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鹿血酒是怎樣練成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天孝從旁邊的盤子裡夾起一塊鹿的內臟,丟進小獾的籠子裡,它哧熘下竄過來,叼起肉塊就開始撕咬著吃起來。

“好好吃。”

王天孝笑笑,他還不知道養這個傢伙能幹嘛,養鹿他有明確的長期路線,但獾沒有,估計最多還是養著玩玩吧。

忙完這些,天基本亮了,各個房間的門都開了。

王天信因為要回去上學,所以王天孝讓王天誠陪他下山,他還不願意呢,戀戀不捨,就想粘在劉元身邊。

王天孝正看著每個房間的門想事情,看到劉元出來了,立刻湊上去笑道:“劉叔,這麼早,怎麼不多睡會?”

劉元是煙鍋不離手,他斜著眼看了眼王天孝,沒好氣地說:“活著就要動,死了後有的是睡覺的時候。”

王天孝看老頭子要把天聊死了,想著如何化解尷尬,卻聽到劉元又問:“說吧,你又找我啥事?”

“啊?”王天孝一愣。

劉元揶揄道,“我過的橋比你走得路都多,你心裡藏沒藏事情,老頭子我一目瞭然。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你這不又是有事讓我做了?”

“哈哈,劉叔果然是火眼金睛,”王天孝哈哈笑笑,“是這樣的,您看我們這裡也有一些人了,後面可能還會有更多人,那人多了,每家的房間分配就要固定下來,而且方便辨識。

您不是會做東西嘛,我想讓您做點牌子,可以掛在每家門口,誰家住哪個房間,到時候清清楚楚。”

“就這點事?”劉元反問道。

“就這點事。”

“行,不就是做幾個牌子嘛,我今天去找找木頭,就是這裡傢伙什不夠。”

“都有,倉庫裡有一些工具,你先用著,如果缺什麼你再給我說,我去鎮上買回來就是。”

兩人說話間,吳文化已經燒了一鍋開水,招呼著大家灌開水。

王天孝跑回房間將兩個暖水瓶都過去打滿開水。

早先準備物資的時候,王天孝一共買了五個暖水瓶,自己房間放了兩個,給劉元一個,吳家兩兄弟一個,還有一個在王天信和王天誠的房間裡。

打好自己房間的熱水,也順便把弟弟房間是暖水瓶給灌上,大冬天的,沒有熱水簡直是要命,早上起來,到處都是凍得實實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灌水的時候,他告訴吳文化和吳錢財,等下吃過早飯,就準備撒種子的工作。

兩個人可以先去試試好不好撒,如果有問題,再一起解決。

吳家兄弟知道這才是他們本職的工作,紛紛表示一定好好去幹。

王天孝告訴他們,等下會和他們一起,自己也沒有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就好,反正不急,能一兩個月將種子撒完就可以。

他來到庫房,先用棍子輕輕攪動鹿皮醃製的桶,讓鹿皮被鹽水浸潤均勻,這種事情要每天堅持幹,至少一週之內不能停。

然後準備勾兌鹿酒。

昨晚實在太晚,沒有及時勾兌,不能再耽擱了,時間越久,鹿血就越容易變質。

勾兌鹿酒其實相當簡單。

一般是用度數60°以上的白酒,加入鹿血進去,比例大概為鹿血佔兩成,酒佔八成。

王天孝沒有稱鹿血的具體質量,大致估了下有七八斤的樣子,按照比例,剛好可以勾兌四十斤左右。

原本從張文遠處拿到的酒剛好是兩桶六十斤,結果昨晚喝掉一些,其中一個酒桶就沒那麼滿了,他將兩個酒桶酒量勻到一樣的量,鹿血分別加入其中。

用擀麵杖輕輕攪拌,讓酒和鹿血完全混合均勻,然後密封存放。

這種鹿血酒的度數為60°的烈酒,度數高是因為容易存放,鹿血不易變質,但具體飲用的時候,可以將酒再次勾兌為30°的酒使用。

鹿血酒本身需要在低溫下儲存,但飲用的時候,可以將盛酒的器具放在熱水中加熱到五六十攝氏度喝起來更好。

而且,喝得時候要注意取上層飲用,鹿血和酒不並能完全混溶,鹿血的顆粒會沉澱在最下方。

忙完這些,他將酒桶的口封好,放到倉庫角落,等改天抽空就可以送去給張文遠了。

有的老獵戶會認為鹿血酒存放一週才可以飲用,但王天孝覺得其實過一天就能用了。這種東西是液體,又不像人生和鹿茸那樣,還需要慢慢浸泡。

剛忙完手中事情,外面吳文化就喊吃飯呢。

他來到廚房,看到吳文化熬了小米粥,給李雅麗的專門加了紅糖和蜂蜜,聞起來就很香。

另外,雞蛋羹是必備菜餚。

“老闆,這些端給老闆娘吃吧,晌午飯就簡單一些,要吃什麼,等我下午回來再做。”

“不用這麼麻煩的,簡單吃點就可以了。”

“那不可行,”吳文化憨笑道:“老闆你年輕不知道,這女人啊,一輩子關鍵的階段就幾個,你這個時候不心疼她,什麼時候心疼呢?”

王天孝只好再次表達感謝。

吳文化即使什麼都不做,專門給場站做飯,都可值得上那份錢。

給李雅麗端過去,李雅麗也非常感激,直說讓王天孝好好感謝感謝人家。

她和王天孝一樣,絲毫沒有那種我僱傭你,你就需要做牛做馬給我幹活的思維,只覺得人家這麼好,就應該感謝一番。

早上飯相當簡單。

吳文化燒了一鍋小米粥,金燦燦地,看起來就很香。

熱了饅頭,大白麵,吃起來蓬鬆有嚼勁,一口能吃三個饃。

菜是慶城著名的“三大王菜。”

三大王,就是指青蔥,青蘿卜和青辣椒。

三種菜都非常辣,切成絲涼拌起來,就是辣上加辣,用熱噴噴的白面饅頭一夾,那滋味,真的要多爽就有多爽。

王天孝一輩子都吃不夠。

這種菜之所以好吃,還是有一定的特殊原因。

慶城的蔥吃起來不像魯地那種辣腦子的蔥。這裡的蔥也辣,但和辣椒一樣,更像是辣在嘴裡,蘿蔔和辣椒也一樣,比起辣味,香味更重。

還有個原因就是這個年代的醋那是真的香。

真正好吃的醋,聞到後並不只是濃濃的酸味,而是有種特殊的糧食香味。

好醋配好菜,拌起來味道自然不會差。

飯後,王天孝帶著兩兄弟開啟倉庫的門,從裡面先扛出四袋蒲公英的種子。

先準備試試蒲公英。

按照種植的季節,蒲公英的種植每年可以分為春秋兩季,春天大概是三五月份,秋天就在十月份以後了。

在春天種的時候,需要對種子做催發,要不就趕不上趟。

秋季就沒事,直接將種子撒在地裡就好。

種植的時候需要保持一定水分,還需要將地進行深翻二三十公分,這樣可以讓種子更好進入有養分的土壤中,有利於它的生長。

但王天孝雖是人工種植,但他卻是採用野生蒲公英的繁衍模式,既不催苗,也不深翻,直接將種子撒在地上,完全給種子自由,能活多少算多少。

就像野生的蒲公英,靠風將種子吹到各個地方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一樣。

這樣種植自然不會有很大的收穫,但王天孝並不在乎。

如果在這上面投入太多精力和成本,既不符合他的構想,也不匹配他現在擁有的經濟能力,在自由種植方面,陶淵明就是他學習物件。

他老早就給自己這種種植模式起了個名字:隨緣種植法。

一切隨緣,不強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