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八阿哥6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康熙三十九年打過年起,似乎就有些不太平順,過年麼,自然是大家都歡歡喜喜的,可是架不住上面的這位面色不好看啊。

皇帝不高興,別人還能如何高興了?

不過這大年節下的,皇帝不歡喜,到底是所謂何事呢?

所為的不過是因為朝堂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罷了,當然,更多的是因為太子和索額圖之間的糾葛,讓王俊生覺得惱火不已。

這兒子多了也是煩的不行。

太子似乎是有所察覺一般,越發地和索額圖聯絡緊密了,這讓本來還有那麼點子忍讓之心的王俊生頓時惱了,這個索額圖,簡直不知所謂。

當然,這也就是所謂的遷怒。

王俊生和太子倆一起懷念了一番元后的慈和仁善之後,不能怪罪兒子,那麼只能去遷怒挑唆兒子的外戚了。

索額圖,便是如此面目可憎之人!

不過是另一個明珠罷了。

想想如今的明珠,索額圖怎麼就沒有半點兒警醒呢?

王俊生可不知道正是因為索額圖分為警惕,所以才想著要儘快地推太子上位,所以才會越發地鋌而走險。

君臣離心,背道相持,到了最後,也就走到了這一步了。

初八這日一過,朝堂上開始了正常的作息,皇子們也是該上衙的上衙,該去學裡的去學裡,大家長嘆短噓地似乎也無法阻擋時間的腳步。

過了年,曹寅成為了戶部左侍郎,四皇子胤禛成為了戶部的掌部阿哥,至於八皇子,繼續地領著自己的內務差事,去年內務府商船出海,銀子嘩嘩地望皇帝的私庫流,看的眼熱的不是一個兩個。

當然,宗親們確實眉開眼笑的,滿口子地稱讚皇上仁慈,當然,連帶著,八貝勒爺的人緣兒也比往日裡更好了那麼幾分

這位本來就是個笑眯眯的性子,迎來送往,誰也不怠慢。現在更甚,手裡掌著來錢的營生,甭說是走出去了,就是回到府裡,哪天不是請客送禮的?

眼看著八阿哥勢大,太子也眼熱啊,可是內務府裡頭,除了這位八弟,誰也指使不動。

太子如今心中發虛,也不敢跟往日裡一般,直接地開口命令八阿哥,外加上皇帝盯著內務府這塊兒,他也不好有什麼大動作,手頭上就有些週轉不過來。

不得已,只能從別的地方想法子,不過這能想法子的地方可真是不多,除了富庶的江南之外,還能有哪兒能有銀錢出呢?

所以李煦瞅著太子殿下的手書,心中有些發苦!

這賊船好上,可是輕易只怕就下不去了,如今的李煦倒是有些後悔當初搭上太子這條線了。

國庫儘管緊巴巴一些,可是自己的私庫卻是滿滿當當的了,王俊生的心情便好了一些。年過完了,也該幹點兒正事兒了。

彈劾索額圖的摺子壓根兒就沒斷過,這麼些年下來,大家也不以為意,皇上是個仁厚的,都是陪著自己打江山的老臣了,優容一些也是應該的。

可是誰知,誰能知道,這不聲不響,不明不白地,索額圖就被索拿下了大獄,旨意說的是著三司會審,大家仍舊是觀望的居多。

太子殿下儘管去求情了,然並卵!

太子和皇帝這裡子孝父慈了半日,可惜的是,關於如何處置索額圖,並沒有得到半句的實話。

皇帝反倒是和太子說了幾句,自己想要抱嫡孫之類的話了。

太子到現在,也不過是一個庶子,一個嫡女,沒有嫡子,也確實是他的一塊兒心病,不過太子妃總是端著,實在是讓人愛不起來。

有了這麼一茬子事兒,太子還想再問,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了。

索額圖一案,認真查起來,那是真的不大費事的,後面推波助瀾的不是一個兩個,很快,索額圖得了個免職回家的下場。

當然,家產籍沒,大家都盛讚皇帝這是手下留情了,皇上仁義。大家揣測著,只怕這還是給太子爺留了幾分情面,所以沒有再深追究下去。

幾個月折騰下來,牽累的可不是一個兩個,索額圖儘管算是全身而退了吧,可是太子的那點子勢力,卻是被折騰的七零八落了。

他自己也茫然起來,不知道該去怨誰?

太子總算是清心寡慾起來了,成天地太子妃膩歪在一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想生個嫡子出來,不過老實了就好,王俊生心情總算是爽快了一些。

這樣就好,別折騰,別折騰,說不定這太子的位置還是他的,再胡亂折騰下去,自己不一定有那個耐心呢!

至於自己的任務物件八阿哥,如今的日子過的極好,似乎也沒有什麼遺憾,王俊生覺得這就差不多了吧?

所以他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地讓這個國家壯大起來上面了

儘管如今的西方世界不會對大清有技術壁壘,不過能得到的這方面的人才卻是不多,儘管王俊生已然讓白晉這些傳教士設法地弄些技術人員漂洋過海來大清了。

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所以想要腰桿子硬仗,還得自己想法子不是?

為了發展軍工火器,為了讓架設工廠,王俊生不得不苦思冥想,搜刮自己腦袋裡的那點子學問。

當然,這軍事要發展,民生也不能丟下啊,為了讓百姓填飽肚子,他已然讓陝西,山東,河南等丘陵地帶多的地方開始實驗土豆,玉米的種植了。

這都是經過了後世無數人驗證過的,甚至玉米還是國家的糧儲之一,所以儘管不能大規模的推廣,可是在三地同時試驗一下,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了,還有關外種植稻米的事情,也派了妥當人去實驗了。這東三省,可不就是天然的糧倉麼?

儘管這關外是龍興之地,輕易不能大動,可是王俊生並沒有這個覺悟,一點也沒有因為宗室的不滿就改變自己的主意,宗室,說白了,就是一群白眼狼,剛剛才餵飽了,這會兒又折騰,為的是什麼?不過是怕動搖了他們在關外的收益罷了。

很多權臣親貴都在關外置辦了田莊,所以他們聯合起來說事兒就說的通了。

臣子們覺得皇帝在平定了準格爾之後,似乎一直都在民生上打轉了,所以有些腦袋瓜兒轉的快的,似乎琢磨出了些什麼東西來。

所以關於“盛世添丁,永不加賦”的摺子,卻實實在在地贏得了皇帝的青眼,一下子地成為了眾人羨慕嫉妒的物件。

大家儘管在朝堂上勾心鬥角的,可是青史留名什麼的,總是更加地有吸引力。

這下子,大家似乎都開始琢磨起了這方面的事情,若果真能得了帝王的親睞,幾輩子的體面可都有了啊!

朝堂上的風氣似乎一下子向上了許多。

索額圖倒了之後,太子也算是正兒八經地老實了一陣子,修心養性的態度做的足足的,王俊生也不去探究他到底是真心悔過還是在做戲,反正自己對於這些人沒有偏見,只要他能做出這個態度來就行。

將自己和太子的距離拉開些,彼此間相處的自在些,當然,更多的是,讓太子也看清楚自己的處境,太子這個位置,從來都不是那麼好坐的。

歷史上,平平安安地從太子熬到皇帝的,又有幾個呢?

漫長的清朝,從皇太極開始算,到最後皇帝退位,也唯有康熙朝立過太子,經過了康熙朝的慘烈奪嫡,雍正上位之後,施行的便是秘密立儲了。

如今的王俊生倒是希望太子能少折騰,等到自己六十歲了就退位,讓他登基,坐到這個位置上,體驗一下孤家寡人的滋味才好呢。

八阿哥日子過的快活,良妃在後宮也是有了一席之地,靠著兒子和皇帝的另眼相看,這女人啊,總不是個省油的燈。

後宮達成了另一種平衡,這就是後宮女人之間的事情了,王俊生反正是懶得摻和進去的

反正只要這些人比自己玩的還默契,不會鬧出什麼大亂子就是了。

德妃儘管仍舊是那副溫順平和的模樣,不過似乎對長子夫婦的態度改變了許多,眼前皇帝的心頭肉,太子,八阿哥,十三阿哥。

不過倚重的麼,還有德妃的長子四阿哥,這位郡王爺是個清冷的人物,德妃一向有些瞧不順眼,可是如今呢?態度確實有些變化了。

四阿哥和四福晉倆還忐忑了一陣子呢,反正德妃娘娘只要和顏悅色,總不會有好事兒降臨,可是這次卻是不同,左等右等的,似乎也沒發現母妃有什麼歹意。

夫妻倆總算是松了口氣,心中的疑惑卻並沒有因此消除,反而是更加地疑惑了。

最後,還是太子瞧著四弟眉頭緊皺的模樣,點撥了一二,這才讓郡王爺明白了過來。知曉了內情之後,他心裡卻是越發地不好受起來。

德妃出身內務府世家,這不,經過了八阿哥在內務府的這一番折騰之後,烏雅氏就基本上徒有其形了,剩下的什麼都不剩了,之前有孃家支援,有兒子傍身,又有聖寵,德妃自然是可以不給長子好臉色,可是現在呢,事情似乎有些不同起來。

皇帝對她淡淡的,似乎是又失寵的節奏,孃家又敗落了,需要自己的支撐回報了,深宮婦人,幼子還小,能靠的住還能有哪個?

只能是如今已然封為郡王的長子了……

這樣的事實,讓四阿哥的胸口堵得慌,聽說了自家四兒子病了之後,王俊生倒是趁著機會,帶著太子幾個趁機出宮了。

聖駕降臨,四阿哥還哪裡敢躺著啊?

掙扎著下地給皇父請安,王俊生來探病的,真心不是來折騰兒子的,所以急忙地讓人攔住,讓他好生養病,然後瞧了一眼他的嫡子弘暉,小孩兒已然四歲了,正是好玩的時候,奶聲奶氣的,卻被教導的很好,一本正經的小模樣,讓王俊生的心情舒暢許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太子瞧著皇父的這個態度,卻是有些後悔,若是自己有個嫡子的話,是不是……

只是如今這後悔可沒用,他只能回去繼續努力了,希望瓜爾佳氏的肚子能爭氣,一舉得男的話,就好了。

趁著機會出宮轉了一圈兒,總覺得哪裡不同了一般,放開了心胸的王俊生開始手把手地教導太子了,這位被原主培養了二十多年了,真心不是個蠢貨。

之前不過是走了些彎路,自己又都不耐煩,現在,索額圖倒了臺,太子瞧著似乎也比往日裡清明了許多,所以王俊生撇下了自己心中的偏見,開始和太子親近起來。

父子倆似乎是恢復了之前的模樣,膩膩歪歪的讓人牙倒,第一個不忿的永遠都是大阿哥,直郡王心中不忿,有是個莽夫,少了明珠的出謀劃策,這位出的笑話讓胤礽的心情好了許多。

當然,他也學會了一個道理,不動如山。

自己似乎只有先穩當了,才能做其他,說其他,這是最近皇父教導自己的,果不其然,太子的這一番長進下來,朝臣稱賢的不是一個兩個。

太子聽著這些誇讚,自己心裡也舒服,對於大阿哥的挑釁,越發地不大理會了,朝堂上兄弟倆,似乎開始變成了大阿哥跳腳,太子笑眯眯地看戲的局面了

嗯,真心不是個蠢貨。王俊生心中點頭不已。

太子一旦恢復了往日的清明,那份能力和睿智也回來了,能幹自然是不必說的,眼力價兒也蹭蹭上漲,這才是讓王俊生覺得詫異的地方。

太子高傲,那是除了名兒的,現在看來,似乎事情有些出入哇。

康熙四十一年,八阿哥卸下了內務府的差事,去了刑部開始歷練,四阿哥仍舊在戶部蹲坑,不過皇帝開始催著朝臣們開始還欠款了。

國庫空乏,朝臣們呢?拿著國庫的錢,吃酒娶小老婆的不是一個兩個,王俊生才不慣著他們這個毛病呢,當然,自己也沒有非要青史留名,或者說是非要贏得朝臣們的一聲讚頌,所以國庫的欠銀,這是非得要還上不可的。

太子此刻,卻是在慶幸了,索額圖倒臺之後,自己收斂了許多,現在皇父下定了決心要收債了,自己也少了許多的為難。

至於那幾個門人麼,倒也不怕。

國庫欠銀,宗室是大頭,皇帝也不惱,王爺們來哭窮,皇帝也不惱,直接地吩咐了內務府,將宗室的份子抽出來,先還欠銀,什麼時候欠銀還上了再說。

這幾年,宗室真心不缺錢,貪得無厭,王俊生不待見他們,又能如何?

好人緣的八阿哥和冷麵王四阿哥一個負責宗室,一個負責朝臣,倒也互不耽擱。當然,皇帝還是給了幾個幫手的,九阿哥停了上書房的功課之後,跟在八哥後面跑腿,十阿哥卻是跟在了四哥後面,四哥成天板著臉,這下子真成了債主,冷臉肅著,別說是其他人,十阿哥自己就覺得滲得慌……

這債務借出去容易,要收回來,著實不容易,幾位清貧地老大人差點兒要自戕了。王俊生也不得不暫緩腳步,分個三六九等,慢慢收回來再說吧。

曹寅在戶部任職,心中對於帝王的感激卻不是一星半點兒,自己從江南抽身之身,皇帝就曾經派了八阿哥和九阿哥一起去了躺廣東,為的是什麼,別人不知道,自己還能不知?

三四次接駕,花費百萬之巨,儘管這個花費是皇帝的錢,可是這債務卻是落到了曹寅的頭上,他一輩子文武全才,可是在這經營之道上,實在是不如何通達,家裡也不靠著自己的這點子俸祿過日子,全靠著田產鋪子。

那點兒財物,什麼時候才能還上這幾百萬啊?

所以,如今瞧著這些人著急上火的模樣,曹寅卻是一身輕鬆。聽聞已經有御史風聞彈劾如今的江寧織造李煦了,曹寅除了替大舅哥嘆氣之外,還能如何?

安親王嶽樂也在嘆氣,好在八阿哥沒有推辭,反而是帶了八福晉一起回府探望,這讓他心情放鬆了很多,看來事情還沒壞到那種地步去。

八阿哥自己也無語啊,後院失火什麼的,真心是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郭絡羅氏在安親王府長大,又頗受外祖舅舅們疼愛,如今安親王府又難,她如何地能放著不管?

八阿哥一向又敬重福晉,小夫妻倆日子過的甜蜜,如何能丟下不管呢?

所以儘管帶著福晉回了親王府,不過心裡頭還是有些不對味

到了最後,安親王也沒有從這位笑眯眯的八貝勒爺嘴裡得上一句準話。

八阿哥自己心裡也發顫,這要是三五十萬的,自己想想法子,兄弟們哪兒借點,說不定還能湊上,可是幾百萬兩,自己上哪兒去弄?

空口白牙,想讓自己給免了,這怎麼可能?

八福晉儘管也心疼外祖,可是更疼丈夫啊,瞧著他皺眉,八福晉心裡也不好受,將自己的嫁妝收攏收攏,湊了十多萬兩銀子,讓人送回了王府,就算是自己的一片心意,至於剩下的,只能希望王府自己想辦法了。

嶽樂花錢的時候倒是痛快了,可是現在呢,哪裡能還的上啊?

光棍的嶽樂聽了八阿哥的建議之後,跪在了王俊生面前,求寬限些日子,自己慢慢還吧,著實是沒法子啊。

皇帝尋思著這種情況一是一家兩家的,又找了兩位主事的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來,詳細地瞭解了這些詳情,總算是將此事給緩了下來。

數額巨大的,每年還點,外加上交點利息,全當自己是銀行得了。

說起了銀行,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弄個大清銀行了,掛在戶部名下,加快資金流通,加速商業發展,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兒,不過關於金融監管,這種事情自己知道的並不是很多,所以,還需要好好兒斟酌。

江寧織造李煦的日子不好過,不過皇帝並沒有責怪他,反而讓他掌管江南鹽稅兩年,儘快地將國庫欠銀還上,不過是王俊生自己左口袋放右口袋的事情,不過大家仍舊是眼熱李煦的受寵。

再想想早之前的曹寅,大家也只能嘆氣了。

不過御史們並不這般想,盯著李煦的大有人在。

建立國有錢莊什麼的,眾皇子卻是被皇父的奇思妙想給震住了,說一句才思敏捷實在是不為過,拍馬屁這種事情,皇子們其實也不輸給朝臣的,在太子的帶領下,真情流露,少有的其樂融融局面。

王俊生心情好,召集了孩子們一起用膳,席間也算是歡喜和睦,這就對啦,不管如何,都是兄弟,還得好好兒珍惜這副兄弟情才好。

皇父的教導,皇子們自然是躬身應下了,至於遵從不遵從,誰也不知道。

當然,王俊生相信,這個時候的諸位皇子們,並沒有多少的異心,還是有那麼幾分兄弟情誼存在的,這讓就好,一家子人,弄的烏七八糟的,像什麼樣子!

兒子大了,心思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兒,所以,等過兩年,他就打算將成年的皇子們都弄出去了。朝中只留下太子即可。

至少大阿哥如今應該可以被送出去了。

讓他去臺灣得了,藉著臺灣地利之勢,建立一個前站比較好,為將來做準備吧!

想好了之後,王俊生心裡也輕鬆了許多,總歸能幹總比眼高手低要好一些。這樣想想,才能讓自己心中不至於那麼揪心就是了。

八阿哥因為岳家的危機解除,心中正歡喜呢,不過八福晉可不大高興,因為什麼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