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狍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哥,你這是?”

“我們要判斷上風向在哪裡,”王天孝指指右手側,“我們要從這個地方繞到下風向,才可能靠近蜜狗子的老巢。它們的鼻子相當靈敏,若是在上風向,肯定能感覺出我們的味道。”

“真有這麼強啊?”

“那當然了,這大山裡每一種生物都是進化了數千萬,甚至上億年,若沒有一點壓箱底的功夫,怎麼在殘酷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哦。”王天信若有所思。

“還有,等下走路的時候要輕一些,它們還能根據地面震動瞭解其他生物靠近,尤其是你天信,你走路不要總是咋咋呼呼,造出太多聲音出來。”

“嗯,我知道了。”

“那好,我們接著向前,如果我沒猜錯,大概還有一兩百米就能看到它們活動的軌跡了。”

三人按照王天孝的說法,慢慢繞到下風處,繼續向前摸索。

因為沒了腳印,全憑兩隻狗探路。

十幾分鍾後,兩隻狗突然停住腳步,看著前方低沉地嗚咽起來。

“有情況,快。”

王天信加快腳步上前,藏在灌木叢後,將雪輕輕用樹枝捅出兩個洞,朝前面看過去。

一看,他倒吸一口涼氣,差點沒一個屁股坐在地上。

王天孝看他臉色慘白,知道肯定看到蜜狗子獵食的場景了,頓時覺得好笑,輕輕將弟弟拉起來,示意他和吳文化蹲在灌木叢後面。

這才定睛看向獵殺現場。

前面五十六米遠的雪地上,至少有七八只蜜狗子正在圍殺一隻灰白色毛的動物。

那動物體長大概一米多點,頭上生著角,但是很短,有點像一個三叉樹枝。

它的耳朵和眼都大,脖子要比梅花鹿長一些,四肢頗長,後肢略比前肢長,尾巴相當短,從遠處看近乎是隱於體毛內。

原來是狍子。

王天孝也感到很意外。

子午嶺有梅花鹿,自然也有狍子,狍子也屬於鹿的一種。

看這頭狍子的樣子,應該是只還沒有完全長大的公狍子,公狍子頭會生短短的樹枝狀小角,遠遠不如梅花鹿那般好看。

狍子的毛色會跟著季節而變化。

夏季狍子一般是棗紅色,或者稍微淺一些的棕黃色,但到了秋季變冷,顏色就逐漸變淺,變成棕灰色,到冬天下雪,甚至很多狍子直接變成灰白色。

就像眼前這只狍子一樣。

狍子本來是吃各種草,果實和樹皮,所以到了冬天,大雪覆蓋後的大山對狍子來說是致命的,它們不但缺乏食物,而且還失去休息地,常常使自己就陷入危險之中。

大山附近的人們都覺得狍子是個傻瓜。

它們似乎有一些很不聰明的行為。

例如獵人或者捕獵者在山裡碰到狍子,狍子會快速跑開,可捕獵者要不追,它們可能會在不遠處停下身子觀看,甚至在冬天的雪地裡,如果運氣好的話,拿個木棒都能打到那些臥在地上不願意動的狍子。

這其實不是因為狍子傻,而是因為生活習性有關。

或者說,是大自然的嚴酷環境,讓它們迫不得已選擇這樣的生存模式。

舉個例子,為什麼狍子看到捕獵者總是不跑遠,會跑一截就駐足觀看呢,這其實是因為狍子因為一直謹小慎微,它們得到一個暫時可以進食或者休息的地方很不容易,輕易不願意放棄。

而自然界的獵殺者驚動狍子後就不會繼續追了,所以它們完全可以等到獵殺者離開後重新回到原來的地方。

可人類比獵食者要聰明的多,人類可以施展計謀,也能摸索規律。

當獵人們發現狍子有這個習慣後,只要將狍子驚走,然後隱藏在原地附近等待,就大機率能等到狍子自投羅網。

再例如那種被棍子直接打暈的狍子,背後也是一種辛酸。

狍子因為冬季食物貴乏,所以一般體力都很弱,尤其是母狍子尤為更甚。

狍子是鹿科裡孕期最久的動物,和人類差不多,從懷小狍子到出生大概要維持長達十個月之久。

其他季節還好,到了冬季懷孕的狍子本就食物不足,又要承擔肚子裡孩子的營養,身體就會變得非常虛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它們只能啃食一些幹的樹皮或者乾草為生。

一旦大雪過後,雪會壓住所有食物,它們就不得已需要將雪刨開,找出一片可以進食和棲息的地方。

而因為體力不足,很多時候它們一旦臥下來休息,就不願意再站起來,即使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也是。

所以,獵人們在雪後的大山裡能用棒敲暈的狍子多半都是母狍子,而且多是懷孕了。

王天孝前世遇見這種狍子是不獵殺的,獵人有個基礎的規矩,不能殺懷孕的獵物,不能殺雞取卵,奪走了大山的未來。

當然,狍子可憐歸可憐,但也無需對他們報以太多同情之心。

事實上,對於人類來說,狍子這傢伙是百害而無一利,一旦狍子數量增加,在山林裡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就會跑到村民的田地裡偷吃東西,有時候還成群結隊的來。

因此,如果狍子太氾濫,林業部門就會專門組織獵人捕殺,直到將數量降低到生態可以承受。

回到現場。

王天孝也是第一次看到蜜狗子獵殺狍子。

這只狍子粗粗看去,體重大概三十公斤不到,體型雖然沒有完全長大,但也至少有一米多點,圍殺它的蜜狗子看起來就像一隻只小貓,體型相差很懸殊。

可蜜狗子捕獵本就是群攻。

它們體態靈活,數量多,牙齒又鋒利,而冬季的狍子雖然體型佔優勢,可力量和速度卻很受影響。

它們基本很少落單,最少也是三五只一起生活的,也不知道這只是怎麼了。

或許是感受到生命的危險,狍子使勁渾身力氣,想想身上的蜜狗甩下去,可兩隻蜜狗緊緊地撕著它背上的皮肉,它並沒有甩開。

隨著狍子身體挪動,蜜狗子就像一個個長在它身上的毒瘤,或者是吸血的螞蝗。

不管它如何左右搖擺,突然加速,還是其他方法,都無法脫離蜜狗子的撕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