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截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管亥斬殺董越後又驅馬過來和徐晃合戰華雄。

華雄百忙中瞥了一眼,董越、王方皆被斬殺了,此時谷中只餘他和李肅還有幾十個士兵。

李肅不確定這群人是不是會對他手下留情,這會兒也不敢拿自己的命賭,稍稍逼退李貴和張帆後驅馬來助華雄。

餘下的幾十個士兵皆是董卓親兵,不管是武藝還是忠誠度都是極高的,雖然身處絕境,卻無一人逃跑,眾人邊殺邊退,很快和華雄、李肅聚到一處,即便如此,在敵眾我寡之下,士兵還是一個個被放翻。

難道今日我華雄也要交代在此,華雄一刀盪開徐晃大斧,拼了命想退走,卻怎麼也逃不脫,正當他絕望之際,卻見谷口外飛奔過來一騎,赤紅的寶馬、玄黑的鎧甲,不是呂布又是誰?

此刻的呂布在華雄眼裡猶如天神下凡,遙想當年在望垣,呂布也是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非但救了他們還反殺叛軍,華雄絕望的雙眼為之一亮,壓榨全身力氣拼命抵抗。

徐晃和管亥看了眼衝過來的呂布,不知該退兵還是繼續打,正在猶豫時,山坡上傳來退兵號角聲。

金鷹衛紀律嚴明,號角一響起,不管是否還有敵兵沒殺完,眾人立即有規律退走,華雄已經踏進鬼門關的另外半隻腳生生停住了。

他抹了把額頭汗水,看著如潮水般退去的金鷹衛,一臉的心有餘悸,“這他娘到底哪裡來的兵馬?!他娘的……”

嚇死老子了……

呂布驅馬趕來,看了看滿地斷屍殘骸,又看向遍體鱗傷的李肅和華雄,想起張茉曾跟他要西涼眾將畫像,從那時起,或則在那之前,她已經在計劃這場截殺,今日他若來遲點,除了李肅,所有人都將埋骨北邙山。

“奉先,得虧你來得及時,否則我今日必命喪於此,感謝,太感謝了!你一人便嚇跑那麼多人,實在太……”

華雄說到這兒,話鋒突然一轉,“咦,他們是不是認識你?否則怎知你的厲害,就被你一個人嚇跑了?”

呂布道,“我怎知?或許這群人曾見過我殺人。”

華雄若有所思點頭,“可能是黑山賊,聽說你在幷州非但把匈奴人打殘廢,黑山也被你收拾過。”

呂布不欲再跟他討論這些,讓兩個士兵先帶走董越和王方屍體,撥轉馬頭,“走吧,主公還在前頭等我們。”

呂布等人走後,金鷹衛又回來一些人,把戰場上自己人的屍體都帶走。

…………

董卓被這一場莫名其妙的伏殺嚇得不敢再進山,呂布把他送出山後,牛輔和段煨也帶著兵馬過來,董卓命之前進山的其他路人馬無需再找陛下了,先去把山谷中被伏擊的西涼軍屍體清理一下,他則帶人等在北邙山通往洛陽的要道上,準備截胡。

傍晚,董卓正在臨時設立的帳中吃晚飯,負責清理屍體的段煨帶著一張從戰場撿到的布帛進來。

“竟是袁家僱傭黑山賊來殺我?”

董卓看完手中這塊沾著血跡的布帛,臉色霎時冷了下來。

“袁家?”

正和董卓一起用飯的呂布放下碗筷,微微詫異了一下又迅速掩下眼中的一絲瞭然,不用想,此事必然是阿茉搞的鬼。

這丫頭刺殺不成,又想讓董卓和袁家反目,借袁家的手來除了董卓。

呂布越發後悔,他真不該把未來之事說給她聽,董卓的敵人已經夠多了,如今又多了阿茉這詭計多端之人和他作對,他只怕董卓可能活不到關東諸侯起兵之時。

呂布提醒道,“主公,此事有蹊蹺,若真是袁家,如此重要信件必然看過便毀了,如何會帶到戰場上?再者,主公一直以袁家馬首是瞻,他無緣無故為何要殺你?”

董卓此時對早上的那場伏擊還心有餘悸,他冷聲道,“或是那賊廝一時大意忘了毀書信。”

他現在握有兩支強兵,袁家對他有所忌憚也不是不可能,袁隗那老頭心狠手辣,殺了他董仲穎,袁家收攏了大將軍一眾部下,再收涼州軍和幷州軍,加之其四世三公門第,則整個大漢都是他袁家說了算了。

再者,普通黑山賊如何能裝備如此精良武器,其背後必然有大家族支撐,今日這場伏擊若無呂布及時相救,他絕無逃生可能。

董卓解釋過袁家的殺人動機,呂布確實無法反駁,換做任何一個人,手下有個實力如此強大之人,必然要忌憚三分。

說來他當初勸董卓領幷州刺史只是想去打南匈奴,並沒考慮到董卓領兩支強軍會讓別人更加忌憚他。夢中董卓在入洛陽時根本沒多少兵馬,過得是小心翼翼,後來吞併了丁原幷州軍又收編了洛陽軍才囂張起來,而現在的董卓還未入洛陽已經表露出勃勃的野心。

阿茉此計看似極為拙劣,然而她準確地抓住了一山不容二虎之理,只要董卓不甘心為袁家使喚,最後必然要跟袁家決裂,夢中袁家留在洛陽之人最後便是被董卓殺來祭旗了,而今因為此次刺殺,或許袁家和董卓的矛盾會提前爆發。

呂布勸道,“主公雖有強兵,然手上無文臣,往日同朝中那些大臣也無任何交情,進洛陽後主公若想迅速站穩腳跟,尚且需要袁家支援,此或是袁家政敵挑撥離間之計,屬下覺得,還是探查清楚為好。”

董卓點頭,“奉先言之有理,是要查清楚,但不管是否袁家所為,入洛陽後還是需多加提防。”

大將軍可不就是被袁家給弄死的,自己若想在朝堂上說一不二,必然要和袁家分道揚鑣,即便此事不是袁家做的,最後也可以扣到袁家頭上,是他袁家不義在先,可不能怪他董仲穎不仁。

…………

邙山北麓,黃河南岸,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帶人搜尋了一日,終於在夜幕降臨時找到了狼狽不堪的劉辯、劉協,挾持皇帝的張讓等自知死期已到,叩別少帝後盡數投河自盡。

黃河岸邊離洛陽還有很長一段路,此時天已經徹底黑了,兩位養尊處優的皇帝王爺又走了一日一夜的路,又累又餓又渴,按理說應該就地歇息一夜再啟程,但盧植怕夜長夢多,去附近農家尋了一輛板車,和閔貢一起護送二人連夜回洛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隊伍走到半道,陸陸續續遇到前來尋人的一眾王公大臣,有此時任河南尹的王允,司徒楊彪,中軍校尉袁紹,後軍校尉鮑信等人,一眾大臣痛哭流涕表示自己救駕來遲,劉辯看到這麼多熟悉的面孔,惶惶不安的心稍稍安定,一行人簇擁著兩少年繼續往洛陽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