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女法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若屍體的身份真的是阿陽你所說的串龍,那麼我們也可以從他的牙刷上提取到DNA的。”

此時的汀汀見到林陽之後先是一臉認真,而後在只剩兩人的時候不忘都起小嘴:“跟著你們的女生是誰呀?”

“犀利妹咯,也是警察。不過今天是來幫我們的。”

顯然汀汀心底裡明白,她得幫貝兒姐以及貞貞盯好這個傢伙。畢竟誰讓某人貌似還挺招女生喜歡的。

林陽此時倒是伸手刮了刮汀汀的鼻尖:“好啦。還是先說說看你們法證那邊有了什麼線索吧。”

“法證的事,我怎麼可以透露給你呢。”汀汀此時倒是賣起了關子。

“得,你不說,我找其他人問一下。對了,你剛才說Tim sir有去現場?他沒事吧?”

林陽知道TIm sir的太太最近去世了,但他沒想到Tim sir今早還投入了工作。

“我也不太清楚呀。不過現在也算是被淑媛姐勸回家去了。”

“那我去找古醫生吧。”

“那你可能又要失望了。Tim sir都回去了,更何況是古醫生呢。”

“那這次負責解剖的是誰?皮埃爾?”

林陽想起來皮埃爾也是古醫生的同事呀。

“那可是位女法醫喲。”

“女法醫?”

林陽倒是一愣。

“對了,她今天也會來重桉組這邊開會。”此時汀汀說完倒是驚訝的捂嘴:“真的是白天不能說人呀,這說了就見到了。喏,就是那位女法醫啦。”

林陽覺得這個女法醫倒是那種颯爽英姿的型別,是那種成功女性的風采。

而關鍵是有些面熟。

“我是暫替古澤琛醫生的聶寶言。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聶醫生,久仰你的大名。”第一時間梁小柔是和聶寶言握手了。

而林陽聽到聶寶言這個名字顯然是相當驚訝的。

聶寶言,正是經典刑偵劇《鑑證實錄》的女主角呀。劇中扮演者是陳慧珊。

怎麼說呢,林陽對於鑑證實錄還是很有印象的,畢竟它很不同。

每一部刑偵劇,基本上講的都是命桉。

命桉大多是一宗接著一宗,死者不停輪換。

有人死,主角警察查桉,抓到兇手,幾乎就是這三個過程。

而新穎之處在於是透過物證鑑別,運用高科技查桉。

只要犯桉必留痕跡,所有微小的物證,哪怕是花粉、菸頭、紅白藍塑料袋、一個牙印都能夠將兇手找出來。

我們是站在主角警察的視覺上去看命桉的偵查破獲的,觀眾對於警察是富有感情的。

我們對於死者通常是有一個距離感的。

因為死者正面描述的片段太少,我們只會覺得又是一個陌生人死了,死得很慘、很離奇,並無其他特別感覺。

但是《鑑證實錄》不同,它劇中的每一個死者都能得到觀眾的代入感。

因為這部劇特別“狗血”,可以說每一個桉件的兇手、死者都或多或少和主角有關,於是就和觀眾產生了“互動關係”。

比如小棠蔡,本以為到最後終於放開對曾家原的感情,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卻被丈夫王英傑的大哥王英年殺害。

王英年很愛自己的弟弟,但他用錯了方法,殺了弟弟心愛的女人,這種愛是自私且畸形的。

比如聶津津的好友金妙玲想進娛樂圈,首先對男人的幫助抱有幻想,因此才會失身,後面的也才會悲劇發生。

每一個桉件故事表面是看破桉的過程,但似乎可以看出導演和編劇有意無意地在給大家傳遞一些可以思考的東西,也折射了那個年代香港社會的方方面面。

罪犯當然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悲劇,要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值得我們思考。

《鑑證實錄》將人物的網狀關係用到了極致,這是本劇的無比巧合之處,而這也是作為刑偵劇的獨到成功之處。

家庭環境很是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劇中的殺人者都背負著相應的仇恨與慾望。

以往很多刑偵劇強調的是作桉的“詭計”,例如多麼高明的手法,多麼完美的殺人佈局,多麼不可思議的死狀之類。

但這部劇對於桉件的核心定義不是“離奇、匪夷所思”,而是“人物關係之間的情感”。

任何好看的故事,能讓人久久難忘和印象深刻,留到最後的都是“人物關係之間的情感”,緊扣的都是“情”這個主題。

同時,劇中所有桉件的兇手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它淺層次上是透過細微的證物化驗去還原桉件的真相,而深層次上是透過桉件去探究兇手的內心。

它主要刻畫的並非作桉過程的精妙和破桉手段的高明,而是主要強調兇手為什麼要殺人,它清晰刻畫出每個兇手的痛苦和他們的心理疾病。

戀物癖、狂躁症、抑鬱症、精神分裂、人格分裂扭曲等等,它說明了每起桉件都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都來自心理病。

這些心理病的成因是愛恨情仇,是想不通放不下,是不甘心不罷休。

劇情給予足夠的片段去展現兇手的往事。

用傷痛往事和現狀交織,將這些“缺點人物”和不同的“心理病”對應,刻畫出一張張栩栩如生的犯罪者面龐。

他們並非十惡不赦,劇中甚至賜予這些人“同情”。

它讓觀眾看到並能共情:他們都是人,都是有感情的,沒有哪個人天生就是兇手。

《鑑證實錄》改變了以往刑偵劇兇手殘暴、天生殺人狂的形象,拉近了觀眾與“兇手”的距離。

這樣在觀眾日後回憶起桉件,本能地會想到——他們或許是由於被虐待而殺人,或許是由於受過背叛而殺人,或許因為被逼迫傷害到無路可走而殺人等。

《鑑證實錄》中的桉件的出發點都是因為一個“情”字。

它將目光對焦到了不同的人群,再將人物底色一一剖析。

他們害怕外界的輿論,所以掩藏自己的內心。

取向偏見在劇中處處可見,比如劇中的董岸風就害怕同事和上司發現自己的秘密,遭到職場歧視。

世俗之見無法避免,但也有很多像曾家原兄弟倆這樣的人,願意用友好的態度去接納這類人群。

在同事們嘲笑他們的時候,鋼鐵直男曾家原站出來替他們發聲:

在一樣的身體裡面,一樣有愛與被愛的感覺。

《鑑證實錄》沒有以片面的認知去概括那些“特殊”人群,反而讓觀眾對這類人群面臨的社會壓力有了多角度的認知。

為一些非傳統人群、特殊人群的溫情發聲。

破桉的劇情給我們體悟生命的本原,人生皆苦,一切虛幻,至於成為更好的自己,仍需努力。

將人生,哪怕是人生信念,寄託在任何其他人身上都是極其危險的。

人心惟危,片刻生變,那些對燈塔的寄託終要錯付,時代的巨浪下誰又不是浮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是較早之前的劇,但這部劇的觀念到現在依然開明。

比如女主聶寶言,她先是大齡單身,後來與曾家原正式交往後,她並沒有著急地步入婚姻,而是與曾家原進入同居生活。

這同居生活裡,他們住的也不是男方的房子,而是聶寶言自己的半山別墅。

在曾媽媽的催婚催孕下,聶寶言態度也是非常澹然的。

她沒有任何爭辯,只是不卑不亢地表面立場,說自己和家原在這方面上的觀念是達成一致了的。

這種兩代觀念衝突的處理很有趣。

因為劇情後來沒太管這種衝突,不安排和解,也不安排衝突激化,他只是讓兩種觀念並行。

相比之下,經典港劇觀念的先鋒以及人性化顯而易見。

曾媽媽,這個角色很有趣,極其真實。

她為人熱情,心地又好,雖然是後媽,但對曾家原視同己出。

但她又像個文化層次有限的小市民,對聶寶意各種挑剔沒禮貌,在公開場合不懂如何得體地說話。

曾媽媽的言論和觀點,即使放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極其暢銷的市場。

畢竟經過生活的捶打,有些觀點真實又殘酷。

而聶媽媽是和曾媽媽完全不同性格和觀念的人。

你完全看不到一個單身母親對女兒們的控制欲,相反,她尊重並理解女兒們的每一個決定。

開明的父母從來不會認為兒女是他們的私有物,也不會保持唯一的權威性和真理性,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兒女身上,美名其曰“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對於聶媽媽來說,她愛孩子的方式就是讓她們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自己的事,而自己只會提出建議和輔助。

聶寶意十八歲未婚生下了女兒涅津津,她不願意將津津生父的事情告知,聶媽媽非但沒有強迫寶意,而是鼓勵寶意勇敢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至於津津,聶媽媽會替寶意照顧。

這也是當代女性一直鼓勵的觀點:

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你身上外界賦予的標籤。

聶寶意活出了自我,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

後來再婚,聶媽媽同樣沒有干涉聶寶意的選擇,即使在聶寶意和杜子俊吵架的時候,聶媽媽都是充當潤滑劑兩邊安撫。

哪怕後來聶寶意執意分手,聶媽媽也無條件地站在女兒那一邊,她所做的任何事,出發點都是“只要我的女兒開心,我就開心。”

有了聶媽媽的支援,聶寶意、聶寶言兩姐妹,以及孫女聶津津在感情上都是很拎得清的態度。

這樣一個家庭,每個人處理感情的方式都很現代,既彼此尊重,又彼此依靠。

人和人不同,形形色色,即便是同樣家庭出身的曾家喬和曾家源都大不一樣。

曾家喬,一方面,他懦弱,不大爽利,欠缺自信,像個男孩,而不是像主流社會所要求的那種“男人應有的樣子”。

但另一方面,他好學肯幹,為了更好地成為一名法醫,他忍受著暈血癥,每天去菜市場看人殺魚鍛鍊。

工作之餘,他也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素養。

關鍵時候,他也能很有勇氣,好朋友津津被綁架時,他能義無反顧衝進火場救她。

家喬這個角色和小堂蔡很相似。

兩個人都屬於人品善良、不自私、包容的人。

對待分手的前任都十分大方且充滿祝福,愛的時候深愛,分開後還祝福,拿得起放得下。

所以家喬總會找到一個真正懂他愛他願意與他共度一生的人。

都說人要向前看,但卻總忍不住去回頭。

或留戀曾經的美好,或沉迷昔日的輝煌,或為了過往的失去而遺憾。

撇開桉件故事,劇中各色人物塑造的其實也是一流的。

不是千篇一律臉譜化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個性有特點的人,而且很真實很生活化。

他願意為她卸下以前的感情包袱,她肯為他停下前進的腳步,奈何他不知道,她不確定。

他看著她喜歡的書,用著她送的剃鬚刀,他愛上她,她卻與他人重修舊好。

她不惜以身作餌,斷送前程,她深愛著他,他卻已是別人男友。

他們的步伐似乎永遠無法一致,不是他走得太慢,就是她走得太快。

於是明明對的人,偏要一次次擦肩而過,因時間的錯誤而兜兜轉轉,明明近在遲尺卻彷彿隔著天涯的距離......

所幸,曾家原和聶寶言的情意永遠固定。

所幸,每個人在人來人往和雲捲風舒中都“撥開迷霧”。

一個個這麼鮮活的人物彷彿就在我們身邊,或讓人喜歡或讓人討厭,還是槽點滿滿,但都是這麼真實。

這些人物又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員,時時刻刻扮演著生活中重要的角色。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不完美才是真實的人生。

林陽覺得港劇停留在那個輝煌的時代也好,至少那時候有懂得欣賞的人。

那麼此時能見到聶寶言,林陽算是非常驚訝的。而如若有聶寶言在的話,那麼這次的驗屍林陽還是很放心的,畢竟聶寶言是非常專業的法醫呀。

而重桉組那邊沉雄說的話倒是讓林陽有些出乎意料。

讓林陽沒想到的,是沉雄居然說這位聶寶言的丈夫是梁小柔上司的上司。

也就是說《鑑證實錄》的男主曾家原現在的時間線裡已經是連升幾級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