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襲爵英國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禮部,部議。

內閣很快將對於張輗襲爵英國公之事下發到禮部,對於這個燙手的山芋,禮部臣屬也都是眾說紛紜。

張輗、張軏,英國公張輔之弟,都是靖難名將河間王張玉之子。

因為靖難之役的功勳,在土木堡之變前,張家是朝堂上最牛的勳貴,受到上一世朱棣的極大重用,是眾所周知的勳貴之首。

但自從張輔殉國,大批的勳貴殉難,勳貴集團的地位因而一落千丈。

作為從前的勳貴之首,張家的境遇也同勳貴們一樣天差地別。

英國公之爵,至今居然懸空未定,朝議也未曾提及,張輗從正統十四年起“領禁兵宿衛”,號稱指揮皇城禁軍。

但實際上,他就是實打實的一個虛銜。

彼時的禁軍上直十二衛,因土木堡之變而兵丁稀少,餘下的大部也都聚集在朱棣後組建的府軍四衛,由汪氏外戚掌管。

所以,張輗這個弟弟,不僅沒有在張輔殉難後拿到“兄終弟及”而襲爵的機會,也在朝中備受排擠。

就算重生,朱棣也一直記著張家的忠心,所以在奪權後,開始著手幫助勳貴起勢,以達到在朝堂上制衡文官勢力的目的。

對於皇帝的想法,眾禮部官員心知肚明。

所以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對,站出來的是一名郎中,他說道:“張輗早年便受靖難功蔭授金吾前衛指揮使,一年內又連升三級,至中軍都督府右都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再敘靖難功,是不是有些過了?”

吏部尚書胡濙說道:“此言差矣,張輗在永樂一朝時得授金吾前衛指揮使是太宗皇帝所賜,那是因為其它的功勳。”

“一年內連升那三級,也是仁宗皇帝信任,更談不上是蔭受河間王張玉靖難功勳,眼下英國公爵無人繼承,按本朝兄終弟及的規矩,當由張輗襲爵。”

胡濙是禮部尚書,畢竟是這裡的扛把子,那郎中則是內閣安插進來的人手,見胡濙過早露出他的態度,也不再多說。

由於胡濙的極力推動,張輗襲爵一事順利在禮部的部議得到透過,最後呈入內閣。

對於這種結果,內閣的閣老們也都很吃驚。

胡濙歷事六朝,可謂是德才兼備,在朝臣中威望極高,本以為禮部會把此議卡住,卻沒想到第二天就過了。

如此迅速的部議結果,只能說明一件事,胡濙把禮部中反對的聲音壓下去了,是鐵了心要跟著皇帝幹,

內閣也沒什麼辦法,此事由皇帝牽頭,禮部部議透過,再不票擬而留中不發,規矩就壞了,只好同意。

......

自從土木堡事後,張輗、張軏兄弟便被朝臣所排擠,勳貴失勢,一蹶不振,張輗、張軏兄弟也是各有各的難處。

本該襲爵的張輗因為功勳稀少被取消資格,弟弟張軏也被文官彈劾仗勢欺人,在景泰元年初喪失資格。

因此,本來作為勳貴統領的英國公便是懸而未定。

這正是文臣們樂意見到的結果,因為英國公不定,勳貴們也便是沒有了主心骨,一盤散沙不足為懼。

而這,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在土木堡之變後向各地安插人手,與五軍都督府奪權。

現在的五軍都督府,說實話是根本沒有與有於謙的文臣抗衡的。

張輗因此一直都是酗酒成性,終日飲酒作樂,不理衛事,至於說去制衡文官,更無從談起。

其實他這樣也可以理解,畢竟現在的張輗只有一個虛銜,沒有一個兵可帶,可沒有任何實權可言。

除了縱情享樂,確實也沒什麼可去做的。

但是很快,事態得到改寫。

一份聖旨被發到張輗的家中,正是他苦苦盼求的襲爵聖旨,張輗聽了,從椅子上手足並用地爬起。

“什、什麼?”

“襲爵?我?”

張輗本以為這輩子與英國公爵位無緣,卻沒想到,這一天來的是如此突然,他目瞪口呆地望著王誠。

後者微微點頭,屏退其餘人等,看了一眼周圍雜亂的酒碗與剩飯剩菜,蹙眉道:“還不快起來接旨?”

“這不是在做夢?”張輗狠狠地捏了捏自己因為終日酗酒而紅悶的臉,感受到疼痛,這才連忙喊道:

“臣、臣張輗接旨!”

王誠遂而鋪展開卷軸,清清嗓子,說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英國公張輔土木堡一戰殉國,朕深切哀之,今敘河間王張玉靖難功,令張輗襲爵英國公。欽此。”

聖旨上的內容很短暫,沒什麼臃腫的客套話,張輗還沒反應過來,宣讀就結束了,他仍然是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英國公?”

“您怎麼了?”

反應半天,張輗才意識到這一聲英國公是在叫自己,連忙接過聖旨,喜極而泣道:“臣謝恩!”

“臣領旨謝恩!

王誠交付聖旨後,並沒有急著走,反而是放低了姿態,將狼狽不堪的張輗扶回椅子上,然後眯著眼道:

“英國公,今後可萬不能再如此這般了。”

“陛下為了能讓你順利襲爵,可以說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有些人可還盯著呢,他們不想讓你襲爵,被找到口實,陛下也保不住你。”

張輗瞬間清醒,雖然臉色還是漲紅,但他卻彷彿一瞬間換了個人,連忙說道:“公公放心,臣一定小心行事。”

“陛下保臣襲爵,這份恩情,臣永記在心。”

王誠沒再多說什麼,轉身離去。

他剛離開,張輗便是渾身打了個冷顫,晃了晃腦袋,張輗展開聖旨,一字一句地又讀了一遍,隨後如獲至寶地攬入懷中。

“聖君啊!”

“陛下可真是萬古無一的聖君!

張輗轉頭看見了這些日自己頹廢造成的一片狼藉,立即決定痛改前非,喊道:“來人,把全府的酒都給我扔了。”

“今日以後,我英國公滴酒不沾!”

雖然還沒什麼實權,但襲爵就是好事,這明顯是如今的景泰皇帝要重用自己的第一步,只要自己接住了,不給那些有心之人口實。

實權,很快就要到了。

僕人們聽了,都是驚喜不已。

什麼,自家老爺,現在是英國公了?

那咱們這些人,不是也都要跟著水漲船高了嗎!

一時間,一派的喜氣氣象,全都忙碌開了,收拾的收拾,翻新的翻新,張輗還在一邊喊道:

“這都不必拿了,等搬到英國公府,全都有。”

......

乾清宮,朱棣聽完了王誠的回報,對張輗的頹廢表現有些失望。

見到皇帝的樣子,王誠猜到一些,於是寬慰道:“皇爺放心,奴婢見張輗似乎已經有了悔過之意。”

“最重要的是,陛下這次無異於對張家是雪中送炭之舉,張家滿門,定會盡忠陛下,為陛下效力。”

朱棣點頭,在上一世的張輗,的確不是現在這樣一副頹廢的樣子,看來也許是最近發生的事太多。

給他一個重新表現的機會,這也無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崛起的石頭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