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戴森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顆衛星被不明原因擊落,極大的激發了李泉的好奇心。

首先一個前提:這裡是異界,發生任何事情都不需要驚訝,一切都有可能出現。

眼前這種事,李泉相信肯定不是巧合。那兩道閃電他看得一清二楚,連它們激發的角度都是一模一樣的,在天上,肯定有某種他看不見的東西在那。

他一定要探個究竟,

這是他的位面,頭上怎麼能有不清不楚的東西窺視著他,就算真是權遊世界所謂的神,他也要先上去打聲招呼。

再用地球科技肯定是不行了。李泉二話不說直接在位面市場上購買了一家領先地球一千年的隱形偵察無人機。由於不清楚頭頂那東西到底是什麼,是什麼型別,是誰在操控,對方是否早就在關注他了,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等等,這些都不知道。為了穩妥起見,於是就買了這架售價高達000萬能量幣,一般位面商人都絕對負擔不起的超級玩具。

充滿科幻感的流線型隱形偵察無人機迅速升空,如同一片微風下的羽毛,升起來同時進入全面的光學隱形模式,並且隔絕了一切波段的探測,只有李泉眼睛上戴著的微控裝置能找到它。

李泉站在一座陡峭懸崖上,像放飛航模一樣期待地望著他的玩具,想想看這次又會發生什麼?

隱形偵察機升到了和之前兩枚火箭同樣的高度上。

什麼也沒發生。

那種擊落火箭的閃電對隱形偵察機的到來毫無所覺,任由隱形偵察機繼續升高,以超音速飛出了大氣層。

隱形偵查機航拍的畫面實時傳遞在李泉視網膜上的微控裝置上。他目睹了隱形偵察機飛出星球大氣層的那一瞬,天彷彿忽然就黑了,一切都寂靜下來。

星空燦爛,漆黑一片是主色調。唯獨那明亮的人造建築是那麼顯眼。李泉一眼就看見了那座太空建築。

這是一座空間站無疑。隱形偵察機靠近了,能夠看到這座空間站的建造技術十分成熟,完全不是地球各國拼接的太陽能板和鐵桶那種破爛。而是一座真真正正的太空建築。

建築整體規模並不大,隱形偵察機很快就傳回了遙感資料:長約500米,寬約400米,高約00米,整體呈一種陀螺型,時刻在緩慢自轉著。

“想不到,在這種落後世界的頭上,竟然有一座外星高科技建築!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這是誰建造的?裡面難道還有人?外星人?”

李泉站在山頂,視野已經跟著隱形偵察機翱翔在太空之中。面對眼前這般景象,他不禁突發奇想,對權遊位面又有了新的看法。

這艘隱形偵察機科技含量極高,有許許多多功能他都看不明白,但卻非常實用。很快,又有一些資料和影象被傳遞給了他。看到這些圖片和資料,李泉一臉震驚,完全想不到這個位面原來還藏著這麼多秘密!

隱形偵察機在這顆藍色星球周圍,一共找到了6座一模一樣的太空站,其餘5座跟眼前這座一樣,分別處於星球的各個方位,形成了某種聯絡。

除此之外,最大的發現,就要數隱形偵察機在過去十幾秒當中對這片宇宙空間進行了深度掃描得出的資料。這是一個健全的恆星系,一共有五顆行星,除了維斯特洛,還有一顆荒蕪的類地行星,其餘都是氣態巨行星。最關鍵的是這裡的太陽,居然是被包裹著的。

什麼意思呢?從拍攝到的清晰無比的圖片中,李泉看到,維斯特洛所在這個恆星系的這顆恆星,外表居然也被部署了一種人工建築,像是某種環,一層套一層。

看到這一幕,他立刻想到了一個名詞——戴森球。

“這是戴森球啊……沒想到,真沒想到!”李泉抬頭虛望著天空,滿臉吃驚之色的喃喃說道。

戴森球是什麼?

李泉是學渣,但對宇宙格外好奇,常常在網上看一些科技前沿訊息。對戴森球的一部分瞭解是他有一次在新聞裡看到的。

所謂戴森球,是一個名叫弗裡曼-戴森的美國科學家早在二十世紀中期就提出一種理論。

戴森認為,像地球這樣的行星,本身蘊藏的能源其實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足以支撐其上的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在一個恆星系統當中,絕大部分的能源,是來自恆星的輻射,但是幾乎都被浪費掉了。目前,太陽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 1/10^9,可謂九牛一毛。

戴森認為,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這使得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將被截獲。也只有這樣,才可以長期支援這個文明的能源消耗,使其發展到足夠的高度。

將恆星拿球包起來,聽上去很不可思議?

值得一提的是,戴森曾擔任過愛因斯坦的副手,他的理論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根據戴森的方案,這種先進技術幾乎可以產生無限的燃料供應。能源是制約文明發展的首要因素。他設想了一個足夠發達的文明,透過建造一個由接受器和能量轉換器構成的球或環,就可以利用他們自己那顆恆星的全部能量輸出。

這種結構後來就被稱為“戴森球”。

一些人把這種想法發揮得更進一步。他們主張,比地球文明先進幾百萬年的文明可能利用了整個星系的能量,甚至整個星系團的能量。這些外星文明研究人員於是把潛在的文明分成三種等級。

一級文明:

包括地球在內,是已經發展到能夠開發利用自己棲息的那個世界的自然資源。嚴格說來,人類目前應該是0.7級。

二級文明:

能夠建造像戴森球那樣規模的造物,並且能夠處理他們那個恆星的全部能量輸出。文明發展到這個水平幾乎可以肯定有能力進行星際旅行。這樣的文明也許已經研究出使物體運動速度超過光速的方法。一種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文化要比地球人先進幾千年甚至於幾萬年。

三級文明:

領先地球成百上千萬年,並且已經掌握利用了它們星系全部的資源。這種能力對地球文明說來就像是屬於上帝卻又在物理定律允許的範圍內。這樣的生命幾乎具有神一般的力量。

這種文明分級方式一提出就被大多數天文學者所接受。後來一度被眾多科幻小說家所借鑑使用。

由於戴森球吸收恆星巨大能量的同時,理所應當也會輻射與之相當的熱量。這種熱量理論上是可以在許多光年以外的尺度上,在光譜的紅外範圍內探測到的。

於是一些科學家又提出,是不是能藉此去發現尋找深空中的外星人呢?

李泉記得不久之前,科學家似乎還真有突破。

一夥科學家在NASA的開普勒任務曾經觀測過的十萬多顆恆星中,發現了一顆名為KIC84685的恆星很獨特。

這顆恆星有著一種怪異又難以捉摸的亮度變化:它的光變曲線是凹凸不平的,並非週期性轉變。有些波峰很深,有一個深達15%,還有一個,甚至深達%!這明顯不正常。

根據開普勒的資料顯示,KIC84685在1500天左右,恆星亮度已經有了%的降幅。單憑這一點就能確定,這不可能是因為一顆行星遮擋造成的。因為就算是木星那麼大的行星,也只能遮擋這顆恆星大約1%的星光。木星差不多已經是行星能夠達到的最大尺寸了。

也不可能是另外一顆恆星,因為如果有的話,應該能看見它。

此外,這樣的亮度波動並非是有規律的週期性出現的,這一點也跟行星或恆星凌日的猜測不符。因此不管是什麼遮擋了恆星,它都一定“十分巨大”,其寬度,至少要達到這顆恆星本身的一半。

科學家們最初的想法是,會不會是某種行星碰撞事件?

行星碰撞會產生出大量碎屑和塵埃雲,這些碎塊和塵埃雲如果繞著恆星旋轉,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凌日現象,因此不久之後有可能再現出目前看到的這些現象。而這個想法的問題在於,這顆恆星的紅外線沒有任何多餘的部分。行星碰撞會產生大量塵埃,加熱之後則會發出紅外線。

另一個想法是,有一系列彗星繞著這顆恆星旋轉。這些彗星可能被氣體和其他物質構成的雲團包裹著,也可能產生觀測到的亮度變化。因為確實有另外一顆恆星距離KIC84685相當之近,那是一顆較小的紅矮星,就在其大約100億千米之外。這個距離足以影響其奧爾特雲,使得大量彗星被擾動進入KIC84685附近,造成這種現象。

彗星是個不錯的猜測,但很難想象有這樣一幅場景:一大群彗星,完全遮擋來自一顆恆星%的星光。%,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數量。

而最後一個想法即是,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正在建造戴森球的高等外星文明。巨大的太陽能板或太陽能板的叢集,寬達上百萬千米,有著古怪的形狀,這樣的話當然有可能產生這顆恆星的亮度變化,因為恆星被包裹住了一部分。

李泉回了一趟地球,上網詳細查遍了有關戴森球的種種理論和現象。最後正式確定,自己看到的那東西就是戴森球!

一套套在恆星周圍,有一定間隙,並非徹底包裹恆星的環狀造物。

這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權遊位面是有高等文明存在的!

這個鐵證如山的證據,即便他不願意去想,但不可否認,情況似乎變得復雜起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以為真是什麼神呢。”李泉無奈地想。他又返回了權遊位面。

原本他還以為會遇到某些高階存在,比如那位光之王,總是預料一切,不知真假的派遣梅麗珊卓來找他交涉。如果說,光之王一直關注著他,是權遊世界真正意義上的神,他都不會這麼驚訝的。

現在光之王沒見到,戴森球卻出現了,還有6座規模不小的空間站,作用暫時不明。

外星文明的存在呼之欲出。但問題又來了,既然外星文明就在這個星系當中,為什麼一直不出現?自己來回穿越了那麼多次都沒發現它們的存在。現在等到自己放衛星上天,二話沒說就給擊落了。對方究竟是什麼的想法?他不信這是無意的。

不管怎麼說,他都要找對方談一談。他倒是不怕外星人,他馬上就要打外星人了,提前接觸一下某個文明倒也不錯。

至此,李泉覺得,自己已經揭開了維斯特洛世界的秘密。

他還記得,權遊美劇每一集開頭就有戴森球出現。那時他一直以為那只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現在看來,那樣想就太簡單了。戈偉說過,位面的出現是精神強度到達一定程度後具現化的。天知道權遊作者當初是怎麼設想的。

至少,這個世界的季節那獨特又古怪的交替,他算是找到真正的原因了。

完全是因為戴森球的緣故。

當維斯特洛圍繞這顆恆星執行的同時,恆星的戴森球外殼也在不斷自轉,這已經從隱形偵察機傳回的影象裡觀察到了。

而當這副戴森球外殼正好遮住了恆星時,恆星的熱量就無法傳遞出去,維斯特洛星球就會變得更加寒冷一些,冬季也就變成了非正常的漫長。於是便有了凜冬將至,異鬼將臨的傳說。

戴森球的存在,會造成維斯特洛大陸的季節長度永遠都會毫無規律。在李泉看來,這也許只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副作用——對這個外星文明來說。

他想知道這個外星文明在這裡的真正目的。他們是否就居住在這個星系其他某顆行星上?最主要的,是否能友好相處?等待著他的是一場衝突還是談判?這些,李泉都不知道。

暫時只能先讓隱形偵查無人機去蒐集更多資訊。下一個目標,他要對戴森球進行全面近距離的觀察,然後造訪本星系裡每一顆星球,把這個外星高階文明找出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