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一百二十五章 邊吃邊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哥,時候差不多了,我們是不是該走了。”

說話的是蘇轍,在古代,大家對於時間的概念遠遠沒有現代這麼清楚,不過今天不太一樣,畢竟是要到陸府去商討正事的,所以蘇轍自從棠溪離開之後,就開始計算著時間。

畢竟,兄弟二人雖然有才,但是現在他們家的經濟條件還不算太好,不然也不至於如此有才的兩個人,包括他們的父親蘇洵,會一直住在著寺廟當中了。

本來,對於解說這件事情,就是自己這邊答應了陸垚要做的,更何況剛才他的管家棠溪來的時候,蘇軾還要棠溪幫著把蘇洵的飯給管了,人家也答應了,若是這樣自己聚會還遲到的話,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蘇軾這邊應了一聲,早就已經收拾好了,不過看上去,他倒是沒有立刻要離開的意思。

“再等等,那樊樓送飯過來的人還沒到呢,怎麼說,也應該把爹的伙食給安排好了。”蘇軾一邊說著,一邊轉身就奔著蘇洵的房間去了。

蘇洵此時正坐在房間內的一把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聽到有人進來,蘇洵從一種神遊的狀態下回過神來,轉過頭,看到是蘇軾進來了。

蘇洵只是瞥了一眼蘇軾,接著又再一次恢復到了自己懶洋洋的樣子。

要說這蘇家三人,其實除去一些非常正式的場合之外,他們向來都是不怎麼拘泥於禮數這種東西的。其實古代的禮數,放到現在其實也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好是壞。不過,古人向來遵循禮法制度,對於那些獨樹一幟標新立異的人,這些人大多數下場都不會太好。

這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就是三國時期的禰衡了。

蘇洵雖說不拘禮節,他看了眼蘇軾,隨口問道:“你這身打扮,可是要出門?”

蘇軾微微點頭,蘇洵繼續說道:“今日又要去哪裡?看你這身裝扮,可比之前去那青樓時候要好多了。”

聽父親這麼一說,蘇軾滿臉尷尬。本來自己和蘇轍每次出去遊玩的時候,還特意選了父親睡著或者外出的時間,不成想自己的這點小伎倆還是被蘇洵給看透了。

不過在蘇洵看來,蘇軾今日穿的這件衣服,可是全新的,他一眼就認出,這一衣服應該是蘇軾本來留著要在科舉考試當天穿的,他竟然今天穿在了身上,說明他要去的地方肯定不一般。

蘇軾自知沒辦法瞞下去,於是說道:“一會兒要跟弟弟出去,去陸府,商議一些事情。”

蘇洵想了想,說道:“可是戶部侍郎陸盱的府邸?”

“是的。”

“你們兩個什麼時候跟他打過交道了?”

蘇軾連忙解釋道:“不不不,我們兩個這種身份,怎麼能結交陸大人呢,是他家的二公子,陸垚。”

蘇洵點點頭,其實他心裡,還是不太想讓自己的這兩個兒子過早的和朝廷當中的官員有交集的。說起這陸垚,蘇洵也有過一些耳聞,不過因為他們父子三人是後到這汴梁城中來的,此次來此也只是為了進京趕考而已。

所以,對於陸垚之前的種種劣跡,其實三人都是不怎麼知道的。

透過自己的兩個兒子的口中,多次提到過陸垚,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說起了陸垚的文采。

陸垚寫的那兩首詩,蘇洵其實也是看過,不過比起蘇軾和蘇轍對於陸垚的敬佩之意,蘇洵心中倒是有了一個疑問,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人,為什麼會寫出如此老成的詩句來呢?

“就算是去見陸垚,也不至於穿這件衣服吧,若是旁人不知道,還以為你這蘇大才子是去相親呢?”蘇洵說道。

蘇軾笑了笑,自己的這個老爹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說出一些十分搞笑的話來。

其實,對於自己和弟弟蘇轍答應陸垚做解說這個工作的事情,他們二人是沒有告訴蘇洵的。蘇轍那家夥現在年紀還小,是個沒主意的人,一切事情都由蘇軾做主。

本來,這父子三人這次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考科舉。蘇軾想著若是讓父親知道自己答應了陸垚要做解說員這件事情,那搞不好是要火冒三丈的,於是最後打算瞞著父親做這件事情。

然而,後來考慮到,紙裡包不住火,其實現在大街小巷之中,已經有在傳蘇軾蘇轍成為解說員,而開封府三人組去做裁判的傳聞了。

與其到時候被蘇洵知道,還不如現在自己主動承認了要好,這也是蘇軾今天來找蘇洵的原因。

於是,蘇軾對蘇洵說起了陸垚誠心邀請的事情,更是將東坡肉的事情告訴給了蘇洵,表示這陸垚確實是誠意滿滿,自己也不太好推脫。

蘇洵聽完蘇軾說的全部過程後,卻是沒有出現蘇軾預想當中暴怒的情形,而是說道:“這陸垚,現在在朝中是什麼官職?”

蘇軾想了想,這件事情好像還真沒聽陸垚怎麼說過,不過他記得之前和棠溪有一次閒聊時侯說起,這陸垚是個正五品的閒職,而且平日裡都不用上朝的那種。

“一個閒職的官員,居然能想出這麼好的活動來?”蘇洵說道“而且,還把你們請去做了解說員,著實不簡單。看來此人雖然官位比較低,但是在皇上面前,應該是十分受寵的。”

對於父親說的這件事情,蘇軾自然也考慮過,別看平日裡陸垚大大咧咧,不過從他最近做的這一些事情不難看出,這傢伙其實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當他來找自己和蘇轍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自己會答應他。

蘇軾說道:“且不管陸垚是什麼樣的人,這個新蹴鞠大賽若是真的能夠提高全民的體質,其實我倒是很想幫他一把的,畢竟,陸垚此前做出的活字印刷術,可以說是幫助了無數的讀書人實現了他們讀書的願望。”

“此話倒是不假。”對於活字印刷術,蘇洵自然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那你就幫幫他吧,不過有一個前提。”

“我知道,我不會因為這個活動耽誤到我的功課的,而且,這比賽正式開始的時候,已經到了科舉考試結束的時候了,那時候科舉已經塵埃落定了。”蘇軾說道。

“如此便好。”

蘇洵這邊剛說完,另一邊一個年輕男人進到了房間中,手裡還拎著一些東西。

蘇軾一眼就認了出來,這人是樊樓的夥計,於是讓他把飯菜都放下,接著和父親交待了一番。

“你這小子,之前沒少去樊樓吧,那可是汴梁城中出名的飯館,都不說給老夫帶一些吃食回來。”蘇洵這邊見到蘇軾的反應,隨後立刻說道,接著他走上前去,看了看那夥計給自己帶來的飯菜。

雖說都是素菜,不過樊樓的手藝怎麼能和他自己平日裡吃的粗茶淡飯相比。

“這是陸垚特意給您點的。”蘇軾這邊立刻說道。

“還行,知道咱們現在居住在寺廟之中,倒是真的沒有肉菜。”

雖然聽蘇洵的口氣是在誇獎陸垚,可是蘇軾怎麼覺得,這蘇洵是在為沒有肉菜而感到可惜呢?

確實,面對著一桌子的美味佳餚,蘇洵這邊已經開始有些迫不及待了,不過在自己兒子面前,又不能表現的太過明顯,於是蘇洵咳嗽了兩聲,說道:“好了,今日的事情我已經知曉了,你且跟蘇轍過去吧,不過不要在那邊呆太晚,錯過了寺廟關門的時間,你們二人就要露宿街頭了。”

蘇軾見蘇洵這是沒什麼事情了,於是立刻告退,回到房間,拉上蘇蘇轍立刻離開了寺廟,開始朝著陸府趕去。

在經過蘇洵房間的時候,蘇轍明顯聽到那房間內傳來了狼吞虎嚥吃東西的聲音……

講到這裡,蘇軾之所以要讓棠溪弄道樊樓的飯菜送給蘇洵的目的才真正清楚,原來,蘇軾揹著自己父親接下了解說員這個工作,儘管是他,心裡還是有些畏懼自己的父親的。可是,自己這邊又沒什麼錢,怎麼樣才能夠軟硬兼施,讓父親同意呢?

正好這個時候棠溪來了,於是蘇軾便想出,父親還沒有吃過樊樓的飯菜,而現在,正好又是來了一個冤大頭願意出這筆錢,用樊樓的飯菜加上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讓父親同意自己做這件事情,應該還是十拿九穩的。

前面我們說過了基本上所有人對於陸垚的不同看法,就是沒有包括蘇軾和蘇轍,最後,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人。

其實蘇轍的年紀比蘇軾要小上一些,雖說自己也十分有才,不過光環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哥哥身上。不過蘇轍這一點就做的非常好,他的內心當中,對於哥哥和自己之間的這種差距,還有同樣被稱為才子,但是自己就像是哥哥身邊的一個小跟班一樣的情況,蘇轍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種品質實在是難能可貴。

若是放在現代,誰不願意自己才是那個備受矚目的人呢?誰不願意站在臺上而不是站在背後呢?更何況,自己認為那個臺前的人,其實跟自己的實力沒什麼區別,而且就是自己的兄弟或者是好友,為什麼他可以出名,自己就要默默無聞呢?

這個時候,接下來往往就會出現現代電視劇或者電影當中常見的橋段,那個幕後的人,不甘於久居人下,要麼就自己黑化出人頭地走上了另一條道路,要麼,就是直接害死了那個帶著光環的人。

這種心理上的扭曲,隨著時代的變更,其實出現的越來越頻繁起來,當下社會競爭壓力都大,這種嫉妒心理是十分可怕的,說不定哪天就會因此發生十分駭人的事情。

然而,這些在蘇轍身上倒是一點都沒有發生過,他這個人,其實十分隨性而且懶散,在這方面,他甚至於已經超越了自己的哥哥蘇軾。他心裡想的,和現代那些嫉妒心強的人完全不一樣。

蘇轍心中想的是,他巴不

得一切的鮮花和掌聲都給到蘇軾,這樣的話,沒有人注意到自己,若是之後自己真的在某一方面做的十分出色,那就會被叫做一鳴驚人。若是自己一直在蘇軾的光環之下,倒也不錯,因為那些麻煩事情都不會找上自己,自己倒也落得個清閒。

這種悠哉遊哉的態度,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倡導。

也正因為蘇轍的這種心態,導致了他對於陸垚,其實並沒有過多深入的瞭解。比起哥哥蘇軾來說,蘇轍對於陸垚的關注點更放在了他的詩詞本身,還有他強大的廚藝上。至於其他事情,自然有哥哥跟陸垚打交道,只要蘇軾說要做什麼,自己去做就好了,別的自己才不管呢,有東坡肉吃,有酒喝,再考取個功名,何樂而不為呢?

相比起蘇轍這種懶散的心態,蘇軾雖說性格當中也有著隨性和瀟灑的那一部分,不過可能是受到他父親蘇洵的影響,其實蘇軾的內心當中,還是十分渴望著入仕為官的。之所以蘇軾答應了陸垚讓自己做解說員的這一工作,其實有很多原因。

首先,那就是蘇軾和陸垚的交情的確不錯。二人相識於青樓,雖然不是什麼高雅的場所,不過蘇軾向來不拘一格。陸垚做出的幾首詩詞,讓蘇軾都十分佩服陸垚的能力,相比起市井流民,雖說蘇軾也不是一個有身份的人,但是他還是希望能夠跟有才之人做朋友,也因此,他和陸垚的交集漸漸多了起來,越是和陸垚說話,蘇軾越能覺得此人絕非尋常人,將來不管是在商業還是說在政治方面,陸垚絕對會是一個能人,所以,當這個人找到自己的時候,那麼說明這個新蹴鞠大賽一定會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比賽,自己幫助一下自己的好友,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其次,這個原因其實佔的比重並不是很大,不過也的確蘇軾真的被打動決定好好做解說工作,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陸垚二次宴請蘇軾之前,雖說蘇軾和蘇轍已經答應了陸垚要做解說的工作,而且陸垚這邊的文稿也已經送到了這二位的手上。不過蘇軾對此還是不慌不忙的,因為這個時候在他看來,著新蹴鞠比賽的重要性,遠遠不及馬上要到來的科舉考試,而且蘇軾一直以來對於自己和弟弟的能力都十分自信,他知道他們兩個只要稍微用心看一看陸垚給到自己的文稿,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解說員。

只不過,那個時候蘇軾還是將重心放在了即將到來的科舉考試上,所以他和蘇轍基本上每天也就最多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看看解說方面的事情,可以說是不甚了解的一個狀態。

不過,這一切隨著陸垚在酒中仙宴請兩人之後,還是發生了變化。蘇軾現在正值意氣風發的時候,所以雖說比弟弟蘇轍要成熟穩重,但是骨子裡還是有那麼一腔熱血的。而那天,陸垚在酒中仙親自下廚做的那一盤東坡肉,無疑是點燃了蘇軾心中的那一份熱血。

和吃貨弟弟蘇轍不同,蘇轍深深折服於那東坡肉的味道當中,不過比起好看的食物外觀還有可口的食物味道,蘇軾更看重的,是陸垚給這道菜取名為東坡肉其中所帶著的期待和情意。

陸垚的廚藝蘇軾早就知道十分了得,可是他怎麼都想不到,陸垚會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這道菜,足見陸垚對自己的認可還有重視。他不是不知道,陸垚自然是想要透過這個,來讓蘇軾對於解說這個工作的熱情更高一些,可以說,這是一個畫龍點睛之筆,直接將蘇軾架高到了那裡,已經沒有辦法下來了。

穿越過來的陸垚,深知古人把義氣和情誼通常看得比其他的任何東西都要重要,於是,用了這樣一個方法。果然,在蘇軾和蘇轍回到家中之後,每天用來讀書和學習解說知識的時間直接對調了,二人真的開始認真鑽研起這個解說工作來了。

最後,蘇軾之所以答應了做解說員這個工作,還有一個原因。前面也說過,其實蘇軾的內心當中,還是有那麼一些想要入仕為官的想法的。而且,陸垚,這個蘇軾認可的才子,他現在已經走在了蘇軾的前面,他的成功給蘇軾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預示作用,蘇軾想著,若是自己真的接下了這個解說員的工作,然後圓滿完成了,再加上自己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樣的話,自己的才華說不定真的會被皇帝趙禎看到,然後自己就可以成功入仕為官了。

當然,這點小心思,陸垚怎麼會不知道,他在找到蘇軾商議這件事情的時候,對於蘇軾此人已經做過了一番分析了。然而,蘇軾對陸垚的印象,倒是十分簡單。才子,精通商賈之術,而且,對百姓十分的好,是一個不錯的能人。蘇軾一直相信,能寫出那種詩句的人,絕對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其實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陸府。

“公子,該醒醒了。”

棠溪的聲音傳來,陸垚這邊翻了個身,艱難的睜開了雙眼。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午的時候集合、再到後來進到皇宮之中,整個全程陸垚都要指揮將近百人的隊伍,現在終於結束了放鬆下來自己這邊覺得倒是異常的疲勞,若不是棠溪的嗓門大,又接連叫了幾聲,估計陸垚這會根本是醒不過來的。

當然,陸垚有手機的鬧鐘可以用,只不過他還是不想讓自己的家裡人甚至於是棠溪知道自己有這個東西,畢竟以陸盱的性格來說,誰知道他要是看到手機這東西不知道會作何感想。所以通常情況下,陸垚只在非常情況下會用到手機鬧鈴,而且基本上都是在自己需要早期時候的情況下。現在知道自己有手機這個東西的,只有潘文一個人,不過,他自然也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是什麼。

陸垚睡眼惺忪的從床上坐起來,看著像是沒睡醒的樣子,他看向棠溪,說道:“廚房那邊都準備好了?”

棠溪點點頭,表示五花肉自己那邊已經收拾好了,就等陸垚過去了。

陸垚讓棠溪去正廳等候,等著一會兒來人了替自己迎接一下,自己這邊收拾了一番,接著就到廚房忙活去了。

既然是開封府三人組和蘇軾蘇轍兩兄弟都來了,自然不可能只做一道東坡肉了。自從穿越過來之後陸垚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越是正式的場合,不管是多麼厲害的人物,都會難免有緊張的情緒,這樣會嚴重影響這個人的思維還有智商甚至於是記憶力。

今天把這幾個人叫來,主要是為了考察他們裁判還有解說的功力,陸垚可不想到時候弄得一本正經像是在考試一樣,那樣可真是一點趣味都沒有了。而且,本來陸垚自己就十分討厭這種情況。

想到這裡,陸垚心中有了一個辦法,反正這次只不過是一個初步測試,用不著那麼正規,倒不如自己下廚做幾個好菜,大家邊吃邊聊。不過,酒一定是不能喝的,到時候說不定誰喝上頭了會出什麼狀況,畢竟包拯這邊可是木頭腦袋一個,什麼時候在他那裡都是有板有眼的。

不光光是蘇軾和蘇轍,既然是要邊吃飯邊考察,那自然是要弄一桌好菜出來了。只不過,陸垚此時倒是放棄了西紅柿、土豆、還有用辣椒做食材的菜。畢竟雖然說自己之前從車裡拿出來的存貨還有一些,不過也不能無節制的揮霍,在真正種下這些東西之前,還是要控制用量的。

於是,陸垚開始用廚房當中有的食材開始忙活了起來,另一邊,福伯也趕來幫忙,開始製作酸梅湯。福伯是嚴格按照陸垚所說的標準配置的酸梅湯,所以口味上不比陸垚弄出來的要差。

這邊,正廳內,陸盱正襟危坐。之前已經從棠溪那裡知道了陸垚今天晚上要請包拯他們還有蘇軾二人吃飯,想著這陸垚此時一定是在廚房忙活,於是乾脆,陸盱派了福伯到廚房去幫忙,怎麼說福伯還是懂一些廚藝的,棠溪去了廚房,就只能添亂。

自從陸垚名聲大震以來,這包拯就經常會得到機會到這陸府中來,這可是讓陸盱有些開心,畢竟,包拯對於自己,有大恩,陸盱自然對於包拯心懷著感激之情了。

前幾次陸垚舉辦的這種聚會倒還好,三方會談當中,雖說出現了一些小插曲,不過最後還是愉快的結束了。

可是今天這次聚會意義不太一樣,畢竟這次聚會的舉辦者是陸垚,而不是皇帝趙禎,不過轉念一想這樣倒也好,大家應該不至於那麼緊張。

不過在此之前,陸盱和棠溪有過一番交流,詢問過關於陸垚今天晚上的安排,陸盱有些不明白,為什麼陸垚要選在吃飯的時候來對大家進行考驗呢?

按照古人的慣例,通常都是在吃飯之後,喝茶的時間,才會聊起正事,要麼就是來了直接聊正事,等一切都確定了之後,大家再用餐。若是一邊吃飯一邊談論事情,會不會飯也吃不好,這聚會也沒有達到效果?

這如果是換做之前,陸盱一定會找陸垚問個究竟,如果陸垚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陸盱一定會取消這次的聚會。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陸盱既然已經選擇相信了陸垚,那就要支援他做的每一個決定,於是也就對於陸垚這個安排沒有多說什麼。

想著陸垚一直在廚房忙活,自己作為一家之主,於是就來到了正廳當中,做起了接待的人。

而棠溪這邊呢,被陸盱派到門口去迎接來者。

雖說包拯他們三人組出發的時間要比蘇軾蘇轍二人早上一些,不過從距離來說,還是蘇軾這邊到陸府的距離要近一些。

所以,距離約定時間還有一刻鍾的時候,蘇軾和蘇轍來到了陸府。

大門開啟,進去之後,蘇軾第一眼看到的是棠溪,這二位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畢竟說起來,這倆人這次是第一次來到陸府呢。

一番寒暄過後,棠溪就帶著二人來到了正廳之中,將陸盱引薦給了二人。

對陸垚的文采十分欽佩的蘇軾,自然是對陸盱十分有禮貌,而陸盱這邊呢,素

來知道蘇東坡的名字,但是卻沒有得以見上一面,今天也是託了自己兒子的福,終於是見到了這個蘇大才子。

蘇軾和蘇轍坐定,不見陸垚,於是蘇轍問起陸垚去了哪裡。

“犬子正在廚房,準備晚餐,請二位稍等。”

對於蘇軾和包拯兩方,其實棠溪是並沒有告訴他們,對方也要今晚來到這裡相聚的,也就是說,蘇軾對於包拯他們要來是完全不知道的。

“只我們二人來,陸大人還如此客氣,真是辛勞了。”

蘇軾不明就裡,說了一句。

陸盱這邊看向棠溪,棠溪聳聳肩,陸盱已經才出了原因,於是說道:“非也非也,蘇公子可能不知道,今晚,還有三人也會來到陸府相聚。”

“哦?是何人?”

“包拯包大人、展昭、公孫策。”

“噗!”

這三個人名一被念出來,蘇轍那邊剛喝了口茶就嗆到了。

蘇軾這邊自然也是十分吃驚,說道:“陸大人,怎麼,還有其他人今天晚上也要到這裡來?”

陸盱點點頭,說道:“是的,開封府的這三人,這次也被陸垚邀請了。”

蘇轍說道:“難道說是要在我們五個人當中選出來兩個人做解說員麼?”

蘇軾想到這裡,突然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那包拯是什麼人啊,現在大街小巷的百姓都知道,這用不上一年,包拯就要成相公了,自己怎麼能跟他比啊。

陸盱看到二位如此慌張的神情,連忙擺手說道:“你們不必慌張,這三個人來,跟你們的目的是一樣的,而且他們不是解說員的工作,而是裁判員。”

蘇軾和蘇轍聽到這裡,臉上都出現了如釋重負的神情,原來不是要跟自己競爭上崗啊,是他們三個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話音剛落,這邊馬車聲就傳了過來,看樣子,包拯這三人驅車速度比較快,不然的話也不至於這聲音正廳當中都能傳來。

陸盱這邊知道是包拯來了,於是立刻站起身來,示意棠溪到廚房去看看陸垚準備的怎麼樣了,棠溪一臉疑惑,不過還是離開了,心中倒是在想,這自己走了,誰去迎接包拯他們?

棠溪還是對於陸盱瞭解的不夠徹底,這陸盱和包拯之間的事情,還不知道。的

這邊棠溪剛走,陸盱立刻從座位上起身,對那二人說道:“你們二位先在這裡等一下,我去迎接包大人。”

說完,陸盱就扔下蘇軾蘇轍二人離開了。

陸盱的這一舉動,多少有點欠考慮了,雖說這蘇軾蘇轍二人不是什麼重要人物,現在科舉考試還沒有考,二人只不過是尋常的兩個文人罷了,但是作為戶部侍郎,如此的待客之道,還是讓蘇軾和蘇轍二人感到不爽。

更何況,棠溪都不知道陸盱和包拯之間的事情,就更不用說蘇軾和蘇轍了。

蘇軾這邊倒是沒說什麼,蘇轍那邊卻已經受不了了,他險些就把茶杯摔在地上,說道:“這陸盱還是戶部侍郎呢,就如此對待咱們?”

“他對包拯包大人倒是十分重視。”蘇軾冷靜的說道。

蘇轍說道:“得了吧,我看他就是差別對待,知道咱們兩個沒什麼權力地位,就給咱們晾在一邊,忙著去巴結馬上要成為相公的包拯了。”

“不得胡說!”蘇軾四下看看,還好其他的傭人們沒有注意到這邊,他連忙制止了蘇轍的發言,要知道,這是在陸府,又不是在他們的寺廟當中。

“陸盱是陸垚的父親,我覺得他應該不是這樣的人才對。”蘇軾說道。

“什麼不是,這事實都放在眼前了。”蘇轍說道,“不過咱們今天是奔著陸垚來的,跟他陸盱沒關係,我就當看不見他好了。”

蘇軾點點頭,說道:“嗯,咱們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對於剛才陸盱的這個舉動,等我們找機會問問陸垚吧,我覺得既然是陸垚的父親,這些禮數還是要懂的。”

陸盱這邊來到大門口,那包拯三人已經等在門外了,陸盱對包拯向來是十分客氣的,連忙請他進來。

去到正廳的過程中,陸盱向包拯說起了正廳當中還在等待的蘇軾和蘇轍二人。

包拯雖說聽到過這兩位的名號,但是卻不怎麼深入瞭解過。

倒是公孫策這邊,別看他是個口吃,對於詩詞歌賦方面,公孫策倒是十分喜歡研究,雖然他自己作詩能力一般,不過對於有才的詩人,倒是一向十分敬佩。

當公孫策聽到蘇軾和蘇轍的名字的時候,臉上露出了少有的激動的神情。

想要說些什麼,卻因為口吃和激動,一時間竟然是說不出話來。

包拯這邊連忙安撫好公孫策的情緒,轉頭跟陸盱解釋起來。

“他這個人啊,就是喜歡寫詩寫的好的人,沒想到,今天竟然能見到蘇東坡,自然是十分激動了,我說的對否?”

公孫策沒說話,倒是連連點頭。

陸盱這邊笑了笑,心說自己剛才把蘇軾和蘇轍扔在那裡就出來了,是不是不太好?

跟在隊伍最後的展昭一個習武之人,對於詩詞歌賦這些自然是不感興趣的,展昭說道:“不知道陸公子,不,陸大人現在在做些什麼呢?”

陸盱這邊陪著笑臉說道:“犬子現在在廚房,忙活著一會兒晚飯的菜餚呢。”

包拯等三人組有些頭大,說起來,蘇軾和蘇轍在接到棠溪的邀約之時明確提到過,要讓陸垚這邊準備好東坡肉,自己晚上的飯就在陸府吃了。

可是棠溪去到開封府的時候,一來沒有見到包拯,二來,也確實將要在陸府用餐的事情告訴展昭和公孫策了。所以這個時候聽到陸盱說陸垚正在準備晚飯的東西,三人都是有些疑惑,心說這到底是來議事還是來吃飯來了?

說起上次,包拯被陸盱強留著在家吃了一頓飯,嘗過陸垚的手藝之後,包拯那叫一個流連忘返啊,可是他這樣的人,即便是知道只要他向陸盱開口,陸垚做上幾道菜並非什麼難事,就算是這樣包拯的為人也不允許他張這個嘴。

說起上次,等包拯回到開封府的時候,看到展昭和公孫策一臉心滿意足的樣子,他們二人還以為這包拯在陸府吃的東西十分一般呢,不過包拯看到這二人這副嘴臉倒也是不生氣,因為自己已經品嚐過陸垚的手藝了。

展昭和公孫策對視一眼,面色尷尬,展昭說道:“陸大人,飯就不在這裡吃了吧,我們還是等談完了公事回府去吃吧。”

說到這裡,展昭連忙給公孫策還有包拯使眼色,其實展昭和公孫策說好了,要今天談完事情之後,再去樊樓吃上一頓的,順便把包拯也帶上,他上次可是沒有去呢。

公孫策連連點頭,誰知包拯這邊倒是突然說道:“你們兩個可以談完公事自己解決伙食,我就不跟著去了,留在陸府用餐。”

這是怎麼回事?展昭和公孫策心下十分費解,難道說這包大人上次在陸府吃到了什麼美味佳餚?但是按理說,這再美味的東西,到底也是陸府的人做出來的,怎麼能夠跟樊樓的相提並論呢?對於包拯的話,二人都是十分不理解。

一轉眼已經到了正廳,陸盱先是安排這三人坐下,隨後說道:“恐怕今天展昭、公孫策大人,你們二位還真就要在府上用餐了,犬子的意思,是咱們邊吃,邊把公事給談了。”

這話當然也是說給蘇軾和蘇轍聽的,陸盱這等於是在告訴他們,今天是一邊吃飯,一邊談事情。

蘇軾和蘇轍這邊不在朝為官,也不拘泥於一些禮數,自然是沒什麼問題,而包拯這邊則不一樣,畢竟自己是一個朝廷命官,對於正事,包拯向來是從不含糊的。

“這一邊吃飯一邊談事情,之前從來沒有過,會不會有些不合規距?”

對於包拯的提問,陸盱這邊也是有些尷尬,其實他自己和包拯想的是一樣的,只不過自己之前已經明確表示過要支援陸垚,現在也只能相信他了。

陸盱說道:“其實,我也不太懂陸垚這孩子心中到底怎麼想的,等到一會兒吃飯的時候,你們自己問問他吧。”

包拯從陸盱的表情看出,他確實也是剛知道陸垚是這麼安排的,既然沒法改變,那就接受,等到一會兒再問問陸垚其中的原因吧。

公孫策這裡倒是不覺得這個規矩有什麼不妥,反倒是湊到了蘇軾的身邊,向他問起關於詩詞方面的事情了,因為口吃,公孫策有些問題表達不清楚,於是也就拉來了展昭來做翻譯。

包拯這邊心裡那叫一個氣啊,公孫策在這蘇軾面前,竟然變得跟一個小迷弟一樣。

沒過多久,棠溪的身影再次出現,他看向陸盱,說道:“老爺,飯菜已經準備好了,咱們可以請大家到餐廳去了。”

陸盱點頭,於是帶著這五個人來到了吃飯的餐廳。

眾人一進去,香味撲鼻而來,其中香味最濃的,就是放在餐桌最中央位置的那一盤東坡肉了。

一桌子的菜,看著這些最為驚訝的是展昭和公孫策,因為這些菜,和上次他們兩個在樊樓點的菜餚可以說是相差無幾。

可是,這菜餚的香氣好像比樊樓做出來的還要更盛一些。

眾人看著這一桌子菜餚,臉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此時,陸垚標誌性的聲音傳了過來。

“都別站著了,坐啊。”

陸垚走進餐廳,一邊招呼大家坐下,一邊手裡還拎著一個壺,不用說,這裡面裝著的自然是酸梅湯了。

要說在場的眾人當中,沒有嘗過陸垚手藝的,也就是展昭和公孫策了,所以這二人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