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正面對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接到漢人的戰書,匈奴人和鮮卑人極為興奮,他們擅長不是攻城戰,而是野戰。

即便在攻城戰中戰損達到近十萬人,不算其它小部落,僅僅是匈奴人、鮮卑人和大月氏人便還有三十多萬人,,除去留守部落的十萬人,還有二十萬能上戰場作戰的官兵。

而城內漢人充其量也就兩萬人。

蠻夷信心十足,感覺漢人這是找死,認為漢人在他們的猛烈攻城下已窮途末路,做最後的掙扎,他們勝利在望

就連信心一直不足的大月氏的首領卡普納達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鮮卑大王拓跋力微甚至認為,只需消滅了這裡的漢人,他們將利用鮮卑人的特長,南下對漢人進行騷擾、劫掠。

拓跋鮮卑吸收了北逃的諸多鮮卑部落,實力比歷史上同期要強大很多。

蠻夷迎戰,高順等人也在合計完善攻擊策略。

馬貴等人認為可傾巢而出,連城池都不用留守,他們感覺蠻夷根本不可能來偷襲,他們的謀略還沒達到這個水平。

高順卻感覺那些守城的步兵已非常疲憊了,沒有必要繼續讓他們上戰場,可在此留守,保護那些受傷者,預防萬一,待戰後可負責打掃戰場,看押俘虜。

高順這次準備使用陷陣營、床弩兵,強弩兵、高階步兵和高階騎兵,大約六萬人,騎、步各半,若是不夠,可隨時增加。

眾人心中已做好了苦戰思想準備。

漢人一下子出動這麼多官兵,還是令蠻夷吃驚不小,這遠遠多於他們的估計。

初春的西西伯利亞大平原,只有表面薄薄一層的冰融化了,下面依然是堅硬的凍土。

城南地形廣闊、平坦,非常適合大規模廝殺。

在離城四裡處,蠻夷佈陣,匈奴人居中,鮮卑人和大月氏人分居東西兩側。

高順沒有出城,站在城頭觀看,隨時支援,由馬貴負責現場指揮。

待雙方列好陣,當中相距僅有1裡。

沒有客套和寒暄,蠻夷直接發起進攻。

匈奴人派出兩萬人,鮮卑人和大月氏各派出一萬人。

四萬騎兵同時衝鋒,呈扇形向漢軍包圍過來,滿眼都是快速衝鋒的敵人騎兵,場面非常壯觀;地面震動的非常厲害,發出的巨響讓人聽不到除了馬蹄聲之外的任何聲響。

在這種形勢下,蠻夷騎兵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是一個勁的向前衝;他們的心思很簡單,認為,只有消滅眼前的漢人,他們的家人才能存活,他們的部落才能南下劫掠,他們的子孫後代才能過上好日子。

待相距還有兩百米的時候,蠻夷騎兵的速度達到極限,非常快;高順感覺這些人都將是死人了,不怕訊息暴露,於是他突然從系統空間內放出了許多巨大的拒馬槍,分成三列排,放在了蠻夷騎兵的前面。

這些拒馬槍可是用巨大的圓木製作,絕非此前軍營所用的小巧的拒馬槍。

最前排的蠻夷騎兵看到了突然出現的拒馬,但是他們的馬速非常快,已無法止住了,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衝,希望戰馬能躍過去。

運氣好的能躍過去,但是數量太少了,大部分人的戰馬皆不刺死。

後邊的騎兵看不到眼前的情景,快速的撞在了拒馬上,馬死人亡。

再後邊的騎兵一層層的衝來,根本收不住腳。

蠻夷騎兵以巨大的速度衝撞在一起,且騎兵還在前赴後繼般的衝來,根本無法停下;前邊跌落馬下的人早已被踐踏成了肉泥。

不僅蠻夷被戰場上的情景驚呆了,就是那些漢兵也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挑。

兩側的蠻夷騎兵還好,向兩側繞過一個弧度,避開障礙物,不過那只是少數人。

匈奴單于見機不好,立即鳴金收兵。

不過時間已晚,安全返回的只有兩萬多人,還沒有與敵人接觸,傷亡近兩萬人,蠻夷官兵的士氣大跌。

隨後,漢軍打掃戰場。

下午繼續再佔,這次是漢軍主動在蠻夷營前列陣。

鮮卑大王和貴霜帝國的皇帝皆希望據營而守,在防守中打擊漢人。

匈奴單于卻要報上午的仇,要求出營列陣迎敵。

這次匈奴人讓那些依附部落的三萬騎兵下馬當做步兵,緩慢接近敵人,避免上午的結局。

戰鬥開始,雙方步兵緩緩靠近。

待接近到一百五十米的時候,漢軍床弩兵開始發威,每一支利箭,至少能穿透兩名蠻夷的身體,他們身穿皮甲的防護太差了。

在身後騎兵的督戰下,那些蠻夷士兵不顧傷亡的前衝。

待接近到六十多米的時候,強弩兵開始發力;幾千名強弩兵用連弩瞬間射出上萬利箭,黑黝黝的如烏雲蔽日。

令蠻夷步兵傷亡慘重。

馬貴令兩千陷陣營官兵率先出擊,左右和身後的兩萬高階步兵隨之跟上;強弩兵繼續射擊。

兩者很快撞在了一起,開始相互殘殺。

不過漢軍陣型密集,發揮團隊優勢;而此時的蠻夷步兵的陣型已非常稀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陷陣營出現以來的第一次如此苦戰;他們如同一根利箭,直插蠻夷陣中,後邊官兵立即跟上,保護兩翼安全;順利在蠻夷的防線上撕裂開一個缺口。

蠻夷被殺的血肉橫飛,卻死戰不退。

後邊的兩萬高階步兵跟隨陷陣營殺入敵陣。

後方觀戰的匈奴單于見步兵處於劣勢,於是讓鮮卑和大月氏各派出一萬騎兵攻擊漢軍的側翼,支援步兵作戰。

馬貴令孫成、曹山、向榮和馮勇分成兩組,每組帶領六千騎兵迎戰蠻夷騎兵,保護步兵兩翼安全。

蠻夷的這次騎兵出擊,沒有遇到上午的擁擠踐踏之現象,雙方騎兵狠狠的撞在了一起,立即人仰馬翻,雙方皆有傷亡。

不過依然是漢人的騎兵佔優勢,高階騎兵配備的戰馬都是上等戰馬,馬肩高比蠻夷的馬平均高出近十公分,這在馬戰中是個巨大的優勢。

而蠻夷戰馬,不僅矮小許多,且經過寒冬之後,瘦弱了許多,還沒得到很好的補養,體力和耐力皆不如漢軍戰馬。

孫成、曹山一組,他們身後各有十位高階騎兵做近身護衛;向榮和馮勇也是如此。

他們就像是殺人機器,長槍飛舞,近身蠻夷騎兵皆被屠戮,所過之處殺的蠻夷人頭橫飛。

武器裝備也是漢軍的優勢。

蠻夷被封鎖幾十年,斷絕了與漢人的貿易,別說武器裝備了,就是炊具都不足,鐵器嚴重缺乏,否則也不會促使堅昆人強大起來,因為堅昆人受漢文化比較多,能製作簡單的銅器和陶器,成了草原遊牧民族唯一的交易目標,使得堅昆人大獲其利。

戰爭打的非常殘酷,幾萬人相互拼殺,戰爭的地域極大,無邊無沿,地上遍佈屍體;不過蠻夷人卻非漢人對手,一直被壓著打,傷亡慘重。

匈奴單于和鮮卑大王親自擊鼓助威,亦不能扭轉敗局。

拓跋力微幾次建議增派援兵,卻被匈奴大王給否決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