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領會寄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一三章 領會寄語

第三一三章【領會寄語】

儘管在這座古老的宮殿裡很寂靜、很冷,比起那間溫暖的木屋安全多。吞噬小說 www.tsxsw.com// 看最新章節//

從水下甬道返回,三人又全身溼透,不過卻背回了三辰天時渾儀,以及一些食物和取暖之物。冷得直打哆嗦的謝杏芳與瓊瓊在喝下一小口蟻酒後,躲到一個角落生火燒烤衣服。

咱盡覺奇怪,從這一路與水有緣,也不見她們倆喊冷,剛剛僅在木屋內鬨暖一會兒,這就感覺到冷意?事實上,這一路來若非依靠這酒,恐怕不凍僵也凍傷了,是人仰馬乏的,不過這蟻酒的壯陽副作用似乎也被環境和情勢壓制。

不管二人噓噓聲喊冷,咱伏到八角祭臺上,開啟手電,果真見到整個宮殿的分佈圖,整個宮殿三重九殿格局,九殿呈九宮排列,佔地非常廣闊,而現在所在這個位置說確切點只是殿前廣場。

按圖上所示,這個廣場很大,廣場內設有祭臺、兩旁分列兩排紋柱,廣場內有兩大互通水池,四周古木參天,樹林裡豢養遠古百獸。可到了現今,參天古天變成化石,因地質發生變化使得兩池業二去其一,偌大廣場不是坍塌,大部分便是被千年不化的玄冰覆蓋成一個洞窟大廳,害得咱誤以為這兒便是一座殿宇。

當咱抬起頭注意到一個有趣現象,頂部除了八角祭臺上方十餘米範圍外,其他地方均倒掛滿尖尖的冰錐或長長的冰柱,讓人可輕易目測出冰層覆蓋厚度,估計不下八米。

咱的目光收回,落在蛇女像的身上,在蛇女像的右臂上那條黑蛇停住,咱大聲問了正忙烘暖的謝杏芳,寒冰烏蛇始於哪個年代?謝杏芳含糊回答,按寧瑪密宗典籍內記載,寒冰烏蛇始於遠古時期,是黑海裡的一種怪蛇,身具陰寒邪毒,為欽原所食。

欽原!世上果真有此獸?《山海經西次三經》有云:崑崙山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惹鳥獸則死,惹木則枯。

咱連聲嘀咕,這奇怪了。

寒冰烏蛇如果猜測不錯的話,先前所經過的“深溝鹽橋”可能是圖中一池,水生的寒冰烏蛇為了適應環境變化,從水裡向陸地進化。本來還想從這張分佈圖中找出一條脫困之路,若是此路通往寒冰烏蛇的那個溝裡,那麼兇險程度不亞於面對一群長毛怪人,但“智狼”他們憑什麼方法進出這個坐落在雪峰之間的村落呢?

咱在祭臺上起身,用手電照照上方,發現上方平整如鏡,將手電的光反射回來,正好照在蛇女像。

這蛇身人面少女和一干遠古野獸,不知歷經多少歲月和滄桑變化,到如今沒有任何破損,依舊栩栩如生,這情形似乎與筆架島下的很相似,難道這裡也埋藏著類似海藍之心的碎片?可如果存在印記碎片的話,李淳風到了此地,不可能不取走,畢竟這裡算古時候的遺蹟,除非

“先賢寬慈,儀風絕代。”這位前輩奇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卻對蛇身人面少女評價如此之高,看來李淳風明顯知其然,來到此地卻沒有妄動,留書後飄然而去。

咱開始對蛇身人面少女產生濃厚興趣,從頭到尾再仔細觀望一遍,終於從祭臺的如鏡般檯面發現,藍袍下的蛇尾斷去一大截。據傳,古人類心思純樸,可通靈,具有種種奇異神通,這從兩旁馴服的蠻獸可見一斑,那麼到底什麼兇物能傷害這位遠古大能?林家女先輩尚且可拋山鎮海,鎮壓興風作浪的孽龍,而這位遠古大能是否也身鎮此地的遠古兇物呢?

打著手電,從各方位所照著八角祭臺底下,但祭臺底下彷彿被蓋得嚴嚴實實,光不可透。前輩奇人言中有暗示,不可任意破壞此處之物,其實從這個遠古遺蹟本身,處處透著神秘和古怪,咱不象李淳風那麼有智慧,“能知其然”,只好洩氣地坐在祭臺邊沿上。

謝杏芳與瓊瓊正低聲交談著,偶爾傳來一兩句,二人所說均是掘藏之事,咱突然記起二人曾提及“祖地”一詞,便走了過去。

呃,二人正靠近火堆寬衣解帶烘暖。她們倆見咱走來,瓊瓊倒忸怩了起來,謝杏芳反而無所謂似的。

“你們說說,這‘祖地’是怎麼一回事?別給我裝神秘,實話實說。”

“我以為你飽暖思淫慾了。”謝杏芳先開了句玩笑,然後鄭重說:“其實祭臺上的一些圖文與我宗典籍相似,尤其‘祖地’二字沒有差別,其他是我透過現場情況和蛇女前輩神情而推測的。”

咱又問:“‘先賢寬慈,儀風絕代。’你們怎麼領會這八個字呢?”

謝杏芳認為,“先賢”是指蛇女前輩馴獸手段,能馴養這些蠻獸自然稱得上高明;“寬慈”是稱讚其態度,對蠻獸尚且如此,對咱們人類不必多說;“儀風絕代”自然讚歎其容貌和風姿。瓊瓊的意思大抵與謝杏芳相似,卻提出疑問,恐龍時代是否存在過人類,到目前還沒一點證據。

咱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瓊瓊和謝杏芳一聽怔住了。

“你呀,還說別人不要裝神秘,你這說法是太神話了。當然嘍,崑崙的神話太多,也不差你這一說,如果真有絕世的兇物被封鎮底下,這無數年以來,兇物不是脫困而出,便已化成了灰。”

咱不與謝杏芳辯解,一隻死了的紅毛九頭蟲被封成琥珀,尚且在小狼體內作怪,若不是仗著青木戒空間的雷霆之威,小狼還不知會變成什麼樣?

“我覺得有可能,當我靜心伏在祭臺上時,總有噩夢般的驚悸襲上盡頭,那感覺比面對長毛怪人、寒冰烏蛇都要恐怖,恨不得馬上離開祭臺,避得越遠越好。”瓊瓊也不隱藏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後竟得謝杏芳點頭。

咱沉吟地說:“李前輩善於觀天文、察地勢,精於推算之術。這時三辰天時渾儀出土,我估計絕非偶然,卻不想牽涉這麼大,否則我們也不會來到這處神址,這些想必是前輩有所安排,可惜渾儀缺少一塊玉玦,那塊玉玦是什麼樣還不可知。”

謝杏芳猶豫片刻,終於把老喇嘛臨終前幾句話說出來。老喇嘛的幾句偈語是,“藏之所伏,兇之所倚;禍福無門,萬般由取。”由此聽來,掘藏之途十分兇險,可能會面臨著生死,咱有些擔憂地望向瓊瓊,瓊瓊報以歉意一笑。

事到如今,咱的尋找印記之旅與她們倆的掘藏前程已經糾纏在一塊,李淳風之留書八字必有其深意。

這時,一頓沉悶聲響從水下甬道那邊傳來,震得地面一陣輕晃、頂上的冰錐搖搖墜落,咱連忙拉上她們倆衝向祭臺。沉悶聲響接連不斷,頂上的冰錐、冰柱紛紛斷裂墜落,上方冰層有的已剝落,這種落英繽紛般的情形既顯得絢麗又讓人脊背生涼,滿地彈跳著碎冰,僅僅幾息間,鋪滿了冰截兒和冰碎。

可祭臺彷彿與整座山的巖體緊緊相連,此刻仍舊巋然不動。

咱咬牙恨恨地說,見死了“獨狼”,又丟了三辰天時渾儀,這個“智狼”知道後必然瘋狂報復,不過象他這樣能炸死食人魚是怪事,料定這撥歹徒不敢下水,假如他們用毒又另當別論。

當一陣巨大呼嘯、震動後,又恢復了沉寂。咱三人踩著滿地冰屑奔到甬道口,只見水面因剛震顫仍有餘波,水位比原來陡然上升了許多。

“你們看,前方冰壁有光亮了。”瓊瓊指向盡頭處的密實冰壁高呼,果真一線微弱的陽光從外面透了進來。咱立刻奔過去,這個形若鋸齒狀的裂縫可容一人側身而透過,而且從這個裂縫還可看到對面雄立的布喀達板雪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謝杏芳你拿槍守著,我去背渾儀來,咱們這下脫困有望了。”咱幾乎歡呼起來。

謝杏芳沒好氣地白來一眼,哼了聲接過手槍。不過當咱揹著渾儀折返時,這個裂縫又被冰雪重堵上了,還滾進一大垛疏鬆的冰雪堆,咱不禁罵起這撥該死的歹徒們,他們胡亂使用**已引起雪崩。

“這下可怎麼辦?”瓊瓊急得直跺腳。

“挖,趁現在冰雪還疏鬆著,咱們要挖一條脫困的路。”

從裂縫出來時,漸盈凸月靜灑清輝,眼前一片素白,大規模的雪崩已把險峰填成稍顯陡峭的長斜坡,這個斜坡從山頂向山腳延伸,冰雪把化石群、那個古老村落、聖湖全部掩埋,不管遠古遺蹟、奇獸怪物還是事實真相已被粉飾一空。

真相,所證實的真相就是史前存在高度文明,這個文明與“祖地”有關聯,咱三人站在斜坡的一半處,對雪山頂吹來的寒風已不感到一絲冷意。

回頭望這個貓兒洞,心中暗道:就讓“她”寧靜地守護這片土地吧,咱把這個洞用雪堵起,然後兩邊胳膊各挽住了瓊瓊與謝杏芳,“走,咱們現在要把屁股當滑雪板了。”瓊瓊和謝杏芳一聽笑了,數著“一二三,開始”。

在咱三人順著長坡急速的滑動間,雪山頂上傳來陣陣狼嚎,聲音顯得憤怒與焦慮。

小狼!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