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忠臣不事二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泰率領五千大軍被孫策以八百騎兵拖住行軍,無論周泰用什麼戰術手段進攻孫策,對方都能輕鬆化解。

時間一長,周泰逐漸發現不對勁,孫策八百騎兵來去如風,但是從來不和他正面交鋒,打一下換一個地方,再打一下又換一個地方,週而復始。

“這孫策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周泰面色陰沉的厲害,大軍之中單挑敗下陣來已經讓他難堪,現在又被孫策八百騎兵耍的團團轉,泥人都有三分火氣,何況他還是個暴脾氣。

只見孫策一騎當先,率領八百騎兵時而衝陣,時而狂奔,時而張弓齊射,時而四散而逃……

兩軍傷亡不大,但是戰況一直沒有得到進展。

“我知道了,孫策小兒是想拖住我們,為攻擊秣陵爭取時間!”薛通忽然說道。

聞言,周泰虎軀一震,頓時羞惱不已。

區區八百騎兵竟然拖住我五千大軍,真乃奇恥大辱!

周泰振臂高呼:“全軍朝秣陵行軍,不要管孫策!”

梅成說道:“將軍不可啊,這樣一來孫策肯定會更加肆無忌憚地進攻我們!”

薛通點頭道:“梅成將軍說的對,孫策軍隊人數雖少,但是我軍不得不防,他們是騎兵,機動力太強了,一旦被他們抓住機會,可能會衝破我軍陣型!”

周泰咬牙切齒,心裡把孫策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

良久,周泰沉聲道:“全軍緩速前進,保持陣列,不準給孫策半點機會!”

頓了頓,周泰遠遠眺望孫策方向:“孫策小兒,你給我等著,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周泰大軍緩緩朝秣陵推進,然而此時的秣陵早已屍山火海成堆,孫靜的先鋒大營已經成功佔據城牆。

秣陵長蔣欽率軍拼死抵抗,無奈麾下的神刀營死傷慘烈,超過八成將士陣亡在秣陵城頭。

“將軍,秣陵守不住了,我們撤軍吧!”

說話之人乃是蔣欽的親兵,此時他正為蔣欽包紮傷口,蔣欽為了守住秣陵親自持刀下陣,身上十餘處傷口血肉模糊,卻仍然在咬牙堅持。

蔣欽沒有回答親兵的話,也許是因為傷口太疼說不出話,也許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劉敢將秣陵重城託付給他,可他卻沒有能力堅守住秣陵。

主公,你肯定對蔣欽很失望吧!

“將軍,你說話呀,撤軍吧,再不撤軍一個也走不掉!”親兵又開始催促,一臉的著急。

“只有戰死的蔣欽,沒有逃走的蔣欽!”蔣欽拖起長刀,緊咬牙關,他的目光死死盯著對面城頭之上的孫策大軍,面沉如水的臉上忽然顯得視死如歸,只聽他大聲喊道:“神刀營眾將士聽令,今日死戰不退,殺光孫賊!”

“將軍……”親兵淚流滿面。

“死戰不退!”神刀營將士舉刀大吼。

這一刻,蔣欽選擇與秣陵城同生死,共存亡!

孫策大軍宛若潮水般湧進秣陵城,蔣欽親率殘軍赴死頑抗。

只見蔣欽一人一刀衝至陣前,刀光劍影,金戈鐵戟,什麼都阻擋不了他赴死殺敵的決心。

“莫非此人就是蔣欽?何其勇烈也!”

城牆之上,孫靜遙遙遠望,目光落在大殺四方的蔣欽身上,讚賞不已。

孫靜遙指蔣欽道:“誰能與我生擒此人?”

黃蓋站了出來:“我來會會他!”

孫靜大笑道:“公覆小心,此人殺氣極重,切莫陰溝裡翻船!”

黃蓋哈哈一笑,領命而去。

此時蔣欽身邊的神刀營將士只剩三十餘人,而孫策大軍卻有數百人將他們團團包圍。

“蔣欽,你若現在投降,我可饒你不死!”黃蓋虎步上前,朗聲勸降。

“你若投降於我,我也饒你不死!”蔣欽一臉冷笑,手中長刀寒光大盛。

“好膽色,本將今日必要將你生擒!”黃蓋一語言罷,人便衝至蔣欽身前,鋒銳的巨斧以雷霆萬鈞之勢狠狠砸出。

見狀,蔣欽神色一變再變,奮起全身氣勁抵禦黃蓋兇猛如潮的猛烈攻勢。

雙方你一刀,我一斧,大戰十餘個回合不分勝負。

漸漸的,蔣欽感到力竭不敵,黃蓋卻虎虎生風愈戰愈勇,手中巨斧宛若一座大山般落下,蔣欽不由叫苦連連。

“我敬你是條漢子,投降吧!”黃蓋持斧而立,語氣淡漠。

蔣欽緊咬牙關,伸手擦了擦嘴角溢位的血跡,冷笑道:“廢話少說,有本事就殺了我,要我投降,絕不可能!”

黃蓋嘆道:“你這樣做值得嗎?就為了一個劉無雙!你還年輕,你的未來還有大好的前程等著你,投降吧,投降是你唯一的生路!”

孫靜來到陣前,勸降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江東只要有孫伯符在,劉無雙永遠都不會有機會,蔣公奕,別抵抗了,投降吧。”

蔣欽仰天長嘯,身陷重圍卻怡然不懼:“一馬不鞴雙鞍,忠臣不事二主,今日縱然身死於此,蔣欽無怨無悔!你們別高興的太早,總有一天,主公必會為我一雪前恥!”

一語言罷,蔣欽揮刀自刎而死,餘下十數名神刀營將士紛紛效仿,毅然決然地倒在血泊之中。

圍觀諸人紛紛動容,什麼是忠心耿耿?這便是忠心耿耿。

黃蓋感嘆道:“可惜了如此人才。”

孫靜嘆道:“劉無雙何德何能,竟有幸得如此愚忠之人侍奉麾下,傳我命令,厚葬蔣欽,厚待蔣欽子女。”

“喏!”

……

秣陵城陷落,秣陵長蔣欽戰死,神刀營滅營。

至此,孫策佔據秣陵重要戰略要地,丹陽郡北部大縣盡數歸於孫策治下。

甘寧兵至毗陵後遭到徐琨大軍伏擊,慘敗而逃,徐琨一路揮軍追殺,甘寧軍心渙散一敗再敗,退守陽羨。

劉敢本意是想拖住吳景大軍,不想最後反被吳景大軍纏住分身不得。

經此一役,劉敢總算真正領教到江東小霸王之名並非浪得虛名,孫策的厲害程度也遠遠超出預料之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更令劉敢感到絕望的是,周瑜逃回孫策治下,官任秣陵長。

孫劉兩家,已成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最後的大戰,即將來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