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稱帝(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荀文若,你給本王說說,為什麼要等那麼久。別說這麼長的時間,就是為了準備稱帝一事。咱們北辰國這麼,本王稱帝所需要的東西能夠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來準備?”蕭晨極度鬱悶的問道。本以為自己回來之後,和大臣們來上幾個回合再稱帝。可當時也只以為頂多三個月內就可以了呢,現在倒好,荀彧一句話立馬推了半年時間。

“王上,這倒是不假啊。要說僅僅是準備物資什麼,那連二十天都用不了。可是,稱帝其他需要的東西多啊!首先王宮得先擴建成皇宮吧,祭天臺也得重修擴建,畢竟這一次是稱帝,以前稱王的祭天臺不擴建根本就說不過。其次,王上稱帝,當即立皇后、天子。冊封群臣,封賞功臣,還要重新制定官員官服,這些都是需要忙活的。最重要的,戰爭剛剛結束,國內尚且需要月餘時間來進行休整。如此一來,王上帶回的大軍之中,起碼需要有一百五十萬人需要裁撤、五十萬人需要整編為常備軍。不然,軍隊戰鬥力下降不說,還會耽誤百萬戶百姓的春耕。”

荀彧呼嚕嚕的說了一大堆,直到蕭晨目瞪口呆,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好吧,半年就半年吧!唉,本王還以為要不了三個月,就能稱帝呢!稱帝啊,你可真是讓人心愁!”蕭晨仰天長嘆,無可奈何啊。

蔣琬至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看著王上和荀彧的對話,自個也是佩服了。這倆人,人多的時候還是一副規規矩矩的樣子,這一沒人就成活寶了,也是厲害。

“啟稟王上,微臣有一事啟奏!”蔣琬行禮說道。

“哦,公琰有何要事?”

“啟稟王上,吾國若是晉級帝國的話,官職軍隊盡皆需要修改。而且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是非常浪費時間的,因此微臣想請王上事先定下,待到日後晉級帝國之後,不會有什麼耽誤!”蔣琬說道。

“什麼啊,怎麼連軍隊和官職都需要改變啊?是不是爵位也得改了?”蕭晨驚訝的問道。這實在是沒有想到,北辰國現在的官職、爵位已經和古代王朝沒有什麼差距了。軍隊制度更是借鑑了後世的三三編制,可以說已經是最完美的了。現在蔣琬居然告訴自己,這些都不能再用了,需要修改?逗老子玩呢吧!

”回稟王上,正是如此。帝國遠非王國所能比擬,帝國也是整個封建時代的巔峰,根本就不容許有任何的偏差!“荀彧在一旁開口說道。

此話一說,蕭晨就有點明白過來。這應該是系統大神所整出來的,王國雖然強大,但遠遠沒有帝國強大。這一點在哪裡都是公認的,估計系統容許自己在王國的官職和軍隊方面隨意點墨,但是帝國估計就不容許了,必須得按照規矩來。這個規矩已經持續了幾千年,想要一時間改過來封建時代的規矩,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那麼官職制度如何修改,軍隊又如何整編,爵位有如何?“蕭晨自己想不明白,只能問道眼前的兩位大神。

”不如按照漢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荀彧皺眉說道。

”不可,三公九卿制度已經不適合吾國了。吾國現在官職眾多,分化合理。若是啟用三公九卿,那就是制度的倒退了。“

”那就只剩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了,吾國現在使用的官職制度大多和三省六部制度相同,若是修改的話也不會有太大的動盪。“

”這個可以,只不過錦衣衛、軍情司、後勤司、參軍部怎麼辦?“

”難道我們必須得按照三省六部得所有官職來做?“

”這倒不是,三省六部只是帝國的象徵,也就是說表面上必須是三省六部。而下面的官職則是可以由王上修改,畢竟幾千年下來三省六部官職修修改改的也不少!“

”這樣還差不多!“蕭晨自言自語的點了下頭。

然後就開始和荀彧和蔣琬二人研究了起來。

直到傍晚的時候,一份為晉級帝國預備的官職制度修改就出爐了。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兵部、吏部、禮部、戶部、刑部、工部。

中書省:中書令一人、下屬左右丞各一名、中書侍郎四名、中書郎中十六名,餘下屬官由中書省自決。

門下省:門下令一人、左右侍中各一名、門下侍郎四名、門下郎中十六名,餘下屬官由門下省自決。

尚書省:尚書令一人、左右僕射各一名、尚書侍郎四名、尚書郎中十六名,餘下屬官有尚書省自決。

兵部:兵部侍郎一人、兵部侍中兩名、兵部郎中四名。內設兵部司(掌國內各地兵馬名冊,總領兵部)軍情司(掌國家對外密探,平時探查外國訊息、軍隊動向、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等等。戰時,為大軍提供敵國軍隊調動等重要軍情)預備司(掌國內民兵訓練,後備軍隊訓練等等職責)參軍司(平時負責收集、繪製軍事地圖,負責培養參軍,分配軍隊。戰時,為軍隊參謀軍機,制定作戰計劃)

吏部:吏部侍郎一人、兵部侍中兩名、兵部郎中四名。內設吏部司(掌天下文武百官名冊,總領吏部)勳爵司(掌國內勳爵)考功司(掌各地官員功績以及軍隊將校、士卒軍功)教育司(掌國內所有學院,負責挑選其中精英,調配文武官職)

戶部:戶部侍郎一人、戶部侍中兩名、戶部郎中四名。內設戶部司(掌天下百姓戶名冊,總領戶部)後勤司(掌國內所有軍隊後勤,統一排程後勤,運送物資)庫存司(掌天下倉儲,負責給後勤司調集物資)度支司(掌國內收支,日日記錄,年年彙總)商務司(掌國內商人、負責處理商人糾紛、商人登記等職責)稅務司(掌國內稅收)

禮部:禮部侍郎一人、禮部侍中兩人、禮部郎中四人。內設禮部司(掌國之禮儀,總領禮部)外交司(掌國內對外各種利益交談)典禮司(掌國內重要事件的禮儀、籌辦,如祭天等事件)

刑部:刑部侍郎一人、刑部侍中兩人、刑部郎中四人。內設刑部司(掌國之刑法,總領刑部)刑獄司(掌國內刑獄,總責天下大牢)刑法司(掌內內刑法制定、修改等)公安司(掌國內各城公安部隊,負責維護治安,抓捕犯法之人)

工部:工部侍郎一人、工部侍中兩人、工部郎中四人。內設工部司(掌國內匠戶,總領工部)匠作司(掌國內各類匠戶,負責國內各種工具、兵甲製造、研製等事宜)水利司(掌國內各地水利)屯田司(掌國內百姓耕田、民兵屯田等事宜)關防司(掌國內各地城池、關隘修建、維護等事宜)馳道司(掌國內馳道、州道、郡道、縣道、鄉道等道路建設維護)

此外,尚有御史一司,為皇帝親掌。御史設大夫一名、侍郎兩名、侍中四名、郎中十六名,屬官自決。

中書令、尚書令、門下令、御史大夫皆為正一品大員,侍郎為從一品、侍中為正二品、兩種為從二品。正從一二品官員需要皇帝親自任命,餘下正三品至從七品需要吏部定下人員後,由皇帝再次抉擇。正八品之下,皆有吏部自主決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北辰國天下兩千二百餘座,也正式劃分為中州、江州、靈州(亡靈國度原地盤)、北州。各州下轄郡縣無數,州設刺史、將軍,刺史主政、將軍主軍,互不相屬。刺史下轄長史、從事等輔助官員,將軍下轄都尉、校尉等輔助軍將。郡射郡守、都尉,郡守主政、都尉主軍,互不相屬。郡守下轄郡中長史、郡從事等輔助官員,都尉下轄校尉。縣設縣令、校尉,縣令主政,校尉主軍,互不相屬。縣令下轄縣長史、縣從事等輔助官員。國內重要城池、關隘,駐軍官職提升一階。

軍隊的官職修改卻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首先第一點的系統要求就是不能超越封建時代的限制,其次才是軍中一些將領的情緒。第一點無疑是最重要的,封建時代的軍隊編制,完全暴露了他們指揮低下,作戰效率不高,編制繁雜的缺點。相比較之下,即便是北辰國現在使用的編制,直接就被甩開了一百多條街了。

軍隊將官的情緒這一點倒不是什麼太麻煩的事情,蕭晨還在他們就鬧騰不起來,也不會鬧騰。長年的御駕親征不是沒有效果,軍中的將士們對蕭晨的崇拜起碼不會低於二戰德國人心中的希特勒了。再者封建時代的特性也使得君王具有天生的優越感,下面的將士們還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違的。

軍隊的編制再次變成了封建王朝的普遍編制,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一隊,百人為一屯,兩百人一曲,四百人為一部,兩千人為一校。其中伍設伍長、什設什長,隊設隊率,屯設屯長,曲設軍侯,部設軍司馬,校設校尉。屯、曲、部,因為蕭晨的原因,都加入了參軍等一些軍中文職。

軍隊的編制僅僅到達了部一級,而且一部也僅僅只有兩千人,這對於烽火大陸上面的戰爭來說,這樣的編制簡直是糟糕到了極點。不過,幸運的是,系統大神還是希望玩家們繼續玩下去的。部之後明面上是已經沒有了編制,但是玩家可以自行將幾個部或者數十個部合在一起,組成新的編制。

這樣一來軍隊的編制就會變得更進一步,當然,這樣的付出也不是沒有代價。在晉級帝國之後,帝國可以組建軍團,而一個軍團的最大規模人數就是一萬人。也就是說,組建一個軍團只需要五個部而已。一旦在軍團沒有組合成功之前,部曲互相搭配在一起組成編制的話,這樣的部隊是沒有辦法晉級軍團的。

對於這樣的小事情,蕭晨並沒有在意,北辰軍不缺乏精銳部隊,大不了到時候在組建幾個部組成軍團就是了。因此,在部之上,蕭晨又規定了五個部為一衛,設都尉、參軍等職務。五衛為一師團,設偏將、參軍。兩師團為一軍,設振、奮、揚、橫、等雜號將軍。三軍團為一集團軍,設四鎮四徵四定四平將軍。三集團軍外加一軍為一行營,設驃騎、驍騎、上、大、威海將軍。將軍之上有三軍大元帥、鎮國大元帥、定國大元帥、護國大元帥四帥之職。其餘尚有司隸將軍,軍師將軍,龍驤將軍、虎衛將軍等直屬將軍職位。

看著武將官職不少,但那些大多數都是外放軍中為將的,能夠呆在都城內的也只有一些少量的直屬將軍職位。當然,也不是說朝堂之中的武將較少。像四大元帥是不可能一直呆在軍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會呆在都城,只不過在都城內沒有什麼實權而已。總之,蕭晨是不可能讓整個朝堂之上都是文官的,那樣也不符合封建帝國的規矩啊。

官職的修改並不算是什麼難事,畢竟中國古代什麼都不多,就是官職多。每個帝國挑選上幾個,很簡單的酒構成了既不會違背系統,又能夠符合自己心意的官職以及軍隊編制。最難的莫過於勳爵的修改了,這才是難上加難。

北辰國之前一直使用的都是由蕭晨自己定製的勳爵系統,可現在系統不允許了,只能無奈作罷修改。只不過,如今一修改起來,才發現那是真正的難上加難。秦朝的爵位制度那是封建帝國爵位制度的始祖,後續王朝中很多都是使用這一爵位制度。但是,那個制度明顯沒有現在北辰國正在使用的爵位制度好啊。複雜難記之外,最大的缺點就是候爵了,上了侯爵秦漢時期那都是有封地的。偏偏,蕭晨的意思是封侯封王都不能有封地。不然自己豈不是就搞了無數個國中國了嗎?

就是因為蕭晨這個原因,即便是荀彧和蔣琬倆人也是愁眉莫展。遵從自家大王的意思吧,下面的文武百官知道要恢復秦漢時期的爵位制度,但是卻獨獨沒有封地。到時候參與爵位修改的他們倆,還不得被人給罵死啊。不認同王上的意思,那讓自己倆人不是自找苦吃嘛。

最終,這個爵位的修改還是因為封地的願意給終止了。爵位制度暫且就用秦漢二十級爵為預備,至於封地那些麻煩事,等過段時間再商量。(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