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鍊鐵和曬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除了邴原之外,還有一些讀書人加入了襄平,不得不說,管寧的號召力確實很強。

可惜的是,華歆沒有來。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襄平縣衙的運轉效率提升了許多,張懷道也將自己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練武和練兵上。

休息了半個月,張懷道開始了第二輪徵兵。這一次,張懷道以老兵為骨幹,又招募了三百多人,縣兵的數量達到五百。為了鼓勵參軍,張懷道給每名士兵分了十畝土地,而且免除其家屬的賦稅和徭役,提高士兵的地位和榮譽感。

對於這些措施,管寧他們持反對態度,但張懷道都不曾動搖。

張懷道建立的這支職業化的軍隊戰鬥力是強,但消耗也很大,襄平只是一個小縣,並不富裕,按理來說不足以支撐如此大的消耗,但張懷道找到了兩條財路。

年初的時候,張懷道的人找到了鐵礦,這鐵礦就在襄平南面,距離縣城並不遠,而且開採的難度很低。他立刻讓吳鐵匠組織人就地開採和冶煉,如今這個簡陋的鐵場已經初具規模,工人數量超過了兩千,每個月能煉出四五千斤鐵。

對於現在的產量,張懷道還不滿意,只是鍊鐵是個技術活,他也不懂。後世許多鍊鐵鍊鋼的方法,張懷道大概記了個名字,具體技術他根本不知道。

沒法從技術層面解決,張懷道就從人的層面解決。張懷道加大對鐵匠的激勵,鼓勵他們改進技術,只要產量和質量提高,張懷道就獎勵他們田地和金錢。同時,張懷道還給鐵匠等技術人員充分的尊重,提高他們的地位。

張懷道也不求他們研究出多高深的技術,但他相信,工人們只要想做,肯定會做的更好。

在物質和精神刺激之下,自吳鐵匠以下,所有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改進技術當中。短短幾個月,鍊鐵的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另一邊,張懷道組織一部分人往南邊開拓,並在靠近大海的地方建了一個小型的鹽場。

這個時代,老百姓用的主要是井鹽,用海鹽很少,因為沒有很好的技術。

張懷道知道,大海的資源才是最豐富的,特別是鹽。在後世他也見過不少鹽場,那些現代化的技術他不會,但大略還記得。鹽場建立之後,張懷道組織了一批人嘗試曬鹽。

“可惜我不是學理科的。”張懷道暗歎一聲,搞技術確實太為難他這個文科生了。

到了夏天,襄平的鐵產量達到了每月萬斤,鐵匠師傅們摸索出了高效的用煤鍊鐵之法。張懷道還指導吳鐵匠他們利用水力來鍛造,他只是提出一個大方向,具體的方法完全靠吳鐵匠他們研究。讓張懷道驚喜的是,鐵匠師傅們的成果超出了他的預期。

“果然,勞動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張懷道感慨的說道。

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從來都不弱,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老祖先們不知道做了多少技術上的突破。可是因為觀念和意識,許多先進的技術都失傳了。實際上,從秦朝到明清兩千多年的時間,在絕大多數領域,中國的技術並沒有明顯的提高。這不是因為我們的技術和民族的創造力不行,而是因為缺乏對技術的重視。

鍊鐵的技術突破了,曬鹽的技術也被摸索出來。第一批鹽出廠時,張懷道特意帶著管寧和邴原等人見證,看到上萬斤白花花的雪鹽,管寧他們都傻了。

“大人莫非是神人乎?”劉濤叫道,其它人看張懷道的目光也都帶著狂熱的崇拜。

“這不是神仙的力量,是科學的力量,以後你們就知道了。”張懷道淡淡的說道,“幼安先生,根矩先生,有了這些鹽,襄平的財政應該沒有問題了吧?”

管寧大笑著說道:“當然,要不了多久,我們襄平就會成為大漢最富裕的縣。”

張懷道卻搖頭:“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這些鹽換成錢之後,所有的錢都要花在建設上。我們要繼續招收流民,繼續開墾耕地,另外就是軍隊和教育也少不了要投入。總之,賺多少錢就花多少錢。”

除了鹽鐵,張懷道還讓人研究改進造紙術和印刷術。

開闢了兩大財源,襄平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張懷道卻輕鬆下來。他每日練武讀書,思考方式也越來越貼近這個時代。

嗡……

張懷道一槍挑碎了木靶,一人高的木靶被巨大的力量擊得粉碎,木屑滿天飛。

“不知道我現在能否打得過張飛?”張懷道收起了長槍,他這槍是吳鐵匠他們專門鍛造,使用的是上好的鑌鐵,重量也達到了四十多斤。

“我的力量增長的太快,這鐵槍顯得輕了。”張懷道將鐵槍放到架子上,接過侍女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自從他清醒以來,力量便處於高速的增長當中,最誇張的是,他的力量增長好像沒有上限,到現在四十多斤的鐵槍提在手中就如同木棍一般。

槍並不是重兵器,張懷道想要發揮出自己的力量優勢,最好還是使用重兵器。

“不如用戟。”張懷道心說,戟的用法跟槍有相通之處,但更重更沉,配合他的力量,威力絕對驚人。

最重要的是,三國的戰神呂布使用的就是方天畫戟,張懷道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跟呂布在戰場上較量,看看誰才是真的戰神。

張懷道到了縣衙,看到管寧和邴原在討論什麼,兩人的臉色都不好。

“兩位先生,發生什麼事了?”

管寧拱手道:“大人,恐怕是壞事上門。太守府的人聽說我們賣鐵和賣鹽,派人過來了。”

張懷道想了想:“難道是太守想打鹽和鐵的主意?”

邴原點頭:“雖然使者說是問罪,但真正的目的還是想要鹽鐵。”

“這倒是在預料當中,走吧,我們一起去會會太守的使者。”張懷道不在意的說道。

張懷道他們早就預料到,如此大量的鹽鐵交易肯定瞞不過外人,這兩樣生意早晚會被人覬覦。只是有點出乎意料的是,太守的人來的太快了,他們的生意剛有起色,竟然就被對方察覺。

“應該是有人給太守通風報信,不用說,肯定是孫家。”張懷道瞭然。

“請問閣下就是太守的使者嗎?”到了客廳,張懷道看到一個中年男子正在喝茶,他走到主座上,聲音爽朗的開口問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下孫林,正是太守的使者。”

“原來是孫先生。”張懷道點點頭,“我們開門見山吧,太守有什麼話請孫先生傳達?”

孫林正色道:“張縣長誤會了,在下此行是為了調查鹽鐵一事。太守大人聽說,有大量的鹽鐵從襄平流向草原,頓時大為震怒。烏桓人狼子野心,私自販賣給他們鹽鐵就是助紂為虐,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哈哈,原來是這樣。”張懷道大笑一聲,“這其中怕是有些誤會。我襄平確實賣出了一些鹽鐵,但是我們都是銷往冀州和青徐,還沒有跟烏桓人做過貿易。我建議孫先生到別處調查,或許會有些收穫。”

孫林臉色一變:“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販賣鹽鐵,既然張縣長已經承認,那就隨我去見太守吧。”

遼東郡的治所在襄平,但孫喧做了遼東太守之後,一心經營新昌。新昌是孫家的祖地,原本遠遠不如襄平,而今在孫喧的經營下,人口和經濟都超過了襄平。

“我承認什麼了?”張懷道瞪了孫林一眼。

“你們私自販賣鹽鐵,這可是大罪。”孫林冷哼一聲。

張懷道臉上的笑容消失:“莫非你一區區使者,就能在此定我的罪?別說是你,就算是太守也不敢這麼說!”

孫林沒想到張懷道的態度這麼強硬,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張懷道透過他瞭解了孫瑄的態度,對方顯然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

“本官公務在身,就不陪你閒聊了。”張懷道甩袖離開。

“你……”孫林臉色漲紅,氣的說不出話來。

“大人事務繁多,孫先生有什麼話跟我們說也是一樣。”管寧連忙說道。

……

“我原本想著用一兩年時間積累,現在看來怕是不行了。”

張懷道知道,自從他被孫喧盯上,事情就無法善了了。襄平的鹽鐵利益太大,別說是一個太守,就連皇帝都會眼紅。

“告訴方統領,讓他們馬上來一趟縣衙。”張懷道已經下了決心,同時他心裡也在琢磨,這未嘗不是一次機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