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戶人家的村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石猴山,地處萬里綿延的龍山深處。

山頭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巨石,高達千丈,形似石猴,故得名石猴山。

山腳下,一條崎嶇不平、曲曲折折的山間小道,宛若一條蜿蜒而進的巨蛇,緩緩消失在林間深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順著小道,往前步行約兩華里,眼前便豁然開朗,一座巨大的山谷突兀而現。

山谷中間有一塊豁大的空地,約有十幾畝寬,起碼容得下十幾戶人家居住。

令人驚訝的是,這偌大的空間居然只住有形單影隻的一戶人家。

這間房子非常普通,常見的土木結構,兩層樓。屋頂是杉樹皮扎蓋,顏色還挺新鮮,顯然是新翻蓋不久。

不過,屋子的外壁卻是斑斑駁駁﹑坑窪點點。就像一位遲暮的老人,怎麼也掩蓋不了它的年華已逝。

房子的西邊是一條清清小溪,溪道鬥折曲行、忽隱忽現。

放眼望去,林木錯落間,不見其源頭。溪水叮叮咚咚,歡快的敲擊著旋律,緩緩遠去。

“哞…哞…”“咩…咩咩…”。

林隱處,突地傳來幾聲牛羊的叫聲。緊接著,一群牛羊出現在山林路口。其後,跟著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手裡執著一根長長的竹枝,呼啦啦的在空中揚著。

“星兒,慢點!”

後面,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肩挑著一擔木柴,遠遠地跟著,步伐甚是穩健。

這位老人名叫冷清,已八十掛齡,身子骨仍是十分硬朗。鶴髮童顏,絲毫不顯龍鍾之態。肩挑上百來斤恍若無事。

這間房子本是一位看山老人的臨時居所。看山老人因年事已高,便告老退休,和兒孫到山外去享受清福去了。

這房子便成了無主之物,九年前,冷清老人來到這裡,將其略做整葺,居住了下來。

小孩子名叫冷星,出生後就由這位老人撫養。老人家擠羊奶,抹牛奶,小孩出奇健康的長大了,小身子骨甚是茁壯。

長到這麼大,啥病都沒生過,活生生的像一頭小牛犢子。

“星兒,去溪邊提桶水來,我們做飯啦!"

時已至晌午,是做飯的時候了。

老人很寵愛孫兒,但從不溺他,從小要求就嚴。

在他三歲的時候,別的孩子走路都還有些搖搖晃晃,他便能幫爺爺做些事了。

拾柴、用爺爺為他特製的小小桶提水、圈羊等。做得有模有樣。

“好咯!”冷星提著一隻堪比他大半個人高的大木桶,飛步朝小溪走去。

仔細看的話,有心人就會發現,小孩的步伐很沉穩,一點也沒有普通小孩走步時的飄浮。

小溪邊,涓涓細流吟唱著永不停息的歌匆匆遠行。就在狹窄的溪道對岸,綠草掩映間,一股清泉汩汩而出。

一根略顯乾枯古舊的竹筒,約三尺來長,直架在泉口處。將泉水接引而出,叮叮咚咚的灑落

小孩挽起褲管,趟過淺淺的溪,將木桶丟在一邊,狠狠地掬了一捧水,長飲了一口。

然後滿足的拍了拍小手,將小桶接上了。

泉水清冽、冰涼,中間還夾雜著一絲山泉特有的甘甜。

“高山多好水!”這是山裡人特有的享受。

水桶裝滿了,深吸了一口氣,小孩倏地提起,步履沉穩的轉身。

一桶水足有四五十斤重,比他體重還要沉上幾分。

憋住一口氣,小孩一步不停,踩著中規中矩的方步,彷彿尺子量過一樣的精準,朝屋子方向走去。

可能因為用力有些透支,脖子稍稍顯得有些淺紅。

“呵呵,不錯,今天水桶裝了九分滿了。”

爺爺滿臉高興的看著冷星稍有點淺紅脖子。

“你的力氣又見幾分增長了。”

冷星將水倒入缸裡,輕輕的撥出一口氣,脖子上的淺紅悄然淡去,胸部稍稍有些起伏。

冷星知道,自己剛剛有些逞強,才使自己氣息不均,甚至步伐都有失往日精準了。

爺爺教他負重走步行樁的功夫時,特別強調走步要謹記三字要訣:“沉、穩、準。”

步要沉,腰如挺松,下身如磐!

力透足心,根扎大地,而能求穩!

不偏不倚,重心中規,而能求準!

氣息要“和”,講究“勻﹑清、綿。”。

氣息平和,呼吸之間,不疾不徐,四平八穩是為“勻”

氣勻便不會有濁氣滯留於胸部,故而能清。

一呼一吸,有意識的延長呼吸節奏,天長地久,便能壯大肺﹑胸部功能,而使氣息綿長。

走步行樁的要訣是“沉、穩、準”。初練時,是不斷尋找一種感覺,一種平衡的感覺。

苦練不綴,一般人要三年兩年功夫才能摸到門檻。入了門後就是火候的問題了。

練至高深處,感覺就是自然而然隨心所欲了。

步履之間,不差毫釐,那種奇妙的平衡不會輕易被打破。

而一旦打破,那種玄玄感覺就會突然出現生疏,心境被震盪,需要一段時間重新溫養。

這就好像一片樹葉,受了一點掛傷,重新恢復它的原貌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但是,功夫未臻至化境時,這種“玄玄感覺”功力的日漸深厚,卻又是在不斷的破而後立中緩緩成長的。

試想想,負重走步行樁,每次重量增加的時候,都會不同程度的打破那種微妙平衡。每一次打破後的恢復都會讓這種感覺更加渾厚凝鍊。

冷星雖然天賦異稟,可功力還遠未到隨心而感的境界。所以今天也不算犯忌。

但是這只能是“偶爾”,而且只能是在感覺自己似要突破時才能發生的“偶爾”。否則,於練功就會有害無益。

練功只能循序漸進,切忌操之過急,所謂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

昨天,冷星便感覺到了自己的力量似乎有了突破的跡象,今天就多增了一分水。而平時有所突破時,他都只增加半分水。

這一切,當然都落在冷清老人的眼裡。但他並沒有疾言厲色責罵,只是輕輕地在語氣中有所提醒。

他知道,冷星武學天賦極為不凡,武感勝於常人。雖然小小年紀,但行事極有分寸,絕對不會亂來。

再說,練武之道,前人的經驗固然可貴。但若後人只會墨守成規,不敢越雷池一步,那麼武術之道就會止步不前,逐漸走向沒落。

冷清老人可不是什麼老古董,冥頑不化之輩。

一缸水,沒多久就被冷星挑滿了。這對冷星來說不算什麼,三歲的時候,挑水的任務就落到他身上了,只不過現在水桶的個子長高了而已。

飯桌上

爺爺無限愜意的咪了一口自制米酒後,打破了屋裡的平靜。

“星兒,今天我得去一趟藥王山了,家裡的草藥都用光了,你自己安排下午的功課吧。”

藥王山,離這約有五華裡山路。相傳,這是一代藥王孫思邈立身成道的地方,這裡長滿了各種雜樹,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奇花異草。

據傳,孫思邈飛昇的時候,不忍心將治病的藥草全帶上天,還特地留下了三株仙藥。

一曰靈芝,功可起死回生,常人吃了可延年益壽;二曰茯苓,能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平五勞七傷;三曰九葉蓮,能生白骨,活死人,是治外傷聖藥。希望能留給有緣,造福世人。

當然,這只是傳說,從來沒人發現這些藥,除了幾個絕險之地外,冷清老人足跡幾乎踏遍了藥王山,都沒有碰見。

但這山裡普通的藥草較之其它地方要多得多,甚至也能碰見一些罕見的靈藥。

前幾年,老人在這裡發現了一株紫魂草,就是安神補形的上品靈藥。

“恩!”冷星夾了一隻野雞腿塞進了嘴裡,吱吱唔唔的應了聲。

“哎,這孩子,什麼都出色,就是話不多!”冷清老人心裡嘆息道。

也怪不了他,深山老林,僅此一戶人家啊!他能與誰去交流﹖

除了有一次老人家出山趕集,他跟著逛了一趟山外,讓他知道這世上除了他和爺爺,還有其他同類外,就再沒出過山谷。現在他連那山外是什麼樣子都不記得了。

與世隔絕的生活讓此子的性格傾向於孤僻,今後還得想想辦法,帶著孩子多出山走走,讓這孩子更多的接觸人世才行。

只是強仇在外,且潛伏不明,雖然仇家應該不知曉冷家尚有一線血脈留存,可是冷家唯一獨苗託付與他,哪怕是一絲風險,他也是不敢去承擔啊......

冷清老人心中念頭萬轉,最終還是只能心中暗暗嘆氣。

對編者的話:尊敬的編輯,您好,這部作品原名為《破天星芒》,十二年前我在飛庫小說網發表過,然因為工作原因,只寫了十幾萬字就停更了。(現在已經與該網站毫無瓜葛,不會有任何糾紛,時間超過了十年。)現在工作環境變了,輕鬆了許多,我想重新寫完這本書,再次進行了構思寫作。這不知道是否合乎貴網站的規矩,如果不行,請告知與我,謝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