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清朝恐怖和臺獨組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吳椣看著鄭勇那掙獰的頭顱還是很恨這人的無義。

侯爺老夫想請你到後堂單獨一敘。當金虎獻上那些腳掌的時候吳椣駭然失色。

凌嘯直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那些紋著無知兩字的腳掌意味著什麼金虎的級別太低他根本就不知道個中緣由只能告訴凌嘯總督大人曾經布命令凡是在腳底紋有這兩個字的就是反賊格殺無論。

吳椣帶著凌嘯進到後堂吩咐親兵隊長吳洪文把守中門不許任何人進來打攪和偷聽。凌嘯看他這麼隆重一絲不安湧了上來難道自己這次捅了什麼馬蜂窩不成。吳椣開口說得第一句話就讓他覺得莫名其妙。

凌嘯侯爺如今吳椣被撤已是定局會否有性命之憂也在摸稜兩可間。還望侯爺筆下留情啊吳椣老淚縱橫一直以來總把進入一品行列期望光宗耀租的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天大的麻煩凌嘯能夠說有什麼好呢一個老頭子在你面前落眼淚呢。

制臺大人凌嘯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是也知道恕道二字更況我與制臺並無芥蒂制臺大人還對我照拂有加凌嘯絕不會落井下石。

吳椣知道凌嘯能應承到這份上已經難得了畢竟二人毫無瓜葛走到書案前提起毛筆寫下了無知兩字。

侯爺。您在京城備受皇上聖眷可曾聽說過這知無兩字地來由

凌嘯這才知道應該從右往左合成知無茫然不知的他只好搖搖頭。吳椣長嘆一聲。細細到來其中的緣故。

二十二年前的康熙十三年福建莆田少林寺被皇上派遣三千御林軍一夜之間剿滅寺廟燒成了灰燼寺中三百僧眾盡當斬。吳椣才開了一個頭。凌嘯就大吃一驚。他只知道莆田少林寺還有什麼洪熙官方世玉之類的一直想當然地認為南少林長期存在呢。

原因是三藩亂起之時每當兩軍交鋒吳三桂的叛軍之中總有一些武藝高強之輩。對我軍的傷害很大。常常交鋒伊始。就被叛軍高手奪殺主帥良將。銳氣盡失。後來經過多方查探。方知道乃是那南少林武僧相助叛軍。凌嘯明白了康熙為何要進剿南少林了。關鍵是這南林與知無有什麼關係。

可惜輻建民風彪悍加上當時臺灣未服朝廷正在執行禁海今。於是相當多地人從事私販海貨的營生這都需要武藝傍身。所以在皇上剿滅南少林之時。有著大量的武僧流落在民間。未能一網打盡。

之後這些人就隱姓埋名暗藏於市井田間。秘密結社。妄圖推翻我煌煌大清。陷黎民於水火之中。這些人藉著反清復明的口號蠱惑百姓。並建立了天地會來招收門徒逆天謀反。吳椣因為凌嘯是滿臣。說話外地小心。

天地會凌嘯一陣叫苦金庸不是說天地會是臺灣建立的嗎。怎麼成了南少林建的了自己這個實漢偽滿的現代人持如何自處

是啊不瞞侯爺說。如今的天地會雖然沒有造成什麼大的事但是它地展勢頭正猛兩江湖廣福建江西和兩廣雲貴都有它地分支。

不過二十多年。就這麼快凌嘯更覺不妙。他總有一種預感某一天他的命運裡不會少了天地會的。

天地會只是一個秘密的組織。雖然遍佈南方諸省但是基本上難以有什麼大的動作。一來前朝大亂。百姓思安二來當個皇上圖治愛民屢減賦稅。他們很難鼓動大量的百姓參與他們。真正今皇上和朝廷不安的是天地會早已分離出去的兩個分支。這才是心腹之患啊

凌嘯見到吳椣講得都有些乾巴了起身為他倒了一杯茶。

他們的分離據說是因為各為其主。天地會奉什麼偽朱三太子正宗而臺灣的日月盟主要是高山族組成。謀反原因是要臺灣自成一國。但是朝廷在那彈丸之地上駐軍就達兩萬之眾他們近來還比較安分。最多是搞些抗繳地租和販賣私貨地勾當不過聽說他們正與南詳的海賊相勾連令朝廷十分不安啊。現在就有很多大臣建議再行禁海呢

凌嘯暗噓一口氣我靠的租宗還勾結海盜和紅夷鬧獨立難怪登輝水扁靠美拉日樂此不疲的。原來是有歷史淵源的啊。

而最令人頭痛的則是這福建知無堂侯爺你知道嗎他們竟是自稱奉前明唐王為主的真是笑話。那唐王連一天真正的皇帝都沒有過。只是鄭芝龍地傀儡一個罷了。竟然在五十年後的今天有人為他賣命

凌嘯對歷史上的唐王一知半解但是他只關心眼前的這個知無顯然鄭勇和甘大是這知無堂的人。

要說謀反謀到像知無堂這種地步的可真是應了一句話。人神共憤吳椣不知道的激動起來人家天地會還知道一個假仁假義的義字一般不禍害老百姓。可是這知無堂是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劫擄官銀槽運殺戮員兵丁搶奪官鹽茶馬這倒也罷了。還像是個謀反地勾當但是他們盤霸賭坊妓院黑店綁架勒索殺人越貨版賣人口燒殺鄉村就天理不容了。總之只要是他們能搞到錢的事情就不管辜與無辜地幹了。依我看。他們遲早是要聚眾造反的。

凌嘯第一次聽到在清朝還有這樣的組織。十足地黑社會惡勢力。加上強烈激進的政治意圖恐怖組織這個詞從他心裡冒了起來。

平日呆在北方不覺得。來到南方一看。這長江以南竟是這樣地熱鬧非凡老百姓不走運啊

制臺大人那知無堂的名字有何來歷啊怎麼念起來很神秘啊凌嘯一直對自己把它念成無知耿耿於懷。

吳椣解釋說道。侯爺。知無兩字和那個諸字一樣是個和音字你它們的聲部和韻部合作一字來唸就明白了。

知。無朱凌嘯明白了。這些傢伙真是掛羊頭賣狗肉他們的所作所為恐怕就是那九泉下的南明唐王也不同意

是啊侯爺。吳椣講完前因後果。開始切入正題。這次我是萬萬沒有想到。那鄭勇竟是知無堂的奸細。所以請侯爺上奏時。身夠手下留情。凌嘯看著這老頭可憐巴巴地望著自己。心裡也認同他是真地不知情。不過毫無好處做好事的習慣他還沒有養成畢竟雷鋒叔叔還沒有世人間啊。

只是他這樣一今年紀輕輕的勳貴。討要好處的方式令吳椣這樣的無法適應。哪有這麼直接的。就算洞房花燭夜。也不是一句情話都不講就撲上去的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我筆下留情。我要。第一。金虎和今晚出的騎兵全部撥我做護軍

吳椣思付凌嘯在湖廣的特珠地位倒也不太離題。咬咬牙。點了點頭。

餉銀你

吳椣眼前一黑。這侯爺也是欺負老實人地主。

第二。過幾天我要做些買賣方面地事情。保證不違法制到時會給你沒差使的公子一份乾股。不許不要

吳椣暗思。這條件很爽啊。求之不得啊誰不曉得他凌嘯是長袖善舞的斂財高手

但是可能會有爭議你一要在爭議前支援二要在賺錢後保障我獨家經營

吳椣喉頭一甜。看來自己會被綁上他的賊船的。

最後一個我想知道一個答案。你女兒多大了

吳椣一愣四十歲侯爺。

孫女呢

十六歲侯爺問這幹嗎

凌嘯哈哈一笑。

我要娶她

吳檻頭上一炸。

凌嘯的風流情事可謂天下當知他終於忍不住了難道侯爺認我的孫女是可以做小小妾的嗎

是娶她坐我的正房嫂子不寒慘親家您吧

吳椣畢竟年紀大了。一種孫女逃出虎口的喜悅襲來地時候終於一口氣沒按上來暈厥過去。

接下來的幾天凌嘯卻是出乎吳椣的意外根本不搭理審問甘大的事情。只是給康熙上了兩份摺子。一份是他雷打不動地五天必上的馬屁精請安摺子。而另外一份則是洋洋千餘字的奏事折。

這份他和顧貞觀反覆思量措辭的摺子把吳椣的責任弱化了絕大部分。

奴才自接觸案情以來蒙總督吳椣多方指點。方才能協助吳椣釐請案情。吳椣於此朝野城鄉震撼之際不愧治世能臣霹靂果敢詳加謀劃。方才逼引知無堂逆賊鄭勇上鉤自暴嫌疑。吳椣不辭辛勞。在指定奴才東追逆賊之時。全心報主。以六旬之齡策馬西搜三百餘裡

凌嘯和顧貞觀相信在凌嘯這旁觀者和參與者地口中說出來的。吳椣的主動餌捕態度和動作已經可以消去他大部分的責任了。

但是隨著欽差大人到。閒看迴避官民肅靜的請道聲有人蹦了出來決不答應消去吳椣的重大責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