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SONY—鳳凰公司成立(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致的架構協議得到了雙方公司領導層的認可,那麼接下來的詳細協議,就需要各自公司的人來制定了。

雙方需要確定各自公司所出的裝置和團隊人員,然後,這些裝置將會折算在公司裡的財產,但是,由於這些合作的專案,絕大部分都都需要採購或者自己製造,所以,一時間,吵鬧得如同菜市場。

不管在會場上爭吵得臉紅脖子粗,一旦下場之後,都勾肩搭背地相約去酒吧狂歡,不管以後會不會有機會成為同事,但是,遇見在一起,畢竟是難得的緣分。

更何況,鳳凰公司負責談判的領頭人,暗地裡還奉了梁遠的指示,要將鳳凰公司豪爽大氣、夠朋友的態度,在日方面前表現得淋漓盡致。

所以,奉了‘皇旨’的領頭人,腰桿硬,自然荷包就更硬。

所以,免費的酒隨便喝,免費的妞隨便泡,當然,piao資得自個付。

所以,短短得幾天時間裡,雙方的人,私底下裡親密得像一條戰壕裡的兄弟。

這些都將成為日方工作人員,日後返回日本後,向自己後輩、同事吹噓、炫耀的資本,而這些資本將隨著人們的口口相傳,悄無聲息地滲透入日本的公司裡,並且隨著口碑的宣傳,將逐漸向周邊擴散。

前世裡,就有一個著名的六人定律嗎?

說一個股票專家做過一個實驗,將一封有關股票資訊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一個陌生人,並要求這個陌生人把這封電子郵件轉發給一個熱愛炒股的人,當這封郵件第六次轉發的時候,竟然轉發回了股票專家手中。

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從發出到收回平均經過6次轉發,所以得出了一個初步結論,即: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帶,基本確定在六個人左右。兩個陌生人之間,可以透過六個人來建立聯系,此為六人定律,也稱作六人法則。

所以,楊小樂就想藉助於前世這個並沒有經過他驗證的六人定律,來實現鳳凰公司名聲在日本科技公司之間的廣泛傳播。

不管成不成功,正如梁遠說的,做了或許沒有多少效果,但是不做,就一定會一點效果都沒有,不管如何,鳳凰公司的工作氛圍需要在日本人面前揭開神秘的面紗,以吸引在日本工作的並不如意的人才。

因為,日本人的工作競爭壓力相當大,而且論資排輩的現象,相當的嚴重。

不工作到一定年限、不積累到一定的工作成績,想要晉升,那是想也不要想,在這之前,不管你多麼有才華,在沒有得到你前輩的賞識之前,就請你還是老老實實地埋頭苦幹吧!

所以,每天的醉醺醺,也包含了麻醉自己日益高漲地不滿之心,回家倒頭就睡,起來就開始上班,幹總也幹不完的工作,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懷才不遇的男人,暫時沒有空閒去考慮這些無比絕望地現實。

經過一個多月的爭吵、反覆議定,初步的合作文案,出現在了雙方boss的案頭上。

新的公司名稱正式議定為:sony—鳳凰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的經營範圍為:電子產品和半導體,電子產品包括攝(放)像機(一體機)、液晶顯示器、cd播放器;半導體為ccd。

公司董事會成員僅有兩名,分別為日方的大井先生和港方的梁遠。

公司總裁由梁遠兼任,總經理由盛田昭夫兼任,人力資源部由港方指派人擔任,法務部、財務部由日港雙方共同組建,研發部由沃茲、代爾,日方的成之和中島負責組建。

其它諸如市場部、後勤部、公關部等部門將在隨著公司專案的逐漸清晰明朗化後,再進行詳細劃分,現在統稱為綜合部。

其中,作為公司目前最重要的研發部,將由沃茲、代爾、成之和中島,每個月向梁遠和盛田昭夫彙報工作進度,綜合部將全力配合他們的工作。

至於公司的股份,雙方共同出資2億美元,其中,鳳凰佔據70%的股份,sony為30%的股份,當然,在對外宣佈的時候,都將統一口徑為雙方共同持對半股份。

雙方boss在一些不大不小的細節方面,做出了修改的以後,握手宣佈歷時長達2個月的談判,終於告一段落。

於是,雙方相約在4月在香港半島酒店,舉行了新聞發佈會。

蜂擁而至的記者為簡短的合作儀式增添了不少亮光。

而第二日,隨著合資公司的新聞在全世界見諸於報端之後,一家起始資金達到4億美元的合作公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畢竟在當時,很多大公司的年營收都達不到這個數目。

神秘的合作項目,數目巨大的起始資金,研發團隊達到了驚人的數百之數,什麼樣的專案,需要在初期就投入這麼龐大?引得全世界的電子迷們競相猜測。

從sony公司現有的產品一樣一樣的羅列,到鳳凰產品線的分析,從而得出,這兩家目前產品並無重疊的公司,似乎沒有什麼專案需要投入得這麼大?

人們越是對迷惑不解的事物,越是懷抱著濃厚的興趣。

於是,天天都有記者圍著鳳凰公司和sony公司的總部,企圖探聽內部消息。

而在美國和日本的證券市場上,sony公司的股票蹭蹭往上漲,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般,樂的sony公司的投資人合不攏嘴。

為了更進一步刺激市場的熱度,幫助sony公司的股票勇攀更高的高峰。

雙方默契地達成了協議,授意新公司的綜合部,在恰當的時候,雲裡霧裡地透露點似是而非的訊息。

於是,各種個樣的小道消息漫天飛,在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之外,各大報社也賺得盆滿缽滿,得到了好處的這些報社,更加賣力地替sony—鳳凰公司吹噓。

於是,什麼革命性的新一代音樂播放裝置,讓你如身臨演唱會現場;什麼前所未有的顯示裝置,將妝點、美化你的客廳,保護你的眼睛、愉悅你的身心;什麼註定將轟動世界的留影裝置將隨時記錄你生命中最重要、最幸福的歡樂時光,讓你留住記憶、隨時都能瀏覽這些記憶。

這些報道喧囂塵世,更引得普通大眾浮想翩翩。

但是,沒有一個人會懷疑,畢竟前有鳳凰公司的產品成功在前,後有sony公司的實力在後,如果,這些訊息不靠譜的話,那麼,合資公司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但是,誰又會拿這4億美元,來給大家秀一場笑話呢?

畢竟,那是4億美元,不是4日元!

sony—鳳凰公司----以後簡稱索鳳公司----沒有在乎外界的紛紛擾擾,一心沉澱下來,快速地組建新的公司。

sony公司將在日本的ccd和唱片研發團隊,提取出來,然後,再另外組建了一個研發團隊,用於研發液晶顯示屏,三個專案合計200人的研發團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香港。

由於,ccd和cd播放器,在研發上,都有了成熟的理論基礎,現在唯一的難關就是製造出合格和滿意的工程樣機,所以,這兩個專案的研發團隊人數相對較少,最多的是液晶顯示屏的研發團隊。

因為,液晶顯示屏牽涉了眾多的工藝和材料技術,玻璃基板、偏光板、彩色濾光片、液晶材料、薄膜電晶體、xy驅動電路、配向膜等等,這些構成顯示屏的配件,都需要根據技術資料從頭開始研發。

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

這是一個沒有前人走過的路的工程。

所以,雙方勉強湊足的200人,分散到這許多子項目中,就像小水滴落入河水裡,絲毫濺不起波浪。

在沒有接到研發具體任務時,液晶部門的人,都非常茫然,畢竟很多人,只是透過夏普公司生產的液晶電子錶,知道了這個玩意,這個玩意在這些技術人員的眼裡,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了。

而現在,要研發的居然是類似這種顯示的、可以顯示活動影象的液晶顯示屏,心中的茫然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液晶專案負責人的代爾,首先,詳細地向這些一無所知的技術人員,講解了將要研發的液晶顯示屏的工作原理和實現方式之後,這些技術人員的腦海裡,才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這個液晶顯示屏不同於目前所存在的顯示方式,它複雜的結構,牽涉到了更多的材料技術,有些甚至是陌生的領域,但是,這樣畢竟式有了明確的方向,不需要自己慢慢地摸索、假想。

所謂的手中有糧,心裡不慌,說的正是這些技術人員此刻的心態。

然後,代爾將各個子項目寫在黑板上,供這些技術人員瀏覽、選擇,決定好後,再到代爾的手裡領取研發資料。

其它的兩個專案,沃茲也是採取同樣的工作分配方式。

這是新的工作團隊,最好的磨合方式。

而梁遠,見新公司的事情已經走上了正軌,便不在關心,畢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專案在等著他去洽談。

這個專案就是他和自己少爺都無比重視的,微型裝置的龍頭大哥-----光刻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