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幽王一心思美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豐鎬王宮大殿上坐著周幽王姬宮湦,他剛登上王位不久,心中想的是後宮缺乏美色,沒有大臣出面張羅選美,還不想親自說出口,生怕大臣和王后有微詞。他希望哪個大臣能夠領會他的心思,主動開口張羅這件事。大凡領導都是這個熊樣,想辦的事自己不說出口,讓下屬去“領會領導意圖”——猜。下屬提出來,有時還假惺惺的表示不怎麼同意。辦完了還說是下面硬辦的,並不領情。

宮殿上,大臣們在階下手持玉珪端莊肅立。早朝剛剛開始,把守岐山地區的大臣有十萬火急的事情必須搶先出班奏事:“啟奏陛下,昨天,涇水流域、黃河上游、洛河流域的三川同一天發生地震。百姓傷亡損失嚴重,十萬火急!”

周幽王笑了:“山崩地震,這是天地間經常發生的事,我管不了,不用報告,我不管!”一甩手,起身走了。他心煩,怎麼這些人都是死腦瓜骨,我整天陪著嬪妃取樂,他們還看不出我的心思。嗨!真沒辦法。我還得自己去找幾個好看一點的宮女玩去。於是乎,周幽王尋找歡樂去了。早朝沒有研究任何事情,就這樣散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有事也研究不上,只得退朝。太史伯陽甫拉著大夫趙叔帶的手發出哀嘆:“三川都是發源於岐山,這岐山是周朝的發祥地,不可以隨便地震的。三川地震,百姓遭難,朝廷不施行救助,怨氣四起,民心不平。這樣下去,西周要出亂子。”

趙叔帶問:“如果國家發生變化,會在什麼時間?”

伯陽甫掐指一算:“就在十年之內。”

“怎麼會知道?”

“善事做足福就來了,惡貫滿盈禍就來了。十是個大整數,是個滿數,所以說不出十年。”

趙叔帶說:“大王剛剛登上王位,心思不在朝政上,而且重用奸佞小人。我們是負責參謀諫議的,要為國家朝廷負責,一定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向幽王說明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別做夢了,你以為幽王會聽進去嗎?不會的。”伯陽甫已經看透了幽王。

伯陽甫是個史官,周朝的歷史他非常清楚,幽王的品德他也非常清楚。

周朝從武王伐紂開始,世代都是姬姓子孫做帝王。那時不稱帝,“王”是天子的稱呼。從文王武王開始,經過三百多年,王位傳到了姬宮湦,稱作周幽王,是周朝的第12代帝王。

周幽王即位之後,確立他的結髮妻子為王后。立長子宜臼為太子。那時中國稱作周朝,周武王時把老姬家的人,武王伐紂時的功臣等一干人每人封給一塊領地,小的相當於現在一個縣的地方,大一點的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省,就像現在的省一級的單位,叫做“國”。國的頭頭一般叫做“侯”,有的叫“伯”,小一點的自治地方官叫“大夫”,最小的有自治權的官叫“子”。周王在管理全中國的同時,還直接管理本地的一個小國,就是原來的周國,作為費用的直接來源。王后是申國諸侯的女兒,叫做“申後”。申後的父親申侯是國戚,被留在國都扶持周幽王。

周幽王剛坐上王位,母親姜太后就死了。他這個人為人很差勁,沒有孝心。父母剛剛去世,他一點都不悲痛,領著幾個嬪妃整天飲酒,尋歡作樂,不理朝政。老丈人申侯看到那麼多的國家大事周幽王不管不問,擔心朝廷出問題,急得火上房,就去規勸。但是幾次勸說,幽王根本不聽,有時還急眼發脾氣。申侯規勸不了周幽王,一生氣,告辭回申國去了,圖個心靜。接著,幾個忠貞正直的老臣相繼死去。這樣,就倒出了位置,幾個心術不正的人千方百計討好幽王。幽王還真吃這個。朝廷上每天那麼多事情必須有人辦理,大臣的位置不能空著。幽王就把幾個順他脾氣的人安排在重要崗位,虢公石父、祭公、尹球並列三公,總理全國的大事。這三個人,都善於阿諛奉承,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四處討好,八面見光,有好事就上,利用職權撈好處,貪得無厭。其中虢公石父最為詭道,專辦幽王喜歡的事,受到寵愛,在朝廷上專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