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倭奴王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天皇家的人感覺不好意思,可金沐晨卻半點都沒覺得不好意思。

這天皇家,還真是夠善解人意的,居然就這麼把這寶貝,大喇喇的放在了東京國立博物館,想必也是因為這座博物館太過安全的緣故。

從建館到現在一百多年了,這裡還從來沒有發生過被盜的事情,所以他們才會對這裡這麼有信心。

但這次他們可算是成全了金沐晨,這麼好的東西,當然不能放過。

雖然現在金沐晨大半時間並不在國內,可他好歹也是正宗的中國人,就算長期在美國居住,可也沒有拿美國的護照。

所以這東西落入他的手裡,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收了這面銅鏡,金沐晨感覺心情是輕鬆無比,這面銅鏡可是那天他老早就看好的一面銅鏡,而且因為是來至於東土大唐的寶貝,他老早就惦記著的。

現在終於可以落袋為安了,這法隆寺寶物館果然是沒白來一趟,接下來還要好好繼續發掘哈。

在往下走,金沐晨就在一個玻璃罩裡看到了兩面銅印。

這兩面銅印製作的可以說非常粗糙,不過還好都是漢字做的印章截面,光是看漢字,還能看出來這兩面銅印到底是什麼印。

仔細分辨了一下,就看了出來,原來這兩顆印,居然是日本古代佛寺的印章。

其中一面是抵寺印,還有一面就是法隆寺印了。

可別小看了這兩面印章,這兩面印章,可代表著飛鳥時代和平安時代,日本佛教裡兩大勢力。

因為從公元7世紀開始,日本朝廷一隻致力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佛學,佛教,所以從公元7世紀開始,一直到公元11世紀左右,就成了佛教在日本發展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

而就在這期間,這些佛寺也發生了和中國五胡亂華,南北朝並立時期同樣的情況,那就是寺廟實力大增,控制著許許多多的佛教產業。

因為佛教享受國家優惠政策不納稅,所以很多田產就都漸漸的被掌握到了那些佛寺裡,於是佛寺就成了當時非常有實力和財力的一個團體。

以至於後來天皇和,各地的軍閥都不得高看他們一眼,甚至有時候發動戰爭的時候,還要從這些和尚的手裡借軍資。

所以當時的這些寺廟的印章,可絲毫不亞於現在日本財政部的印章。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歷史背景,這兩枚印章被評定為日本的國寶,也就毫不稀奇了。

既然是日本的國寶,那就沒有錯過的道理,手起錘落,在一片玻璃爆裂的聲音過後,這兩枚佛印,就這麼落入了金沐晨的手裡。

金沐晨並沒有過多的在這裡停留,這法隆寺寶物館裡,可還有很多的好東西在等著他呢。

繼續向前走,就要到繪畫展示館了,這繪畫館裡展出的繪畫可都不簡單呢。

之前雖然在本館裡,金沐晨也收了不少日本的歷史名畫,可是那些名畫也都是有起源的,而據說這些日本繪畫藝術的起源之作,就一直珍藏在這法隆寺寶物館裡。

原來可是日本天皇家族的私家珍藏,最近可是好不容易,才被這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考古大師們,才從天皇家勸諫出來,拿到東京國立博物館裡來展示的。

金沐晨對這天皇家的寶貝,可一直是非常感興趣的。

他感興趣的原因很簡單,這些東西如果以前是天皇家私家珍藏過的,那麼在收藏價值方面肯定就會有加層。

哪怕東西在不咋地,不對他的胃口,到時候他也可以拿到歐洲去賣個好價錢,所以他對天皇家的寶貝一向是非常看重的。

走了幾步,眼瞅著就要進入這繪畫陳列室了,可是就在抬腿要邁入那繪畫陳列室之前,金沐晨卻停下了腳步。

因為剛剛他的眼角,突然看到強烈的金光一閃,這也是讓他停下腳步的主要原因。

難不成這銅器展覽室裡,還有什麼遺漏的寶貝不成?

金沐晨已經邁開的腿又收了回來,然後順著剛剛金光閃現的方向走了過去,那件寶貝就一直躺在一個僻靜的角落裡。

如果要是不仔細瀏覽的話,也許在這個陳列室裡,你根本就不會留意到這麼一件寶貝。

而當金沐晨來到這件寶貝前面的時候,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停下了腳步。

尼瑪啊!居然是它!

饒是這段時間,金沐晨已經被這博物館裡的各路寶貝給晃得頭暈眼花,已經對各路寶貝都麻木了,可是當他看到這件寶貝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屏住了呼吸,不住的努力的調整自己的心跳。

因為這時候他的心跳實在是跳的太快了,如果不努力控制一下的話,他真擔心自己的心會不會從心臟裡蹦出來。

眼前的玻璃罩裡靜靜的躺著那麼一件寶貝,確切的說,應該是一塊黃金印章。

這黃金印章體量不大,也就是二三公分見方,二公分多點高,通體黃金打造。

這時候是扣著放在展臺上的,這和之前金沐晨看到的那兩枚佛寺的印章可不一樣,那兩枚銅製的佛寺印章,可是倒著放著的。

從正面看的時候,可以清晰的看到印章下面的漢字,而這枚印章通體黃金打造,論材質可要比那兩枚銅質印章遠遠珍貴的多。

可既然這麼珍貴的印章,又為什麼會這樣扣著放置,不讓人看到下面印章上面的字呢!

在看這印章上面的蛇形的金鈕,金沐晨心裡基本就已經明白這東西的來頭了,應該和自己的猜測是八九不離十了。

可這印章怎麼會出現在這裡的呢?它難道不應該是在福岡的博物館的嗎?

金沐晨手起錘落,直接砸碎了那面玻璃罩,然後把裡面的金印章給拿了出來,雖然體量不大,大海寺入手卻非常沉重,這說明這印章的用料非常足。

把印章翻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幾個陰刻的篆體字,印章的最左面是火字旁的漢字,然後旁邊是上下分部的四個大字,委奴國王!

果然,看到這幾個字之後,金沐晨是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出來。

這果然是哪位漢朝的那位大魔導士皇帝,賜給日本天皇家族的印章啊!

這枚委奴國王印,在中日兩國的歷史上,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一枚印章。

這可是幾千年前,日本和中國第一次進行正式外交的見證,而且也是中國分封日本的印證,當然後來日本一直都在極力的否認這一點,但是這枚印章確實就是最好的證據。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

後來《後漢書·東夷列傳》中就有了關於這枚委奴國王印的第一次正式記載:“建武中元二年(也就是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大概的意思就是在東漢初年,日本國王第一次派遣使者,來到了漢都洛陽進貢,願為漢臣藩,並且還求漢皇賜名。

而當時的漢朝廷因為這些東海來的人個頭非常矮,於是就賜給了他們“倭國”的稱號。

當時使者還說,他們的國王求漢皇賜封,於是光武帝就帶著十足的惡趣味的賜給了他“倭奴王”,的稱號,而這枚金印就是當年那段歷史的最佳佐證。

當時日本還就只有本州島那麼屁大的領土,而且還分裂成為上百個獨立的封過,這倭奴王當時求漢皇賜給自己封號,其實是想藉著臣屬於當時東亞地區最強大的霸主漢王朝,來樹立自己在國內的權威和王位。

這性質就和當時草原上那些遊牧民族,紛紛求漢皇敕封一樣,有了漢皇的承認,那些部落酋長對自己領地和部落的統治,就有了法理性。

而在成功獲得漢皇的敕封之後,當時的日本是舉國大喜,其實說是舉國大喜,也就是當時日本委奴王所直接統領的那一片領地而已,他們歡天喜地的接受了漢皇賜給他們的這枚“漢倭奴國王印”。

從此之後,他們就有了合理討伐全國各地領主的合理性和法理性,並且在今後數百年的時間裡,這委奴王南征北討,終於是一統了日本的本州島和九州島地區,建立了後來的霓虹王朝,而這個委奴王也就是後來的天皇家族的始祖!

不過在統一了日本,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之後,也許是感覺自己已經足夠強大了,不再需要漢皇罩著了,也許是因為當時的中原王朝已經沒落了,咱們霓虹已經瞧不上他們了,又或者是因為戰亂的緣故,也有可能是覺得這委奴王太不好聽,侮辱人了。

這枚當年大魔導士賜給天皇家族的金印,反正就是莫名其妙的丟失了。

在1784年,也就是日本的江戶時代,福岡市志賀島上的一個農民在拓寬水路時,從一塊大石下面發現了這顆金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枚金印出土之後,當即就是轟動一時,因為在日本的歷史上也有關於這枚金印的記載,可是一直缺乏實物的佐證,所以這枚金印,在日本歷史上也一直是個懸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落寞的螞蟻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