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酸甜梨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教化須自上而下,寬嚴貴在恰到好處。

話說當年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有一大家族,九世同堂,族中人數多達九百人。而這樣的一個大家族,卻很少發生爭執,反而相處氣氛極為和睦,這也使得此家的名聲愈發傳揚開來。此事後來便傳揚到了唐高宗李治的耳中,有一次他假借著道士的身份來到了這個大家族,想要見一見那位治家有方的族長。

“這個故事想必你們上學的時候聽說過。”張旺嘴角咧開微微一笑:“圈外講說唐高宗見的是張公義,那個九百人的大家族也是張家,不過咱們圈內一直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那就是當年李治微服私訪的是諸葛八卦村,當年接待他的,就是諸葛家的族長。”

唐牧之和塗君房相視,眼中意味幾乎言明,圈內圈外本就自有兩套歷史觀,圈外的歷史不一定沒有經過粉飾,圈內的歷史也不少帶著偏見的編造內容。所以張旺說了,故事麼,聽聽就好了。

話說李治裝成道人進了諸葛八卦村,前來接待他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人,容貌俊美,風度翩翩,與其進行一番交談後,才發現這個人竟然就是諸葛村的當家人諸葛延。

對此,唐高宗李治十分不解,其一是他此次偽裝身份前來拜訪,沒有通知過任何人,怎麼他一來就引得諸葛族長迎接了呢?其二是當家之人一般是年齡較大且德高望重之人,怎麼會讓諸葛延這樣還半大的孩子治家?

見堂堂諸葛家主只是一個少年人,李治言語中刻意多了些銳氣,問了一些刁難人的問題,沒想到年方十四的諸葛延毫無怯意,對李治的問題對答如流,態度不卑不亢,又將其恭恭敬敬請入正房。

李治想要考驗諸葛延,諸葛延想敲了一下鑼,整個家族的100多條狗,全部自己跑過來了,但是沒有任何一隻狗在隨意吃飯,等到所有的狗到齊了之後,才一同開動。這個事情讓皇帝頗為驚訝,他也沒有想到諸葛延竟然連家族裡的狗,都管得這樣井井有條。

李治回去之後,心中卻多了一絲不悅,畢竟自己作為皇帝,跑到一個臣子家裡微服私訪,結果卻給自己看狗吃飯的景象。

兩年後李治回憶起此事,決定再去一次諸葛村,這次他是以皇帝的身份駕到,想要看看少年多智的諸葛延這次要如何應付他。

“臣諸葛奉,叩見陛下。”

地下傳出少年人清亮明快的嗓音,李治朝下看去,只見腳下俯首跪著一個瘦弱的少年人。

“你抬起頭來!”

諸葛奉抬頭,李治見這少年卻不是當年接待他的諸葛延,大吃一驚,不過他早已忘了諸葛延的名字,只是言明了當年微服私訪諸葛村的事情,諸葛奉聽後恭敬地向他解釋道:

“陛下恕罪,諸葛延為上一任家族,早在去年便已娶妻卸任了。”

李治大感不解,若說諸葛延聰明伶俐,管理能力出眾故而讓他管理全村也就罷了,為何這一任族長還是一個少年人?

諸葛奉向李治解釋道:“還未成親,在嚴苛的祖訓教導下剛剛成長起來的少年人,沒有太多的人情羈絆,精力最足,做事也最為公道,所以諸葛家向來是少年人當家,多年以來,從未違背這一訓戒。”

李治聽完後想起朝中君臣、臣臣、臣民之間的關係早已錯綜複雜,人情猶如一張躲不開的網羅一樣時時籠罩著不斷削弱均衡自己的權力利益,這些事情早已讓他疲以應對,此刻不由得感慨萬千。

只是李治對這種治理方式依然存疑,也帶著些許刁難的向諸葛奉試驗一番。

李治命人找來一個酸梨,一個上好的甜梨,要諸葛奉將這梨子分給家裡大大小小九百人。

諸葛奉二話不說,獨自吃掉那顆酸梨,又吩咐族人將那甜梨子連上邊的短枝和果核搗碎放入水缸,讓全族上下來飲梨湯。

李治對諸葛奉的方法很是讚許,但他還是問諸葛奉這麼做的原因。

諸葛奉恭敬地向李治解釋說道:“陛下所賜酸甜二梨,酸梨是使臣明白,身為一族之長,整日操持家事不可鬆散懈怠;甜梨則是陛下恩賜,陛下貴為天子,不忘黎民百姓,微臣感激涕零。”

……

“故事真假不清楚,不過諸葛村少年人當家的事,這制度確實在歷史上保留過一段時間,不過現在沒那麼誇張了,村裡有族老會議,像諸葛栱這個年紀就執事的也不多見。”張旺說完砸吧砸吧嘴,看向唐牧之。

“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一套也不待見了,近幾年愈能感覺到,異人當中真正煉炁的越來越少,和普通人一樣都各自忙各自的事業理想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塗君房眼中掠過些許饒有意思的神情,張旺似乎並不想在唐牧之為什麼沒有被引出三尸這個問題上多做討論,或許是因為他這個外人在場的緣故,於是有些刻意地將話題扯到諸葛村上面。

不過塗君房也不是不識趣的人,既然人家不想跟他討論,他也不會插嘴,況且對於唐牧之這種情況,他雖然沒有條件求證,心中卻也能猜到幾種可能——那話題可有些了不得了,不好妄自斷論。

……

現在蠱童們的生活已經走向正軌,只是活動範圍還在唐門範圍之內,無法外出,但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適應,多數已經不懼接觸生人,唐門被注入這樣一股新鮮血液,加之作為唐門頂樑柱的楊烈不僅沒像原著一樣死於爭奪炁體源流的過程中,而且還坐上了老的位置。

可以預見的,唐門只要不遇到什麼顛覆性的大劫大難,未來必然是國內老派崛起的第一杆旗子,甚至未必沒有和正一道,中原佛門甚至是全部四家抗衡的權柄力量。

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唐牧之才得到公司出現叛徒,張懷義死亡資訊被全數洩露的訊息,這邊楊烈卻做了一個叫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