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章 勳章上有她的一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95年的第77屆廣交會進入了收尾階段。

王林制定的銷售目標還是一百億。

每屆廣交會只要能拿下百億的訂單,對愛秀集團來說就是偉大的勝利,意味著接下來的這半年時間裡,工人有工開,公司有錢賺。

每個參與廣交會的員工,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都在全力以赴。

為了激勵大家衝訂單,王林還定了一個規定,超過百億以外的訂單量,將給予銷售人員額外的提成獎勵。

如果能達到120億,那超出來的20億訂單是可以拿到更多獎金的。

120億並不是不可能完成。

去年的廣交會,就差一點達到了這個目標。

所以越是接近尾聲,銷售人員越是賣力。

反觀別的企業展臺,到了最後幾天的時候,銷售人員都成了強弩之末,經過前面十來天的高強度工作,人已疲倦不堪,再加上外商的減少,開單越來越難,很多人直接開始擺爛。

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愛秀集團的銷售團隊能夠越戰越勇,難道王林給他們打了雞血不成?

娜塔佳得到了王林的耳提面命,開始注重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再動轍和員工們衝突。

西方人的腦子是一根筋,想讓他們做出改變是很難的。

但娜塔佳為了融進東方社會,不得不強迫做出改變。

她想留在我國創業,就必須瞭解我國的社會規則。

個人想改變社會是極難的事,除非聖人或者偉人。

當個人的能力還不足以改變社會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不然就會顯得格格不入。不能融入社會的人,高雅一點的叫世外高人,世俗一點的就叫神經病。

而普羅大眾,都是世俗人。

王林把這些道理,講給娜塔佳聽。

她聽進去了。

這是學校和書本永遠都不會教你的處世之道。

娜塔佳囿於長年的思維習慣,腦子雖然是一根筋,但她學習能力不錯,也善於改變自己,一點一滴的在融入東方文化圈子。

花城電視臺要拍一部廣交會的專題片,攝制組找到了王林。

他們要拍攝愛秀集團在廣交會上的成長史,還要求王林出鏡採訪。

這是一個宣傳自己的好機會。

在上市之際,王林沒有拒絕,但他有一個要求,就是拍攝必須在廣交會期間完成,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在花城逗留。

廣交會一結束,愛秀集團就要上市,王林等人都要打道回府。

攝制組的同志說,就拍幾個片段,用不了多長時間。

愛秀集團初入廣交會的時候,還是一個名不見正經的小小紡織企業。

曾經連續十幾天不開單的公司,於今成長為廣交會上的巨無霸,每屆廣交會的訂單都是遙遙領先,成為第一個成交量破百億的大企業,成為第一個在廣交會上成長起來的上市公司!

愛秀集團創造了太多的第一!

這些濃墨重彩的故事,值得用影像記錄下來。

負責採訪的主持人是一個留著齊耳短耳的青年女子。

她名叫施紅,端莊、秀麗、嗓音醇美、低調內斂,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酒窩。

和顧清雨不同的是,施紅個子不高,骨架更小,人也苗條得過分,一米六左右,穿著高跟鞋也就一米六五,裁剪得體的女式職業裝,把她襯得更加嬌小玲瓏。

王林目測她的體重不會超過95斤。

施紅出身嶺南的名門望族,從小就有著優秀的家教,說話溫柔細膩,說粵語的時候,能讓人覺得這些古老的音節是動聽的。

在採訪過程中,施紅和王林接觸得多,越是瞭解王林,她越是欣賞和崇拜王林。

廣交會還有三天就結束,拍攝的任務很趕。

這天晚上,施紅約了王林談拍攝的事,同時想請王林吃飯。

王林說,要請也是我來請,怎麼能讓你破費呢?

施紅笑著說,在嶺南我是主人,你是客,我當然要盡地主之誼,我雖然工資不高,但要請王董一餐飯,還是請得起的,就看王董給不給我這個面子了。

王林笑著同意了。

原來吃飯也不是單純的吃飯。

餐桌附近架起了攝影機。

攝制組說要拍幾組王林的生活片段,用於剪輯,又說這些片段不一定能用得上,但不能沒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林參與過不少專題片的錄製,知道這是真的,也就無所謂了。

只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吃飯,多少有些尷尬。

便是專業的演員,有時拍一個鏡頭也要NG好多次,何況王林呢?

好在這不是拍影視,後期只需要剪輯其中的一兩個片段,也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王林配合節目導演的要求,很快就拍完了。

“可以了嗎?我可以吃飯了吧?”王林笑著問。

導演笑道:“謝謝王董的配合,現在不拍了,可以吃了。”

施紅道:“飯菜都涼了,換一桌吧!”

王林道:“別浪費了,還能吃。現在天氣也不冷,能吃。”

他說著就端起碗來吃飯。

剛才是為了配合拍攝,吃也只是做做樣子。

此刻王林早就餓了,吃起來也就不管不顧,風捲殘雲一般吃了兩大碗米飯。

他看到施紅碗裡的飯還是滿的,問道:“你不吃?”

施紅抿嘴一笑:“我晚上吃得很少,吃一點菜就飽了。”

王林道:“你不是飽了,你是保持身體和形象,不敢多吃。”

施紅道:“王董,你很懂女人。”

王林道:“我是懂一點人性。”

飯後,稍事休息,進入了正式的採訪。

拍攝就在王林住的花園酒店套房裡進行。

為了節目效果,工作人員把窗戶下面一方全部清空了,只留下兩把椅子。

王林和施紅坐在椅子上談話。

攝制組的十幾號人,擠滿了整個房間。

鄧大寶、李文娟和娜塔佳等人都在場。

李文娟好奇的站在攝像頭後面,看看王林他們,又看看監視器裡的畫面。

“我姐夫拍出來怎麼這麼胖?他明明很瘦的!”李文娟問導演。

導演知道她是愛秀集團李總,不敢怠慢,笑道:“李總,人在鏡頭前都會顯得胖一點,所以演員和主持人都要求很瘦,不然就不上鏡。”

李文娟哦了一聲。

採訪開始。

問題都是事先準備好的,也和王林做過溝通了。

施紅問,王林答,兩人聊得很隨意、也很融洽。

施紅問道:“王董,您現在公司這麼大,有那麼多人,事業越做越大,但是每天時間只有24小時。您要思考戰略、關注細節,還得研究內部的組織架構,這幾者怎麼完成平衡?”

王林道:“其實我覺得我做得還不是很好,做得很好的話應該不用這麼忙,現在時間總是不夠用。我覺得一個董事長最重要的事,首先是確定發展戰略,尤其是像我們這種企業,企業家對未來的遠見、洞察力很重要,這是最核心的工作。第二個是定機制,這個機制當然不光是錢,這方面我們還要向優秀企業學習。相比那些真正的大型國際五百強企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努力在現有的能夠提供的條件資源下,讓大家能夠安心奮鬥。第三個是用人。怎麼把最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讓最有能力的人做最有挑戰的事情,而不是躺在舒適區。我覺得這些都很重要。”

施紅道:“王董,您是想把愛秀集團打造成世界五百強企業嗎?”

王林道:“這是我們的發展目標,人要有理想,企業也要有理想。”

娜塔佳低聲道:“這是他的野心!理想就是野心。”

鄧大寶瞪了她一眼:“不要說話,會錄進去的。”

施紅問王林道:“您是人大的代表吧?請問有了這層身份以後,您的生活有什麼改變嗎?”

王林道:“當然有,我感覺我肩上的責任又重了幾分。愛秀集團正處於創業關鍵期,我能當選代表,確實充滿了自豪感,也有很強的使命感。我是最年輕的代表之一,我有必要為青年創業者發聲,從政策層面為他們創業提供更優良的土壤。我是草根創業,便今天我覺得要有更開闊的眼界。”

施紅問:“您覺得這一路走來從小成功、大成功到更大的成功,這個過程中您身上哪個品質發揮最重要的作用?”

王林道:“熱愛!最核心的還是源於熱愛的初心,就跟小時候玩耍一樣,你玩得再累,你不覺得累對吧?即便過程中有很多的艱辛。就像那些打遊戲機的年輕人,他們可以連續玩上幾天幾眼不閤眼,也不覺得累。我創業就憑著這股熱愛。”

施紅道:“您是對紡織行業的熱愛,還是對創業的熱愛?”

王林道:“都有!我本身就是申紡廠的一名機修工人,我很熱愛這個行業。”

施紅道:“您在創業路上,有沒有遇到過困難?”

王林道:“困難?當然有了!不過,在愛秀集團的發展路上,我覺得我確實比較樂觀和堅韌,我從來沒有覺得過困難,無論在什麼時候。困難像彈黃,我強它就弱!”

施紅笑了笑,問道:“您對我國未來的經濟形勢,有什麼看法嗎?”

王林道:“我國現在是全球製造業大國,未來會向製造業強國的路徑進行轉變。這是一條必經的艱難之路。我國現在是人口紅利,未來肯定要向人才紅利轉變,這也是一條必經的艱難之路。但我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施紅輕捋一下耳邊的秀髮,問道:“王董,您的家庭生活幸福嗎?”

這個問題不在計劃之中。

但也難不倒王林。

王林幾乎沒有沉吟,也沒有思索,回答道:“幸福!我很滿意我現在的生活。我的妻子是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她默默無聞的付出,給我創業留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很感恩我的妻子,我也很愛我的妻子。愛秀集團的勳章上,有她的一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