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安雜事(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安雜事(下)

長安城宋國公府,蕭瑀和蕭錯父子相對而坐。

“父親,文心一直未有生育,這已經引得楊妃大為不滿,而且這次六郞出長安,還將那個崔家女子帶在身邊,聽說楊妃也對那個崔家女十分有好感,如此會不會影響到文心的王妃之位?”蕭錯一臉憂慮的問道。

“嗯,這個問題我也發現了,文心的父親雖然也稱帝,但算起來,卻是前隋的反臣,因此在楊妃眼中,文心也只不過是個反賊之女,再加上文心一直沒有子嗣,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幸好六郞是個重情之人,只要他不鬆口,楊妃也不能拿文心怎麼樣,頂多讓她受點委屈罷了!”蕭瑀品了口茶,神se淡然的說道。

“可是父親,楊妃畢竟是六郞的生母,若她一直不喜歡文心的話,會不會影響到他們夫妻的感情?”蕭錯雖然不是文心的親生父親,但在他心裡,卻一直把文心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更何況他對文心的母親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愫,自然對文心更加的關心。

蕭瑀聽後卻是一笑道:“放心,楊妃那裡我已經請了你姑母幫忙,雖然你姑母不是楊妃的生母,不過看在她的面子上,楊妃也不會太過為難文心,現在最重要的,卻是讓文心儘快懷上六郞的孩子,到時無論這個孩子是男是女,都會使文心的位子大為穩固!”

蕭錯聽到姑母蕭皇後肯出手幫忙,總算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只不過聽到讓文心儘快懷孕,他也是露出一臉的苦笑,懷孕這種事可不是說有就能有的,一切還得看老天的意思。只可惜蕭錯並不知道,李愔和文心一直沒有圓房。

蕭瑀也知道這件事他們幫不上忙,所以很快轉換話題道:“錯兒,上次隨六郞去流求的人怎麼樣了,六郞都快要回來了,他們有沒有什麼訊息傳來?”

蕭錯jing神一震,面露微笑說道:“父親錯了,現在已經沒有流求了,只有齊王府治下的臺灣。”

“哈哈,對對,只有臺灣,沒有流求!”蕭瑀也大笑道。

父子兩人笑過之後,蕭錯這才開口說道:“父親,前幾天臺灣那裡又傳來一段訊息,他們已經在臺灣南部劃出一塊不小的土地做種植園,只不過因為人手欠缺,所以第一年的話,整塊土地估計只能種植五分之一的面積,而收穫的甘蔗將由臺灣官府統一收購,然後再製成白糖批發銷售,而我們做為原料供應商,有著優先的批發權。”

“嗯~”蕭瑀聽後點了點頭,接著開口又問道,“錯兒,以你的估計,今年臺灣那邊會有多少收益?這些收益能不能補貼一下蘭陵老家那裡?”

蕭瑀出自蘭陵蕭氏,而蘭陵也就是後世的常州,位於長三角的中心地帶,自古就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蕭氏是當地的名門旺族,族中把持著大量的土地,其中不少都是靠著種桑養蠶來獲得收益,可是現在隨著棉布的衝擊,使得絲綢的銷路不暢,他們蕭家自然也受到極在的影響,所以連一向不看重錢財的蕭瑀才會想起臺灣那邊。

“這~”蕭錯聽後有些苦笑,父親蕭瑀一向清高,對家中理財方面的事根本不懂,若是讓別人聽到他剛才的問話,恐怕還會笑話他,不過他身為人子,自然不敢笑話父親,只得開口解釋道,“父親有所不知,臺灣種植園雖然是條好財路,但前期也需要投入不少的錢財,比如購買奴隸、工具、種子之類的,所以一般來說,第一年不但沒有收益,可能還會虧損一些,最快也要到第二年開始,才會有少量的收益,直到各方面都成熟後,這種收益才會越來越大!”

“呃~”蕭瑀聽後也有些尷尬,其實這些他不是不懂,只是對蘭陵蕭家的情況感到心憂,所以才會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

蕭錯把話說完之後,臉上露出一種猶豫之se,過了一會這才接著說道:“父親,孩兒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有什麼話直說無妨!”蕭瑀開口說道。

蕭錯一聽打起jing神,站起來躬身說道:“啟稟父親,我蘭陵蕭氏人口雖然不多,但幾房加在一起,最少也有兩三千人,而且靠著族田的產出,大部分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可是我大唐科舉一途實在太過艱難,這些受到教育的族人中,能考上科舉的寥寥無幾,剩下的大部分都在族中混ri子。”

蕭錯說到這裡,偷偷看了看父親的臉se,結果發現父親聽的十分認真,並沒有露出什麼惱怒之se,這才讓他放下心來,接著繼續說道:“另外據孩兒所知,不是他們不想出去,而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既如此,那乾脆我們就幫他們做個選擇,將這些無所事事的族人派到臺灣去,一來可以減輕族內的負擔,二來臺灣正值用人之際,以他們識文斷字的本事,在當地官府肯定能混個出身,三來也是對六郞表示一下咱們蕭家的態度,讓他知道蘭陵蕭氏對他的支援,這樣也能讓文心在六郞心中的份量加重一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蕭錯的這個辦法可謂是入情入理,而且還一下子列出三個好處,連蕭瑀聽後也是連連點頭,同時開口自語說道:“這個辦法不錯,其它的暫且不提,我聽說六郞在臺灣把官與吏之間的界線模糊了,官只能從小吏中選出,如此一來,讓族人先從小吏做起,總有幾個優秀的會得到升遷,ri後說不定也能讓我們蕭家多出幾個頂樑柱來!”

想到這裡,蕭瑀再不遲疑,不但誇獎了蕭錯幾句,而且立刻提筆給蘭陵寫信,分出一部分的族人派到臺灣去。其實蕭瑀之所以能做出如此決心,也是因為他堅信,在李愔的帶領下,臺灣將來的發展肯定是不可限量!

長安城西郊的一座工廠裡,王子豪帶著一群人正在這裡參觀,他身後的那群人高矮不一,不過大部分都是衣著華麗,一看就知道是非富即貴。

“各位請看,這裡就是我們齊王府聯合江夏王府、河間王府、盧國公府等幾家,將各家的腳踏車作坊整合起來,建立的一座全長安最大的自行車廠,廠中的工人達到了兩千三百人,而在這座工廠建立起來後,生產出來的腳踏車以價格低、維修方便著稱,一上市就幾乎沖垮了大部分的腳踏車作坊,現在不但佔據了長安的大部分市場,而且還開始向外批發銷售,甚至連絲綢之路上的胡商都訂購了大批的腳踏車。”王子豪帶著身後的人一邊向前走,一邊滿臉自豪的開口說道。

“王兄,這些話就不說了吧,您這自行車廠的情況我們都知道,所以還是請你把那個什麼流水線講一講吧!”正在這時,一個又瘦又高的老頭開口說道。這個老頭姓付,是長安最大的馬車製造商,今天和周圍的人一樣,都是向王子豪來取經的。

“呵呵,付兄不要著急,流水線生產說起來並不算什麼秘密,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層窗戶紙,用手指一捅就破,大家請隨我來!”王子豪還是那副不緊不慢的模樣說道,然後轉身帶著眾人進了工廠的生產廠房。

眾人跟著王子豪進到廠房,只見廠房裡的工人來來去去,看上去十分的繁忙,而目光敏銳的人會發現,這些工人的工作看似雜亂,但其實還是按著一種特殊的規律在工作,比如相同一組的工人面前,放的都相同的零件。

只見王子豪隨意的走到一群工人中間,然後從他們的工作臺上拿起一個圓柱形的鑄鐵,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說道:“大家請看,這個是腳踏車上的一個零件,中間有一個方形的小孔,而按著齊王殿下新制定的工業度量衡,這個小孔的長寬都應該為0.8釐步,當然了,實際生產中肯定會有誤差,不過只要上下不超過0.1釐步,都算是合格產品,大家若有興趣,可以用尺子測量一下!”

王子豪的話一出口,立刻引來不少人的好奇,紛紛拿起臺上的尺子測量了一下,結果發現果然如對方所說,誤差真的都在0.1釐步之內。

“王兄,這個零件做的的確十分標準,可這又有什麼用處?”開口問話的是個矮胖子,而且還是王子豪的好友之人,這人李愔也認識,正是長安有名的大商人錢貴,現在主要經營紡織產業。

“嘿嘿,錢兄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座工廠裡生產的零件,都是按著工業度量衡制定出來的新標準生產的,每個零件都有著嚴格的尺寸和用材,而且每組工人也只負責一種零件的生產,等到將這些零件生產出來後,就會送到組裝車間,而且組裝車間裡的情形也和這裡差不多,每組工人只負責組裝某一個步驟,然後立刻送到下一組,這樣一來,不但減少了工人的學習時間,而且還增加了工人的熟練度,而當熟練度上去後,大家就會發現,腳踏車的生產速度幾乎上升了一個巨大的臺階,而這就是我們的流水線生產方式!”

王子豪說到最後時,臉上也露出一種肉疼之se,他們正是靠著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將長安大部分的腳踏車作坊給擠出了市場,可是這種新式的生產方式卻被齊王殿下要求公開,任何行業都可以學習,這在王子豪看來,簡直是白白把錢送到別人手中。(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北冥老魚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