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四百四十三章 對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汴梁,比武招親擂臺大賽現場。

其實諸位應該也都清楚,這曹國舅,其實便是那八仙之一“曹國舅”的原型。

曹佾字公伯,韓王彬之孫,慈聖光獻皇后弟也。性和易,美儀度,通音律,善奕射,喜為詩。自右班殿直累進殿前都虞候、安化軍留後。言者謂年未四十毋典軍,出知澶、青、許三州,徙河陽。以建武軍節度使為宣徽北院使,知鄆州,改保靜、保平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靈宮使,加兼侍中,封濟陽郡王。

神宗每諮訪以政,然退朝終日,語不及公事。帝謂大臣曰:"曹王雖用近親貴,而端拱寡過,善自保,真純臣也!"進對未嘗名。元豐中以疾告,既愈,入謝,帝曰:"舅久不覿太皇太后,宜少憩內東門,朕當自啟。"已而召入,歷上下儒釋道五閣、大椿蟠桃亭,再升殿乃退。以護國軍節度使、司徒兼中書令為中太一宮使,給朱衣雙引騎吏前馬。

慈聖喪終,請郡,帝曰:"時見舅如面慶壽宮,奈何欲遠朕,得無禮遇有不至乎?"佾皇恐。即城南為園池,給八作兵庀役,疏惠民河水灌之,且將為築三百楹第,固辭乃止。高麗獻玉帶,為秋蘆白鷺紋極精巧,詔後苑工以黃金仿其制為帶,賜佾。生日,賚予如宰相、親王,用教坊樂工服色衣侑酒,以示尊寵。

哲宗即位,加少保。坤成節獻壽,特綴宰相班,優詔減拜。卒,年七十二,贈太師,追封沂王。從弟偕,子評、誘。

其實,歷史上對曹佾的記載很少,本來陸垚初見曹佾的時候,對他的印象可以說是比韓永合要好多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陸垚還是更喜歡韓韞玉一些,現在想想也說不上是喜歡,當時的陸垚只能說是對韓韞玉一見鍾情罷了。所以,最後弄出了那悔婚一說,後來造成了這韓家和曹家現在水火不容的局面。陸垚其實一直覺得自己有責任,但是現在陸垚已經明白,自己最喜歡的到底還是曹菡,所以今天站在臺上,和富紹隆針鋒相對。那富紹隆其實就是富弼和晏殊的女兒所生的兒子,身份地位自然是要比陸垚高出許多,不然的話,也不會有後來富弼找人幫富紹隆走後門的情況了。

不管怎麼說,陸垚的思維跟現在這裡的北宋人肯定是不一樣的,他必須要贏下這場比賽,至於這會讓曹國舅和韓永合接下來怎麼辦,也要等到比賽之後再說了。

此時的場上局面十分明朗,陸垚,在外人看來也就是方莊的隊伍還剩下三個人,而富紹隆的隊伍只剩下兩個。雖說如此,在之前富紹隆做出一波精彩的一打三的操作之後,大家還是普遍認為,這富紹隆所在的隊伍會有更大的機率獲得比賽的勝利,畢竟富紹隆的實力十分強悍。即便是方莊剛才差點在單挑的情況下淘汰掉黎成,這也沒有改變觀眾們的看法。而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富紹隆顯然就是曹國舅安排好的女婿,這一點誰都清楚,所以,既然是曹國舅認準的人,自然是實力不容多說。

雖說方莊的隊伍現在在人數上有一個人的優勢,但是就算是他們兩個人去圍攻富紹隆,剩下的一對一,即便是二人合力,也不一定能夠打敗富紹隆,剛才三個人都沒得手。而這一點,曹國舅、韓永合、曹評都不覺得方莊的隊伍會做出來這樣的事情。

“終於只剩下五個人了,我看用不了多久,這個比賽就能結束了。”

曹評看著場上的五個人,說道。

此時,曹國舅倒是少有的看向了一旁的韓永合,說道:“韓大人,你覺得這方莊和富紹隆誰能獲勝?”

韓永合也沒有再打趣曹國舅,而是說道:“現在的情況是,方莊剛才其實有兩次機會可以淘汰掉富紹隆,第一次是在那十七個人對上富紹隆隊伍的時候,方莊只要加入到那些參賽選手的隊伍當中,當時的富紹隆隊伍應該就會全軍覆沒,根本不會存活到現在。”

曹國舅也是認同韓永合的看法,繼續說道:“這第二次機會,就是剛才三方勢力都剩下三個人的時候,當時其他三個人組成的隊伍是直接選擇了跟富紹隆他們交手的,最後換掉了對方一個人,而自己這邊三個人是被淘汰。那個時候,方莊其實也是可以出手的,畢竟當時富紹隆的體力還沒有恢復,他的兩個隊員也沒有時間去顧及他,但是他都沒有選擇出手,這兩次機會就這麼錯過了,現在到了最後的時刻。評兒,你可知道為何?”

曹國舅看向曹評。曹評此時也是明白了過來,說道:“這方莊是對自己的實力有著絕對的自信,想來他可能在參加這次比賽之前就已經知道這富紹隆的身份還有隊伍的事情。所以,他想要證明,他組織起來的這個隊伍,實力是在富紹隆之上的,所以他沒有出手攻擊富紹隆的隊伍,為的就是能夠和對方一同留到最後,正面兩個隊伍之間角一高下。”

曹國舅笑著說道:“不錯,所以現在場上的局面,雖說方莊隊伍佔據著人數上的優勢,是三對二,不過富紹隆的體力經過剛才的休息也是恢復了不少。但是方莊的這種自信,說明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用人多欺負人少,要我說,他應該是會選擇自己跟富紹隆一對一,而後其他兩個人觀察另一個富紹隆隊伍的人的動向,阻止他們彼此之間配合。其實只要兩個隊長分出了一個高下,這場比賽也就已經分出勝負了,手下的人本來就沒有要當優勝者的意願。”

曹評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所以接下來的重頭戲,應該是方莊對上富紹隆,是吧。”

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這麼認為的,這兩個存活到最後的隊伍,他們只要帶頭人之間分出了一個勝負,那麼就等於說是決定了最後的優勝者是誰。其實這在曹國舅看來是一件好事。本來他覺得,這方莊隊伍在人數上是有優勢的,如果雙方真正混戰起來,最後體力先耗盡的一定是富紹隆的隊伍。而現在從場上局勢來看,雙方接下來是要進行一個隊長之間的對決,變成了一對一,這種情況下曹國舅對於富紹隆還是十分有信心的。

此時所有今天到場的人,除了在房間內觀看比賽的曹菡和曹誘,其實都覺得,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方莊對上富紹隆的戰鬥。而曹菡和曹誘呢,他們其實是在想,陸垚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對於這種局面,陸垚之前已經做好了決策,而隨著方莊的一聲令下,三人也都開始了行動。

富紹隆這邊呢,他也是給站在自己旁邊的那個隊員下達指示,表示接下來,自己應該是會對上方莊,這樣就能決出比賽勝負,他讓那個隊員千萬不要插手,不管發生什麼情況。而後他也是苦笑著表示,到時候自己的那個隊員應該是會被對方剩下的兩個人給盯死的,到時候就算是想幫忙應該也是來不及的。

隨後,富紹隆也就是擺開了架勢,等待對方的進攻。

陸垚此時腦海中在不斷回憶著太祖長拳以及這場比賽進行到現在富紹隆的出招套路。

太祖拳法之風格獨特,造詣純正,套路嚴謹,動作舒展,招式鮮明,步法靈活,不拘陳跡,剛柔相濟,虛實並兼,行拳過步,長打短靠,爆發力強。

太祖拳法講究實戰,攻防格鬥,起如風,擊如電,前手領,後手追,兩手互換一氣摧。其勁力發揮於撐、攔、斬、卡、撩、崩、塞。拳諺雲:“囚身似貓,抖身如虎,行似游龍,動如閃電”。其主要手法為:挑、砍、攔、封、閉、纏、掃、踹、彈、撩、鉤、撞、絆、纏。交手時,講求一膽,二力、三功、四氣、五巧、六變、七奸、八狠。進身前,要“審勢觀察細留神,逢弱直衝入中門,遇強避鋒繞步錘”。手步相連,上下相隨,遇隙即攻,見空則撲。所用招式,非攻即防,虛中寓實,實裡含虛,一式多變,借敵之力以制其身。

太祖長拳共分為三十二勢。

第一勢,懶扎衣

懶扎衣為內家拳傳統架子。雙腳並立,前腳尖直指對手前腳背,前手暗指對手前架手臂外側。若進攻時此勢則先攻下盤,待敵重心稍傾,上步單鞭可以借勢跌人。若不敢冒進,也可靜待,以逸待勞,後發先至。

第二勢,金雞獨立

當對方右拳打來,我當用左手捋其右手臂外側引敵重心前傾,右拳右膝同時進攻對手的頭和肋。出膝時要用小腿催勁彈起,身向左轉。若對方前傾勢盡,欲用勁起身,則可順其勁崩跌對手。若敵不起身則就勢用反關節技身體右轉引帶跌人。

第三勢,探馬勢

探馬勢後重前輕,步勁前三後七。手的高度根據對方肘的高度而變,無論進退都可近步粘沾。以右手直拳為例,右手粘敵小手臂外側,捋臂拿手順勢翻腕。同時左腳頂住對方的前腳做支點,左手託擊敵肘。利用左手和左腳伸直形成的圓弧,拉長對手的拳架,使對手肋下出現空擋,迫敵重心前傾,而後可有多種攻擊方法或跌或打。而探馬手還有多種連跌帶打用法。這只是其一。

第四勢,拗單鞭

拗單鞭與合氣道的手法相似,對手右拳打來,我用左手接腕用手臂和肩肘形成圓弧,引帶敵勁,對手重心稍傾,我則借敵舊力已過,新力未發之際,回身用劈拳挑腳直打人中線。然後上步推跌。是後發先至,連跌帶打。主要根據對方的出手,拗單鞭也分左右兩個方向。

第五勢,七星拳

七星拳型似截拳道警戒勢,是後發先至,當對方無論拳打腿攻,我都以橋手攪腿格開對手的結構架,進步上下連攻,截勁近取,連削帶打,令敵防不勝防。

第六勢,倒騎龍

此勢是誘敵深入戰術運用,如古之拖刀技,對方打來,自己用步法後移重心拉長戰距,一手牽腕,一手託肘,使對方拳不著力,前勁打盡便是強弩之末,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及時反攻,打人措手不及。此勢以引誘為主,所以一定要暴露一定破綻,能引人全力一擊方能出奇制勝。所以破綻必須露得巧,給人能一擊打倒自己的誤導。在敵進攻時卻突然閃開,讓敵拳不著力,卻勢不能退。基本跟閃打相似。但關鍵是步法。上身的閃避是以步法帶動手法託肘配合,在閃避攻擊的同時,腳步要埋伏到對方重心線做反擊的伏筆,一旦對方拳勢已盡,則及時反擊對方重心線。做到後發先至,應手僕人。

第七勢,懸腳虛

此勢是以後腿為重心,前腳腳尖輕點地,前腳虛懸,是對對手腿法的預備。也是心理上給人腿法防守不嚴密的感覺。因為只有一腿保持重心。對方腿踢來我則後發先至用前腿格擋或截擊對方小腿側面靠近膝蓋的部分。借前腳落地,前腳向體外帶動身體外轉,同時換腿攻擊對方。前腳落地的位置要儘量的接近最好是粘上對方的支撐腿,這樣後腿近身發力對手避無可避,即使對手及時格擋身體也會向後傾斜,則我當借勢趕上借腿落勢鎖腿向對手頭上一掌,則對方重心難穩。

第八勢,丘留勢

對方打來我當用前手格擋,步法上奪取對方重心線。在奪取重心線的前提下,後手跟上前劈,若對手有反掙力,則及時用探馬手化解牽引對方重心,一旦重心失衡則一掌趕上,使之倒地。是連跌帶打之技。

第九勢,下插勢

此勢後發先至,針對對方的高路腿法,即對方直腿的攻擊,但及時進步,前腳要接近對方支撐腿。用前臂抱對方腿或用肩靠擊對方腿,然後在近身時再次進步鉤住對方腳踵,同時手上擒拿對方的手腕和託擊對方的肘關節使對方的手無法攻擊自己。最後藉助骨骼結構和槓杆原理將對手重心撬斜,使對方跌倒。

第十勢,埋伏勢

此勢發揮了引誘戰術和後發先至的特點。重心偏後前腿跪於後腿膝後,手上成彎弓勢。由於重心較後。對手進攻則需要進步。待對手進步,舊力已過,新力為發時。則我已經是靜如蓄弩,動若奔雷,以逸待勞。趁對方一進步的時間差突然反擊,令敵防不勝防。

第十一勢,高探馬

與探馬手架一樣。但是是靠回撤步,將對手肘架高,從而牽架敵重心。

第十二勢,掂肘勢

對手若用左拳打來,我用右手截格來拳,同時步法移動,將自己處在我順敵背的位置。也就是我在對方手臂外側,靠身體左轉引敵重心,同時左拳肘從右手上穿出打面。此勢可以連貫披掛手,炮捶,推手擠靠等多種後招。

第十三勢,一霎步

一霎步隨機應變,左右腿衝敵連珠,恁伊勢固手風雷,怎當我閃驚巧取此勢是另一個誘敵閃打的動作。對方連珠炮捶,我當後撤步暫避其鋒,在敵出拳勢盡,舊力已過,新力未發時,回馬用步法轉於敵身側閃打,用鞭腿左右連環鞭踢。打人措手不及,其實是一記回馬槍。

第十四勢,擒拿勢

四方投的跌技,敵攻來時用劃太極輪將敵兩手交叉,側身跌投。

第十五勢,中四平

四平馬,例對方右手打來,我以前腳為軸,後腳進步(重心要平移)同時比較便利的手將對方手格開,踩在我順敵背的形勢(敵人手臂外側,右肋旁),展開近身短打。手法與今詠春相似。但四平衝拳的勁,與空手道中的四平拳相近。

第十六勢,伏虎勢

此勢專防側腿,敵腿踢來,我用前手的撐勁抱圓。利用腕肘肩形成圓黏入,在轉中用腳根掃敵支撐腿,使敵跌倒。此用法在合氣道的防踢中常見,屬迴旋跌類。真對起腿半邊空的古話。

第十七勢,高四平勢

跟中四平用法基本一樣。只是馬樁稍高,進步較快而已。

第十八勢,探海勢

動作即今之夜叉探海。一手平攔,另一手從肋下反穿出。是黏步時的先攔短打。

第十九勢,臥牛勢

即今之上步插花錘,也叫上步臥牛。是進步時我順敵背用前手按底對手防手,後手從頭上斜45度由上向下灌捶。

第二十勢,鬼腳蹴

低位鏟腿,是鏟人重心(腳踵或脛骨),在人傾倒時上步連環炮捶。

第廿一勢,下拿勢

即今之猴子偷桃。敵右拳打來我用步法黏貼敵手臂外側,右手將敵拳繼續向前牽,左手反手下拿敵擋。

第廿二勢,虎靠勢

即今太極之虎靠。敵用右拳打來。我黏步從敵手臂外側黏近。用右肩從敵右肩下。皆身左轉勢將敵頂跌。

第廿三勢,低四平勢

與前四平勢相似,重心較低,出拳有穿透勁。

第廿四勢,單鞭勢

與今太極單鞭用法一樣。一手牽引敵拳,另一手繃彈敵面,但存有披掛,黏摔等後招。

第廿五勢,雀地龍

雀地龍下盤腿法,前揭起後進紅拳,他退我雖顛補,衝來短當休延即今太極之下勢,身體向下僕腿,避敵攻擊。在敵勢打盡,便返身後發先至,用起身掚拳逼退敵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廿六勢,朝陽勢

又稱旋轉朝陽手,即今之迴旋跌。敵拳打來,我左手牽引敵拳在敵體前劃圓引勁,逼敵身體前傾,待敵自己平衡反力起身,我轉身進步借勁抱摔。抱時最好抱頸部。肘走勢是由下到上再下的波軌跡,是借轉勁將敵重心撬起再投出。

第廿七勢,雁翅勢

雁翅,又稱剪刀手,如敵右拳打來,我右肩側身黏貼敵手臂外側,此時左手藏與肋下或放於肩上。黏貼得手便轉身橫掄,若掄勢敵仍未倒則可配合披掛,推手,炮捶等連環攻擊。此勢有一變招,即黏靠敵手後,不用手剪刀斬進。而借身轉出穿樁腿攻敵肋。所謂穿樁腿。是借身向轉勁,後腿蹬出,蹬時腿向內擰轉,讓腿像螺旋鑽般鑽擊敵肋。威力巨大,可以致命。

第廿八勢,跨虎勢

跨虎勢挪移髮腳,要退去不使他知,左右跟掃一連施,失手剪刀分易是我順敵背用手將敵拳架開,然後搜根踢人腳踵,上手剪刀逼人後倒。在中國傳統摔跤中常見。

第廿九勢,拗鸞肘

此勢又名背肘勢,是敵若右拳打來,我蹬腳快速近黏到敵手臂外側我順敵背,右手捋按敵手並返擰敵手背(讓敵手筋螺旋反擰),身向右轉,左肘背壓敵肘牽引敵勁,逼敵身體前傾,則我要上打鑽心拳,下用拿擋手都十分便利。關鍵步法和手必須連慣。背肘勢大時,甚至可以將敵手臂壓斷。

第三十勢,當頭炮

此勢即今之炮捶。講究步法我順敵背,橋手捋按敵臂,連削帶打。專攻敵面。手腿並用。

第三十一勢,順鸞肘

即今合氣道的小返手牽勁法,用手臂的腕肘肩成圓,轉身牽引敵勁。滾身黏貼極快。因為是輪形黏貼。對手不變步根本無從發招。牽引後用迴旋跌,返手跌或翻肘跌皆是分便利。今合氣道小返手之技想必來源於此,或創拳意識雷同。所謂肚搭,既是合氣道受身。意思是用身體黏貼,用身轉的輪滾勁跌人。

是很上乘的跌技。若練成則黏貼近靠轉身間便可跌人。無人能近其身。

第三十二勢,旗鼓勢

此勢一手立肘,一手橫攔勢,雙手在身前攔出一個圓形的弓架。借敵人打來,後發先至,進步時用以返手拿手時反擰敵手筋,壓滾肘格壓敵肘。但身體要正直,以中軸為軸,轉身將人跌出。黏靠時也可隨時變剪刀手或披掛手。甚至在滾肘時用左肩由肋下架高敵肩逼人向後仰倒。轉身180度,用背肩虎抱頭。是背勢的抱頭入身投。但據說有人用此招頂斷人頸部脊椎,導致一招致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