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蒙古突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烽火紀元十三年九月,建武元年七月,此時正值馬老草黃,秋冬臨近之際。

北辰帝國天龍要塞之內,北辰帝國諸將雲集,其中岳飛、章邯、薛仁貴、李昭亮四位兵部首腦盡皆聚集於此。麾下大將趙雲、馬超、花榮、岳雲、張憲等諸多名將,一樣領兵於此候命。除去北辰帝國赫赫有名的幾十名大將之外,天龍要塞之內,此時也是兵馬雲集,二百餘萬的大軍聚集於此,恢宏壯觀。

天龍要塞之內聚集的兵馬,有一半的兵力都是隸屬於京師衛戍的兵馬。不僅僅京營全部出動,就連守備都城的禁衛部隊也出動大半有餘,兵力高達一百二十萬。另外還有從地方守備部隊之中抽調五十萬大軍,被拉到了這裡。其餘的就是各地將領率領的一些親衛部隊。

親衛部隊,在北辰帝國的將領之中,那是非常稀罕的玩意。因為不到將軍級別,你是沒有資格招募親衛的,只能由上面派下來的錦衣衛來保護自身的安全。但是到了將軍之後,也不是說你想招親衛就可以招募親衛的。其中雜牌將軍以及那些偏將軍、俾將軍等都只能上報兵部,由兵部安排國內專門訓練的護衛人員發派。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你都躲不過上面的監視。

中間的什麼揚、蕩、討之類有些名號的將軍,倒還算是好上許多。兵部也不會專門在抽調大量的護衛人員來保護他們,畢竟一名護衛那可是要費上不少功夫的。像雜號將軍還好說,親衛不能超過一百,兵部倒還是有能力搞定。但是有些小名號的將軍,親衛少的五百,多的高達八百。這麼龐大數量的護衛,讓兵部上哪給他們找人去。

錦衣衛是人多,足足有著四五十萬,可那是天子親軍,並非兵部能夠左右的。再者說了,錦衣衛願意讓你收,可你敢收嗎?

因此,沒有兵部的發配護衛,那些個將軍也只能帶著錢自個去招募護衛了。不過,招募完了護衛,首先就得在兵部備上案件,然後在由兵部進行思想教育一個月,之後才能正式屬於將軍的親衛。當然,讓將軍們自己去招募親衛,國家也不能啥表示也沒有,親衛的軍餉由國家支付一半,剩餘的皆有個人支付。

四鎮、四徵、四平、四定以上將軍職位者,親衛則是從各自的家族裡面招人。北辰帝國畢竟還是屬於封建帝國,即便是蕭晨思想在進步,下面人還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個帝國的崛起,總是會帶起無數個家族的崛起。如今的北辰帝國國內的高官,沒有幾個尚未形成家族的。

原住民在家族之上的優勢無疑是明顯的,因為在北辰國剛剛出現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形成了家族模式。只有那些招募來的神將名將啥的,還在慢慢發展自己的家族。雖然他們都是人單力薄,但頂不住他們本身就處於北辰帝國的最高掌管階層啊。有了這麼一個優勢存在,歷史名人們倒是和原住民家族形成了實力相當的兩個對手。

四鎮等以上將軍,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親衛三千至五千人,甚至有時候更多。這一點蕭晨並不是很在意,因為封建帝國就是這樣,並不是說你隨手放鬆,下面的將軍就會不聽話。像如今北辰帝國正值強大期間,這些個即便是給他們個十幾萬,幾十萬的親衛,他們也不會造反。

他們和帝國的利益關係已經狠狠的糾結在一起了,想要分開,那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只有帝國的存在,才能夠讓他們的家族發展的更加迅速,這是關乎到他們一家子的利益,容不得一點輕視。也許只有等到幾百年後,北辰帝國出現一個昏君,大家才有可能吧。但是,蕭晨在意這個嗎?不在意...

蕭晨現在在意的是這場戰爭該怎麼打,怎麼才能夠為北辰帝國創造更大的利益。

三個月前的蒙武的到來,清楚地表達了大秦帝國皇帝嬴政的意思,那就是趁著今年秋冬季節,兩國集結重兵,對蒙古帝國進行一次進攻。不要求佔領他們多少土地,只要求殺人,殺牲口。只有殺人和殺死牛羊等牲口,才是真正達到消弱蒙古帝國的目的。

草原民族的劣勢就不用說了,那就是完全依靠牛羊馬等牲畜。而秋冬兩季,正是馬瘦草黃的季節,在這個季節內發動戰爭,蒙古帝國即便是在強大,也得好好考慮一下全面開戰的後果。也就是說,大秦和北辰帝國現在直接就掐著蒙古帝國的脖子,然後說:哥們,兄弟過來玩玩,你看看怎麼招待吧?

全面開戰,對於蒙古帝國來說,即便是戰勝了,估摸著也要真正傷筋動骨了。而對於兩國來說,戰敗一次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損失些精兵,兩年後哥們一樣能拉出來更多的精兵,這就是人口優勢的好處所在了。同樣,這場戰爭並不是說兩國沒有勝率。

秋冬季節,對於草原來說是沒有糧食,牛羊又瘦,很容易大面積的死亡,甚至是出現瘟疫。這一點在千年草原之上不斷的上演,每一次到了秋天,所有的戰馬都瘦了一圈,牛羊也都是大幅度減膘。而等秋天過去之後,就是寒冷的冬季了,冬季才是真正最可怕的。

大雪的來到對於大多數漢人來說,是瑞雪兆豐年,但對於草原人來說就是噩夢了。一夜之間整個草原都遍佈白色,然後牛羊直接凍死超過半數。這還算是好的,牛羊死了,還能取肉吃,對於草原人來說還能夠有點果腹的東西。但之後呢,牛羊可是不吃肉的啊。雖然損失了大量的牛羊,但草場上已經沒有多少能夠供給牛羊吃的草了,這才是真正的麻煩。

凍死牛羊不可怕,可怕的是挨凍之後活下來的牛羊全部餓死。這樣一來,來年怎麼辦,沒有牛崽羊羔,草原人還怎麼活?

二百多萬的軍隊並不是此次戰爭的全部力量,除了在天龍要塞這裡聚集的兵力之外,北辰帝國分別在西面靈州和蒙古草原接壤的地方以及北部三山關之外各自聚集了高達三百萬的部隊。也就是說此次北辰帝國出兵將近八百萬,如果在算上民夫的話,少說也得有這一千五百萬人以上。

如此龐大的力量已經算是全面戰爭的景象了,北辰帝國這一次可算是拼了老命了,糧草等物資也是早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朝著兩個進攻方向點運送。

在北辰帝國出兵八百萬的情況下,大秦帝國自然不會顯得小氣。畢竟這好歹也是大秦帝國自建立以來的第一個盟國,怎麼著也不能表現出坑隊友的樣子。五原郡是大秦帝國緊鄰著蒙古帝國最豐美操場的重要城池,這裡一直都在威脅著蒙古帝國的肋部。

此時的五原郡已經成為驚弓之鳥之狀,數十裡周長的城外到處都是白色的帳篷,以及來回走動操練的大秦勁卒。而在大營之外,更是有著無數的精銳齊炳南來回奔走,似乎在向對面的蒙古邊軍表示自己的強大。

蒙古邊軍早就被大秦帝國的這一副樣子給嚇壞了,五原郡也算的上大秦帝國少有的幾座堅城之一了。這倒不是說五原郡有多麼多麼大,相反五原郡並不是很大,但頂不住五原郡是一座全方面的軍事城池啊。裡面的防禦措施簡直是多不勝數,即便是蒙古大軍佔據著回回炮這種攻城神器,尚且屢屢在五原城下敗走。

而如今,這座原本兵力最多才擁有五十萬的大秦重城,現如今在短短三月之內,就已經多到數不過來了。這也是讓蒙古將領頭疼的事情之一,大秦帝國打算進攻蒙古帝國,這一點瞎子都能看出來。自己也老早的就給身後的和林送去了訊息,只是光知道人家要打自己能有啥用啊,搞不清楚敵軍到底來了多少,其餘地方是不是也有大量秦軍,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蒙古騎兵最擅長的是什麼,無疑就是騎射了。尤其是在裝備了復合弓之後,蒙古人這馬上民族的軍隊立馬就發揮出來了巨大的威力。

在五原城一百裡之外的一片豐美操場,一隊大約五十餘人的秦軍斥候,剛剛擊破了一個只有十幾戶牧民的聚集群。尚且未能來得及收拾戰利品,遠處就傳來一陣戰馬奔騰的聲音。

為首的大秦斥候隊主,立馬就按住腰間的環首刀虎目環視著遠處揚起的一陣灰塵。

“合!”

隊主一聲大喝,周圍早已發現遠處動靜的大秦斥候立馬就聚集到了隊主的身後,擺出衝鋒隊的陣勢。

幾十名大秦斥候一聚集在一起,立馬就顯現出了大秦帝國的強大實力。每一名斥候,都是一個國家軍隊中最為精銳的部隊,甚至有時候有可能連皇帝的衛隊,都未必能夠比得上斥候。這是華夏數千年以來養成的一個好習慣,真正從屍山血海之中殺出來的勇士,更應該處於他應該處於的戰場,而不是在最後方保護陛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弩,準備!餘人,隨吾衝鋒!”

“殺!”五十名斥候之中,大約有三十人立馬就端著手中的一把大號弩具,朝著數百步之外的蒙古騎兵衝去。

剩餘的二十名斥候則是壓著馬速,使戰馬一直保持著充沛的體力。而手中則是忙個不停,一杆杆三稜箭簇的羽箭,被塞在手中的弩具之中,一直連續塞了十根才停了下來。

蒙古騎兵看到大秦斥候衝了過來,自然是不會轉馬逃走。在他們的眼中,每一個大秦人都是仇人而寫還是血海深仇。至於大秦斥候的戰鬥力,他們自然也是清楚的很。但他們也不是吃素的啊,同樣是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大家都是身為斥候,誰也不會比誰強到哪裡去。

手中的復合弓立馬就從馬鞍之上取了下來,隨手捏出一支羽箭,蒙古騎兵連看都不帶看的,直接搭上羽箭,拉弓滿月。箭枝迅速飛奔出去。

兩支斥候隊伍相隔不過五百步,這個距離已經算是非常遙遠了,視力不怎麼好的人或許都看不清對面有幾個人。蒙古騎兵仗著手中復合弓的八百步射程,自然是佔盡了便宜。雖然復合弓最大射程可達八百步,並且傷害尚且能夠穿透皮甲,但是真正有效的殺傷距離還是在五百步以內。蓋因為這個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都是身披鐵甲,八百步之外,頂上天也就是給敵人撓撓癢而已。

大秦斥候隊主看著飛來的箭雨,立即就將臂膀上面掛著的盾牌遮到頭上。其身後的大秦士兵自然也是一樣的動作,拼殺了這麼多年,一些常識斥候們還是知曉的。可即便是這樣,大秦士兵還是有五六個人被射翻掉下戰馬。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

僅僅剩下二十多名手持單兵弩的大秦斥候立即就舉起手中弩具,朝著尚且還在四百步之遠的蒙古騎兵射去。蒙古帝國有著符合弓,大秦帝國作為老對手自然是不會沒有對抗復合弓的遠端武器。其中騎兵手中的單兵弩就是一種。單兵弩看起來和普通的弩具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其射程卻是達到了七百步。

七百步之外可穿鐵甲!

這就是弩的威力,相比於弓,弩具的威力是成倍的上升。同樣,弩只能直射,在面對太多敵人的話,很是麻煩,沒有復合弓仰射舒坦。不過,為了不被蒙古騎兵吊在幾百步之外活活虐死,還是老老實實的用這玩意對抗了。

二十多支弩箭並沒有射中幾名蒙古騎兵,但這還不是殺招,真正的殺招在後面呢。

在前面幾十名隊友的掩護之下,後面的三十名騎兵很快就加快馬速,來到了連弩的射程之內。隨後弩口上抬不到十度,沒辦法這是弩的最大仰角了,再大久一點威力都沒有,直接射天上去了。

二十具連弩,在短短五秒鐘之內就飛射出二百多支弩箭,對面的蒙古騎兵瞬間就倒下了二十多騎。

隨後二十名連弩手丟下手中的連弩,立馬抽出腰刀,跟隨大隊朝著對面的蒙古騎兵衝去。

而蒙古騎兵再射射出一輪羽箭之後,也一樣放棄手中的復合弓,抽出彎刀,大聲呼喊著殺向大秦斥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