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襄樊對峙,江東出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得了張飛這支生力軍相助,關羽麾下荊州兵馬如虎添翼。

總計兵力在陽陵陂已達五萬,上將之才也有關張、于禁、龐德、劉封、關平。

而對面徐晃則要比關羽為難許多。

因是外姓大將,徐晃因於禁投降前車之鑑,分外小心。

事事與監軍趙儼商議,又要協調徐商、朱蓋等利益,可謂焦頭爛額。

還因曹操駐紮摩陂,按兵不動,沒了後援。

但是徐晃也不敢有半點微詞,他也知道曹操是要自己消磨荊州軍銳氣。

徐晃月初還不斷挑戰關平,如今倒是顛倒過來。

荊州軍於禁、龐德、劉封、關平輪番上陣。

還不等關張出馬,徐晃疲於應對,陽陵陂大營已經及及可危。

特別是龐德,只要出兵就好似與曹軍不死不休一般。

瘋狂進攻,以傷換傷也在所不惜。

幾場戰鬥下來,徐晃也看的心驚肉跳。

所以三日過後,面對荊州軍的挑釁,徐晃不聞不問,開始堅守。

只是畢竟要救援曹仁,到了第四天半夜,徐晃選擇出城奇襲,派了五千士兵進攻。

哪料到張飛粗中有細,竟是早早設下伏兵,打得朱蓋狼狽而回,折損了千餘人馬。

這下徐晃不敢輕舉妄動,只得等曹操來援。

軍報一封封發給摩陂曹操處。

徐晃不再出擊,關羽一心收攏南陽流民。

如今不禁魯陽、還有新野、冠縣、蔡陽等十餘個縣城,聚集了大量的人口,都過江而來。

孫狼等帶著的百姓,由於襄樊之戰的緣故,一般往西遷移到南鄉、房陵,分散在這些縣城中。

這時有了大軍掩護,吳輕等一部分也開始渡江,補充到宜城、當陽、江陵。

不過去江陵的還在少數,畢竟路途更遠,恐有意外。

遷徙許洛流民之事,陸續營一個多月,人口也遷徙了四五萬。

這在關羽看來,是大功一件。

這些人口已經抵得上房陵、西城這樣小縣的一縣人口。

想當年董卓只能,遷徙洛陽百姓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才完成。

一個月,關興能達成如此效果,難能可貴。

馬上就要入冬了,關羽指派傅方、胡修等安撫流民,就近安置。

只是這樣一來,荊州軍的糧草真的難以為繼了。

畢竟無論是房陵糧草,還是襄陽存糧都不充足。

江陵、當陽幾處支援大軍糧草已經超過負荷,這回因為流民更消耗甚大。

不得已,關羽修書一封給諸葛瑾。

然後不等諸葛瑾回信,就派兵徵調了江東湘關米五萬石。

諸葛瑾得了關羽求糧書信,並未答允,而是發往孫權處。

此時孫權剛給張溫、鄧芝踐行,言道:“雲長欲要湘關米,何苦報我!”

為了安撫鄧芝,張溫也道:“關公進軍神速,我江東供奉些許米糧犒軍也是應當!”

鄧芝見江東君臣如此,也回了一禮。

“得盟友如此,貴我兩方蕩平強寇,還四方安定指日可待!如此,則天下幸甚,萬民幸甚,我荊益諸君幸甚!”

接著鄧芝主動問孫權道:“不知呂都督在合肥的戰事如何了?”

前幾日,為安鄧芝之心,孫權讓張溫告知鄧芝,呂蒙已經出兵。

這時孫權臉色不變,答道:“伯苗放心,曹操勢大非一家之敵。我江東既然出兵,呂子明雖不能進據青徐,也當能掣肘張遼不敢西顧。”

鄧芝聞言面露喜色,一禮道:“多謝吳侯成全。”

“伯苗,寡人軍務纏身,今日在此一別。回蜀之後,請務必與我致意漢中王與孔明軍師。”

與孫權告別之後,鄧芝也急於返回。

以他智略,也察覺江東君臣與荊州貌合神離。

與自己可謂言語諂媚,半點也無強硬要求,彷彿不在意江東利益。

只是如此無有利益,江東為何配合。

恐怕這利益是出在荊州身上。

呂蒙朱然等,其實都是能人,孫權更是一方豪傑。

故意擺出這般姿態,多半是垂涎我荊州。

鄧芝一番分析,斷定江東暗藏禍心。

當即出發,打算告知已經到荊州的黃權。

只是江東並未撕破臉皮,還有張溫要出使,在身邊礙眼。

送走鄧芝後,孫權笑容越發燦爛。

片刻功夫,等候在外的虞翻、全琮、顧雍等都到了。

虞翻最先向孫權行禮,拱手道:“主公,時機到了!”

聞言,孫權頓時面色嚴肅起來。

“不錯!關羽擅自強用湘關米,我也有出兵藉口!”孫權很是興奮,揮舞著雙手。

“只要攻下公安,有劉章在手,我也可以用其名義西進益州!如此也可回應公瑾當年二分天下之策!”

周瑜當年就建議孫權,繞過劉備,直接出兵西蜀。然後再順江剿滅劉備,只是當時孫權沒有採納。

孫權話音一落,虞翻忍不住道:“關羽強硬,支取湘關米可謂目中無人!”

虞翻是堅定的奪取荊州派系,此言就是火上澆油,堅定孫權決心。

牛渚守將、偏將軍全琮之前就給孫權上書過,揚言要在關羽外出之際奪取荊州。

只是孫權將奏報秘而不發,此時知道時機到了,主動請命道:“請主公下令,臣必當一往無前!”

張溫與鄧芝先行,窺伺鄧芝行止。

江東兵馬後繼,偽裝前進,料想荊州不會知曉自己偷襲。

畢竟哪有使者在前,刀兵在後的道理。

只是孫權心有顧慮,就是這統兵大將的人選。

於是孫權小心道:“我意欲使呂蒙與孫皎分統大軍,一取公安、江陵,一趕赴襄樊如何?”

孫皎字叔明,乃孫權叔父孫靜之次子也。

與孫桓、孫賁,是江東孫氏在軍中旗幟。

聽了孫權這一問,全琮愕然。

顧雍此時不得不站出來。

“主公當記得昔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事雖決於瑜,然普自以舊臣而居瑜下,頗不相睦。”

“如此時節,出兵荊州我江東成敗在此一舉,不可令出多門,將校失和!”

得了顧雍當頭棒喝,孫權如夢初醒。

“是孤失言了!”

孫權告罪一聲,重新頒佈出兵命令。

遂拜呂蒙為大都督,副將朱然,虞翻為參謀,總制江東諸路軍馬。

周泰為前鋒,點兵三萬,快船八十餘只,選會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搖櫓,卻將精兵伏於舟船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跟在張溫使者之後,繞過荊州烽火臺,依次攻取公安、江陵。

另一面,使夏口守將孫皎為右都督,率領蔣欽、潘章合計兩萬人襄樊戰場。

如若曹操出兵,關羽敗亡則隨後掩殺。

若是關羽兵威正盛,只看與曹操爭鋒,拖延其回軍即可。

還有一路最為重要,關乎江東保護荊州之戰成果,後來佈局。

領軍之人為新晉護軍陸遜,並徐盛、丁奉,水陸兵馬兩萬。

沿江而上,直突宜都郡,合圍江陵之後。搶奪夷陵、秭歸,阻撓益州援軍。

而孫權自己率中軍為合後,支援糧草。

軍中將領甘寧、韓當、孫賁、陳修等,留朱治守建鄴。

一面遣使致書曹操,令進兵以襲雲長之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