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想歸想他是不敢開口了剛剛一說話童貫得了特進銜更加了樞密副使已經不知道有沒有惹蔡京生氣這貨幣制度是蔡京的地盤沒有和他事先溝通好還是別貿然說話的好。

哪知蔡京卻沒忘記他說了一會錢引行的事宜忽然向趙佶道:官家今提舉東南應奉局高強在東南自辦大通錢莊所之銀票大行於東南商賈稱便臣以為此銀票對於我朝錢引不無借鑑之功不妨請高應奉說說其中道理。

啊高強心裡一哆嗦就像是被老師突擊考試的學生一樣這題目根本沒準備過到底要如何作答呢老蔡啊老蔡就算你對童貫這樣的升遷不爽用不著把我放到爐子上烤吧

腹誹歸腹誹既然已經被點名硬著頭皮也得上了高強向趙佶磕頭又向殿上諸位大臣都行了禮而後將自己的錢莊業務約略說了一下。好在朝中的文臣多半是蔡京一系因此倒沒人過分駁他面子。

等說了一會中書侍郎梁士傑原大名府留守蔡京的女婿皺眉道:高應奉的錢莊倘若本錢豐厚匯兌生意作的大了也沒什麼問題只是這等銀票只好用作大宗往來卻與本朝的錢引有異。

誰說古人沒見識誰說的我跟他急高強再次感慨古人與今人的區別大概類似與某些農村人與城裡人的區別在於接觸的信息量大小而已同一件事情要是以同一個起點讓古代人和今人競爭鹿死誰手當未可知啊。

梁中書所言極是下官辦這錢莊說起來乃是不務正業。自然更不會去弄個錢引之類的出來。只是以下官經營銀票匯兌的經驗若要這銀票為商賈所信用須得打響了自己的招牌讓人家拿了銀票就能當白銀使用無論何時拿到我錢莊裡來當時便能兌出現銀來。既然銀票肯定能兌出現銀商賈們便可以拿著銀票當現銀交易然則這銀票輕省的優點才能顯露出來。

高應奉所說是否我朝要避免象交子一般大大賤價。就得讓錢引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按照上面的面值兌出現錢來那這錢引就能通行天下了

高強一看這位不認識說的話可在點子上忙請教了姓名原來也是聽說過的就是那位曾經出使遼國讀了錯別字的林攄大人此時已經又升任戶部尚書。

怪道蔡京說他不喜歡讀書。人卻是有本事的這一下可說是領會了紙幣的基本要素了。高強暗暗點頭笑道:林尚書所言得之矣只需這錢引能隨處兌出現錢來又能輕省便攜百姓哪有不樂用好藏之理天長日久銅錢便流回官中這錢引就代替現錢流通於市不但省了鑄錢運錢等耗費。連錢引的換屆都可免了只需將損壞的錢引定期收回改新錢又何必每三年一變錢法

這一下將錢引的真正好處說了出來殿上哄地便吵鬧開了。大臣們有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有接受的多的接受的少的相互間議論紛紛吵的像鴨子塘。

由於大宋實行銅本位的貨幣制這個制度也影響到了周邊的遼國。西夏吐蕃大理高麗等鄰國銅價是日益攀升每年的鑄造貨幣對於官府來說都是賠錢的買賣一面是大宋的銅錢流入周邊各國一面是市井中將銅錢熔鑄為各種銅器這中間的利潤非常之高因此屢禁不止銅錢經濟對於大宋朝廷已經是不堪重負了。現在高強指出的錢引可以完全替代銅錢流通不但避免了實物銅錢的種種弊病朝廷更是一舉丟掉了銅錢貨幣制度地經濟負擔這樣的好事上哪去找

不過高強只說了理想紙幣制度的好處並沒有涉及維持這一制度的種種限制而要維護一個良好地紙幣信用使錢引避免落得象解放前國民黨的金圓券那樣惡性膨脹最後導致國民經濟崩潰這中間朝廷的作為起到關鍵性作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在關於錢引行的問題蔡京在與高強交流之後已經與眾手下進行了溝通今天在殿上提出來背後有著充分的籌劃因此自然有人將話題引到這個方面。

過不片刻那林攄又道:今我大宋鑄錢每鑄十錢須費十三錢倘若真能如高應奉所說令錢引可代替貨幣則僅此一項每年便省卻二百萬貫誠美事也況且一旦邊中有事我大宋隨時可變紙為錢億萬軍資一朝可具豈非更妙

非也非也高強這時也瞭解了蔡京的用意這樣危險的問題一定要在最開始打好預防針:錢引之可行其本身便是銅錢只是指代銅錢非其本身為錢也朝廷既然無法隨手而出億萬銅錢便也不能出億萬錢引否則行出去後一旦地方沒有這許多現錢來兌換錢引這錢引便又不值錢了從前交子之貶值可為前車之鑑也

如此說來到底一屆行多少錢引才是限度問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當今最高的決策人皇帝趙佶。

官家聖明錢引之妙正在此處見天子關心高強不敢怠慢先一個馬屁上去才道:今交子大壞而錢引新若能謹慎從事一除交子陳弊則為大佳。因此下臣以為第一這錢引不可有期限當言明隨時可兌銅錢地方若多少錢引便須得準備好同量的銅錢為本以備收付待百姓習用錢引之後這儲備為本錢的銅錢才好漸漸收回。因此錢引之當視各路所備銅錢而定。

一直沒撈到機會說話的張康國這時候總算抓住機會冷笑道:高應奉本朝各路銅錢多寡不一凡多用交子處都是缺錢的你反要銅錢多處才錢引然則要這錢引何用見今西北用兵銅錢運輸不易這錢引多是要用在西北的照你這般做法西北的軍費要如何去籌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