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後過了十來天朝中一片平靜張康國依舊處處與蔡京唱反調不過樞密院與宰執中樞職責有別彼此不相統屬因此掀起的風浪也大不到哪去而新近得了同知樞密院事官職的鄭居中好似心願得償之後沒了以往的銳氣當蔡京與張康國爭執之時往往一言不作壁上觀張康國勢力不及蔡京每每落在下風。

這一日張康國入內奏事也不知他哪裡來的訊息預先告知官家趙佶:御史中丞吳執中今天上殿受了蔡公相的指使必定要上奏章詆議為臣請官家試觀之臣願意避位。

他預先做了這樣的姿態趙佶心中大奇先就對吳執中的奏摺存了些疑義蔡京當時就在殿上幾十雙眼睛光光地看著也不好去做手腳通訊息心中焦急萬分。

俄爾吳執中上了殿來果然上本彈劾張康國趙佶有了先入為主之見登時大怒一樁也不相信盡數駁回將那吳執中貶黜為知滁州御史大夫張商英進位御史中丞。

張康國勝了漂亮的一役自是得意洋洋哪知蔡京此次對樞密院是志在必得不容有失既然朝堂上對付不了你便下毒手了。

過了兩天張康國上朝已畢下殿時疾走幾步忽然一跤跌倒仰天吐舌不省人事殿前使臣七手八腳抬到官員候朝的待漏院時人已經沒了呼吸。如此暴病身亡京中不免議論紛紛謠言四起多有人以為是太師蔡京下了毒。只是沒憑沒據的蔡京又是勢大可沒幾個人敢公開說。加上張康國本人原先也是阿諛附從蔡京而進的朝野中對他為人的評價也不那麼陽光所以竟也沒掀起多大風浪來。

喪事自然是按照執政臣的標準操辦了身後哀榮是少不得的。高強父子送葬回來都心中暗自警惕雖然料到了蔡京要對樞密院動手可也沒料到會採用如此激烈的手段。足見蔡京這人倘若被逼到一定程度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

好在暫時大家還是在一條船上的也不必過分緊張。沒多久鄭居中副職轉正做了樞密使吏部尚書管師仁進同知樞密院事東西兩府對立地局面至此劃上了一個句號。或者。是一個頓號還是個問號

高強這裡著手收拾糧草銀兩按照許貫忠的計劃先命人分散將那十幾萬石糧食運到西北交割與童貫手下各路統制諸路都收了軍糧又見不用軍中付出一些銀錢鈔引各處官員都是歡喜。這些商人又都曉事的很。雖然仗著御命供給軍前糧草的銜頭卻也不大驕橫所到之處還使銀子給那些經手官吏不教他失了實惠。

這也是高強等人商議好地要知道縣官不如現管自己現在兜攬了大軍糧草供應雖然是大買賣一樁。頭上可也有軍法懸著一旦誤了期限不是好耍的。若是各處官吏有意作梗。不用說別的單單在這收糧入庫上頭做些手腳。故意遲延期限又或者存糧不謹堆放在外頭著了雨淋火損到時反咬一口說是大通錢莊上交的盡數都是殘損糧米有意敷衍軍機便是禍事了。

既然打通了官方的關節嗣後行事便好辦了。石秀手下有的是市井閒漢訊息哄傳起來端的快捷不幾日西北十餘處軍州邊城都曉得了官家因西北大軍糧草徵集不易特命太尉府高衙內專領此事已然將百萬石軍糧自東南五路調運至此今年官市不再收購本地糧草。

那些糧商做慣了這一路糧食投機生意每年西北近千萬貫的軍糧投入倒要被他們賺去一多半個個養地腦滿腸肥只道今年也是如此眼看三四月間青黃不接時候官中收購糧價勢必又要提高個個都鉚足了勁頭收了滿倉滿屯的糧食心滿意足的只等著數錢了。

哪知道這個訊息一放出來亞賽晴天霹靂一般震的西北各路大糧商們立腳不定:倘若官中不要自己的糧食了那成萬成萬的糧食難道要拿來養豬做種有那腦筋靈光點的忙即去找相熟的官吏商議一面探聽虛實不想那些以往串通一氣大國家財的官吏們這時一個個都變了臉色只把官腔亂打說什麼東南大批軍糧源源運到朝廷不用再收本地糧米你等若不相信大可去糧倉一觀溢滿出來的都是東南所產的累累大米還有假的

那許貫忠所運的五萬石大米這時候便派上了用處眾糧商見了與本地所產粟麥不同都是禾稻全然信以為真有的是全家抱頭痛哭眼見得就要血本無歸多年心血毀於一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候便到了許貫忠的眾手下出手的時機了此時大通已經在西北幾個大的軍州建立了分錢莊那些錢莊裡地掌櫃當地也能認識些豪商大賈於是居間說合令那些前來交售軍糧的東南人出資收購當地糧商的米糧。此時當地眾糧商也顧不得許多了只圖多少收回些本錢也好紛紛將手中囤積盡數低價賣出有的還要私下賄賂央求經手的東南糧商能用自己的糧食交付大軍那些還沒起運的東南糧草大可在當地解決只求給小弟一條活路大家財。有道是街上錢大家賺如此兩利之事開明的東南糧商們當然是樂意幫忙的了。

不過月餘時間西北官倉盡數裝滿百萬石軍糧如期交付還多了十幾萬石。童貫見大軍糧草剋日屯足心中很是歡喜大筆一揮叫地方上將這些東南糧商手中多餘的十幾萬石糧草都優價收購以備不時之需於是西北各路的常平倉裡也都屯滿了糧食官府的支出卻不過二三十萬貫與往年的花費比起來只是一個零頭罷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