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當朝閱片 潘太后奪路而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

聽到曹斌的話,司馬光的雙眼瞬間充滿了血絲,聲音微微發顫,問道:

“西夏已經正式回覆?”

曹斌道:

“本侯的書信先到一步,國書會在數日後連同二路使者一齊抵京。”

“不過此信中有西夏太后的印璽,卻是做不得假。”

說著,他嗤笑一聲道:

“怎麼?怕了?你不敢死?”

說到這裡,他十分善解人意道:

“你若不敢,本侯可以幫你!”

“保證手起刀落,讓你感覺不到痛苦......”

司馬光聞言,頓時怒目圓睜,鬚髮皆張,喝道:

“忠靖侯休要辱我,死有何懼?”

“司馬光只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我要觀閱此信。”

說完,就要伸手拿信。

曹斌卻輕輕一躲,帶著些鬱悶道:

“不相信本候是不是?我還能騙你不成?”

“你先死了再說,若過些天西夏國書與我所言不符,本侯賠你一條命便是!”

司馬光聞言,頓時無語。

你這特麼說得是人話嗎?

我都死了,你還怎麼賠?就算把你的命也搭上,我也不知道啊,那有個鳥用。

原本他是不相信曹斌會拿這種大事開玩笑的,但現在曹斌的表現卻讓他產生了一些懷疑、

因此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瞬間看到了一點希望,連忙辯解道:

“下官不敢懷疑忠靖侯作假。”

“只是不敢肯定忠靖侯是否暗中與西夏達成陰謀,做出什麼損害國家之舉。”

“所以就算下官親眼看到國書,也要檢視忠靖侯與西夏太后的私人書信。”

“若忠靖侯一心為公,光明磊落,不需催促,下官自會一死以謝天下。”

如此表現,倒不是他怕死,只是懼怕用這種方式赴死。

若是因為賣國求榮,被曹斌逼得休愧自盡,千百年後,他也會被史書唾棄,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他的觀念裡,治世一直比開疆重要,所以在讀史的時候,他對漢武這類鐵血帝王的評價並不太高。

正因為有這種想法,他才想到“疆土換和平”的主意。、

但要說他有意賣國求榮,他自己都覺得委屈。

曹斌卻不在意他的想法,他只知道,司馬光的想法和行為,既不會得到和平,也會丟失疆土。

盛世從來不是退讓出來的。

還是那句話,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

無論個人和國家都是這個道理。

在他看來,司馬光這種人就不該掌握朝廷之權,就算他無心為惡,也會把國政搞爛,儘早弄死儘早清淨。

只是這傢伙有點難糊弄,曹斌也只得露些底,說道:

“這是本候私人信件,卻是不能給你看。”

司馬光正要質疑,曹斌接著說道:

“太后......與太妃卻可以觀閱一二。”

“你不會連太後太妃也不相信吧?”

不是他不想公開信件,實在是沒藏黑雲寫的信有點露骨,不能公開。

無論給在場任何人看,都不能越過潘太后,既然如此,曹斌也只能儘量縮小範圍,只指定她一個人看。

但讓他無語的是,自己指定潘太后時,那大姨子竟會在這方面捻酸吃醋,還給了他一個飽含怨念的眼神,曹斌也只能再加她一個。

說完,曹斌狠狠看了司馬光一眼道:

“若如此,你還要胡狡蠻纏,就休怪本侯不客氣了!”

“到時,我一劍一劍慢慢捅死你......”

見曹斌不再遮掩信件內容,司馬光頓時緊張起來,只能硬著頭皮道:

“下官自然相信太后與太妃。”

此時,他無比希望曹斌的書信中真有陰謀,否則,他只能在屈辱中赴死。

李清照見事情發展成這樣,已經掩住臉面,沒眼看了。

她是知道內幕的。

以蠻國女子的豪放,她都不敢想象,書信中會出現什麼虎狼之詞。

曹斌這傢伙竟拿這種書信給太后、太妃看,也真是夠夠的,他就不怕兩位貴人羞惱,給他罪上加罪?

這膽子忒大。

不過,李清照轉念想到,曹斌這麼做很可能是為了給自己解難,她的心就狠狠震動了一下,再也嫌棄不起來了。

於是連忙抬頭看了上去,觀察著兩位貴人的反應。

“啊!”

潘太后展開信後,立刻閱讀起來,她本以為西夏太后寫的是朝廷公事,用詞必會嚴肅認真。

沒想到越看越不對味。

但她畢竟臨朝不久,對國家外交並不熟悉,還以為這是正常外交辭令。

沒想到突然一句虎狼之言突然影入眼簾,直接讓她驚呼出聲。

她這才知道,這哪裡是什麼外交辭令,分明就是姦夫銀婦的情書、

她有些驚慌得抬起頭來,見下邊一眾大臣正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她就像是被抓了現形的小偷,心虛不已。

朝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看小皇書的感覺實在是太過刺激,她冷汗都流下來了。

“姐姐,莫非有信中有什麼不妥?”

龐太妃見她這幅模樣,忍不住湊過來,問道。

潘太后連忙將信件蓋住,驚慌道:

“沒,沒什麼不妥。”

王延齡沉聲道:

“敢問太后娘娘,可是西夏又有陰謀?”

潘太后雖然生了小皇帝,但她進宮的時間其實並不長,比曹斌也大不了幾歲。

如此年紀,正是對男女之事敏感的時候,她哪裡見國這麼刺激的文字?簡直身臨其境。

此時見眾人追問,她只覺得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坐立不安,只得急急說道:

“沒藏太后通情達理,沒有什麼要求,也沒有陰謀,她與忠靖侯交情很好。”

說著,她狠狠瞪了曹斌一眼道:

“本宮有些不適,退朝!”

說完,也不等眾臣回應,起身便走。

“太后,太后......”

王延齡正要詢問因由,卻早已經不見了潘太后蹤影,眾臣見此,面面相覷,半晌無言。

朝上正關鍵的時候,怎麼說走就走了?

這是什麼意思?

司馬光還死不死了?

曹斌見到這種情況也傻眼了,有些不解地摸著下巴嘀咕道:

“至於嗎?寫得也不算太皇啊?”

對他來說,信裡不過是在正事中夾雜了幾句回憶而已,潘太后實在不應該反應這麼大。

可他忘了,他的境界已經到了閱盡群書,毫無波瀾的地步,潘太后怎麼能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