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心肺復甦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週末的四合院,熱鬧非凡。

拘禁了一星期的孩子們,像脫韁的野馬般在院子裡肆意打鬧。

空氣中,爆發出清脆悅耳的笑聲。

在這世界上最無憂無慮的聲音中,李東來確定了第二個呈現給這個時代的禮物,心臟復甦術。

人體是一輛永不停止的機器,機器的動力來源於心臟。

開心的時候,心臟在跳動;

難過的時候,心臟在跳動;

清醒的時候,心臟在跳動;

睡覺的時候,心臟也在跳動。

人的心臟一旦停止了跳動,三秒鐘即可出現暈厥,黑矇。

十秒鐘,腦內的氧儲備耗盡。

一般4分鐘腦內的營養代謝完全耗盡,出現不可逆的損害。

10分鐘後,會腦死亡。

而腦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終止。

也就是說,從心臟停止跳動開始,病人只有短短十分鐘的搶救時間。

就算是在後世,擁有心髒起搏器的救護車,也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到。

所以,可以徒手操作的心肺復甦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醫療統計數據顯示,在四分鐘內對心臟停止跳動的病人進行心肺復甦,大約會救活一半患者。

在後世,每個醫學院的學生,都要學習這種技術。

李東來作為獸醫,也是正規醫學院畢業的,自然對其中的步驟很瞭解。

他把詳細的步驟用鋼筆寫在了稿紙上,正準備據此撰寫出一篇論文。

不過,看著上面的步驟,很快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在這個時代,國外的心肺復甦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一項醫學技術從誕生到成熟,需要經過上萬次實際操作,以及數百萬名醫生歸納總結。

在前世的教科書上,也沒有提及心肺復甦的具體發展歷程。

如果,在這個時代,心臟復甦術已經完善了。

那麼貿然發表,不但有騙取稿費的嫌疑,也會深陷抄襲的醜聞中,

甚至對雜誌社乃至整個華夏的國際聲譽造成不良的影響。

西方媒體,在報道華夏時,總是習慣性地擺出那副西方式的偏見和傲慢的態度。

並且為了達到目的,會很‘靈活’的失去道德心。

在後世,他們能夠把洗衣粉當成大規模生化武器的證據。

面對遞過來的刀子,豈會放過抹黑的機會。

看來,在正式撰寫論文前,還需要先詳細瞭解國外心肺復甦術的發展程度。

如果在後世,只需要開啟百度,搜尋一下,就會得到結果。

可在這個封閉的年代,只有透過國外的期刊雜志,才能瞭解到最新資訊。

而專業國外期刊雜志,京城的圖書館不可能有。

李東來為了撰寫第一篇論文,曾經去京城圖書館查詢過資料,裡面全部都是國內書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據說以前還有俄文書籍,不過很快就被撤下了。

像這種專業國外期刊雜志,也許只有在京城大學醫學院的圖書館裡,才能找到。

李東來看一眼外面的太陽,剛剛掛在傻柱屋的屋嵴上,應該不超過8點。

這個時間,應該正好。

“小妹,哥哥出去辦點事情,你看家。不要讓人把家偷了。”

“嗯嗯,放心吧,我在家做作業,哪裡也不去。”

李東放下筆,見到收拾一下,叮囑李小妹看好家,就推著腳踏車,離開了四合院。

三十分鍾後,他的眼前出現了一座古典三開朱漆大門。

門口擺放有兩座石獅子,風格古樸、莊嚴典雅。

這裡就是華夏的最高學府,京城大學。

其前身為京師大學堂,是華夏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

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

其成立標誌著華夏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如果說,在這個年代,哪所大學的圖書館裡最有可能有大量外國期刊,那非京城大學莫屬。

李東來站在石獅子旁,有些豔羨的望著那副藍底金子的牌匾。

即使在後世,京城大學也國際一流高等院校。

考上京城大學是每個華夏學生的夢想。

李東來也不例外。

為此,他孜孜不倦,懸樑刺股,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可惜,高考天氣太好,發揮失常,以三百分的微弱差距與京城大學失之交臂。

不得已,只能去了一所醫學中專就讀。

可惜,實在太可惜了,如果能再努力一點的話,說不定就能夠實現夢想了。

在這個時代,京城大學比後世還要有名。

那些身穿深藍制服的學生們,臉上皆帶有京城大學獨特的傲嬌。

作為畢業後就會分配到部委工作的大學生,他們確實有這個資格。

剛從威嚴大門中走出來的小個子周正就是傲嬌中的一員。

他來自華夏南方省份,出身於農村家庭,母親是小學教員。

高中畢業後,上面已經安排他擔任地方上的宣傳幹事。

恰巧遇到國家需要大量的建設人才,號召考大學.

一心想學醫的周正就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考試。

在‘自報公議’上,他貧農兼自由職業的出身,很快就透過了稽核。

然後被送到省城中學參加集訓班。

集訓班結束後,高考也即將舉行,組織幫忙辦理了各種手續。

考試是在一所師專內進行的,考試不分文理科,是統一的試卷。

8月份,考試成績在日報上公佈。

周正以南方省第一名的成績,被京城大學錄取。

他扛了一個鋪蓋卷,提了一隻皮箱,拿了入學通知書就來到了京城。

京城大學不但不要學費,每個月大學都會給每個學生十五塊錢的生活補助。

這麼多錢,他一個人用不完。

家裡面還有兩個弟弟,父親年紀大了掙不了幾個工分,只靠母親的工資很難支撐。生活困苦。

所以,周正每個月都會寄錢回去。

今天是週末,周正外出,正是準備給家裡把這個月節省下來的錢寄回去。

突然,路邊竄出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人,擋在他面前。

年輕人雙目放光的盯著周正,就像是餓狼看見了獵物一般。

周正下意識的把提包背在身後,向周圍看了看。

看到四周有很多學生,他才放下心,挺直腰桿:“同志,你有事?”

“你是不是姓周?”李東來露出和煦的笑容。

周正茫然的點頭:“是啊,我叫周正,咱們認識?”

說著話,他上下打量李東來。

這個年輕人穿著澹藍色襯衫,褲子是勞動布的。

胸前還別著一個徽章,看上去也不像是壞人。

周正放鬆些許警惕。

好傢伙,站了半個小時,攔了不下三十個學生,終於遇到一個姓周的。

李東來松了一口氣,露出許久不見的神情:“哎吆,我還以為眼花了,沒想到真是你小子。”

他熱呵的樣子,讓周正更加疑惑了:“同志,我們認識嗎?”

李東來指著自己,一臉氣憤:“我,李東來,小時候咱們總在一起玩,你不記得了?”

說著,他撓了撓頭,似乎想不起來了:“對了,你們莊叫周....”

“周家莊。”周正下意識的回答。

“對,周家莊,我大姨家就是周家莊的,不過後來搬走了。”李東來笑道:“今天我出來遛彎,老遠就看到你了,本來還以為認錯了,沒想到還真是你。”

“咱們老朋友二十多年不見了,我請你吃早飯。”

說著,李東來不顧周正還是一臉懵逼,拉起他就走。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