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五百一十二章 噱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朝女子大體可分為四個階層, 宮廷女子、官宦之女、平民百姓、倡優婢妾。 她們接受教育的方式和學習的內容也大不相同。

經歷過五代十國的混亂,宋朝的皇帝們都在尊崇儒學、大興科舉上下工夫。他們不只號召男子讀書,也呼籲女性學習起來。

宋高宗趙構就曾說過:“書不惟男子不可不讀,惟女子亦不可不讀。”

不過,因為有唐朝后妃干政、外戚專權的不好風氣在先,宋朝皇帝在選妃時,看重品行勝過家世背景。

宮廷女德的最高標準,就是不得干政四個字。仁宗的一位寵妃,就因為梳頭時詢問政事,當即被逐出了皇宮。

難道宮廷女子除了德行,不要求別的嗎?那倒不是,文化知識也是她們的必修課。宮中特設了教育機構,負責教授她們經史子集,甚至還包括書法,棋類、彈琴、歌舞等。

跟宮廷女子所學的內容相比,官宦女子要學的就簡單多了。不過,即便如此,像《孝經》《論語》《詩經》《禮記》《列女傳》《女誡》這些書,宋代的官宦人家十分注重子女教育,尤其是一些開明的家庭,更偏重詩詞、歷史等文化修養的薰陶。著名詞人李清照就是這其中一個傑出的代表。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對《禮記》有深入的研究,就連大文豪蘇軾都對他讚賞不已。李清照的母親是狀元王珪的長女,沒出嫁就已才名遠揚。

有這樣一對優秀的父母,難怪李清照的才情逼人,詞作膾炙人口,就連她老公趙明誠,都不得不甘拜下風。在宋朝人心中,男女同樣有受教育的權利,婚後的小夫妻往往也會切磋才藝。

《歷代婦女著作考》中,有個叫史炎玉的姑娘,既不愛梳妝打扮,也不會縫補衣服、下廚房做飯,她最喜歡的是寫字填詞。她老公對她很寬容,陪他寫作。

夫妻倆經常唱和,一起研習如何提高????????????????詩藝。後來,兩人的詞作,還整理成一本《和鳴集》,被傳為佳話。

雖然宋代的官學不招收女學生,可宋代的私學很發達,男女生隨便進。

不管城內城外,即便在小商販的吆喝聲中,你也能聽到琅琅的讀書聲。

只不過,出身平平的女子們,在私塾裡談不上系統學習,只是背誦些儒家經典罷了,她們更主要是學習廚藝、女紅那些實用性技藝。

至於倡優婢妾,她們主要學習歌舞、管絃、詩詞等娛樂之技,技師也多為當代的名伶、舞姬。

對於不太富裕的人家來說,生了女兒就請技師傳授技藝;一旦女兒技藝超群,就有可能被官宦人家看上,收為樂伎、寵妾,從而賺取大把銀子。因為宋朝經濟十分繁榮,娛樂場所空前興旺,這類女子的就業也就不成問題了。

難道宋朝女子,人人都識字、有文化嗎?那倒也不是,文盲也是存在的。不過,宋朝有專門針對,目不識丁的大嬸兒們的教育形式——俗講,就是透過宣講佛經故事,來塑造她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除此之外,服飾也是區分宋代女子階級的重要標誌。

從社會階層來看,宋代女性可以大致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其中上層階層為貴族女性,主要包括皇后嬪妃、官宦命婦、名門望族,其中命婦有內命婦與外命婦之分,內命婦主要指皇帝的後宮嬪妃和太子良娣之下的後宮女子;外命婦包括公主、郡主、宮廷女官、有封號的貞潔烈女和大臣官員的母親、妻子。

在《宋史》中有所記載:“外命婦之號十有四:曰大長公主,曰長公主,曰公主,曰郡主,曰縣主,曰國夫人,曰郡夫人,曰淑人,曰碩人,曰令人,曰恭人,曰宜人,曰安人,曰孺人。”

上層女子在宋代社會中佔據一定的社會地位,是宋代女子服飾風尚的開拓者和引領者。

中層階層為家庭殷實的女性,屬於士庶階層,主要包括出身在商賈之家、富裕的農民家庭、朝廷官吏家庭等家庭的女性。

由於宋代打破了“坊”與“市”的界限,農業、商行、手工業等商品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帶動了中層階層女性社會地位的顯著提升,此類女性成為宋代服飾風尚的模仿者和擁護者。

下層階層為地位低下的女性,主要包括農民家庭或商販、雜役家庭中的普通勞動婦女,其佔據了宋代人口的絕大部分,也是宋代風俗畫中主要表現的女性形象。

下層女性還包括一類特殊人群,主要有宮廷侍女、樂舞伎、娼妓等,此類女性身份低微,居於社會底層。其中樂舞伎和娼妓由於職業上的特殊性,所著服飾往往華貴豔麗,是宋代服飾風尚的有力推動者。

宋代傳世繪畫中,女性身份的不同所反映著不同階層女性的服飾風尚。

宋代自北宋建國以來,便效仿隋唐的衣冠服飾制度,制定了適用於宮廷后妃的一套完善的冠服制度。

其中,“褘衣”作為皇后最高等級的禮服,在宋代禮儀活動中發揮著顯著的政治符號特徵,具有禮儀服飾的文化特徵,是各類服飾等級衡量的標準。

宮廷貴族女性中除了皇后冠服制度外,對於後宮嬪妃,也有一套完備的后妃禮服制度。在宋代人物繪畫中,多見宮廷女性形象。

宋代佚名繪畫作品《女孝經圖卷》第二章“后妃章”中,可見后妃禮服式樣。皇后頭戴蓮花冠,博鬢等肩,身著交領大袖禮服,衣長及地,衣領、袖口、下襬處皆有紅色緣邊,腰間繫有紅白相間大帶。

其中,禮服的形制和褘衣形制類似,保留了主體的交領大袖、蔽膝、大帶,但其主體顏色、服飾紋樣區別於褘衣,可見上層服飾等級中的嚴謹性。

與高度程式化的禮服相比,更加世俗化的常服成為宋代上層女性普遍通行的服飾。上層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多穿著常服大袖或褙子,此類服飾逐漸在宋代女子服飾中佔據主要地位,成為中、下層女性普遍效仿和追求的主要服飾,是宋代女子服飾中的經典樣式。

《宋史·輿服三》記載:“其服,後惟備褘衣、禮衣,妃備褕翟,凡三等。其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領,長裙,霞帔,玉墜子,背子、生色領皆用絳羅,蓋與臣下不異。”在上層女性中,對於內命婦而言,大袖是較為正式的日常服飾,而對於外命婦而言,大袖是其在正式場合穿著的禮服。

北宋初期,后妃大袖常服形制較為簡單,其樣式可以在宋代佚名繪畫《宋宣祖後坐像軸》中見可以到。

畫中杜太後頭戴芙蓉冠,飾有鳳釵、步搖釵,身穿大袖襦裙,裙長曳地,呈現平鋪樣式,外穿對襟大袖衣,衣襬後身開衩,呈前短後長樣式,坐時前擺及地,後擺拖垂較長,系紅白相間帶於胸前,外配有鳳紋霞帔。大袖的形制與禮服形制類似,不同之處在於領型上的變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宋代初年,國家剛剛結束了五代割據混戰的局面,社會逐漸發展穩定,為了減輕農民賦稅徭役負擔,穩固統治,維持經濟發展,宋太祖繼位時,便實施了一系列利於農業發展的措施,以獲民心。

宋太祖於乾德四年(966)曾頒佈詔令:“自今百姓有能廣植桑棗、開荒田者,並令只納舊租,永不通檢。”減免了農戶墾田開荒的賦稅。

同時,均減徭役,賦稅專收,除了地方賦稅的小部分開支,其餘賦稅集中,由中央統一掌握,實施“命官分詣諸道均田”的均田法治,獎勵開荒田者,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迅速發展,加了戶口數量,擴大了墾田面積。

全國墾田面積自宋太祖開寶末年(968-976 年)的 2953320 傾增加到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 年)的 4400000 傾。????????????????戶口數量也從宋太祖至道三年(997 年)的41萬戶增加到徽宗崇寧元年(1102 年)的 200 萬戶。

隨著農業生產的恢復,手工業和紡織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宋代中下層階級的人民經濟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宋代婦女多走出家門,從事農業、商業、手工業、紡織業等經濟生產活動,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換取商品或經濟報酬,以滿足日常開支,維持生計。

在宋代市井風俗畫中,能夠看到此類女性形象,她們所穿衫、褙子、裙、褲等日常服飾,是宋代女子常服服飾風尚的踐行者。

兩宋時期女子著衫較為普遍,區別於上層婦女所著的大袖衫,中下層女性多著窄袖衫,所著衫子出於生活化的實際需要,袖口較為緊縮,體現利於行事的特點。

宋朝是中國文治的巔峰時期,無論新銳派還是保守派都贊成教育事業。城鎮收入相對農村較高,也更崇尚文治,汴京更是號稱“人人尊孔孟,家家誦詩書”。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少文人都表示支援女子接受教育,作為保守派領袖的司馬光還提出無論男女都應該接受教育。他還列出《孝經》、《論語》、《詩》、《禮》作為女子教育必讀書籍,讓女孩們“略曉大義”。

話雖如此,宋朝的官方書院依舊禁止女子入學。理由也很簡單,官學的目的是為朝廷培養進士,若女子能入學,那麼女子也就能靠科舉成為士大夫。宋朝文人雖贊同女子接受教育,卻不想讓女人進入政治集團,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好在宋朝大興科舉產生落第書生,他們除了讀書什麼也不會,又不想回到農村老家。那麼在汴京或者附近城鎮開設私塾,透過當教書匠來賺取生活物資以備再考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城市的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得多,最重要的是更方便招生,稍微有點條件的書生都喜歡住在城市裡。有充裕的師資力量為後盾,城市中產非常樂意給自己閨女找一個老師。在宋朝崇尚教育的大氛圍下,一個接受過基礎教育的女孩比一個目不識丁的村姑更容易找到體面的丈夫。

反觀鄉村地區,女子接受教育的難度很高。宋朝的國策是中央集權,全力以赴削弱藩鎮存在的基石。這套制度的創立意圖即強化朝廷的控制能力。鄉村地區的道路狀況十分糟糕,遠不如城市發達,汴京方面的控制能力要弱不少。所以,宋朝的國策十分強調重商主義,打擊土地兼併的力度也是歷代最低,同時鼓勵農民進城打工。而城市輻射給農村的經濟成果,又被當局用稅收的方式奪走。這一系列政策導致宋朝農村普遍窮困,起義不斷。貧窮意味著無法支付足夠的優渥的薪資,不斷起義的大環境也讓讀書人下鄉教書的風險直線提升。而鄉村人出於比城裡人更嚴重的重男輕女傳統,將僅有的師資力量也分配給兒子。長此以往,農村女子和城市女子的教育水平宛如雲泥之別,時至今日“村姑”都是指鄉村地區沒有受過教育,也沒有任何見識的文盲女子,其影響可見一斑。

宋朝是個人口大爆發的時期,這得益與農業水平的進步。宋代耕作制度上的改進,主要表現在一年兩熟制和兩年三熟制面積的日趨擴大。如北宋初年,官府勸諭江南、兩浙、荊湖、嶺南、福建各州百姓“益種諸谷, 民乏粟、麥、黍、豆種者,於淮北州郡給之”。江北諸州, 也令“就水廣種粳稻, 並免其租”。可見,宋政府積極組織選種、配種,以免租提供南方北方交換種植,其結果是當時稻麥種植面積擴大,這也是宋政府試圖改變“江北之民雜植諸谷, 江南專種粳稻”的舊耕作制度的一個重要體現。宋政府在江淮流域、兩浙一帶還推廣了佔城旱稻,即早熟而高產的稻種。 到了南宋,各地的佔城稻種已經為數繁多,既有秈稻和糯稻,又有旱稻、中稻和晚稻。

值得一提的是,歷朝歷代中,唯有宋朝的丫鬟不屬於奴隸,和主家算是僱傭關係,類似西方的女僕。總體而言,宋朝城市婦女的生活狀態十分類似中世紀晚期的歐洲城鎮,雖然對婦女的就業依然有十分嚴格的限制,但部分開放的行業,讓婦女的生活狀態和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

而在很多農村地區,朝廷的司法無法覆蓋到鄉村。女子雖然也可以從事紡織行業,但規模卻小得多,無法像城市婦女那樣形成某種共同體,地位也要低不少。而且不少地區依舊奉行習慣法,將丫鬟視為主家的私人財產可以“打死不算”。她們固然也吃到一些改革紅利,卻無法和城裡的同行相提並論。

而此時的韓韞玉,就是官家女子的典範,不說是通曉詩書,但是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讓韓韞玉成為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當然了,幾乎是同樣的成長環境,但是曹菡最後成為的就是和韓韞玉截然不同的兩種人,這是因為教育和曹菡本身性格的原因造成的。

面對曹菡,雖說陸垚做不到誇誇其談,但是最後還是成功勸服了她。到了韓韞玉這裡,陸垚反倒是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勸說她,韓韞玉的擔心,陸垚自然是知道的,她明白的比曹菡多,擔心的也要比曹菡多。而且,韓韞玉不光是站在陸垚的角度思考問題,她也要為自己的韓家做出謀劃,所以,她的擔憂很多。

到了韓韞玉.房間門口的時候,陸垚還是沒有想到一個具體的策略。

敲門,韓韞玉應了一聲,陸垚便走了進去。

然後,二人便開始了談話。之前的時候,陸垚總覺得和韓韞玉說話要十分約束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跟她溝通,但是自從她和曹菡之前的那件事情後,陸垚覺得,韓韞玉其實並非是一個不通人情的人。所以,和韓韞玉交流,陸垚也是改變了自己說話的語????????????????氣和態度。

“曹菡那裡你說過了?”

等陸垚坐下後,韓韞玉倒是率先開口問道。

陸垚點點頭,說道:“嗯,說過了,她最後表示理解,支援我去做這個樞密副使。”

“我想,曹菡應該還沒有完全明白樞密副使的具體職務。那可是要出使邊關,很可能要帶兵打仗吧。”韓韞玉略顯擔憂的說道。

陸垚心想,韓韞玉明白的就是比曹菡要多,之前他和曹菡說不用自己親自去帶兵打仗,實際上就是在安慰曹菡,去到邊關,怎麼可能不打仗。更何況,這宋夏之間關係這麼緊張。另外,之前陸垚給到的樊樓夜宴的建議,更多的就是帶有針對性的戰略策略。所以,即便到時候帶兵的不是陸垚,不管是韓琦還是范仲淹,都會讓陸垚作為類似參謀一類的角色跟著上戰場的。

想要瞞過韓韞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陸垚說道:“嗯,是要帶兵打仗,不過你放心,我應該不會有什麼安全問題。”

“兵器不長眼,生死無常,誰又說得好呢。”韓韞玉倒是發出了一聲嘆息,說道“誰知道對方的軍力是怎麼樣的,雖說我爹經常和我說,我們大宋的軍隊非常厲害,但是我倒是覺得,如果真的開戰,我們未必就一定會獲勝。”

韓韞玉的這一番話,倒是完全出乎了陸垚的預料,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韓韞玉竟然能說出這一番話來。

出於好奇,陸垚問道:“你怎麼覺得,我們不一定會獲勝?”

韓韞玉說道:“很簡單,如果我們大宋的軍力非常強盛的話,為什麼皇上會讓你這麼一個剛剛透過殿試考試的年輕考生去做如此重要的正二品樞密副使官職呢?更何況,我們剛剛成婚不久,不管是於公於私,皇上都不應該讓你這麼著急就走馬上任去到邊關,這只能說明,戰爭一觸即發,雙方是一定要開戰的,而你在之前一定是提出了一些比較好的主意被皇上採納。當然,這個主意要高出韓琦和范仲淹想要採取的對策,所以才會讓皇上非常重視你。要是我說,可能這推遲殿試考試成績都只是為了給你弄的那個新蹴鞠大賽讓路。”

“不說十分正確,但是也有七八分。”對於韓韞玉的這一番見解,陸垚非常驚訝,但是仔細想來,可能和自己之前對韓韞玉不夠瞭解也有關係。沒想到,韓韞玉的心思如此縝密,透過趙禎對於自己的任命,就已經能夠聯想到宋夏之間的關係,還有一定會到來的戰爭了。

“所以,這種情況下,你必須上任,勢在必行,就一定會有危險。”韓韞玉說道“會有人陪你去麼?”

果然,雖說韓韞玉十分瞭解趙禎這麼任命的重要性,但是實際上,她其實對於打仗之類的事情並不是怎麼感興趣。她真正關心的,還是陸垚的個人安全問題。畢竟,他們才成婚後不久,她也不希望到時候陸垚一去不回。

明白了韓韞玉真正的擔憂後,陸垚說道:“對於這一點,你放心吧。”

接著,陸垚就將自己找好的那些幫手都告訴韓韞玉了,包括曹菡,還有方莊,小胖他們這些人。當然了,陸垚省去了一些不能說的部分,比如方莊和小胖他們都是跟著自己參加曹家比武招親大會的事情的。韓韞玉對於比武大會的事情瞭解的並不是太多。

不過,陸垚在和韓韞玉說起這幾個人的時候,腦海中倒是出現了一個其他的想法。比武大會,是不是可以作為一個武館的噱頭,來幫助自己的武館成功建立呢?

最後,陸垚也算是成功說服了韓韞玉,在她聽到會有這麼多人陪著陸垚一同去邊關的時候,韓韞玉也算是比較放心,畢竟曹菡都沒有多說什麼,她這個作為正室妻子的,皇上的旨意既然已經下來了,她也不能過多的阻攔干預陸垚的選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