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你們是愚蠢又沒腦的刁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方源不急著出場。

他坐在刺史位上,讓人搬來一箱銅錢。

就在三百州吏面前開啟,立即就吸引了州吏們的眼光。

“這是你們這個月的月俸。”

“如果你們盡忠職守,聽從本官的命令,不僅這個月,下個月,下下個月都有這麼多錢。”

“但如果你們陽奉陰違,畏畏縮縮,不聽從本官命令,你們會被開除,一分錢都拿不到!”

方源走到三百州吏面前,沉聲道。

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想要讓這些州吏都聽自己的話,刺史之權還行不通。

但錢可以,錢能使鬼推磨,也能使這批精壯青年效忠自己。

這批三百州吏都是農民出身,家境都是非常貧窮,沒見過這麼多錢。

看著眼前的這一箱銅錢,一貫一貫的,他們呼吸變得急促,眼神都冒光。

剛才的膽怯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金錢的慾望,對方源的假象忠誠。

“本官知道你們家境困難,所以本官決定這個月的月俸今晚就發。”

“好了,別愣著,挺直腰板,拿上水火棍隨本官出去。”

方源對他們的反應相當滿意。

對金錢充滿渴望的人,才能好好利用。

“是!”

三百州吏齊齊應是。

現在,方源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敢傷害方源的,就是斷他們財路,就是殺他們父母。

刺史府門口。

五千百姓已經將此地圍得水洩不通。

他們高呼,吶喊,咆孝,要求方源站出來給一個說法。

“方源刺史,我們要個說法!”

“我們今年能不能種田,明年有沒有糧食?”

“我們會不會沒糧,我們會不會沒錢,我們會不會餓死?”

百姓們被人牽引著。

在門口高呼,聲勢浩大。

他們情緒高昂,向門口逼近。

作為李世民和杜如晦在遼州眼睛的杜妙顏在不遠處看著,緊張得心都懸緊。

就在百姓踏上臺階,即將衝進刺史府的時候,刺史府內跑出兩隊州吏,拿著水火棍將他們擋住。

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見到官兵天然就會感到害怕,且又這麼多州吏走出,他們第一時間是被嚇得後退。

“別怕他們!”

“他們要是敢動粗,我們就和他們拼了。”

“餓死我們都不怕,我們還怕跟他們拼命嗎?”

人群中,有好幾個人高呼。

很快,百姓隊伍鎮定下來,不過也退了好幾步。

恰在這個時候,方源沉著臉從裡面出來,張三和護衛們冷著臉跟在身後。

“出來了,刺史出來了。”

“刺史大人,我們要一個說法!”

“我們今年能不能種田,我們明年會不會餓死?”

膽大的百姓大聲詢問。

不過和剛才的神色有很大變化。

面對刺史這種官員,在場的百姓幾乎是發自內心的害怕。

那種害怕是發自骨子裡的害怕,是幾千年來潛移默化的思想導致。

“你們真是愚蠢,一群沒有腦的刁民!”

方源冷著臉環視一圈,看著黑壓壓的人群,沉聲道。

話音落下,喧鬧的現場像是宕機一樣,慢慢變得寂靜無聲。

不遠處的杜妙顏看著,嘴巴不自覺張大,滿眼的難以置信。

在其他地方盯著的秦良材和某些世家,聽到此言後也是震驚不已。

沒想到,方源的第一句話就是辱罵五千普通百姓沒有腦。

他就不怕五千百姓發起暴動,將他撕裂嗎?

“你,你憑什麼罵人?!”

有百姓不滿,大聲質問。

自己等人今年經受旱災蝗災,身心疲憊。

明年又可能會糧食沒有收成餓死,更是惶恐不安。

現在不過是來要個說法,卻被辱罵沒腦,可惡至極!

有更加衝動的百姓衝向方源,不過被州吏硬生生攔住。

“本官憑什麼不能罵人?”

“就能允許你們找本官要個說法,本官就不能罵你們?”

“是因為你們人多欺負本官人少?還是你們遼州本地人欺負本官外鄉人?”

方源冷笑。

環視現場百姓的臉上表情。

他們大多數臉色激動,帶著害怕和憤怒。

“你,你,你是遼州刺史,我們不問你問誰?”

有百姓感到尷尬,聲音不再那麼大。

他們並非想要以多欺負人少,也不是本地人欺負外鄉人。

是出發的路上遇到同樣出發的同伴,然後慢慢變成這麼多人。

“本官是遼州刺史嗎?”

“你們不會不知道,本官到遼州的第一天就差點被人收走刺史府吧?”

“你們不會不知道,本官連夜傳令給各地縣令州官開會他們卻一個都沒有到場吧?”

“你們沒有人將本官當作是刺史,現在遇到問題了,卻來找本官處理,你們不覺得羞愧嗎?”

方源冷笑,怒道。

怒的不是被針對,而是他們這麼輕而易舉就被利用。

現場百姓譁然一片,他們當中有人知道情況,有人不知道情況。

在方源提出來後,現場知道情況的百姓羞愧得低下頭,告知了周圍同伴。

一時間,不少百姓臉紅耳赤,羞愧得低下頭。

不遠處看著的杜妙顏從震驚中慢慢散去,臉色恢復清冷,對方源的遭遇感到同情。

而在另外一邊的秦良材暗呼不妙,沉吟片刻後,他對在現場的內應做手勢,讓他們執行計劃。

“那是你自己的事,是你得罪人或者有人故意搞你。”

“我們只想吃飯,我們只想活著,你只要是遼州刺史就要對我們負責!”

又有百姓在人群中大喊。

他們很快就牽動了其他百姓的情緒。

“對,沒錯,一碼事歸一碼事。”

“你們高層勾心鬥角我們管不著,我們只想吃飽飯。”

不少百姓跟著附和。

剛才的羞愧很快就被他們拋之腦後。

“本官罵你們刁民真是罵輕了,本官現在還覺得你們是頭彘!”

“你們看看你們身邊,身邊可有來自遼州城的百姓?可曾想過他們為什麼沒有出現?”

方源冷笑。

遼州一城三縣,遼州城、遼山縣、榆社縣、平城縣。

遼州城位於遼山縣,遼州城和遼山縣的關係大概可以理解為長安城和萬年縣的關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什麼?”

有百姓大聲詢問。

也有百姓大怒衝向方源。

現場五千百姓在一些人的引領下慢慢變得躁動。

現場慢慢趨向失控的狀態,三百州吏用水火棍死死擋著他們,眼看快擋不住。

張三嚴陣以待,與三十護衛守在方源身邊,確保方源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朝廷給各地賑災的糧食,是從本官治下的武陵縣買來的。”

“本官向他們立過誓言,三個月後,遼州不再有壓迫,所有百姓都能夠依靠自己雙手吃飽穿好!”

“他們相信本官,他們相信本官能夠給他們帶來好日子,而不是像你們這群刁民,什麼都不知道就齊聚刺史府,是想造反嗎?”

方源大喝。

聲音傳得遠遠的。

躁亂的五千百姓慢慢穩定下來。

他們停止手中動作,不再與州吏爭搶水火棍。

所有人看向方源,他們震驚,也思考著方源話的真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