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王林的船公司【求訂閱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林微微冷笑:“你是說,你和三和公司是死敵?那與我何幹?我只不過是三和公司的一個榮譽董事!”

在企業中,經常會出現榮譽董事,名譽董事長之類的稱號。

這些人,一般是公司創始人或者前任董事長,抑或德高望重的股東來擔任。

他起的作用是平時參加公司重大事項的開業剪裁活動,或在股東遇到糾紛時,調節股東關係,協調公司內部關係的作用。

一家公司不怎麼出名,也會請一個有名的人來擔任榮譽董事或榮譽董事長,為的就是提升企業的知名度。

而公司的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公司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他擁有罷免CEO等最高權力,並且掌握行政權力。

至於名譽董事,就是給社會名流的一種封號,他可以沒有任何職責,也可以是負責相關事務,就看董事會對職責的分配。

劉和平等人想選舉王林當三和公司的董事長。

但王林卻寧可退居幕後,只當一個榮譽董事。

當然了,王林在三和公司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的。

這一點不言自喻。

從劉和平等人對王林尊敬的態度、恭敬的表情,可以看出來,從王林所坐的位置也可以看出來,在三和公司,王林的地位是超然的,也是眾人所敬仰的中心。

但劉大海並不知道這一切,他聽王林這麼一說,倒是一怔。

劉和平冷哼一聲:“劉大海,你要跟我們三和公司為敵,我很樂意接受你的這種挑戰!我們三十家社團,還比不上你一個人?那我們以後也不用在江湖上混了。”

全場傳來響亮的笑聲。

這是嘲笑,也是譏笑,更是輕視的笑。

區區劉大海,也敢跟三和公司叫板?

如果三十個社團加在一起,都打不過一個劉大海,那三和公司存在的意義何在?

抱團取暖都取不了暖,還不如一盤散沙!

劉大海聽著四周的譏笑聲,喉嚨一陣發苦。

這一年的劉大海,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和唐季賢、顏世雄等人相提並論。

即便是唐季賢、顏世雄,也不會傻到得罪三和公司,頂多就是不摻和,敬而遠之。

對唐季賢和顏世雄來說,王林主理三和公司,也是有好處的,因為王林和他倆之間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絡。

所以,他們也就默許了三和公司的成立。

劉大海又算什麼玩意?

他敢獨自對抗三合公司?

王林澹然說道:“把不相關的人請出去!”

他的話一落地,附近兩桌的人馬上起身,轟然答應,然後一齊走上前來,對劉大海道:“你可以出去了!”

劉大海本來是一片好心,結果卻辦了壞事。

這多半是因為他不會說話的緣故。

劉大海也是個死要面子的人,被三和公司的人這麼一鬧,他哪裡還有臉面繼續留在這裡?當即轉身離開。

三和公司的人在後面起鬨。

那鬨堂大笑的聲音,傳進劉大海耳朵裡,格外的刺耳。

劉大海憤憤的走出餐廳門,用力跺了兩下腳,呸呸兩聲。

馬仔上前問道:“老大,要不要把那匹金馬拿回來?”

劉大海反手就是一巴掌打過去:“我劉大海落魄到這種地步了?送出去的禮物,還要拿回來?你當我是什麼人?你嫌我丟的臉還不夠?”

馬仔捧著臉道:“是,是,老大。”

劉大海大聲吼道:“是?你是說,我丟的臉還不夠?”

“不是,不是。”馬仔哭喪著臉,他指著劉大海的車,說道,“老大,你的車被人貼罰單了。”

劉大海的車就停在馬路邊,他想著馬上就要離開的,沒想到還是被條子給貼了罰單。

“喂喂喂!”馬仔跑上前,對條子說道,“兄弟,我們就停了一下,你至於貼罰單嗎?你知不知道這是誰的車?”

“這裡不許停車!我不管這是誰的車,停在這裡就要受罰。”交警嚴肅的說道。

“讓他貼!”劉大海大搖大擺的走過來,掏出一沓錢來,往交警懷裡一甩,“我的車就停在這裡了,我們現在去上面唱歌跳舞,要晚上才走!該貼多少你就給我貼,我有的是錢罰!不過你得給我把車給看好了,如果車子有遺失或受損,我唯你是問!呸!一個臭條子,有什麼了不起!”

交警道:“你這是在威脅我?”

“對啊,我就是在威脅你!你告我啊?”劉大海用力咳嗽一聲,喉嚨裡一口老大的濃痰往嘴裡衝,作勢要往交警身上吐。

交警嚇得往後直退。

劉大海往他腳邊吐了一口痰,哈哈大笑道:“這就怕了?怕就對了!”

說完,他抖著威風,帶著馬仔到樓上的歌舞廳消譴去了。

交警看著他們的背影,不甘但又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時,一個年輕的帥哥走到他身邊,問道:“看不慣他?”

交警道:“這種人太得瑟了!有幾個錢了不起啊?”

“有錢真的可以了不起!不過,你可以抓到他的把柄,把他給抓起來!”帥哥說道。

“遲早有一天,我會把他抓起來!他別犯到我手裡!”

“好,有志氣!”

“你是誰啊?”

“我?一個路人。”

這時,餐廳裡的人都走了出來。

劉和平推著輪椅上前笑道:“王先生,我們回公司,好好聊聊公司經營方面的事?”

帥哥自然就是王林了。

王林嗯了一聲:“關於公司的運營,你們有什麼好的想法?”

劉和平道:“我們有碼頭,當然還是做碼頭生意。貨運這一塊的生意,利益極高!”

王林道:“我在香江有一家貨代公司,三和公司可以和我的公司一起合作,成立一家全新的船公司。”

劉和平笑道:“乾脆,兩個公司合併得了!”

王林輕輕搖頭:“還是劃分開來比較好。但業務方面可以互通有無。三和公司可以購買自己的貨船,開通自己的航線,成立自己的船公司!”

劉和平道:“這一塊的生意當然好做了,看看人家船王,多有錢!我們哪怕賺不到他那麼多的錢,他吃肉,我們喝湯都夠了。”

王林道:“就是這個道理。生意慢慢做,總能做起來的。”

眾人來到三和公司,在會議室裡坐下來,七嘴八舌,各抒己見。

三和公司租了兩層寫字樓,用來當作公司的總部

經過商議,王林協助他們,制定和完善了公司的發展規劃、運營方針、經營方式、規章制度。

因為王林馬上就要回內地,所有的事務,都趕在這幾天完成。

王林幫人幫到底,使出渾身解數,幫忙成立三和公司。

三和公司的成立,在香江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這像徵著三十家社團集團上岸,從今天開始走上正道,經營正派生意。

從此,香江多了一家實力強勁的船公司。

在談及股權結構時,因為王林並沒有注資,所以他不應該持有三和公司的股份。

這也是王林擔任榮譽董事的原因,他和三和公司之間的關係就不會太過深入。

但是,劉和平等人經過商量,卻要給王林一成的乾股。

10%的分紅!

雖然王林並不持有股權,但他可以獲得10%的分紅收入!

這個分紅的比例就很高了!

其他這麼人,才獲得90%的分紅呢!

王林連說不敢受此分紅。

劉和平等人卻一定分紅給王林。

在他們看來,如果王林不拿這筆分紅,那他就不會為公司的經營上心。

給王林分紅10%,雖然很多,但比起王林為三和公司所做的貢獻來,眾人又覺得這是值得的。

這些社團老大的性命,都是王林救下來的。

劉和平之前想過要給予王林一筆錢當報恩,但王林拒絕了。

再加上三和公司的成立,也是王林一手促成,沒有王林,也就沒有三和公司。

在這樣的背景下,透過公司分紅的方式,給王林一筆錢,也不算什麼大事。

王林覺得自己受之有愧,但實在拗不過眾人的一致請求,最後只能接受,但他主動將分紅收益降到了5%。

從此,王林在三和公司沒有投入一分錢,卻能坐收5%的分紅!

三和公司的人都感嘆不已,覺得王林太過仁義。

別人都只嫌棄分紅太低,而王林卻嫌分紅太高。

這樣的好人,哪裡去找?

王林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這筆分紅的收入,而是船公司的盈利。

三和公司成立以後,社團之間的碼頭之爭,終於告一段落。

王林的貨代公司,和三和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船公司。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永華貨運”。

船公司投資巨大。

王林透過貨代公司,向船公司注資50億港幣,佔股51%,成為永華貨運公司的最大股東。

這才是王林整個佈局的重點。

三和公司是一個集團公司,經營的範圍很廣。

但永華貨運,卻專營船務、貨運業務。

這一塊的業務,也將成為三和公司的重點經營範圍。

自從,王林終於打通了屬於自己的海運通道,有了自己的貨運渠道。

改開初期,我國的遠洋貨運能力嚴重不足,急需擴大遠洋運輸能力,當時船王應邀回來洽談合作,一改不與別人合資的規矩,雙方成立了合資公司,引進國外先進造船技術承接國際訂單,並下單訂購了6艘貨船,在國際上為我國造船業做了有力的證明。

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的遠洋運輸能力大大增強,但還遠遠不夠。

海上運輸是歷史悠久的運輸方式,目前國際貿易總運量中,三分之二以上的貨物運輸是利用海上運輸完成的。

我國的遠洋船隊組建於六十年代,由於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商船隊發展迅速。從七十年代開始,國輪承運進出口貨物的比重逐年上升。

到了九十年代初,我國國輪貨運量的比重已上升至60%-70%之間。遠洋運輸航線也發展到100多條,我方派船到達國外裝卸的港口約已有240多個,遍佈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伴隨我國遠洋運輸航線的發展及商船隊的建設,我國國際班輪運輸發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截止1992年,我國已有250個航班通往世界各大港口,其中核心班輪的準班率基本保證100%,普通班輪準班率也提高到70%以上。

1992年,貨運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申城大膽提出“以申城為龍頭,連線沿海,向內陸腹地延伸”的戰略目標,為日後遍布全國、四通八達的攬貨網點佈局奠定了紮實根基。

這一年,我國的航運交易所還沒有成立。直到四年以後才能建立。

在王林印象中,我國第一個水運交易市場,就是在申城。這也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航運交易視窗,定期釋出我國航運發展報告、我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等資料,成為業界重要評價指標。

而在香江,水運交易市場已經十分發達和成熟。

王林在香江組建中轉站,又成立了自己的船公司,既可以解決愛秀集團自己的海上運輸瓶頸,也為我國的遠洋運輸事業做出傑出的貢獻!

在王林的規劃中,等到迴歸之時,永華貨運公司,將成長為國際上排得上名次的貨運公司之一同,在國際貨運行業扮演重要的角色。

貨運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船舶。

永華公司向申城造船廠訂購了十幾艘大型貨輪。

上運輸具有運載量大的優勢,再加上透過能力強、運費低廉,具有其它運輸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至於這一塊的利潤,那當然不必多說。

誰能控制海上運輸的通道,那絕對是日進斗金。

這也算是王林商業版圖中開拓出來的另一塊拼圖。

實業、金融、貨運,等等產業,將助力王林賺更多的錢,邁上更高的臺階。

這次香江之行,王林收穫頗豐。

他既得到了歌后的愛,也贏得了香江最高的名譽,更成立了永華貨運公司!

時光易過,眨眼間,王林他們來港一個月了。

李文秀等人早就歸心似箭。

香江再繁華、再熱鬧,總歸不是自己的家。

李文秀急於回家為母親慶生,和王林商量好回家的日子。

這天,王林等人收拾好行李,前往機場,返回家鄉申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