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工藝改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梁叔。。。”楊小樂整理了心裡的語言,接著道。“這家工廠一分為二,鋁加工廠更名為鳳凰鋁金屬制品廠,生產電池的更名為鳳凰電池製造廠。”

“另外,要對現有電池的工藝進行改進,你對工廠的技術人員轉達我的意見:目前的電解液改為高導電率的鹼性溶液,濃度以35%---42%為佳,鋅粉粒徑大小向—100靠近,環密度控制在3.12—3.39g/cm3左右,隔膜材料要選擇吸液速不低於20mn/min、保液率不低於400%的材料,鋼殼的導電塗層應選擇與鋼殼結合力強的石墨導電塗料,同時,應保持鋼殼內表面鍍鎳層的完整。。。。。。。。。”楊小樂林林總總的羅列了一大堆,最後總結道。

“這是我為我們隨身聽設計的適合大電流放電的鹼性鋅錳電池,你先測試普通電池和新電池能讓咱們的機器工作多長時間,到時候,我們再每臺機器裡都附贈一對新電池,也算為我們的新電池打打不花錢的廣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妙啊,少爺。”梁遠雙手擊掌道。“等他們試用了我們的新電池,就再也不會選擇其它的電池了。”

“就這個意思。”楊小樂說道。“梁叔,你看看能不能找幾個電池方面的專家,要是能研究出充電電池,就更完美了,畢竟電池對使用者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我重新考慮了下,還得為隨身聽加一個直流輸入介面,再送使用者一個交流轉3v的變換器,外觀工藝一定要按我說的要求去做。”

梁遠點頭應道。

楊小樂又問起工人的結構問題,梁遠便詳細地介紹起來。

目前的工人在整個香港流動性比較大,很多工廠都將一些不重要的部件,外包給外面的小作坊,這些小作坊很多都是家庭式作坊,比如,成衣、五金、錶帶加工等等,楊小樂家的工廠也不例外。

針對這個情況,楊小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工人之所以要做外發,還不是因為家庭困難,想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貼補家用。所以,楊小樂既不鼓勵也不反對。但是這樣的工人,僅僅把工廠當做養家餬口的地方而已,這對別的工廠來說,無所謂,但作為想把自己的工廠做大做強的楊小樂來說,這是不能容忍的

但是,怎麼改變呢?

於是,楊小樂思考良久,終於下定決心,對梁遠道:“梁叔,我想這麼做,你看合適不?首先,引入工齡工資制度,幹滿一年,工資每月增加100港幣,幹滿2年每月200港幣,以此類推;其次,在工廠幹滿5年,工廠免費給工人家屬提供住房,從決議生效那天算起。。。”

“少爺!”梁遠急忙打斷楊小樂的話道。“第一條,我沒意見,第二條的話,你要知道現在的租房很貴的,工人們一般都住在棚區。。。。。。”

“梁叔,我明白的,我之所以花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就是想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我們未來要發展,要招很多人,但如果老是這樣留不住熟手,工廠怎麼能壯大呢?”楊小樂非常有耐心的向梁遠解釋道。“這樣做得目的,是讓工人有歸屬感,工作的時候能更用心,也能更好的守住工廠的一些秘密。另外,要加強對工人的技能培訓,要針對不同的工種,制定詳細的操作流程和技術規範,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家朝氣蓬勃的工廠。。。。。。。還有記得明天把這兩條決議向工廠的所有人宣佈,包括今天新收購的工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