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家的門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一五章 家的門戶

引進隨飄雲這事,是件大事。www.tsxsw.com

特地召來老章頭、九叔公、大舅、小琳和父母親六人。當初次提出時,除小琳外,其他人都愕和不解。丁文他們都有一肚子話要說,雙手朝在場幾人壓了壓,示意李若琳宣讀和解釋那份調查報告。

“大頭,這事就不商量一下,那個準是禍水。”九叔公可不管那份報告裡的危機感,好人壞人純憑直覺論斷,有話藏不住。

在絕大多數鄉親們的頭腦裡,隨飄雲是個萬惡的人,許多鄉親被逼離筆架島的傷口似乎還在隱隱作痛,會與她合作呢?九叔公無法理解。

老章頭神色複雜,未吭一聲。

“九叔,你老人家把話聽清楚了,小文是用的股份換回筆架島,又不是變現。”大舅遞煙給了九叔公、老章頭,點起煙後深深吸一口,又說筆架島畢竟是桑家塢祖輩一處發祥地,現在還算新村的一扇門戶,把自家大門交給別人?

九叔公仔細琢磨片刻,納悶的情緒已不如起初那麼強烈。

“老章,你不?”

“老弟最近總甩膀子單幹,想必不再信任我這老頭了?既然說過與老弟共進退,這事也算我一份吧。”

老章頭仍舊無條件地支援,讓九叔公頗為動容。

其實丁父、丁母想法另有不同,明眼上看,他們的可謂佔盡便宜,這樣的便宜不佔白不佔,想著這事早些說出來,近來倒瞎忙著那邊別墅裝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舅,除了報告指出的那些確實存在隱憂外,其實有時我也在想,新村畢竟不是脫離整個社會,先期之所以做出限制是因為我們正在建設家園,根本沒去考慮長遠發展的問題。我現在給你們透個底,除了山坳子水庫和淨化廠關係到咱們生存以外,其他的都可以有序對外放開,請村委這邊做好計劃。”

丁母問,養殖場的股份要溢價多少。老章頭代為解答,至少十倍,因為隨氏也曾找過他,而老章頭拒絕。大舅、九叔公和爸媽聽之大為動容,老章頭娓娓解釋。

300畝的舊場,僅一季大黃魚銷售額達1.5億,而新場是800多畝,總投資1個億,自主經營年限是60年,說白了在丁老弟手裡就是一個大聚寶盆,能產生多少財富還不可估量。孵化基地更不用說,比起養殖場更吸引人,擁有人工孵化鰻苗的技術,花鰻苗的銷售額超過5個億,說白了是錢的孵化器。

“丁老弟,你應該在打算把孵化基地遷至筆架島,原來的孵化基地場址變成新品種的試驗場地,是否在考慮刀魚、鱘魚等子二代的養殖呢?”

丁文指了指章守志,無奈地笑,說老章頭真是他肚裡的蛔蟲,的確是這樣打算。得到確信的訊息,老章頭意猶未絕,今日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

“很明顯地,桑家魚莊有了隨氏的介入,肯定進入高速發展期;老桑的魚料加工廠估計也在隨氏的視線範圍內,正如蘭琳魚坊一樣,還未開業已經大幅升值,因為魚料加工廠是養殖場和孵化基地的指定廠商,依託著孵化基地和養殖場的也會迅猛發展。丁老弟,你在著眼於桑家塢的未來佈局,因此筆架島勢在必得。”

這事兒聽起來很是虛無縹緲,經老章頭一一挑明,連九叔公都聽得明明白白,吃驚的神情溢現。

丁文緊了緊衣領,說道你這個老章頭...其實我只是在想,筆架島是咱們桑家塢的大門,總不能把自家大門拆賣給別人。唔,國內許多地方興起特色旅遊嘛,咱們桑家塢的摸海不是很有特色嗎,有海有島、有海鳥有魚群、紅樹林和蘆葦蕩等等,桑家塢有夠多吸引人的地方,咱們都要好好地利用起來,一則化為財富,二則分散風險,也許共同富裕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是啊,幾代人都是貧苦,如今許多機會擺在大夥兒面前,大夥兒還是茫然不覺。一人智短、三人計高,老章你平常要多向大夥兒叨嘮,潛移默化嘛。總之,小文都沒虧待你們這些有功之臣,估計筆架島也有你的份。”桑春不無打趣地說,總算明白章守志犯大後仍舊得到重用之理。

章守志默默地點頭,既然丁文有了這個提法,需要爭取更多鄉親的支援和理解,這個解釋工作由他出面最合適不過。

相比在場幾人,李若琳象置身事外的人,看法更透徹些。

她見眾人都停了話語,說這事目前還不宜公開談論,為了配合風雲公司更順利地接掌整個筆架島,還需要老章頭適時跳出來闢謠。最後通報桑家塢小學的事,這個喜訊讓眾人振奮不已。

其實,在桑木蘭出事後,丁文許多想法都有所改變,而且自青木戒失而復得後有個直覺,那就是在不久將來要離開這個世界。

這個直覺很玄奇,也讓他感到困擾,真要放下這世間的人和事,自然萬分捨不得。

與隨飄雲的合作估計也有這些成份摻雜在裡頭。

這時一陣響起,是葉老和程爍金歸返桑家塢,正在孵化基地等著呢,於是急匆匆前往。二人一聽說合作的事,均尤其贊同,更有促成之意。

此次科考的結果從二人滿面喜悅中可窺一二,不過這等大事,三人心知肚明。

假如筆架島掌在丁文手中,那麼探索島下的孔洞將更加便利,更利於做好保密工作。

“小文,老程這次主動請纓來分學院當名譽院長,你的別墅準備好了麼?”

“筆架島上的別墅樣?葉老你們都要搬,別墅都替你們留著。”

“好讓隨氏別拆了那個研究中心,咱們申請專項資金進行改造,總不能讓小丁破費嘛,人家賺來的錢也不容易。”

“仍由他出資好了,這樣產權好明晰。咱們不妨改變個方式,孵化基地裡的魚苗劃一半獎勵給他不就可以。說來這個孵化基地當真是意外之喜,今後還可以試著培育其他一些稀缺品種。”

孵化基地第一期培育魚苗的成績斐然,讓一向嚴謹的葉老和程爍金很樂觀。除了花鰻苗之外,其他苗種也培育成功,且效果大大超出他們的預料,因此葉老信心十足。

順著葉振捷這話,丁文提出試養青海湖湟魚的想法。

葉老和程爍金當場取笑,那敢情好,不會想吃魚便琢磨著養殖,那他們倒願意將所有瀕臨滅絕的水生動物都拿來。

“等孵化基地遷到筆架島後,這個地方就由我做主,做個試驗場挺不,無關經濟效益,純屬個人喜好。”

鬧了半天,原來在變相攆人,葉、程二人為此哭笑不得,卻非常支援這個舉動。

葉老說,青海湖的湟魚他去聯絡,估計問題不大,至於從青海空運能成活多少,這很難把握。

管它呢,等明年清明前有江刀打牙祭了,上回學人家吃花鰻苗,結果讓泡泡幾人鬧了肚子。

嗯...還是桑家塢老漁農說得好,吃魚不要吃幼苗。

有時與國家科研機構劃清界限是件好事,畢竟科研經費是個無底洞,而且許多專案不能馬上見效,若是正常的養殖戶等到鱘魚的子二代養成上市,估計要十年八年後才會產生巨大效益,可誰能撐得住?

把孵化基地搬至筆架島,口頭上說容易,真要達到這邊的效果,必然需要許多籌備工作,尤其是水源問題,好在隨氏當時採納了意見,將池塘裡的水引至山樑子那邊,這事兒變得簡單。

丁文仍絕口不提筆架島科考之事,反正結果終會,一個人若有太多秘密,也憋得辛苦,還是不問為好。

談完公事,葉振捷叫丁文去他的研究室。

葉老這次帶回一套南極科考隊的禦寒服,有有羽絨服、羽絨背心、夏用考察服、工作服、風衣、保暖內衣、工作皮鞋、雪地鞋、水靴、線襪、襪套、鞋墊、毛絨帽、皮帽、皮手套、毛線手套、墨鏡、風鏡等等,一應俱全。

據說這服裝的面料、裡料和設計,使得服裝無論在透氣、抗風、保暖、透溼效能上都能適用於南極考察,是由軍工廠定做的,無疑是正品。

大包小包塞到車內,然後轉存進青木戒,那個興奮勁比當初花鰻苗孵化成功時有得一拼,終於可以呆在空間裡。

空間究竟發生了變化?

心想回到家裡美美泡個熱水澡,然後準備另類的“探索之旅”,回到家中時,卻幾個人仍在,尤其小琳的話如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拾。

呃...小琳在大談特色旅遊的構想,不得不說太有才了,她應該在“竊取”冰棒女她們的設想,今日全用在咱的父母、大舅、九叔公和老章頭身上,讓幾人讚歎其為天人。

泡泡不知何時也摻進來了,他那看著小琳的愣愣眼神,彷彿要眨出兩朵花兒來。

“你們繼續,我去泡個熱水澡,總覺冷颼颼的。”

“丁老弟,你不說我倒忘了。聽說你這幾日老怕冷,我特地喊人買來金門高粱,馬上喊翠花送。”

“金門高粱好啊,聽說伏特加也不。”丁文隨口應著,人已奔上二樓。

第二一五章 家的門戶

第二一五章 家的門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