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張玄素遇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張玄素以清直聞名,被李世民安排到太子身邊,希望對方能成為魏徵那樣的諫臣。而張玄素也感念李世民的恩德,對太子時時進言,雖然李承乾對他很反感,但張玄素卻認為,只要自己堅持下去,總有一天能讓太子體會到自己的苦心。

為了方便自己進出東宮,張玄素就把家安在了離東宮不遠的來庭坊,來庭坊與東宮之間只隔了一座永昌坊,平時從延禧門進出,十分的方便。

..

昨天張玄素給李承乾上書,提出兩條意見,其中第二條希望讓他把那個稱心的男寵趕走,不過張玄素卻知道以李承乾的脾氣,絕對不會看了自己的一份奏摺就把人趕走的,所以他昨天晚上連夜又寫了一份奏摺,打算再接再厲,一份不行就兩份,兩份不行就三份,一直要讓太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行。

抱著為大唐教育出一位完美太子的偉大理想,昨天為了趕奏摺,到四更天才睡的張玄素張大人又早早的起床,張夫人已經準備好了早餐,同時讓下人備馬,畢竟以她對丈夫的瞭解,他今天肯定又要進東宮向太子進言。

張夫人比張玄素小兩歲,是位風韻猶存的中年婦人,雖然容貌並不如何出眾,但是身材保持的倒還不錯,她與張玄素是少年夫妻,感情十分深厚,現在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丈夫正當壯年就身居高位,在別人看來,張夫人幾乎是事事順心。..

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張夫人也有自己的煩惱。她看著大口吃著早餐的張玄素,考慮了好一會兒。這才有些猶豫的說道:“夫君,您這次又要給太子殿下進言嗎?”

“不錯。梓韻你今天怎麼問起這個了?”張玄素幾口將將早餐吃完,這才放下碗筷問道,梓韻是張夫人的閨名,兩人成親以來,張玄素一直都是這麼稱呼妻子。

張夫人聽後卻是面有難se,按說她一個婦人家,這些話不應該由她來說,但是她卻擔心,若是再不說的話。自己的夫君會惹禍上身。想到這裡,張夫人長吸了口氣道:“夫君,我知道你受陛下所託,有幫太子改正錯誤的職責,所以你要經常向太子進言,但是妾身卻認為,你這種辦法是不對的!”

張玄素實在沒想到,一向賢淑的妻子竟然會指責自己在教育太子方面有錯,這讓他的臉se一沉。開口說道:“夫人,你說我的辦法不對,那什麼辦法才是對的?”

看到丈夫臉上露出不悅之se,張夫人也是心中緊張。不過她做為一個女人的直覺,感覺若是讓夫君再這麼下去,遲早會給家中惹來大禍。所以最後還是咬著牙道:“夫君,我知道你的xing格耿直。對太子的錯處一向都是直言指出,但是您不要忘了。太子才剛剛二十歲,而且氣量也明顯比不上當今陛下,若是您再這麼直言相諫的話,妾身擔心會給夫君惹來什麼禍事來!”

張夫人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她雖然不懂朝堂上的事,但卻知道怎麼教孩子,說起來也巧,她和張玄素的兩個兒子,年紀都與太子差不多,平時張玄素事情太多,所以都由她教育兒子。而正是在透過教育兒子的過程中,張夫人卻發現,若是按照張玄素這種挑錯的辦法想讓年輕人改正,根本得不到什麼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引起對方的反感。

也正是有了這個發現,這讓張夫人十分擔心,自己丈夫教育的可是大唐的儲君,大唐未來的陛下,若是因為直諫而得罪太子,那麼等到對方登基之後,會不會找個由頭問罪自己的夫君?這個擔心一直折磨著張夫人,讓她吃不好睡不好,今天總算鼓起勇氣對夫君提了出來。

不過張玄素聽到夫人的話卻是怒哼一聲道:“婦人之見,為夫既然受陛下所託,自然不能辜負聖恩,而且身為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見到太子有了錯處,我怎能視而不見,只有當面指出來,才能讓太子殿下看到自己的錯處,哪怕他現在一時想不通,甚至對我存有偏見,但身為臣子,怎麼能因為怕得罪太子而裝聾作啞?”

張玄素的一通話,把張夫人說的是面紅耳赤,她以前也讀過書,這些大道理張夫人自然也懂,可是她只是一個婦人,想要的只是家庭安穩,所以這才提出來,沒想到丈夫根本不聽。

不過張玄素這時也感覺自己的話有些重了,立刻接著又道:“夫人,你只要幫為夫管理好家務就是了,外面的事為夫自然會處理,至於你說的那些,為夫以後會注意的!”

張夫人熟悉丈夫的脾氣,知道他話是這樣說,但其實根本沒聽進去,心中不由得暗歎一聲,不過臉上卻還是做出高興的神se,幫張玄素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親自送他出門。而當看著張玄素帶著幾個僕人打馬離開時,張夫人臉上的笑容終於訊息,最後幽幽的長嘆一聲,這才轉身回到府中。

張玄素才到中年,而且現在天氣不冷不熱,所以他去東宮時,一般都是乘馬而行,以他府上到東宮之間的距離,幾乎是眨眼就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就在張玄素騎著馬路過來庭坊和永昌坊之間的路口時,忽然一道寒光向他的胸口襲來,速度快若閃電,讓人根本來不及躲閃。不過張玄素雖然是個文官,但卻也學過幾手武藝,反應也比一般人快一些,當看到那道寒光時,他立刻意識到,這是有人在用弓箭刺殺自己。

張玄素的心念電轉,雖然明知躲不開,但卻並沒有放棄,而是拼命的側了一下身子,結果本來she向他胸口的箭一下子she中了他的肩膀,而且這支箭的力氣極大,一下子透肩而過,同時張玄素吃痛之下,身子也在馬上站立不穩,搖晃了幾下這才栽倒下來。

張玄素遇刺,一切都是那麼的突然,連他身邊的僕人都沒反應過來,直到看到自家老爺從馬摔下來時,這才醒悟過來,大喊一聲‘保護老爺’,然後眾僕人搶上前去,圍成一個圈,將張玄素保護在裡面。

張玄素這時還清醒著,指著箭she來的方向,聲音虛弱的道:“快!刺客在那個方向,你們派人立刻去追,說不定能追上。”

幾個忠僕一聽,立刻分出兩人去追刺客,其它人依然保持jing惕。來庭坊和永昌坊離皇城太近,兩個坊裡住的都是一些達官顯貴,所以街口來往的也都是官員或各府的下人,其中有認識張玄素的,在看到對方遇刺時,也是十分震驚,急忙跑來詢問,結果在得知刺客的方向時,也派出不少人去追,同時還幫著把張玄素抬到醫館裡,又通知萬年縣衙。因為長安城分成長安和萬年兩縣管轄,事發地點剛好在萬年縣境內。

不過這次針對張玄素的刺殺顯然經過周密的安排,那些搜尋刺客的家奴趕過去時,只在一處民宅的屋頂發現有人上去過的痕跡,至於刺客和所用的弓箭,早就消失不見了。

張玄素是東宮屬官,而且身兼兩職,很受李世民的器重,所以他這一遇刺,自然引得有關衙門的重視,特別是倒黴的萬年縣令,像是瘋了一般四處尋找兇手,畢竟在他的地界上出現刺殺朝廷命官這種事,無論如何他也脫不了干係,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抓住兇手,以此來將功贖罪,否則他就等著捲鋪蓋回家吧。

不過很可惜的是,無論各方面的人馬怎麼調查,最後卻都一無所獲,雖然有人看以了那個刺客,但當時那人黑巾蒙面,she出一箭後立刻跳下房逃跑,根本看不到對方的真正面目,至於she中張玄素的那支箭,也沒有任何特點,因為大唐允許民間持用弓箭,所以想查也沒地方查。

案情進入了死衚衕,行刺張玄素的人雖然沒有成功,只是she傷了對方,看起來是失敗了,但卻十分成功的隱藏了自己的真正身份,整個長安城為了他幾乎翻了個遍,但卻是一無所獲,不過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就在萬年縣令快被這個案子給逼瘋了,甚至已經做好捲鋪蓋回家的打算時,做為受害者的張玄素忽然主動提出銷案,不再追究是誰刺殺了自己,同時其它幾個相關衙門也接到上頭的命令,將這個案子封存起來,一切都到此為止。

對於這種奇怪的結果,讓所有關注這件刺殺案的人都是吃了一驚,而當他們從種種跡象上分析之時,忽然讓他們有一個震驚的發現,也正是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對這件刺殺案保持了沉默,再也不敢關注下去。另外也有人對這個結果欣喜若狂,那就是萬年縣的縣令大人,既然受害者不再追究,那就不必再查下去,他這個縣令自然也不用再承擔什麼後果,官位也算是保住了。

不過刺殺張玄素的案子看上去好像被凍結起來,但是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將這件刺殺案放到一邊,長安城有一個人正在動用全部力量,想要查清楚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未完待續。)

ps:李承乾刺殺身邊大臣的事的確發生過,而且還不止一個被他刺殺過,比如于志寧、張玄素,甚至他還計劃刺殺過李泰,堂堂太子,竟然要用這種手段對付別人,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北冥老魚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