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你和周粥的關係怎麼樣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林轉悠到下午三點鐘,也沒有回去。

在轉悠中,他產生了一種想法,想好好的開發利用這片老城區。

王林對這種老城區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雖然這裡很雜亂,電線像蜘蛛網一樣把天空分割成無數小塊。

但青石板鋪成的巷子路,那些小視窗掛著的碎花襯衫,那轉彎處偶爾閃過的一個穿著旗袍的美麗背影,都讓王林留連忘返。

真正的上海灘,真正的老城故事,不就存在於這些里巷嗎?

申城有很多老小區,都是始建於七十年前。

老舊小區在城區的佔比,達到了85%以上的面積。

這些小區也分很多種。

自從1843年11月17日,申城開埠以來,建築融合了明清,英法,民國等各種老房子,有很多法租界、英租界、民國時期留下的一些老建築。

一種老房型別是新式里弄。

市中心、法租界、三層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這些標籤都是新式里弄。一般建於1930到1940年代,為當時中上層階級的府邸。有些房子會有煙道,可以生火取暖。這類老房子適合出租或者購買,最重要的是對原來裝修設計的保護,如果門窗都換成現代的,可能就沒這感覺了。

這種房子很少有出售的。一般一棟分很多住戶,除非收一棟或者很多棟才能做點用途。現在沒有限購問題,但難纏的是申城人比較難搞的問題,能拿下肯定要費不少心力精力。王林本人是申城本地人,他這麼想,並沒有貶低之意,只是實事求是。

剛才唐玉梅提到搬遷時,王林就敢斷言,這樣的拆遷工作,沒有一兩年很難完成。

還有一種大家熟悉的房子型別,石庫門。

石庫門屬於磚木結構,進門一個小天井,多為政署所有。有些公房住宅可能還是一棟72家房客,這種老房子對於兒時在裡面盤野貓貓的老一輩,還是蠻有感覺的。

此外還有別墅和多層電梯大廈。

王林覺得這種新式的里弄,很值得收購,改成特具一格的民宿,或者商業街,都是不錯的選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這樣的改造,王林一個人做不到,必須得到政署的支援。

“忠叔,去政署。”王林沉聲吩咐。

“好的,王總。”忠叔開車前往。

王林打了個電話到周漢民辦公室。

周漢民的秘書告訴王林,老闆正好有空。

到了政署,王林直接來找周漢民。

周漢民得到了秘書的報告,知道王林要過來,拒絕了其它的會客,專等王林的到來。

“王林來了!”周漢民看到王林推門進來,欣慰的一笑,“過來坐吧!”

“領導好。”王林笑著走過來,掏出煙敬了一支給周漢民。

周漢民接過煙,放到鼻子下面聞了聞,卻沒有抽:“玉英管得嚴,叫我少抽菸。”

“不抽菸的確好。”王林笑道,“只是需要毅力戒菸。”

“單位安排了一次體檢,我個別指標超標了,玉英小題大做,很擔心我的身體啊!”周漢民呵呵笑道,“老婆的話不能不聽,不過我還是偷偷的吸上幾支煙。”

王林莞爾而笑,心想周漢民也挺有趣的。

周漢民道:“你來找我,是有什麼事吧?”

“領導明鑑。”王林身子前傾,含笑說道,“我聽說市裡又要進行舊城改造?”

“是啊,你又看中哪塊地了?”

“紅光路愛秀廣場後面有一片舊城區,那裡全是新式里弄。”

“哦,對,就是那一片要進行改造,你到那邊看過沒有?和你們愛秀廣場一對比,那一片舊城格外的扎眼,太難看了!”

“是的,領導,的確有些難看,但我覺得吧,這些老舊小區,也有一種特別的韻味。”

“那樣的老破小區,有什麼韻味?”

“歷史的韻味。”

“歷史的韻味!”周漢民反問了一句,然後抬起頭來,看著王林,“你有什麼想法?”

王林道:“我想啊,這一片里弄,如果能改造成一個民宿基地,或者改造成一片懷舊式的商業街,是不是可行呢?”

“民宿?懷舊商業街?”周漢民來了興趣,“那你說說,怎麼個改造法?”

王林道:“老城區肯定要改造,但我以為,改造並不一定就是拆除重建,也可以改繕和修復。”

“當然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理念。可是,真的有價值嗎?”

“領導,我們的目光,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建高樓大廈,去哪裡不能建?申城這麼大,多的是土地。但像這樣密集、有規劃的新式里弄,在申城卻不多。我們對老上海灘的記憶,離不開這些新式里弄。外地來的遊客,也喜歡到這種老式的街區來走一走,感受百年前的上海灘氣息。”

“哈哈!有嗎?”周漢民笑道,“你就直說吧!你到底有什麼樣的想法?”

王林道:“我想和政署合作,一起開發這些新式里弄。”

周漢民道:“合作開發?怎麼個合作方法?”

王林道:“你們可以進行改造,但我有幾點要求。除增建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外,不要大規模新增老城區建設規模,不要突破原有密度強度,不增加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原則上城市更新單元和片區或專案內拆建比不應大於2。舊改方面的要求是,堅持應留盡留,全力保留城市記憶,鼓勵採用繡花的功夫,對舊廠區、舊商業區、舊居住區等進行修補、織補式更新,嚴格控制建築高度,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區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

周漢民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手撐著下巴,思索道:“王林,你提出來的意見相當好!其實之前也有人向我提出建議,但我並沒有重視。”

“誰啊?”王林問道。

“小霞。”

“霞姐啊?難怪了,我和她經常有英雄相見略同的感慨。”

“是啊!你的很多想法,和她都會不謀而合!”周漢民笑道,“她跟我說的話,和你說的差不多,她也說什麼歷史的沉澱,老城區的特色。不說一座鋼筋水泥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人不能忘本,城市也不能否定歷史。”

王林道:“霞姐的見解,比我更加深刻。”

周漢民道:“你再次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就有了不一樣的感受。王林,你再說說看,那些房子要拆遷?哪些房子需要留下來修繕呢?”

王林道:“危房肯定要拆除,危房分為整幢危房和區域性危房,這樣的房子只能遷除。還有一種,就是拆遷價值最大的房子也可以拆。”

周漢民道:“拆遷價值?這怎麼理解?”

王林道:“城市在發展,建設也在不斷完善,有些老城區的房子,由於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在前些年的第一輪拆遷大潮下,這類房子或由於拆遷戶不同意,或由於拆遷成本高,或由於未納入拆遷範圍等原因,並未拆遷,但事實證明,這類房子極具拆遷價值。到了現在,這類房子拆遷的可能性非常高。尤其是老城區低密度、黃金地段、且周邊配套成熟的老房子,全拆重建的價值極高,不僅地方會想方設法靠其賺取高額土地出讓金,開發商也想透過這類專案賺更多的利潤。”

周漢民道:“照你這麼說的話,紅光路後面那片小區很值得拆遷。”

王林笑道:“我今天到那邊仔細看過一圈,覺得這片小區的房屋,狀況還不錯,雖然有70年了,但住人還是可以的。”

周漢民道:“我倒是沒有去看過,70年的房子,狀況還不錯?”

王林道:“以前的房子建得特別牢固,除了房子太小,格局不合理以外,我覺得沒有大的問題。只要好好收拾修繕,可以利用起來。”

周漢民道:“你打算怎麼改造這片小區?”

王林道:“外牆粉刷、屋頂平改坡、樓道翻新、管線更新、小區大門智能化、服務設施增設等,此外,還可以進行宣傳欄美化、庭院設計、小區活動室更新、增設花架、雨篷美化、適老化改造等。”

周漢民道:“你是想全部徵收?”

王林道:“如果可以全部徵收,那當然是最好的事。”

周漢民感嘆了一聲:“王林啊,我們之間不打誑語。實話跟你說吧,這老舊城區住的人密度很大,一座雜院裡面,有的甚至住了七十二家房客!想徵收這麼一棟樓,就必須徵得這72家房客的一致同意。所以難度極高。你別看我們現在已經啟動了改造工程,但什麼時候能完成徵收工作,我心裡一點底也沒有。”

王林笑道:“這是肯定的。人都有一種故土難離的痛苦。”

周漢民搖了搖手:“要是我,肯定嚮往更好的住房。”

王林道:“我以為,要說服他們同意改造,也不是沒有辦法。”

周漢民雙眼一亮:“王林,你就知道你辦法多,你快說說看,有什麼辦法?”

王林道:“他們不想離開,無非兩個因素,一是在附近上班,不想去太遠的地方,怕不方便。二是街坊鄰居住在一起,捨不得分離。”

“嗯!有道理。要怎麼解決?”

“我之前提到,有一批房子是必須要拆除的。”

“危房,還有拆遷價值高的房子。”

“對,我們先把這一批房子拆了。住在危房的人,肯定更容易同意搬遷。”

“那是當然。”

“我們先拆一批房子,然後就在附近建一批新式的安置小區。小區的樓房也不用太高,以七、八層樓高為好。”

“嗯,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建好安置房以後,再跟其他人去談搬遷的事?”

“可以先把規劃做出來,然後拿著規劃跟市民們談搬遷條件。新房子就在附近,不存在上班不方面的事,街坊鄰居還是住在一起。”

“如果還是有人不同意搬遷呢?”

“只要有85%以上的住戶同意就行了,真有個別人不願意搬,就讓他們留在原來的房子裡吧!”

“這也行?不會影響整體改造嗎?”

“不會。”王林信心滿滿的說道,“這個事情很好處理,到時候,我們請不願意離開的人暫時搬一下家,我們完成整改以後,他們再住回來也行。”

“還有這樣的好事?之前搬出去的人要是後悔了呢?也想搬回來呢?”

“當然可以,但有條件。之前分配的新房子要收回。我跟你說,但凡住過新房子的人,沒有幾個人能回到過去。而且,我們改造過的房子,是要打造成商業街的,到時那邊的房子其實已經不再宜居了。”

周漢民問道:“你打算怎麼治理改造?”

王林道:“整個綜合治理改造工程,需要聯合房管、街道、建管、綠化等多個部門進行的一體化綜合治理,精品小區、美麗街區、架空線入地等工程統籌開展,在對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整治和功能完善的基礎上,重點打造新華路沿線統一、協調的歷史風貌。”

周漢民聽了,頻頻點頭,覺得王林真的是無所不通,就連城改專案,也清楚得很。

王林繼續說道:“將市場管理所等跟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太密切的單位外遷,把原房管所等比較好的建築進行改造再利用,將原來不開放的濱水空間做成步道。尊重居民隱私和日常生活要求,將必要的圍牆作為小區邊界進行保留;同時,根據慢行和景觀需求,對其餘圍牆部分拆除,部分降低高度。還有很多方面,這是一個很精細的改造過程。”

周漢民道:“王林,這項投入可不低。你確定有利可圖?”

王林笑道:“不一定要賺錢!當然了,我也不可能只做公益,不圖回報。能不能賺到錢,我現在也不好說,但我願意去做。除非領導不予批准。”

周漢民道:“這是好事,但我一個人也決定不了。保留歷史建築,還是全部拆除?這樣的爭論,在市裡一直存在,兩種聲音都有。我可以提請市裡討論,我會把你的建議,原原本本的向上級提出來。我相信,有你王林投資,這個專案的可行性還是很大的。我會幫你爭取!”

王林道:“謝謝領導,那我先回去,聽領導的好消息。”

周漢民道:“你先別走,我還有話跟你說。”

王林已經起身,聞言又坐了下來。

周漢民本來不吸菸,卻又將煙放進嘴裡,點著了火,還拿起自己放在桌面的煙盒,抽出一根拋給王林:“你也來一根。”

王林接過來,心想這是要談大事的架式?

周漢民吐出兩口煙,緩緩說道:“你和周粥的關係,發展得怎麼樣了?”

王要抽菸的手,頓時僵住,不可思議的看向周漢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