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電視與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天孝原來每次和張文遠談事情,都是一次性分析透徹,這次稍微隱晦一些,藏點東西在後面,張文遠當然就不習慣了。

這也不能怪他王天孝,是因為事情確實沒辦法說清楚。

為什麼,他要讓張文遠收購磚瓦廠呢。

當然不止是他看到磚瓦廠出現了經營和管理問題,而是因為,他以過來人的身份,知道在一九八六年的秋季,將有一場暴雨襲擊慶城,導致很多人家房屋盡毀。

記憶中,那個本來已經趨近於倒閉的磚瓦廠,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突然雄起了。

早些年人們建房子都是土胚,大水讓他們開始意識到磚瓦才更能抵抗水浸,會更加安全,所以再次建房就不會選擇土胚,改用磚瓦了。

既然王天孝知道這個天大的機遇,當然要去爭取了。

但這個資訊,肯定沒辦法告訴張文遠啊,總不能對他說,下半年將有一場大暴雨,到時候很多人家都需要磚瓦,我們只要等到那個時候去賺錢就行。

這樣,張文遠不給嚇死。

王天孝想在張文遠面前表現的聰明,智慧,有遠見,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未卜先知的神棍。

也就是張文遠對王天孝有很強的信任,一般人還真是受不了。

也正是透過今日的交談,讓王天孝和張文遠從原來彼此曖昧的合作關係正式被提到明面上,確定是合作。

王天孝想達到的目標基本完成。

不管後面張文遠發展到多好,起碼和他有了羈絆。

算是收穫不小。

六月中旬的時候,場站終於通電了。

王天孝買的電視機也派上了用場。

在大家齊心協力下,高高的天線杆也被豎立起來。

這個年代的電視臺,非常有限,都是很原始的電視信號,還沒有衛星臺,更不用說後面的有線數字。

人們要收到電視,就需要一個非常高的天線杆,理論上豎立的越高,效果就越好。

天線杆頂上有幾根鋁條做成的接收裝置,然後扯一根很長的信號線從天線杆頂端一直放下來,接到電視上。

這種天線的局限性很大,不僅收到的臺非常少,而且還容易受天氣影響。

晴天的時候,電視基本上都很清晰。

但是一遇到刮風下雨,就收不到訊號了。

如果遇到大風,往往隨著風向不同,訊號的強弱就不一樣。

想要收到比較清晰的臺,就需要嘗試著慢慢轉動天線杆,尋找一個最合適的角度,剛好能最大程度接受到訊號。

這是個非常惱火的事情。

有時候看電視劇正看到關鍵時刻,突然電視就成了星星點點,那就要出去轉動電線杆了。

另外,這個年代的黑白電視還有個內建天線,有點像蜜蜂的兩隻小觸角,如果只是小範圍的調整,就可以透過轉動觸角天線的方向,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王天孝給場站買的也是黃河牌電視。

現在能收到三個臺,分別為央視一套,二套以及慶城地方電視臺。

不過都不清晰。

大家看了幾天,雖然對電視都很滿意,可是眼睛卻都看的疼,便都感嘆要是電視能清晰一些就好了。

王天孝看大家難受,想起前世用過的辦法,好像有點作用,決定試一試。

他買了很多健力寶,將裡面的東西給大家分的喝完,然後將易拉罐瓶子穿孔,排成一熘套在天線上。

本來就是試一試,沒想到效果還真不錯。

電視果然清晰很多,大家紛紛都對他伸出大拇指,直說他真是太厲害了,竟然什麼都能做。

不過,電視太清晰了,也有不好的地方。

這時候電視上放著最老版的聊齋志異,很是恐怖,經典的配樂,加上非常樸實而詭異的畫面,能把人嚇個半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尤其是電視劇剛開始,會有個老人提著燈籠走在黑夜裡,周圍有人頭飛來飛去。

那種陰森感,莫說是孩子,就連很多大人都不敢看。

每當看到那些東西出來,膽小的人都會腦袋藏在衣服裡,一邊等著一邊問:“過去沒有過去沒有……”非得等到消失後才再看。

可說是害怕,卻又都非常喜歡看,不看心裡就不舒服。

除了電視劇,還有其他一些有趣的節目,在無形中豐富了大家的生活,也給大家展示了很多其他知識,讓場站的人們都開拓了視野。

看到大家都很開心,王天孝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當然,除了場站通了電,有了電視,最近還發生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那就是李冠平和米小青結婚了。

本來呢,這邊的習俗是先訂婚後結婚,但這種風俗的目的是給男女雙方留點互相認識交流的空間,免得結婚後發現彼此不是對方能過的下去的伴侶。

但李冠平和米小青則是不需要這個過程了。

他們兩人已經認識多半年,彼此可謂是心知肚明,瞭如指掌,再訂婚那就純屬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米小青那邊老人都去世了,只有姐姐米小紅和一個哥哥,但那個哥哥自從去了外地,也遲遲沒有收到訊息,已經很多年聯絡不到。

所以只要米小紅同意,米小青就算是得到家人祝福了。

而米小紅長期在場站,早對李冠平這個老實的小夥子很熟悉了,覺得妹妹能嫁給他,也是不錯的選擇,將來肯定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於是,這件事情正式被放到日程上。

這個年代的婚禮,相對比較簡單,人們還沒有三金的概念,除了彩禮外,就是非常有名的三大樣。

彩禮要了一百六十塊,算是不多不少,剛好合適。

三大件就是腳踏車,縫紉機和收音機,這些都按照要求備好。

李冠平當然沒有這麼多錢,但他現在有王天孝這個姐夫,這點錢就不算什麼了。

王天孝說是暫時借給他,其實也就是不願意傷害他的自尊心,實際上若說是贊助,王天孝也沒有什麼二話。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只要有錢就能換來的幸福,就是要多去嘗試。

王天孝就是這種性格,他喜歡那些勤勞善良的人,也願意幫他們一把。若是那種品性糟糕的人他就懶得理睬。

除了這些,王天孝在給岳母家建設羊圈的時候,沒忘記趁機將岳母家給重新改造一番。

具體就是新建了三間磚房,李冠林家一間,李冠平一間,李冠紅一間。

暫時李冠平就有了新房用。

至於後面他們要分家新建院子,那就是他們小兩口的事情了。

王天孝只是幫他們度過最難的時候,更多路還是要靠他們自己走。

全部靠王天孝支援的人生,就變成了王天孝的人生,而不是他們自己的生活了。

王天孝對岳母家所有人好,其實就是愛屋及烏。

歸根結底,是因為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李雅麗,所以希望她的家人們都過的幸福一些,那李雅麗心情也就舒暢。

而快樂的女人往往是最美麗的。

上次吃過飯後,李冠林夫婦也在場站幹了一段時間的活。

王天孝提前委婉地告訴他們,正因為是自己的親戚,所以不能讓其他人看不起,幹活就要像個幹活的樣子,要不大家也會笑話他們。

好在,李冠林他們本也都勤勞的人,不會偷懶。

做得還是挺不錯的。

不過王天孝對李冠林的安排,其實不在場站,而是他的老本行建築。

王天孝既然不願意放過房地產這杯羹,就肯定從一開始就要做好準備。

他建議張文遠收購磚瓦廠,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成立專業的土建施工隊伍。

透過不斷發展,逐漸將對付擴大,能力做強,先從修路,修房開始,等到房地產風口起來,他們順勢啟動,立刻拿下慶城乃至周圍縣市的工程。

至於工程能做到做大,是將來的事情,他必須趕在大勢來之前,做好一切準備。

若是等到人們都嗅到那股風過來了,再去建設隊伍,培養人,那就有點晚了。

王天孝發現給岳母家建設羊圈的隊伍還挺不錯,施工質量和態度都行,但就是這些人屬於臨時拉起來的,沒有很強的凝聚力和約束力,可能今日來了幹活,但明天心情不好就不來了。

他便決定先從吸收這些人身上開始。

準備讓張文遠將這個隊伍吸收轉化,形成一個固定的班底。

也就是將來房地產建設公司的雛形。

具體公司的運作他也不是特別明白,所以並沒有自己親自去做這件事。

他深知資源的重要性。

基礎建設這種事,不是說你有個隊伍就能做的。

這個世界上能做事的人很多,最大的問題,是從哪裡找到事情來做。

王天孝沒有人脈,自然就沒有資源,空拉著一個隊伍也沒有意思,而張文遠恰恰具備資源路徑,交給他來做是最好的選擇。

即使只能分兩成,王天孝也滿意了。

他知道自己是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硬湊上去,什麼都落不下不說,還會浪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委實是虧本生意。

大舅子李冠林王天孝就準備放進那個施工單位裡,他最大的優點是認真和一絲不苟,將來要能發展成一個工程監理,也是很不錯的發展。

當然,開始他們夫婦還是要先等羊圈建設好後在家裡幹段時間,等穩定後再說未來的安排。

這樣安排,李家兄弟們各走各的路,誰也不干涉誰。

至於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就看各人的造化。

王天孝和劉莽站在王家村口,看著面前一片巨大的空地。

“王老板,你說的地,就是這片地嘛?”

王天孝點點頭,指著遠處說,“看到那棵桑樹沒有,從桑樹的東面一直到西邊山腳,都是我承包的地。面積是包含在這片苜蓿地裡的。”

劉莽正是幫岳母家做羊圈的建設施工頭子,簡稱包工頭。

他個子不高,最多也就一米六五,身體圓圓的,光著腦袋,一看就是個長期在外面打交道的人。

精幹而油膩。

王天孝初始對他感覺也不好。

專門尋找武平問了一番,但武平說這個劉莽是個很講義氣的人,幹活的質量沒的說。

既然武平這樣說了,王天孝也就讓試試了。

沒想到還真是不錯,幹出的活挑不出什麼毛病,而劉莽這個人一來二去和王天孝熟悉起來,才發現他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五大三粗,而是個對妻子孩子都很好的細膩男人。

之所以保持這種樣子,完全是為了應付外面的事情。

幹施工的都是一些五大三粗的壯漢,要讓他們服氣你,你就必須和他們融入一起。

能喝酒,能划拳,能吵鬧。

要是你看起來文質彬彬的,那些出力氣活的人肯定就不待見你。

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圈子。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適合的圈子,力氣活的工人們有他們熟悉的圈子,要是靠近他們的圈子,就要符合他們心中的形象。

用劉莽說的話,他以前也是一個好看的小夥兒,可帥了。

這不,生活逼的嘛。

王天孝則是覺得他為了能融入工人們的隊伍,將自己打扮的就像個包工頭,這是對的。

但他年輕時候很帥……

那是萬萬不可信。

既然那邊的事情了了,王天孝剛好又收到了一筆錢,加上他原來的錢,建設羊圈的事情就該提上日程了。

於是便將劉莽喊到這裡提前看看地形,順便將自己的需求簡單告訴劉莽。

具體要做成什麼樣子,王天孝早已經詳細的規劃好,並且親自繪製出了平面圖,到時候劉莽他們照著建設就行。

建築面積幾千平的羊圈,可不是個小工程,必須好好研究研究。

原本王天孝還準備將鹿圈也放在山下呢,後面想了想,還是不要了。

鹿是他獨有的,壓箱底的賺錢手段,儘量不要暴露的別人面前,至少是現在不要暴露,鹿圈肯定也要建,但就建在山上吧。

反正他只準備將數量控制在一百只最多,也佔據不了多少位置。

就讓劉元帶個人到時候負責。

老頭子專業而負責,其他人王天孝還真不放心呢。

“老劉,工程就是這麼個工程,具體要求我也講給你聽了,你回去算算施工量,給我一個價格。我是看重你的施工質量,但你也知道我是個好說話的人,可不能獅子大張口。”

劉莽沒有急著回答,而是來來回回在地上丈量了距離,有時候還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土仔細看著,聞著,不像個施工的包工頭,反而像個準備種地的農民。

忙活好大會,這才走回來,笑著對王天孝說:“王老板,工作量不小啊這個工程。”

“不小嘛?老劉你不會是想跟我要個高價吧,你看看,我可是什麼都找你,那是把你當朋友,你可不能不講義氣吧。”

王天孝開玩笑說。

“哈哈,我怎麼能跟王老板亂說價呢,您能看得起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不過就是這個工程,確實有點麻煩。

您來看,這裡是山腳下,土壤構成特別特殊,而且還不穩定,如果我們要在這種土地上建東西,就要將地基挖出來一截,從下面固定好牆壁……”

劉莽帶著王天孝四處走著,看著。

給他講述著這片土壤的特殊性。

其實說穿了,就是因為土壤比較鬆散,而地面下方情況複雜,所以必須將地基打深一些。

這樣在上面建設的建築才能更穩定。

否則稍微山體動一下,這邊就全部塌陷了。

慶城的土壤屬於黃土高原,所以山脈屬於石頭和黃土混合的山體,這種山體非常容易滑坡,早些年沒有這麼多樹,聽說每年夏季都要出事情,所以山腳下才沒有人家的。

米家村是離山腳最近的村子,現在也退出了幾里路,徹底將山讓開了。

人類在大山的脾氣前,渺小不值一提。

劉莽果然很有經驗,他沒有先湖弄著將單子拿到手才說,而是提前就將問題全部擺出來,給王天孝將話都說在前面。

他要保證施工質量,王天孝要保證能接受他的方案。

這才是談工程最正確的節奏。

不像很多工程隊,談的時候故意避害就輕,將難點不告訴你,就等著你把合同簽訂了,再將問題一件件說給你聽,讓你不得不加價。

更甚者,還有些直接不說,也不管,偷工減料,等事情做完一拍屁股就跑了,留下一堆的問題。

這種施工隊伍,後世多的不能再多。

很多裝修公司,就是利用認知和資訊差,在使用者身上薅羊毛。

王天孝對劉莽的工作態度相當滿意,不過價格嘛,終究是要談一談的。

“老劉,你說的我都清楚的,我相信你能處理的很好,要不我就喊你來了是不是,你看看這慶城有多少施工的隊伍啊,我怎麼就偏偏找你呢,還不是想著你幹起活負責任,我放心嘛。”

誰不想聽到別人誇自己好呢。

劉莽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了,憨笑道:“多謝王老板信任,我覺得您也是個實在人,所以你看這樣行不行,一口價,包工包料一萬二,你看行不行?”

“一萬二?”比王天孝預估的要稍微便宜些,他預估了一萬五左右的樣子。

不過談價錢就是這樣,不管別人多少錢,都要繼續殺價,要不出價錢的人反而覺得自己虧了,從而有不平的心理。

“是不是高了些?”王天孝笑問。

“王老板,這個價格沒有高要,畢竟我要找三四十人幹,還要啟動一些裝置,柴油什麼的不都要錢嘛。我的施工質量你放心,價格嘛,這個真的是沒高喊了。”

“你看看,這什麼生意也沒有一口價的道理吧,你喊了個一萬二,我說便宜些,你總不能就直接喊死了,就算是安慰,也不是要安慰一下我的心情嘛。”

“王老板,您是賺大錢的人,就不要在這一分一釐跟我摳了嘛,我們就是靠苦力吃飯,真不是亂喊的……唉,你看這樣行不行,既然王老板都這麼說了,那我一點不讓顯得我不夠意思,就一萬一吧,我給您讓一千。”

“整數你看怎麼樣?”

“整數,您說是一萬?”

“嗯,整一萬。”

“不行不行,那太少了,我賺不到多少錢,幾乎等於白忙活。”

“老劉,你看做生意這種事情,是不是要講究個細水長流,錢也不是一下子就賺完的對不,我保證我們以後的合作遠遠不止這點事情,所以不要糾結這點了吧。”

“真的不能再低了,不瞞您說啊王老板,這個錢我都是仔細算過工作量的,要是再低的話,我就是白玩的,那肯定是不行的啦。”

“哈哈,真的不能再少了。”

“真的不行。”

王天孝看他如此堅決,也就不願意繼續再逗他了。

“行吧,那就按照你說的來。不過我要求你按照我的想法,先做個施工的方案給我,沒問題再施工,你看行嘛?”

“行,這麼大的工作量,肯定是要計劃好。”劉莽點點頭。

兩人又針對細節性的事情,聊了一會。

聊天的時候,王天孝一直觀察著劉莽,心想該如何將這個人納入到他的計劃裡呢,看來還不是很容易啊。

.

“麗麗,我去了啊,你確定不去嘛?”

早早吃過飯,王天孝準備啟程去岳母家。

岳母家的羊圈建設好有段時間了,經過近乎一個月的晾曬,如今可以進羊了。

家裡原本有十幾只綿羊,公的母的都有。

按照岳父岳母的意思,要是再添置的話就再賣三十多只母的綿羊回來。

公羊不需要太多,要也沒用。

養殖業本來就是看繁衍後代來增加收入,所以基本都是母的比公的多。

只留下幾隻公的保持羊群活力就好。

要全部是母羊,這個羊群就會變得起死氣沉沉,而且失去了繁衍的可能性。

但王天孝並不想只添置綿羊回來。

他早就打算好了,要山羊和綿羊一起養。

有了後世養羊經驗的人都知道,綿羊比山羊的價效比高。

以西北常見的小尾寒羊為例,不僅成長速度快,體型較大,發情時間久,而且每年還可以生兩胎。

經濟效益槓槓滴。

綿羊主要獲利手段是羊毛,成年的綿羊每年可以剪三次左右,效益也很可觀。

而且綿羊還比山羊好餵養一些,耐操點。

相比之下,山羊的價效比就差很多了。

而且山羊的盈利點只有羊奶和羊肉。

去除羊肉這種一次性買賣,要想在山羊上賺到錢,就要好好發展它的產奶量。

所以一般農戶養羊,都是綿羊。

但王天孝卻準備山羊和綿羊共同飼養,大概各佔一半的樣子。

他想在羊毛和羊奶兩個方向都慢慢發展。

不管是羊毛或者羊奶哪個出現問題,都能進行風險對沖。

更重要的是,他想嘗試著發展乳業這個新行業。

他一直給自己定好的賽道就是農業,養殖業是農業的大頭,而乳產品又是養殖業必然繞不開的點。

只生產羊毛,實在是太單調了。

乳業主要以牛乳為主,羊奶為輔,是因為羊奶相對牛奶來說,有很多先天性的生產缺點。

首先就是羊奶不如牛奶容易儲存,羊奶更容易變質,但如果像牛奶那樣高溫滅菌的話,又容易破壞結構,導致營養喪失。所以羊奶的加工費用要比牛奶高很多。

其次就是羊奶產量不如牛奶穩定。

一隻奶山羊每天的產量不足奶牛的十分之一,所以可以產出的量和養羊的數量完全不對等。

另外,奶羊相對奶牛養殖量不足,因此市場也沒有徹底被開啟,導致這種奶只是個小範圍的消費品,小眾市場。

消費的人群少,自然生產的人就少,研發費用少,產品少,反過來影響市場。

後世,隨著生物技術不斷提升,知識不斷普及,人們逐漸知道了羊奶的好處,漸漸羊奶也開始流行起來。

只不過因為生產成本高,價格相對也高,不是一般人能長期享受得了的東西。

王天孝知道這些知識,但他的想法是將鮮奶提供給每個城市,甚至是每個村莊的每個人。

西北人多胃病,就是因為這裡的人們,早些年沒有健康的飲食習慣。

每天只吃兩頓飯,導致空胃的時間比較長。

因此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患有慢性的胃炎,發作起來的時很難接受。

王天孝上輩子就是因為有慢性胃病,每次天一變冷,就要趕緊穿上衣服,要不就會胃疼的要死。

若是能在清晨起床的時候,就喝到一杯香噴噴的羊奶,或許能改善一些吧。

這個想法看起來很想當然,甚至有點天真,但王天孝卻想試一試。

重生了嘛,肯定要做一些之前沒有人做成功,甚至是沒有做過的事情,要是事事都走別人走過的路,那豈不是太無聊了。

這看起來很單純的一種想法,萬一要是成功,不就是一件很有趣的大功德嘛。

既能賺到錢,也能實現自己的一些理想。

王天孝早就跟岳父岳母說過了,他們家購置羊的時候,加一些山羊進來,算是做個試點。

慶城這個時候的羊市基本都是綿羊,幾乎沒有山羊,所以王天孝準備帶著岳父去其他地方轉轉,看看能否尋找到什麼線索。

也同時給自己的羊場提前勘察貨源。

一個多小時後,王天孝帶著岳父李萬福來到了寧縣縣城。

寧縣就是李雅麗那個免費舅舅秦壽,也是岳母的家鄉。

這個地方因為大面積是山地,所以主要的謀生手段除了打獵就是養殖。

要想找到山羊,可能這個地方最合適了。

如果這裡都找不到,那估計就要去外地再看。

兩人也不耽擱,直接來到羊市,果然發現了好幾種不同的羊。

當然最多的還是小尾寒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