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私鹽(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原來這山東道上私商橫行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私鹽的販運而李應的李家莊常年在北地行商哪裡能與私鹽脫了干係不過山東處處都是開山立櫃的好漢作私鹽買賣的在所多有李應也只是其中較大的一股而已。

但自從梁山漸漸養成氣候局面就起了變化。梁山的人一多起來原先的打家劫舍捕魚撈蝦就有些養不活許多張嘴要知道水泊周遭自古就是盜匪公行的所在算不得什麼富庶去處尋常商賈多管是不會從這裡過的又道是兔子不吃窩邊草常年在水泊邊討生活的人家多少和山寨裡都有些聯絡哪裡好意思趕絕了他因此靠搶劫是活不長久的。

那上山的好漢中所謂水軍都還是當地漁民為主八百裡水泊物產豐富生啃魚蝦也好過活;但山賊們就是品流多雜又沒有多少土地可供耕種加上許多人落草之後還抱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的人生理想怎甘於清貧

因此隨著梁山上賊眾人數破萬這經濟問題就開始令宋江頭痛了。本來仗著三不五時的擄掠以及高強那裡的一些糧秣軍器補給這日子過的也算滋潤。但這大旱一來高強一面署理本地青州府的政事一面顧著全國各地的事務對梁山難免就不大周全。

既然金主喂的不夠宋江就開始自己找財路災荒之年尋常生意是沒的搞頭糧價鹽價卻見風就漲又有些投奔梁山的人原本就是販鹽出身和宋江說起這私鹽的暴利來竟有數倍之多。所謂瞌睡來了個枕頭宋江一聽大喜眼下梁山兵強馬壯。左近別說什麼綠林好漢就連官兵也不敢正視販些私鹽算的什麼加上梁山泊地勢好下連兩淮上接河北港汊所及幾可遍佈山東中部淮鹽遼鹽本地海鹽都可經由此地販運條件可謂得天獨厚。因此宋公明一聲令下。梁山大夥好漢就販起私鹽來同時對左近原有的私鹽販子們頒下號令表示私鹽這行飯以後就由梁山挑頭了各路好漢還想從這上頭財討生活的話趁早來給及時雨呼保義大哥上供燒香。

你道梁山縱然勢大。那私鹽販子原本就倚仗販鹽為生又都是刀頭舔血之輩哪是這等好相與的無奈梁山勢大不但人多勢眾宋江更以軍法整練嘍兵全然不是綠林中的手段幾場大的火併下來負隅頑抗的私鹽販子死傷塗地只得乖乖聽命其間的轉折過程雖然繁複。與後代電影中毒販們的爭鬥火併相差彷彿讀者自可對號入座。

總之短短數月之中梁山就在這私鹽生意中佔了頭一份宋江面前猶如開啟了所羅門聖殿的大門。滾滾銅錢晃的他眼睛都花了。他又是素來仗義疏財的時時散些金銀財帛給各寨頭領和嘍兵。愈得人死力。於是全國災情慘重哀鴻遍野的時候梁山這邊風景獨好附近許多良民過不下日子往往也就上山落草於是梁山泊的勢頭越浩大起來。

聽了李應這一席話高強大出意料之外。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在他具體接觸軍政現狀之後瞭解到以他目前的能力。不足以改變大宋軍隊的現狀梁山這個獨立於朝廷之外的存在已經有長期化的必要然而在派出宋江掌管梁山之後他竟然沒有設法建立起梁山與自己之間長期固定的訊息管道。

這可不是好事雖然自己手裡捏著宋江的鐵把柄不愁他不乖乖聽命但梁山倘若鬧的太大脫出了自己的控制範圍弄得宋江自己都無法掌握了那就大事不妙一個不小心前功盡棄都還是輕的鬧的天下大亂就不得了了。想到這裡高強驚出一身冷汗。

好在眼下宋江連大頭領的位子都還沒坐上梁山的影響力也還僅限於綠林道中還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現在設法補救還來得及。他定了心神便向李應道:多承李大官人相告既然梁山勢大這販鹽的生意眼見李大官人作不得了待本衙內另尋他法便了。當日李應前來投奔於他原本是因為與宋江地衝突待要認真動手對付宋江卻礙著石秀。等到拜見高強之後得知宋江有石秀罩著石秀的後臺竟然是高衙內李應便不敢造次。不過在他的認知之中宋江只是石秀手下江湖勢力的一個盟友而已對於其聽命於高強的實質關係卻一無所知。

等到宋江上山落草一門心思與晁蓋爭權李應又受了高強委託主要精力都放在北地地貿易上他和宋江之間的漸漸少了交集這事也就擱下了。這時聽到高強說另外設法李應心裡犯嘀咕嘴上卻不敢說只得唯唯諾諾。

待李應一退高強一屁股坐下抓過許貫忠將自己適才現的問題說了道:你我年來忙於應付災情鞏固大通在各地的分號竟忽略了梁山的局面沒想到展如此迅。

高強想到的問題許貫忠自然也有所覺察不過一個唱了紅臉另一個就得唱白臉高強提出問題許貫忠就得負責解決問題了:衙內莫要心焦眼下梁山展迅猛也未見得是什麼壞事咱們當初給梁山設的前程總是要受朝廷招安的。這招安麼先得有點資本在手小到雞鳴狗盜的蟊賊朝廷不屑招安若是打家劫舍的強人那招安多半是笑裡藏刀的毒計;若真個鬧的大了甚或自立為王則朝廷又必須要殺之而後快。因此梁山要展要壯大又不能出格這中間的尺度要把握起來可就頗費思量了。

這等心思高強原也朦朧有些只是不如許貫忠說的這麼透徹。如今聽來句句切中要害原先只想著要利用梁山作這個作那個反正後來總是要招安的現在才意識到要是搞的過頭象方臘那樣來個自立年號什麼的那就完蛋大吉。

於今之計趁著宋江在梁山還不是一手遮天須得再派體己的人上山去。此人一要衙內信得過的二要能在山上拿的實權最好是宋江的心腹之人三則是宋江不熟的要他想不到這人是衙內派上山的細作。

聽許貫忠說得頭頭是道高強頻頻稱許連聲說:好極好極待用何人

許貫忠一笑:衙內可能想到何人

高強雙手一攤表示沒有。如今他雖然位子不低一州知府手下真正稱得上心腹的卻沒幾個人而且都各居要職連一個能撒出去的都沒有。

攤手這個動作在這時代沒什麼人會作但許貫忠卻看了好幾次只覺甚是有趣油然道:小人也想不到。

撲高強一陣洩氣還以為有什麼驚喜卻原來是空歡喜。

見他神情不豫許貫忠面不改色老臉皮厚:雖然沒什麼現成的人選卻有一人可供衙內考量只是此人難以駕馭有些難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起一伏高強的胃口被吊起老高連連追問下許貫忠才說出二字:武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