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以孝之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哪能有什麼,我覺得經歷一個艱難的時期,老百姓們目前最重要的是吃飽肚子,穿暖衣服,這麼說的話,我覺得三五年內,應該是農業和服裝業的發展高峰期。”

王天孝笑笑。

“怎麼老王,你覺得沒有道理?”

“不是沒有道理,張總說的吃和穿,這不僅是現在階段的重要產業支柱,同樣也是未來的支柱,這點當然沒有錯。不過,也正因為是這樣,所以這種行業的機會並不容易把握,也不容易從其中謀取到更多利潤。”

王天孝敲敲桌子,“簡言之,也就是這些行業,並不會出現爆發期。細水長流自然可以賺到一些錢,但若是想真正脫離一般的商業,拔高一層,創造出不俗的業績,那肯定就要摸準時代發展的脈搏,剛好卡在其上面,這才能順勢騰飛。”

想起前世某個大老說的話,王天孝便借用了,“想必您平時也看過一些商業大老的發家史,你就會發現,這些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時代給予他們的機會。可以說,如果你剛好能抓住機會,那即使一頭豬,也能被時代的風潮吹到天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天孝的一番言語,說的張文遠意外連連。

此刻眼前這個穿著風衣,看起來還有點稚嫩的年輕人,在他眼中就好像一個歷經千山萬水,博學多才的前輩。

“你還是直說吧,我想你也不是那種喜歡遮遮掩掩的人,怎麼今天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像是要鋪墊許久才能和我說實話。”

王天孝笑了笑,他還想引導張文遠到這條路上呢,看來沒必要緩步進行了,張文遠的求知態度比他想象中還要強烈許多。

“那我就直接說了?”

“說唄,我都說了,洗耳恭聽。”

“是這樣的,我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本是有些想法的,但感覺時機還沒有成熟,沒到可以入手佈局的時間。不過,現在有個機會擺在面前,我突然覺得可以趁此機會直接將想法變為現實,所以來和你聊聊我的想法。”

“願聞其詳。”

“我提前說啦,我的想法也僅侷限於我的見解,並不代表就一定能摸準未來發展的脈搏,你可以聽我說說,至於能信服多少,你自己拿主意就好。”

“行,沒問題,我肯定會認真評判,這點你放心,我張文遠也不是啥都不懂吧,或多或少我,也有自己的理解。”

“是這樣的,張總,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的意思是大概有接近三十年……不,準確說有二十五年左右的階段,基礎建設和固定資產鋪設,是我們大方向發展的可能方向……”

“什麼是基礎建設,能不能說詳細一些?”

王天孝已經沒說房地產在這種指向性太明顯的詞彙了,但張文遠依然聽不懂,主要是這個階段,房子還沒成為一種商品被人們廣泛用於交易。

村裡的人們,房子都是自建自主,沒人想到去賣。

而城市裡的房子,因為現在城市化還沒怎麼提上日程,所以房子基本都是以分配為主,自然更是想不到這點。

再說,現在才八十年代中期,說房地產真是有點太早了。

但王天孝自有他的想法。

“很簡單啊,基礎建設包括官方的和民間私人,當然官方佔大頭,具體來說,就拿我們慶城市區來說,因為歷史原因,這裡說是一個城市,但其實建設的相當糟糕,若論大小,也就比一般的鎮子大一丟丟。那麼,城市的發展必然是重中之重,也是將來幾十年最核心的驅動力之一。”

“你怎麼知道一定會發展城市,我從小就生活在這座城市裡,幾十年好像也沒啥變化嘛。”屬實是王天孝的言辭太快超前,張文遠有點接受不了,立刻提出自己的質疑。

“過去幾十年如此,並不代表將來也會如此,”王天孝站起身,來到視窗,看著矮小破舊的城市,感嘆道:

“時代不一樣了,過去我們一切以計劃為主,所以商業被限制的很死,人們很多方面都採取的自給自足或者小範圍內交易的狀態,然而當政策和條件放寬後,在生產能力提升的前提下,人們就不會滿足於小範圍內的商業模式,而是需要更大,更豐富,也更高效的商業渠道和平臺。”

他看著走到自己身邊的張文遠,笑笑,接著說:“那麼,怎麼樣同時滿足渠道和平臺呢,透過熟讀歷史我們就知道,那就是城市化發展。也就是說,以城市為樞紐和中心,讓所有行業的資源和人才全部匯聚在這裡,快速高效完成供需關係……唉,你這是什麼表情?”

王天孝正說著,看到張文遠怔怔地盯著他看,臉貼的很近,被嚇了一跳。

“哦,沒什麼,你繼續說,繼續說,”張文遠連忙擺擺手,“我只是被你嚇倒了,你說的這些,我都似懂非懂,就好像在一個小學生在聽中學課程,彷彿是能聽到在說什麼,但卻似乎又不太懂。”

“哈哈,也沒什麼複雜的,簡單總結下,就是說未來的社會,因為目前的商業模式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複雜物質需求,所以必然會產生更為高效和先進的商業模式出來,按這種商業模式需要一個可以快速週轉的平臺,這就是城市。”

“……當然,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原因是複雜的,經濟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更是還包括文化教育,交通,以及地理位置等等。但是,在所有因素裡,經濟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最原始的城市,就是因為經濟發展才出現的。”

“好像是這個道理,我大概理解一些了,你是說,因為經濟模式的變化,所以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肯定會圍繞城市為中心,那城市的建設就顯得相當重要,而且是剛需,繼續推導,一切與城市建設有關的行業,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也就相當於是朝陽產業,是不是?”

“對頭,聰明。”

王天孝很開心,每次和張文遠談話,他都有種重新回到前世的感覺。

這個世界的其他人,都帶著濃重的過去式風格,唯有張文遠,雖然是這個時代的人,可他總又超乎時代的敏銳感和想象力。

有的東西,不點他就能想到,而有的東西,稍微點一點,他就能觸類旁通。

委實是牛逼普拉斯。

“那麼,問題迴歸到原位,這些與我有什麼關係,老王你今天來找我,是不是想讓我進入這個領域裡,可恕我愚鈍,我根本不知道這個領域都有哪些因素,又如何去涉入這樣一個陌生的領域呢?”

“不要緊,什麼都是從零開始,從不會變得熟練啊,”王天孝已經說的很有信心了,“你想想,如果這個行業你都不清楚,那其他人豈不是更不明白了,但反過來說,如果其他人都懂了,那你還能賺到錢嘛?”

“話是這麼說沒錯,不過……”

“不要緊,如果你信任我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一些建議啊,前提是,你願意相信我,給予我足夠的信任,因為我可能給你說的事情,是顛覆你之前很多想法的。不過,話說回來,縱觀大老的商業發展史,哪裡有人是按部就班起家呢,還不都是出其不意,抓住別人不曾注意到的東西,彎道超車?”

“來來來,坐下細說,”張文遠拉著王天孝坐回躺椅,親自幫王天孝倒好茶,做出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目前這個階段,我應該怎麼做,你一定心裡有個大致的想法,說說看,我們一起研究研究。”

“是這樣的,最近我們村裡準備送電入戶,所以就像董源那個水泥預制廠裡訂購了一批電線杆,可誰知道呢,當電線杆裝了一半,卻發生了斷裂事故,好端端的電線杆竟然從半截直接斷了,還把我們人給壓傷了。”

“竟然發生這種事情,那個預制廠我好像有點印象,原來是個國營廠子吧?”

“嗯,沒錯。”王天孝點點頭,“事後,我就去那個工廠實地檢視了一番,發現廠子已經徹底停下來了,而且我還剛好碰到那個廠子的廠長跑了。”

“跑了,跑哪去?”

“誰知道,出了這麼大事情,肯定是怕承擔責任唄,不管是賣出那多電線杆,還是壓傷人,都不是簡單的事情,不跑等著吃槍子啊?”

“那這個爛攤子……”

王天孝笑笑,“我這不來找你了,別人倉惶逃命,不恰好是你的機會嘛。”

“哦,怎麼說?”

“現在這個廠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麻煩事情,鎮上的領導,供電局的領導,還有各村的村委,大家現在都尷尬了。即使追究責任,將他繩之以法,也無濟於事吧,反正一時半會是沒辦法收拾這麼大一個攤子了。”

“你是讓我去收拾這個攤子,可你不都說了,這是個爛攤子嘛?”

“彼之砒霜,你之蜜糖啊,你想想,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在發愁這事情怎麼處理,你如果接受,因此就可以和各方部門簽訂一個非常實惠的協議,從短處說,你可以賺取不俗的利潤,放長遠看,你完全可以趁機拿下方圓附近所有的專案,並且牢牢將未來掌控在自己手中,豈不是美哉。”

看張文遠還在思考,王天孝又補充道:“再放長遠一些,這個廠子他不僅僅是個廠子,你需要的是背後和其他政府部門達成的一種協議。只要你不違法亂紀,嚴格控制各種施工質量和進度,那你就可能會獲得更多建設的施工承包機會……張總,你看,我們是不是說回建設上了?”

“還真被你兜回來了。”

“當然,這件事是說起來容易,但具體執行起來卻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過程細節,各種協調和談判,都是相當繁瑣的事情,這方面的事情,你再慢慢研究吧。我呢,就是來找你聊聊。”

張文遠點點頭,身子向後仰倒在椅子上,“讓我想想,想想啊。”

“不急,你慢慢想,有的是時間,”王天孝站起身,補充道:“不過,我個人建議,即使你想拿下來,也要反覆試探他們的底線,很多條件基礎如果談得比較低,那即使後面增長幅度大一些,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如果基礎定得太高,哪怕是微弱的增幅,都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嗯,這個我理解,談生意這種事情,我還是有點門道的。”

“那好吧,該說的我已經說完了,等下次有機會,我們再談談固定資產的事情,前提是你能順利拿下這個廠子的經營權,掌握方圓幾百裡的基礎建設類生意,才有後面的事情,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還留有一手那?”

“也不是,羅馬也不是一日建成的嘛,事情要循序漸進,心急你也吃不了熱豆腐,好啦,我要走了。”

“我送送你。”

張文遠將王天孝送出門外,回來後又躺回椅子上閉著眼睛思考許久,換了衣服出門而去。

王天孝說得很好,但具體情況,他必須要實地考察一番,也不能只聽信王天孝一人之言,畢竟這可不是小事情,領域也不是他熟悉的飲食服務業。

基礎建設,對他來說,確實是個新事物,他是既覺得緊張,又覺得興奮。

就像是一直獵狗,聞到了獵物的資訊。

.

村鎮和供電局關於電線杆質量事故調查的事情,與王天孝並沒什麼關係。

但關於中間工程量耽擱的事情,由鎮書記趙雲翔聯合供電站的所長,還有各村的村委一起做了討論,王天孝也被邀請參加了。

他是代替躺在醫院的王大寶參加的。

王大寶的傷勢不算嚴重,還談不到傷筋動骨,但起碼也要住個十天半個月,這邊的事情,本來另外找個人暫代,但考慮到王天孝墊付了大量資金,眼下出現這種事情,他來參加也能夠理解。

不過開會的時候,他躲在角落裡準備隨意聽聽,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資訊,坐在他旁邊的是米家村村長,叫你米糧。

這個年代人很多人沒有什麼文化,所以給孩子起名字就經常出現一些啼笑皆非的奇葩名字。

吳錢財和吳文化是那樣,現在碰到的米糧也是如此。

估計是家裡實在太缺糧食了,直接給孩子起這麼個名字。

米糧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個子不高,最多應該不會到一米六五,在西北人普遍身高偏高的情況下,他估計走到哪裡都是需要仰著腦袋和人說話。

米糧的身上有一股濃濃的豆腐酸味,身上的衣服看起來既陳舊又髒,胸前的紐扣掉了一個,露出裡面髒兮兮的棉衣,和腳上開口用麻繩綁起來的黃膠鞋交相呼應。

再看他的臉,充滿滄桑,鬍子也不知道多久沒刮了,幾乎鋪滿整個臉龐,歲月的風霜在他額頭留下很多道印痕,配上灰白的頭髮,無一不在向外人宣告,這個男人生活過得不是很好,或者可以說叫很糟糕。

聯想到他的身份,王天孝心裡暗暗納悶,這樣一副狀態,真的能做好一個村長嗎?

米家村即使比王家村要小接近一半,可畢竟也有四五千人,大幾百戶的人家,各種瑣事肯定不少啊,就靠這麼一個看起來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管著,確信沒有問題?

但王天孝只是心裡想著,臉上沒有絲毫表現。

他覺得不應該以貌取人,或許他這次來得及,沒有及時更換衣服呢,人的真實能力與外表也不一定完全能對的上。

他是個為村民服務的村長,又不是走秀的模特,要那麼好看做什麼呢。

因為電線杆在王家村這裡就出了事情,所以米家村暫時還沒有涉及到,米糧這次來就是聽聽訊息,為後面重新恢復工作做準備。

但聽來聽去,也就是一些沒有卵用的車軲轆話,米糧和王天孝都覺得沒有意思,兩人又靠的近,忍不住就閒聊起來。

“兄弟,米家村米糧,你是哪個村的?”率先問話的反而是米糧,王天孝發現這個看起來一副落魄模樣的中年男人,笑起來卻很爽朗,給王天孝一種很容易接近的親密感。

王天孝知道這東西在後世叫親和力。

他確實沒看出來,米糧看似木訥的外表下面,原來還蘊含著這樣一副笑容。

“王家村的,我叫王天孝。”

“王家村……”米糧有點好奇的看了眼上面坐著的劉吉慶。

“哦,是這樣的……”

王天孝簡明扼要將他為啥會參加這次會議的原因告訴米糧。

米糧聽到電線杆是偽劣產品,還壓傷了人,忍不住感嘆:“這些人怎麼能昧著良心做著這些腌臢事呢?傷天害理啊,這要是全部栽進地裡,後果不堪設想。”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工程暫停,還不知道後期要怎麼辦呢?”

米糧點點頭,“電力資源本來就是利國利民的寶貝,西方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電力,而我們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竟然還在用煤油燈,思之令人深思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