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6 開闢馬場(第二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中國最適合養馬的地方是華中和華北平原,這裡氣候溼潤土地肥沃能種出最壯碩的牧草,地勢平坦可以任由馬兒馳騁。

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原王朝不在這裡養馬呢?

宋朝那麼缺馬,都沒有在這裡養馬。

是他們不知道嗎?不可能,他們比誰都清楚。

不在這裡養馬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地方是中原腹地,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土地都用來種莊稼了,自然沒有地方養馬。

元朝的統治者就沒有那麼多顧慮,忽必烈直接把河南山東等最肥沃的地方劃成了牧場養馬。

再說說南方,這裡不適合養馬的原因是山地多缺少大平原,而不是因為氣候不合適。

要知道嶺南有百色馬,雲南有滇馬,還有一些其他不出名的小馬種,剛剛解放的時候兩廣地區的百色馬數量突破百萬匹,

只是因為地形原因這些馬種體型都比較矮小,不善於長途奔跑無法作為戰馬使用。

還有一個佐證,古代大統一王朝會在南方駐守一部分騎兵,這些戰馬照樣能適應這裡的氣候活的好好的。

還有戰亂年代,北方的騎兵進入南方作戰,有時候可能要停留好幾年,也沒聽說因為氣候問題導致戰馬出現大規模的折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事實證明南方的氣候是可以養馬的。

只是因為地形的原因缺少足夠的平原,無法養出體型高大的戰馬。

但尋找一塊合適的牧場,從北方引進馬種,是可以自己培育戰馬的。

文易從一開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來南方最大問題就是騎兵,歷史上的王朝往往是以北徵南取得成功,以南伐北而得國者唯有一個朱元璋。

這裡面很大一個因素在於騎兵,機動性更強能掌握戰場主動,天平總是會慢慢向著掌握主動一方傾斜的。

他想爭霸天下就離不開騎兵,那麼戰馬從哪來?

買?

靠買戰馬組建騎兵打天下就是開玩笑,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建馬場養馬。

馬場的地點自然首先考慮東寧島上,因為這裡是他的老巢所在,放在這裡方便照顧。

東寧島地形非常有特點,呈南北狹長。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高山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

東部的高山就是天然屏障,能阻擋來自海上的暴風雨,讓西部平原變成環境適宜的人類居住區。

所以肯定不能在西部養馬,這個道理和中原王朝不會在華北和華中開闢馬場一樣。

雖然養馬很重要,但人和耕地才是根本,不能本末倒置。

而東部山區縱谷平原就是最合適的地方。

這裡地勢狹長高山環繞,氣候溼潤水源豐富適合牧草生長,長三百多裡有足夠的空間供戰馬奔跑。

高山阻隔寒流,讓這裡最冷的時候氣溫也普遍在十七八度以上,冬季牧草也能存活,可以緩解一部分青儲飼料的壓力。

可以說,這裡是文易能想到最適合用來養馬的地方。

而且僅僅是西部平原就足夠裝下百萬人,至少在十幾二十年內,他們是用不到縱谷平原的。

再說等他手中有了百萬人口,早就去開發呂宋島和朱崖洲(海南島)了,也用不著開墾縱谷平原。

這個總面積一千平方公裡的狹長平原,足夠養活幾萬匹馬,順利的話每年都能給他提供幾千匹戰馬。

組建騎兵完全不成問題。

當然,這裡也不是完美無缺。

比如平原多呈碎片化不如西部的平原連綿廣闊,土地貧瘠,地勢起伏也相對較大等。

可這些特徵對開墾耕地種莊稼來說是個缺點,對於建設牧場養馬沒有任何影響。

所以說,在這裡養馬不是文易臨時起意,在會稽山他剛剛決定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計劃。

之前不說是因為時機未到,說了也沒啥用。

這會兒既然談到了糧食貿易和戰馬問題,他就順勢提了出來,為接下來開闢馬場做準備。

眾人圍著地圖看了好幾遍,越看越是興奮。

編寫新兵操練手冊的時候才剛剛說過騎兵的事情,這轉眼就有了解決的方案。

一眾軍方將領已經開始討論組建牧場的細節問題了。

文官一系的人較為冷靜一些。

“咳咳。”薛大元乾咳一聲道:“諸位先別急著商量馬場的事情,還有許多問題要先解決才行。”

眾人這才清醒過來,訕訕的回到自己的座位。

謝道韞也為自己剛才的失態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故作平靜的道:“島上多土人,這裡的地勢這麼好,應該也有土人生活吧?”

文易道:“有,這裡生活著一群叫阿美人的土人,人數大約在六千人左右。”

“同樣沒有金屬工具,不會耕種不懂畜牧,靠採集和捕魚為生。”

謝道韞殺氣騰騰的道:“那還等什麼,派兵過去把那裡佔領了再說。”

文易心下好笑,這姑娘哪有一點當初大家小姐的樣子:“別急,隨時都可以佔領這裡,我們現在先討論點別的事情。”

謝道韞不樂意的道:“有什麼事情能比這還重要。”

文易道:“多了,糧食問題,從哪獲取戰馬,這些都要好好商量。”

謝道韞也意識到當著這多人的面頂撞有損他的威信,連忙應了一聲老實坐回自己的位置。

“糧食交易是必須要做的,但你們的顧慮也很有道理,拿出的糧食太多影響我們的發展,拿出太少沒有意義。”

“我這裡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交州南方有一個林邑國,雖然也是小國寡民,但這裡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水稻能一年三熟。”

“且那裡還有一種名為佔城稻的稻種,生長期非常短產量也高……所以這裡是不缺糧食的。”

“我們可以用瓷器、鹽、玻璃從他們那裡換取糧食,然後用這些糧食和北方諸國進行交易。”

眾人再次感到驚訝。

莫俊忍不住說道:“林邑國我聽說過,現在才知道那裡居然是如此福地。”

甘憲鄙夷的道:“坐擁如此寶地卻還如此弱小,蠻夷就是蠻夷。”

有了更加合適的糧食來源,薛大元等人也不在擔心糧食夠不夠吃的問題了。

接下來眾人才開始討論如何佔領縱谷平原,如何建設和管理馬場等問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