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二百零七章 內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蹴鞠大賽,熱身賽第二場,文遠隊對上雄獅隊。

上半場開場後,雄獅隊利用風速風向的優勢,將文遠隊的第一波攻勢成功化解,隨後在教練員兼帶頭人曹誘的指導下,成功使用戰術,以弱勝強,率先取得進球。而後,文遠隊迅速做出調整,在以徐昌為首的三名核心隊員的帶領先,利用個人能力突破雄獅隊的防線,用一腳凌空抽射,將比分扳平。就在眾人以為,這場比賽會由文遠隊主導局面,下半場擴大優勢的時候,上半場的最後五分鐘,曹誘派出了雄獅隊的兩個奇兵,在眾人眼眶裡他們是一胖一痩兩個活寶,而他們也是雄獅隊僅有的兩個替補隊員。起初這兩人上場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曹誘現在的狀態可以說是強弩之末,因為無人可用,又想打亂對方的進攻節奏提升士氣,無奈之下換上了這兩個人。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這二人竟然都是前鋒。

那後來,在上半場比賽結束前,鄒凱和陳峰利用配合與個人能力,在文遠隊的重重防守下,又是進了一球,上半場結束,一直不被大家看好的雄獅隊,竟然以二比一的比分領先著,進入下半場。

解說臺上的三個人,開始對下半場的局勢進行著分析,蘇軾和蘇轍認為,文遠隊一定要做些什麼才可以,不然局勢會倒向雄師隊的。而折克行卻表示,現在其實文遠隊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在對手,而是在隊內。現在這個比賽場,當然沒有休息室這種房間了,所以剛才文遠隊爭吵的畫面,其實也被在場觀戰的人給看了個一清二楚。

韓文遠和徐昌三人組發生了爭執,雙方各執一詞。徐昌他們認為,作為教練員,韓文遠他在上半場的表現,可以說是毫無存在感。縱觀上半場,其實都是他們三個人在帶著文遠隊前進,隨著場上形勢的變化採取不同的戰術,這才得以最後就落後一個球。徐昌表示,如果韓文遠能夠擁有和曹誘一樣的戰術能力,現在中場結束,比分就不會是二比一落後。

而作為韓文遠來說呢,他心裡也是有氣的,在之前自己的父親韓永合制定這個場上場下教練員的策略的時候就交代過自己,因為那三個核心隊員能力出眾,再加上對於教練員文稿他們理解的也比較透徹,所以說在比賽的過程當中,自己應該少說話,甚至是不說話。將球場上的主動權和指揮權,交到他們三個人的手中去。韓文遠樂得清閒,也就沒多說什麼,但是現在面對著徐昌他們的指責,韓文遠當然也是有些受不了的,他當即也是指出了這三個人的問題。剛剛文遠隊丟的第二個球,其實就有一名核心隊員防守失誤的責任。

於是,雙方都覺得對方應該為上半場的落後承擔主要責任。要說這中間最左右為難的,其實是韓永合。他既不能偏袒自己的兒子,因為這場上場下教練員的策略,就是自己設計的,但是他作為父親,又不能不護著自己的兒子,所以他只能出頭,讓兩方停止了爭吵。

雖說場面上,韓永合算是暫時穩住了場面的,但是他心中清楚,之後如果還是這樣的話,恐怕文遠隊下半場的狀態肯定就要下降,而且,對面雄獅隊現在比分領先,正在勢頭上,這樣下去的話,這場比賽的結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解說臺的三個人剛才也是看到了文遠隊爭吵的場面,不過,他們當然是不能透過喇叭將這件事說出去的,一旦文遠隊的這種情況被雄獅隊的人知道,雖說曹誘表面上不會做出什麼舉動,但是他們三個人都覺得,曹誘如此精通戰術的人,下半場一定會用這一點激化他們的矛盾,當然這是為了確保雄獅隊的勝利,也無可厚非。

所以,他們三個人在看到文遠隊爭吵之後,只是稍作停頓,就又分析起下半場的局勢來了。

而在這停頓的蘇軾蘇轍也是小聲問了折克行文遠隊這種情況,接下來比賽會變成什麼樣。

折克行也是嘆息一聲,他表示自己在比賽開始之後,看到指揮文遠隊的,是場上的那三個隊員的時候,其實他心中就已經有過擔心。這種場上場下教練員的平衡,還有核心三人組和其他隊員之間的平衡,這都是一個十分脆弱的平衡關係,一旦發生一些意外情況,就很容易造成這個天平傾斜,平衡被打破。

就拿上半場發生的情況舉例子,從比賽開始後,其實文遠隊的普通隊員們還是比較聽從徐昌他們三人的指揮的,文遠隊的第一次搶斷,就是兩個防守隊員和徐昌共同努力得到的結果。那之後,雄獅隊利用心理戰術結合隊員強大的執行力,成功迷惑了在場上的所有文遠隊隊員,隨後率先取得進球。

在這個進球之後,文遠隊的其他隊員對於核心三人組就開始有了意見。他們覺得,正是因為徐昌思考不周進行的第一次防守策略,給到了雄獅隊突破第一道防線的機會,而在禁區內的時候,核心三人組對於雄獅隊想要採用的進攻策略反應過慢,讓對方取得了進球。其他隊員認為,是因為核心三人組沒有正確的判斷場上的局勢做出防守策略上的調整,才導致了文遠隊丟掉了第一個球,但是實際上為第一個進球要承擔更多責任的,應該是在場邊對全域性有著更強觀察力的韓文遠,但是很可惜,因為覺得有場上教練員,自己不用太操心的韓文遠,對於教練員文稿的理解並不是十分透徹,所以他當時沒有反應出到底雄獅隊會採用一個什麼樣的進攻手段。於是,第一次文遠隊的隊內矛盾就這麼爆發了,而這個矛盾的解決,是依靠徐昌的強勢來進行的,作為核心三人組當中的核心,徐昌在文遠隊內還是有一定威望的,其他隊員平時雖說也會說些這

三個人的閒話,但是說到徐昌的時候是最少的,因為徐昌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無論領導力還是戰術設計或者是蹴鞠專業技能,他都十分熟練。所以,在徐昌大聲呵斥了文遠隊的隊員之後,文遠隊也就暫時恢復了平靜。然而,徐昌雖說當時鎮壓下了第一次內訌,但是他心中也清楚,自己和兩個好友必須做點什麼,讓其他人看到自己的能力還有能夠給球隊帶來的變化,不然的話,這種不良的氛圍持續下去,隊伍的實力就會大打折扣。

於是,徐昌當機立斷,配合著兩個好友,在丟球後不久,就進行了一次完美的配合,最後取得了進球。透過這個進球,徐昌向文遠隊其他所有隊員用行動證明,自己和兩個好友組成的三人組,是有實力帶領他們贏球的,而且,他們拿得更高的工錢,是因為他們三個的能力,是理所當然的。果然,在文遠隊將比分扳平之後,隊內的氣氛再一次活躍起來,其他隊員也都紛紛開始繼續聽從這三人組的指揮。不過徐昌此時已經反應過來,第一個丟球,更大的責任其實是在韓文遠身上。而到了第二個丟球,徐昌十分惱火,為何上半場半小時的時間裡,韓文遠沒有做出任何的戰術指示,那跟自己的隊伍沒有教練員也沒什麼區別的。

折克行和蘇軾還有蘇轍表示,如果這個內訌的問題沒有辦法在中場休息的過程當中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那這場比賽很有可能在此刻就已經宣告了雄獅隊的勝利了。

此時,曹誘在給雄獅隊的隊員們講解完戰術之後,其實他也是時不時地看看文遠隊那邊的情況,曹誘的思維何其的敏銳,他準確的捕捉到了文遠隊一些隊員臉上表情出現的變化,於是他對自己手下的雄獅隊隊員表示,現在文遠隊那邊已經亂了陣腳,他們下半場的比賽,只要按照自己給定的戰術去踢,是絕對不會輸球的。

“這個時候,其實是檢驗韓文遠的時候,上半場他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和戰術,其實已經引起了文遠隊內部的不滿,如果說在他們下半場上場的時候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那文遠隊肯定是輸了,這場比賽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陸垚看到這種情況後,嘆息一聲,說道,他這一聲嘆息,並不是為了韓文遠,他只是在為那三名核心隊員感到惋惜。

潘文和陳晨自然也是注意到了文遠隊的情況,陳晨說道:“這就是同時設立場上教練和場外教練的不利之處了麼?一個球隊,還是只有一個教練比較好。”

“那是自然,”潘文說道:“不然,出現問題該聽誰的?所有人給出的想法和建議都不一樣。”

“現在,就只能看韓文遠他會怎麼做了,我不相信到現在他都不採取行動。”陸垚低聲說道。

此時,文遠隊的位置。

距離下半場開場僅僅剩下兩三分鍾的時間了,韓永合靠著自己的身份,將隊伍內部才出現的內訌情況給鎮壓下去了,但是他心中也清楚,此時一定要做些什麼,不然的話,自己的隊伍今天肯定要輸。一想到曹國舅那個獲勝之後可能會露出的猥瑣的表情,韓永合心中就咽不下這口氣。但是話說回來,他還是不能當著核心三人組的面去指責韓文遠,於是他只能給韓文遠使眼色。眼神中傳達的意思是,不管你有沒有有效的辦法,現在這個時候都不能保持沉默。

韓文遠注意到了自己父親的表情,於是走到了徐昌他們三人面前,說道:“我覺得,下半場要做出一個人員調整,換兩個人上去。”

徐昌其實也是比較同意韓文遠的建議的,在整個上半場的過程當中,徐昌也發現了,隊伍當中確實是有那麼一兩個人,在防守的時候有些心不在焉。

文遠隊和雄獅隊,在隊員人數上是一樣的,都是只有十三人,也就是說他們的替補隊員只有兩名,跟雄獅隊不同,文遠隊的兩名替補隊員,都是處在後衛的位置上的。這是因為,韓永合與韓文遠再找到徐昌等三人,在見識到了這三個人的實力之後,韓氏父子判斷,既然這三個人進攻能力這麼強,而且在場上也能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的話,那其他隊員,就應該是來為這三個隊員服務的,事實上,這文遠隊確實是在引入了這三個核心隊員之後,一直是在圍繞著這三個人在進行著戰術部署和日常訓練,也是因此,韓氏父子決定,在這三個人沒有辦法顧及到的地方來增加隊伍的實力。於是,那兩個替補隊員的位置也就在一開始就確定了下來,就是後衛。通常情況下,進攻能力強的隊伍,前鋒的體力消耗其實並不會太大,相反壓力都在防守隊員的身上,一個以進攻著稱的球隊,他們的防守可以相對弱一些,但是,絕不可以是一盤散沙式的防守,而且因為對方的隊伍十分瞭解自己隊伍的風格,很可能會跟自己採用一個對攻的方法來進行比賽,這個時候,體力消耗和心理壓力最大的位置,正是後衛,雙方比拼的就是後衛的水平和體力了。

對於文遠隊來說,在韓文遠看來,上半場丟的兩個球,第一個球是自己在戰術上輸給了曹誘,而第二個球,則是跟後防線隊員心態上的懶散還有實力上的差距都有關係,不管怎麼樣,當時被鄒凱強行突破,和在奔跑過程中輸給了帶球的陳峰那兩個隊員,韓文遠將他們兩個給換了下來。這兩個隊員知道自己的發揮不好,所以對於韓文遠的這個安排也沒有什麼怨言。而徐昌他們三人,也是贊成這兩個換人的。接著,韓文遠也是對剛剛那個被陳峰人球分過的核心隊員,語重心長的交待了一番,這就是心裡鼓勵了,雖說韓文遠表示,其實從實力上,他是跟陳峰不相

上下的。可是其實無論是陳峰還是這個核心隊員心中十分清楚,單從剛剛那個過人的場面,就可以看出,在細節方面,陳峰是技高一籌的,當然,雖說徐昌在內的三個核心隊員實力在普通隊員之上,但是他們更多的還是以進攻為主,再加上剛剛陳峰新上場,文遠隊所有隊員對他的進攻方式也不是很理解,所以最後才會出現那個換人的場面。韓文遠就算是再笨,也知道這個時候是不能跟他們三個人之間的任何一人發生口角的,馬上下半場比賽就要開始了,就算是給自己父親一個面子,自己也不能對剛剛那個失誤再繼續指責這個隊員。

接著,韓文遠對於下半場的比賽進行了一些戰術佈置,雖說徐昌等三人剛開始的時候還是一副高高在上不想仔細聽的樣子,但是畢竟韓文遠是作為真正的教練員,在場邊觀看了半個小時的比賽的。他能注意到一些雄獅隊在防守上的弱點,還有接下來該如何發動進攻,在大局觀上,韓文遠還是有一定的建樹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後,這場上的教練組三個人,和場下的教練員韓文遠,終於是在距離下半場開場前一分鐘達成了共識,接著就派人找到了展昭,表示自己隊伍下半場要進行人員更換。

除了裁判組之外,第一時間得到這個訊息的,自然是解說臺的三個人。

“看來,文遠隊果然是做出調整了,他們下半場的時候,會換上兩個隊員,跟雄獅隊一樣,文遠隊也是只有兩個替補隊員。”

“我看了一下,這兩個隊員的位置,都是後衛位置啊。”

蘇軾蘇轍簡單的說了一下,再一次將目光看向折克行。

折克行說道:“這兩個換人,應該說是在我們大家的意料之中,就和上半場快結束時雄獅隊做出換人調整一樣,現在文遠隊已經喪失了主動權,這並不會隨著中場休息而改變,下半場的時候,雙方換邊,先行進攻權也是到了雄獅隊的手裡,所以在這個時候,韓文遠也必須要做出換人調整。只是,這兩個後衛隊員,能夠抵擋住陳峰和鄒凱的進攻麼?”

對於要換上場的那兩個人,其實折克行郵過一定的瞭解,這兩個人的防守能力還真是不錯,只不過等到了賽場上,能不能發揮出跟平時一樣的實力,就不一定了。

“其實中場休息後過了不久,這風就已經停了,也就是說,雙方在下半場,會在一個完全相等的氣候條件下進行比賽。”蘇軾四下看了看,發現風已經停了,說道。

“也就是說,雄獅隊在這場比賽當中已經沒有辦法利用風向做更多的事情了。”蘇轍說道“而風停了之後,會不會對文遠隊產生有利的影響,下半場馬上就會見證了。”

過了半分鐘,展昭將雙方隊員叫回到了場上,換邊,下半場帥掀開求採取進攻的,是雄獅隊。

場邊的陳晨和潘文看到文遠隊換上來的是兩個後衛隊員的時候,覺得按照現在文遠隊的狀態還有剛才發生的內訌,他們這場比賽已經很難取勝了。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先看看那兩個換上場的隊員有什麼能耐吧。”陸垚這麼說道。

對於更換隊員,最在意的自然是曹誘了,在他看來,對方更換隊員也是自己預料之中的事情,然而,這兩個替補隊員平時曹誘對他們的關注並不算多,可能因為這兩個人的位置是後衛,加上文遠隊的防守能力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所以曹誘也就沒有過多注意他們後防線上的隊員。

不過,隨著這兩個隊員登場,曹誘倒是發現了一些其他細節上的改變。先是以徐昌為主的核心三人組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上半場的時候,三人在取得進球之後,兩名前鋒隊員和中場隊員進行了一個位置上的調換,三名核心隊員都去到了中鋒的位置上,之後有了文遠隊的那個進球。

而現在,這三名核心隊員又恢復到了比賽剛開始時候他們所在的位置上,也就是,徐昌是中鋒,而其他二人依舊是前鋒位置,而且從現在場上的站位來看,這兩個人所在的位置是比較靠前的,和之前一同回到自己半場參與防守的策略明顯有不同,這種站位,和昨天陳晨的草根隊倒是十分相似,看樣子是要採用防守反擊的站位。

曹誘正思索著這文遠隊是要採用什麼樣的策略,他看了看韓文遠,韓文遠的表情告訴他,這開場之後的戰術,是由韓文遠親自下達的,曹誘心裡不由得笑了一下,心說這半場已經過去了,終於可以看看韓文遠有什麼戰術能應對自己。

隨著展昭的哨聲響起,下半場比賽正式開始,雄獅隊發動進攻。下半場比賽剛開場,其實雄獅隊可以延緩一下進攻節奏,然而,曹誘在中場時候給到他們的指示就是,第一次進攻也要發動快攻,因為他已經算準了對方現在軍心渙散,應該對於自己的快攻難以招架。

場上的鄒凱和陳峰和上半場上場時一樣,朝著兩側快速奔跑而去,而此時場邊的曹誘突然注意到,這文遠隊竟然採用了收縮防線的方法來應對他們的快攻,也就是說,在中場附近的區域,當雄獅隊發動快攻的時候,除了那兩名核心隊員在象徵性的防守之外,文遠隊的隊員們開始集體後撤,到了禁區外面幾米的位置開始建立防線。

陸垚在設計宋代新蹴鞠球場的時候,跟現代的還是有些區別的,比起現代比賽場的面積,這宋代新蹴鞠場地是進行了一部分縮小的,因為陸垚必須考慮到球員體力的問題。

而韓文遠,也正是根據這比賽場地的面積大小,在下半場開始後採用了他的第一個策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