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村裡走出的城裡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包國建不需要回來。”王小峰道,“讓他留在那裡,你們需要儘快把青龍幫的事解決掉,把青龍幫徹底變成咱的力量。”

“樊花不是簡單的女人,她心思縝密,實力又強,和她鬥,必須要遠勝過她,不能給她反撲的機會。”鍾古道,“包國建在,我放心。”

“包國建在,我反而不放心。”王小峰道,“你孤身一人,我不放心。”

“我聽你的。”鍾古道,“我會在最短時間把這邊的事處理好。”

結束通話電話,劉小玉看著手機螢幕上的樊花照片,從照片裡看,這個女人著實普通了些,然而仔細看她的眼睛,是丹鳳三角眼,眼神冷漠有殺機。這樣的女人不能掉以輕心。

“玄階中境是高手。”劉小玉道,“你現在不過是玄階下境,跟她沒得打。”

“沒得打就不打,為什麼要打呢?”王小峰道,“你知道我這裡缺少個洗衣做飯的僕人,我覺著樊花這個女人剛好合適。”

“你讓她當你的僕人?”劉小玉不得不提醒王小峰,“這種人躲還來不及,你竟然要讓她給你當僕人,我雖然不瞭解她,但從她的面相來看,這個女人就是條蛇,蛇蠍女人惹不得。”劉小玉道。

跟劉軍談過話之後,王小峰覺著是應該早點成長起來,不要一味的等待,人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樊花來,不是壞事,反倒可以幫他更好的認識更多事情,認識更寬廣的江湖世界。

“你如果執意要這麼做,我會把這件事告訴我爸,讓他派人來保護你。”劉小玉道。

對於劉小玉的關心,王小峰心領情意,不過在樊花這件事上,他還是想自己處理,他原因相信吳海的話:樊花終可以為自己所用。目前來講,能知道盤龍戒事情的女人必定不簡單,也許冥冥之中,樊花註定要走來,給他鋪路。

兩個人沒就樊花的事繼續探討下去,也沒有說其他的事情,一路上劉小玉看車窗外的風景,王小峰則專心開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個人沒走龍城,而是直接回到望龍村。

國慶節放假,農村出去打工的人不回家,倒是那些上大學的學子和剛找上工作的職場新人或者是在外混的不錯的跳出農村的新城裡人回來了。

半年多沒回家的人看到村裡的變化很是吃驚,十年沒修的路開始修了,村裡人的臉上也多了些不一樣的表情,回到家想到荒涼的望龍嶺上走一走,走近了才發現栩栩如生的四象在那兒立著,又看到漫山遍野的蔬菜以及在準備施工的現代化設施和忙碌的工人。

什麼時候望龍嶺不再是荒涼的樣子而變得綠意盎然,什麼時候望龍村充滿了幹勁兒,準備大幹一場?難道貧窮的鄉村要煥發新顏了?

對村裡人來講,眼巴巴的瞅著熱火朝天的動工,心裡高興,他們想自己的村子能夠有錢賺,想自己的日子能夠過好。但對這些已經走出農村的學子或者新城裡人來說,村子的變化讓他們並不高興。

鄉村就該有鄉村的樣子,我們願意看到鄉親們住進寬敞明亮的房子,甚至住上小樓,家裡家電齊全,各家各戶都有車開,但是我們不想看到我們的風景在消失。農家樂,現代農業,各種機械化作業,這些東西正在破壞鄉村,讓鄉村的鄉土氣息消失。

請為我們的古老傳統儲存最後一點念想,請不要破壞我們小時候的回憶。

“修路我贊同,發展農業我也贊同。”在省科技大學唸書的楊曉義憤填膺的道,“我不贊同破壞生態文明。”

在北京讀書的王有賢同樣表現了自己的憤慨,“不錯,我看不得這些唯利是圖的小人,他們就是想掙大錢,然後無限的破壞我們的家園,這種人最可恨。我們應該做點事情,表達我們的願望。”

楊曉只是想發點牢騷,沒想過真要做什麼。

王有賢卻是真想做點事情,道:“楊曉,咱說幹就幹,這個世界等著我們去改變,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家園。我覺著我們可以各自寫篇國慶村裡見聞隨筆,咱組織一次活動。”現在每次春節或者重大節日,結束之後,網上總能見到一些博士、碩士寫的文章,大意都是在述說失去的鄉村和失去的情節,往往都能引發人們的共鳴。

“能行嗎?”楊曉問,“我們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

“有什麼不好,我們先發動咱村裡的人,我想不止咱們對這個有意見,就是其他人也會有想法,然後咱在網上發起活動,我覺著很有意義。”王有賢在學校裡是校學生會副主席,在組織活動等方面,頗有點本事,國慶回家,剛好閒著沒事,就關心關心自己家鄉的發展,為家鄉的發展建言獻策。

“真的能行?”楊曉遲疑,畢竟他的媽媽給王小峰做工,他媽媽跟他說過,王小峰是如何如何的好,在王小峰的帶動下,望龍村會很快發展起來,將來的生活會很好,“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惹到王小峰?”

“王小峰?”王有賢道,“按輩分來講,他還得管我叫叔。”停頓之後,他義正言辭的接著道,“咱們要有自己的理想,在這個渾濁的時代,做個理想主義者未嘗不可。我們就是要保護我們的家園,不讓別人去肆意破壞我們的家園。”

楊曉終於被王有賢說服,做個理想主義者,未嘗不好。尤其在這個充斥著利慾薰心的時代,在這個最壞也是最好的時代,需要理想主義者,需要年輕人擔起肩上的責任,所以他願意跟王有賢一起去奮鬥,去拼搏,去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

“我們應該怎麼做?”楊曉問。

“我覺著我們應該先去聯合更多的人。”王有賢道,“單憑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去找比我們力量大的人,你比如說張明,還比如說尹龍飛,等等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