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手把手教你做皇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滿臉憐愛的將朱雄英摟在了懷裡。

朱元章一臉親密,慈愛的說道:“英兒!這治國之道,最需的便是毅力和耐心,所謂的治國之才,即便你沒有!

也可以從大臣身上獲得,文臣可以給你提供治國的策略和思路,將門的那些將軍,可以為你衝鋒陷陣領兵抗敵,你需要做的,便是協調好各方面資源,便忠奸,明真偽,嗯,並對朝臣的大臣,給予足夠的耐心,傾聽並甄別他們的意見,從中提取有用的資訊!”

朱雄英認真的點了點頭。

自從朱元章廢除宰相以來,雖然大大的提升了皇權集中,但隨之而來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

大臣們雖然職權分散,但也不用像之前那般,勞心勞力。

只不過皇帝只有一個,而大臣卻有很多,接下來的大臣們便把精力放在了勸諫之路上,對皇帝進行了全方位的監督和攻擊。

這在朱元章時代還不明顯。

可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就越發越明顯了,不僅包括皇帝的治政理念,人事安排,甚至連皇帝的個人生活作風方面也會進行全方位的監督。

一言不合便開始噴。

甚至過分點的,就連皇帝的私生活,也要受到朝廷的關注。

典型的如明朝萬曆皇帝,在位數十年間,簡直被朝中文武大臣噴到了,不想上朝的地步。

而從明朝中後期開始,整個大明官場便瀰漫著一股以罵皇帝為榮的風氣。

並且光明正大的美之名曰:諫官風骨。

若是做皇帝的要與之計較,甚至治罪於他。

反而會更加推高他的名氣。

在明朝中後期,甚至有許多大臣巴不得皇帝要因為自己的諫言而治罪於自己。

一旦被皇帝針對性打擊。

便可以傾刻間讓自己名聲大幅提升。

被這些諫官門玩壞的,還有非常出名的嘉靖皇帝。

而這非常善於噴人的。其中典型代表便是海瑞。

可以說任何皇帝碰到了這種政治環境,都會有些腦殼疼。

只不過在朱元章的絕對威壓之下。

諫官門雖然過分,但也到不了明朝中後期那般誇張的地步。

因為朱元章和後世的那些帝王不一樣,不管這些官員們怎麼折騰胡鬧,都大力的寬容。

朱元章是個暴脾氣,管你上諫的目的和初心是因為什麼?

只要惹怒了他老人家,一頓板子是少不了的。

比如說在奏摺裡洋洋灑灑上演數萬字的茹太素。

本來這要擱在其他時代,這壓根就不叫事兒。

可朱元章他偏不,讀了一萬五千字後,愣是沒看到這篇奏摺的主題和意見,當時心裡那個氣啊,直接便讓侍衛把他拖出去一頓打。

朱雄英心裡想著,若是等自己將來登基做皇帝了,怕是也少不得,要面對這些個官員。

到時候只怕有自己腦殼疼的。

畢竟自己脾性還算是溫和。

萬萬做不到朱元章那般狠辣和堅決。

畢竟那從千軍萬馬之中廝殺出來的馬上皇帝,以一個農民出身的身份成了開國皇帝,並且成功的鎮壓住,手底下那麼多文臣勐將。

治國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著這如山的奏摺,朱雄英一陣絕倒。

這要看到什麼時候啊?

難怪這些歷朝歷代的帝王,都窩在深宮大院裡,連紫禁城一步也跨不出去。

這實在非是不願,而是不能呢。

朱元章看了看他手上拿的那一本奏摺,耐心的給他指了指,“你看這裡,遼東一帶,基本上到了年關,就會四處陷入冰天雪地,到時候當地定然會有許多凍傷的百姓!我們就需要叮囑當地的地方官,讓百姓們注意過冬物資的籌備和低溫防護!

這大過年的!

總不能讓自己治下百姓,活生生的凍死。作為君王,對百姓們這點體恤之心還是要有的。

想當初你爺爺啊,就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後來,一場大饑荒讓我們在當地活不下去了。

我便去到了皇覺寺,做了個出家人(和尚),本以為進了寺廟,就可以衣食無憂了。至少不用再擔心餓肚子了。至於身上的僧袍,就一點破一點,倒是並不在意。

只是後來寺廟也待不下去了,便走南闖北,四處化緣,後來因緣巧合,又加入了郭子興的義軍,共同致力於推翻舊元朝廷。

如今竟然坐在了這俯視天下的九五之尊之位,細細想來。

這麼些年的一切就像是做夢一般。

可即便是咱做了皇帝,也依然忘不了當初在田地裡面做農民時候的情景。

若是做皇帝的不體恤百姓,不疼愛自己的子民,這樣的皇帝又有誰會去擁護和愛戴呢?!

所以我們這上位者,不得不考慮一下百姓們的死活,多替他們想想!

其實這些老百姓最是心思淳樸,只要有口飯吃,斷然不會無緣無故的跳出來折騰造反!

英兒,如今你已被咱立為皇太孫,過兩日搬入東宮後,每日就隨咱一起上朝,下了朝之後,也跟隨著咱一同批閱奏摺,多多學習一下這國家大事該如何處理,將來咱要是有一天走了,面對這麼個大攤子,你也不至於手足無措。也不至於一點點經驗都沒有!”

朱雄英點了點頭,一臉的誠懇:“孫兒生性愚笨,還請皇爺爺不要嫌棄,多多指點於我!”

嘿嘿,笑了笑。

朱元章輕輕地拍了拍。他那瘦小的肩膀,一臉慈愛的說道:

“你就放心吧,只要你肯學,爺爺什麼都可以教你!不過這些國家大事事關重要,你手上處理的每一個奏摺,在你看來就是一個小本子而已,但對於天下百姓來講,很有可能會關係到他們一生的利益。

再怎麼小心和重視都不足為過,所以我們為君者,須得一而再再而三的小心謹慎為好!

自古先賢們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差不多也是這麼個道理。這做菜,鹽巴稍微多放一點,整個菜都會變得,鹹而苦澀難以下口。

治國也是這麼個道理,若稍稍的用力過勐,帶給底下百姓而言,指不定就是什麼樣的狂風暴雨!”

朱雄英鄭重的點了點頭。

用力過勐說的就是那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

眼下朱元章耐心的一本奏摺,一本奏摺給自己詳細講解。

恨不得將自己拔苗助長一般的填鴨式教學,想來也多半擔心自己的身子,堅持不到自己成年登基稱帝的時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想到這,朱雄英心裡便不由一陣感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