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閱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衛辰這些考生們歷經九天六夜,終於考完收工,而至公堂內的考官們卻還要繼續忙碌。

考生們答完第一場,交上去的墨卷便如鄉試一般,收卷彌封,謄錄對讀,確認無誤後,再由監臨官將硃卷押送到至公堂內簾之中。

天佑六年的會試,共有十七房,分為易經五房,詩經五房,書經三房,春秋二房,禮記二房。

十七位同考官中,翰林十一人,科道官員三人,六部官員三人。

這些同考官裡,歷屆科舉的三鼎甲就佔了一大半,個個都是學問淵博、才華出眾的中高品級京官。

而主持此次國家掄才大典的主副二位考官,來頭更是大得嚇人。

會試正主考徐穆,乃是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龍圖閣大學士,從一品。

副主考劉廷錫,乃是詹事府詹事兼翰林學士,正三品。

待第一場的硃卷送達,正主考徐穆與副主考劉廷錫便領著十七位同考官,來到大堂的“大成至聖先師”畫像前。

兩位主考官上前燒了三炷香,然後恭行三拜九叩之大禮,其餘眾位同考官跟著依次上前行禮。

就在至聖先師的注視下,徐穆領著眾位考官一同盟誓:“為國家社稷取士,不徇私情,不受請託,不納賄賂有負此心,神明共殛。”

這都是幾百年不變的規矩了,待走完這套流程後,由兩位主考主持,十七位同考官抽籤過後,每人分到一摞硃卷。

待主考官徐穆宣佈了取卷的要求,同考官便回到各自房中,扯開卷束,將硃卷分發給下屬的三位閱卷官,由閱卷官先讀卷。

首先看文章字數,四書題少於三百字或五經題少於五百字的卷子,一律不取。

接著,那些文字犯忌的文章,也要剔除,比如犯了聖人名諱或者廟號之類,都是不取。

此外,若是發現考生在文章中有特別離經叛道的詭詞邪說,甚至還要上報禮部,追究考生的責任,削掉原有的舉人功名,革退為民。

歷來會試閱卷,每房二百餘卷,光是因為各種違制而黜落的就有三四十卷。

作為閱卷工作的第一道篩子,閱卷官可謂責任重大,手中之筆,關乎每一名考生的命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此閱卷官閱卷之時,都是戰戰兢兢,一絲不苟,一個字也不敢漏看。

此時,尚書經房中,同考官薛雲拱,與麾下的三位閱卷官,正在通宵達旦地閱卷。

薛雲拱下首,眼裡佈滿血絲的閱卷官楊霖剛剛將手中一份卷子評為末等,而後從未讀的卷子中抽出了下一份。

按照規矩,每房薦卷三十,其中正卷二十,還有十份備卷。

眼下本房薦卷差不多已經滿額,可剩下未看的卷子還有不少,因而拿起手中這份卷子時,楊霖也是抱著挑剔的目光去看的。

先看破題:“學之久而專,稱其至美。”

“學之”二字,言簡意賅,算是讀出了聖人深意,不過破題破到這一步,謹則謹矣,卻算不得獨到。

楊霖揉了揉眉心,喝了口茶,繼續看了下去,一面做好句讀,一面細觀文字。

漸漸的,他的目光就彷彿陷進了文章一般,拔不出來了……

半晌後,讀完全篇文章的楊霖才悵然若失地抬起頭,回味著文中的辭句和蘊旨。

“故不聽之於耳,而實契於心,只此一句,便盡得聖人之趣矣!”

楊霖眼中滿是振奮之色,取了筆來便要畫個圈,忽然好似想到了什麼,又驀地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薦卷名額已滿,多出這一份,就意味著薦卷中有一份要出局,楊霖只是閱卷官,可不敢貿然做這種決定。

皺眉思忖片刻,楊霖終於還是放下了筆,向同考官薛雲拱走去,說明了自己的顧慮。

薛雲拱瞭解完情況後,便讓楊霖繼續回去閱卷,自己則拿起楊霖送來的卷子看了起來。

細細看完文章,薛雲拱不由輕輕點頭,沉吟了一會兒,他又從桉頭取出另一篇文章。

這是一份準備推薦上去的正卷,文章在三十份薦卷中也屬上乘,薛雲拱便是要拿此卷與方才所看之卷兩相比對,方便有個參考。

七篇文章一一對比完,薛雲拱重重呼了一口氣,心中已有結論。

“承筆轉筆,皆是此卷更為高明。如此雄健磅礴之風,非學究名儒不能為之!”

當下微微一笑,提筆在楊霖送來的那份卷後空白處寫下評語:“高識偉論,發為洪音,此真盡得聖人之趣也!”

而後,這份卷子便被歸入了本房薦卷那一摞中,並且居於最上首。

……

各房考官按照流程,日復一日地閱卷,轉眼間到了二月底,終於到了會試定榜之時。

雖是白日,至公堂仍然大門緊閉,內燃紅燭照明,會試的諸位外簾官、內簾官齊聚一堂。

十七房,共選出三百四十份正卷,一百七十份備卷,還有主副考官下去蒐羅的落卷,一併擺在了堂上,堆成三疊。

主考官徐穆、副主考劉廷錫與十七位同考官一併至至聖先師像前上香過後,徐穆澹澹道:“開始填榜吧。”

每一房取中多少考生,與閱卷官無關,但與各房的同考官卻是息息相關。

為了多出幾個好學生,各房同考官對本房的卷子都是據理力爭,與其他同考官爭得面紅耳赤。

爭論持續了兩天,終於告一段落,後二百九十名全部依次排定,只剩下五經魁的卷子還擺在堂中。

薛雲拱送上來的那份卷子也在其中,如今已被定為尚書經房經魁,拆開湖名的卷子上,赫然可見衛辰二字。

五經魁的卷子依次排開,供十七位同考官以及正副兩位主考審閱,決定最終的排名。

同考官之一,同時也是工部主事的張茂修率先開口道:“下官以為,詩經房經魁徐麟的文章略勝一籌,可為會元。”

張茂修說完,另一名同考官,戶部員外郎邱鐘意也附和道:“下官也以為,徐麟的文章更勝一籌。”

看到兩位同考官先後表態,主考官徐穆微微一笑,正欲開口,忽然聽到桌桉一響,一人霍然而起,怒聲大喝道:

“爾等莫非都忘了,之前在至聖先師面前是如何盟誓的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