頭。

過慣了錦衣玉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皇帝生活,突然跑到這個墳場過上了原始社會生活,太甲心中糾結之情可想而知。

好在,這位看門的老頭,是一個不錯的心理輔導專家。

聽說太甲是因為違反了祖宗制度而慘遭放逐的,守墓老頭便很有愛心和耐心地,每天給太甲講述太甲的祖父,第一代商王子履,那光輝的革命事蹟。

經歷了三年的憶苦思甜,感受革命先烈那偉大功績,沐浴在先祖子履的神聖光輝之下,太甲這個叛逆青年終於幡然悔悟、痛改前非,每日以祖父子履為榜樣,學子履做好事兒,幫寡婦挑水劈材、扶老奶奶過馬路等等。

總之,一句話,太甲這個迷途的羔羊,終於走回了正路。

那廂,伊尹老神棍見太甲終於開始當回了聽話的好孩子,心底非常高興,遂率一眾文武大臣,親自來到桐宮,把太甲迎回了都城西毫,並鄭重其事地,把政權交還給了太甲。

自此,太甲遵循祖制、勤政愛民,商王朝上上下下,一片河蟹。

伊尹逐太甲於桐宮,然後又迎回太甲,自此成就了伊尹“大仁”、“大義”賢相的美名。

然則,以臣逐君,以神權壓迫君權,這同樣也為商王朝的覆滅,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憑著伊尹的賢名,一元神教的勢力得以疾速膨脹。然則,其後的歷任教主,並非都有伊尹這般的“大仁大義”,卻又每每試圖再現伊尹時代,一元神教神權高於君權的輝煌。因此,在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君權與神權的鬥爭,都成為了商王朝的一個主要社會矛盾。

太甲在位二十三年,病逝。

其後,太甲之子沃丁繼位。

沃丁在位期間,一元神教教主,一代最為傑出的神棍,商王朝開國老臣、五朝丞相,伊尹這老不死的,終於翹辮子了。

伊尹之後,商王朝的第二任右相,名叫咎單。這咎單,也是商朝老臣了,秉承著伊尹的那套政策,咎單倒也協助沃丁把商王朝打理的有聲有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沃丁在位二十九年,死後據說是“傳位”於其弟太庚。

太庚在位二十五年,薨,後傳位於其子小甲。

小甲在位十七年,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

雍己在位十二年,死後傳位於其弟,太戊。

這裡要補充幾句,從以上的傳承可以看出,商朝的繼承順位,是兄死及弟,弟而後子的。

這種傳承方式,好處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穿著開襠褲、咬著奶瓶的小皇帝,因而,一般而言,是不會出現朝臣長期霸佔實權,甚至達到了尾大不掉,可以隨意欺凌皇權的情況。

但害處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由於當兄弟的,都有繼承皇位的權力,於是,這兄弟睨牆的事情,也就變得有理有據、理直氣壯了起來。

從子履(商湯)起,一直到雍己,前後八任皇帝,計百餘年的時間裡,由於堅持了伊尹老神棍寬以待民、以德治國的方略,商王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然則,物極必反、福禍相依,安逸的生活,也讓商王朝的統治階層,漸漸的不思進取、志得意滿了起來。

及到第九任皇帝太戊繼位時,商王朝的衰敗之勢,已然初露端倪。

接替了兄長雍己的帝位時,太戊還是個青春期的少年。

執政之初,太戊起用伊尹之子伊陟為相。

雖然任命了一個賢相,可太戊只知安逸享樂,不修政事,執政七年,朝政愈發的荒廢。

這時都城西毫(今偃師)出現了“桑谷共生於朝”的現象。

恐懼來源於未知!

這兩種喬木共生,貌似還長得很瘋狂的情況,此時尚且少年心性的太戊,便是第一次遇到。因而,思及此處,太戊每每心中不安,於是便拿這事兒去問丞相伊陟。

秉承了乃父伊尹的神棍風範,伊陟便展開如簧巧舌,信口忽悠,言道這是妖怪作祟,我聽說,妖怪是怕道德高尚的人的,而西毫城之所以出現妖怪,大概就是陛下您治理朝政之時,幹下了什麼缺德的事情吧?

也是這太戊從小錦衣玉食、足不出戶,自然不曉得,這世上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竟一下就被伊陟給忽悠懵了。

“有妖怪啊?”青春期的太戊一聽,就害怕了,“不行,咱可不能再幹缺德事兒了!要是被妖怪吃了的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自此,太戊發奮圖強、勵精圖治,竟把那開始衰落的商王朝,再次打理得有聲有色、蒸蒸日上。

做為中興之主,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是商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其間,天下大治,四方諸侯紛紛歸附。

太戊死後,其子仲丁繼位。

仲丁在位期間,東夷藍夷部落造反,仲丁雖然平復了藍夷部的叛亂但商朝的實力也已大損。

仲丁死後,他的幾個弟弟為了王位大打出手,仲丁的弟弟外壬,一路過關斬將,打翻了數位兄弟之後,終於爭得了皇位。

至此,商朝進入了“拳頭大者當皇帝”的動盪時代,這種情況綿延了百餘年,一直經歷了九代帝王,史稱“九世之亂”。

在此期間,出來爭奪皇位的,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弟弟和兒子,什麼堂弟、侄子,凡是能扯上關係的,都會跑出來攛掇兩下。並且,奪嫡成功的事情也是多有發生。

由於動亂不斷,在這九世百餘年的時間裡,商王朝便多次遷都。先有仲丁自“毫”(河南偃師)遷都於“囂”,而後河亶甲又遷都於“相”,再後來祖乙遷都於“耿”(山西河津)復又遷於“邢”(今河北邢臺),南庚遷於“奄”(山東曲阜)。

直到商朝的第十九代皇帝,另一位中興之主盤庚繼位,方才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北二公里處),號稱“殷”,史稱“殷商”。

提起盤庚,或許很多人都不大清楚這哥們兒是幹啥地,但是,有一個詞,想必大家是都耳熟能詳的,那就是“星火燎原”。

話說,歷經九世之亂,商王朝已然衰敗不堪。政治上,貪汙成風;皇室內部,勾心鬥角、相互捅刀子的事情更成了家常便飯;另有大貴族生活奢靡、奴僕們苦不堪言,階級矛盾極端尖銳;更兼天災不斷。

於是,為了挽救那破敗不堪的商王朝,盤庚下定決心,將都城西遷至水土肥美、物產豐富的北蒙,史稱“盤庚遷殷”。

為此,盤庚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政治演講,這篇演講,最終被凝練成了四個字,那就是,星火燎原。

遷至北蒙之後,盤庚勵精圖治,行湯之政,十數年間,殷地便出現了“百姓由寧”、“諸侯來朝”的盛況,實現了商王朝的偉大復興。

然則,日中則昃,月盈則虧。

盤庚在位二十八年,死後,其弟小辛繼位,殷道復衰。

其後,殷商又傳承了十代,一直傳承到商王朝的第三十代皇帝,帝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